末代皇帝溥仪临死前为何一直喊着“河车丸”?

蛟潭小郡主


1967年10月16日夜,曾经的末代皇帝溥仪,过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天。根据当时相陪的溥仪夫人李淑贤回忆,溥仪在临死前嘴里曾不断呼喊“河车丸,河车丸”。这“河车丸”是个什么东西?能令溥仪至死都不忘怀!

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王朝的终结者,他2岁登基6岁被逼退位,此后的12年里溥仪被圈禁在了紫禁城中,在这里只有太监宫女陪着他玩,宫女们看着溥仪渐渐长大,都对这个“皇帝”产生了想法,没事就挑逗溥仪,并教唆溥仪尝试男欢女爱之事,而溥仪初尝禁果,一发而不可收拾,而宫女们则轮番上阵变着法的“服侍”溥仪,以至于溥仪的肾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致使他患上了阳痿!


后来溥仪先后娶了皇后郭布罗·婉容、淑妃鄂尔德特文绣、祥贵人他他拉氏谭玉龄、福贵人李玉琴。婉容因为溥仪的生理问题而跟他的侍卫偷情,文绣也为此而跟溥仪离婚,谭玉龄在婚后几年就去世了,李玉琴最后也是跟溥仪离了婚!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又娶了在医院工作的李淑贤,并成为了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但不久后,溥仪得了肾癌,住进了协和医院,当时医院为他切除了患癌的左肾,

后来溥仪又患上了尿毒症,这时周总理为溥仪推荐了中医名家蒲辅周,尿毒症属于绝症,蒲辅周也是无能为力,但蒲辅周为溥仪开了一剂“河车丸”,以缓解疾病为他带来的痛苦!

所谓“河车丸”是一剂中药方,它主要由人中白、河车、秋石、五味、人参、乳粉、阿胶、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百部、青蒿等珍贵药材用童便、陈酒熬膏为丸而成。河车丸主治“虚损劳瘵,骨蒸劳热,必兼肌瘦,舌红颊赤。”。



1967年10月4日,溥仪病发又一次住了医院,在10月16日晚上,溥仪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临终前由于非常痛苦,溥仪嘴里还不断的喊着“河车丸、河车丸……”,想借“河车丸”来减轻他的痛苦,最终溥仪在这一天走完了他61年的生命!


唐古看今


关于自己年少时的身体状况,溥仪是这样回忆的:当时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太监们都会把宫女推倒在我的床上,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看朝阳都是白色的。

今天住在北京的我们知道,雾霾天时看到初升的太阳,它就是白色的。

但这并不妨碍溥仪的生理机能急转直下,在乱服用了一些太监们推荐的补药之后,溥仪的身体终至不可逆转。后来我们知道,他不仅一辈子都无法生育,甚至在成年后无法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

一百年前,当年少的溥仪正在紫禁城里看昏暗的太阳时,四川成都街头,有一位年轻人开了一座中医诊所,他叫蒲辅周,出身中医世家,他比溥仪大了18岁,但已经独立行医悬壶济世快十年了。

他后来成长为一代中医名家,建国后,被调进北京的中医院,担任了国家领导人的特邀保健医生,有一次,他在为周总理治疗好癃闭症(近似西医所说的前列腺炎)之后,总理对他的药方十分赞叹:您开的药真是很灵呢。

蒲辅周回答,别人给您治病,诚惶诚恐,心里想的多是您的职务,我给您看病,只是把您当做普通病人,病人有病,医生自然能医得,总理的病,非医生能医得。

总理为了照顾他年纪老迈,特意交代其他首长,一般的病千万不要惊动蒲辅周,让他的学生治疗就可以了,蒲辅周多活一些时间,那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但是在溥仪的身体方面,当李淑贤抱怨溥仪的身体情况传到总理的耳中后,总理坐不住了,指示蒲辅周等各位名医亲自出马,一定要尽心给溥仪医治,争取让他早日享受人伦之乐。

著名老中医施今墨、岳美中、蒲辅周、张荣增都给溥仪看过他的毛病,蒲辅周给他订制了一套方案,睡前要服用河车丸,这种中药的主要中成分是紫河车,除了这个简单的药方,还叮嘱溥仪要注意饮食,调节心情。

按照蒲辅周的这个医疗方案,溥仪恢复的还不错,紫河车这味药,其实就是人类的胎盘,作为中药的一种,它具有安心养血、益气补精的奇效,对溥仪的肾病有一定的调和作用,溥仪自身也很满意这味药的效果,但李淑贤到底满不满意,这就无法求证了。

溥仪晚年一直受肾病困扰,患肾癌后,在协和医院做了一个肾的切除手术,剩下的一个肾不久又患了尿毒症,之后又出现了肾衰竭现象,到了最后的时刻蒲辅周亲自去病床探望,但已是回天乏力,神仙难救。

溥仪的同母五妹金韫馨与溥仪的关系最好,当溥仪从抚顺释放回北京时就是住在了她家,在溥仪卧病在床时,金韫馨也多次前往探望照顾,溥仪就提醒过她,别的东西没关系,千万别忘了给他带河车丸。

纵是曾经贵为帝王,溥仪临终之前也仍旧充满着对生的渴望,出于对蒲辅周医术的信任,在迷离之际的溥仪,曾经多次喃喃而语“河车丸、河车丸”。


历来现实


首先,介绍下“河车丸”。

河车丸由人中白、河车、秋石、五味、人参、乳粉、阿胶、鳖甲、地骨皮等重要制成。其中,最主要的一位中药就是“河车”。

这个“河车”指的是“紫河车”:人类的胎盘。而且,河车丸选用的人类胎盘,必须是妇女第一次足月生男孩子时,留下来的胎盘。将胎盘在流水中洗净血水,然后入锅内熟煮,再用手擘成小片,焙干,即可。这一系列操作都要在一天内完成,否则药效不佳。

其功效就是:含有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乳腺、子宫、阴道、睾丸的发育。

秦始皇沿渤海湾东行,寻找长生不老药,最后吃的就是“紫河车(胎盘)”。从此以后,胎盘就成了宫中养生必备珍药。据说,清朝时,慈禧太后就长年服食足月头胎男婴胎盘,以养容颜。

而溥仪吃河车丸,主要是为了促进性激素分泌,和睾丸发育。

溥仪小的时候,被太监和宫女害了。当时,太监为了晚上放心出去赌钱玩乐。每到晚上,就给溥仪房中塞进去几名宫女,这样,太监就不用在晚上值夜班了。而这些宫女都是饥渴难耐之人,就开始没有节制的和溥仪厮混。

溥仪自己回忆:“晚上几次,几乎每晚,一直睡到白天,恍惚走出房间,看到太阳都是绿色的”。

溥仪缺少长辈看管,又初尝人伦之乐。他也是沉迷于这个游戏,任由宫女摆布。甚至,溥仪还吃了太监给的一些“补药”。最终,把自己身体搞垮了(俗称,不举)。虽然,他后来娶了好几个老婆,但是,一直没有孩子,就是因为不举。

49年建国以后,溥仪和护士李淑贤结婚。可是,李淑贤婚前并不知道溥仪不举的事。所以,婚后曾经“三次嫁人”的李淑贤因为此事经常和溥仪吵架。由于年轻是身体残了,所以,溥仪上年纪以后身体更差。他还得了肾癌,被切除一个肾。不久,又因得尿毒症病倒了。

上级组织知道了溥仪身体的事,领导特意安排我国中医名家(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蒲辅周为他看病。蒲辅周教给溥仪一套强身健体的“八段锦”,还给溥仪开了一味药“河车丸”。溥仪吃了以后,身体恢复的很好。至于是否治好了不举之征,就难说了,反正他还是没有孩子。

溥仪最后几年一直在服用“河车丸”。就连他死前几天,已经病的无法说话时,还写纸条给李淑贤“你来时记得将‘紫河车’带来,我晚上要服用。”溥仪这一生很曲折,但他是真的不想死,他还没活够。所以,他死前才会嘟囔着“河车丸……河车丸……”。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在1967年溥仪病危的时候,溥仪的妹妹去看望溥仪,溥仪嘱咐妹妹下次来的时候,其他东西都可以不带,一定不要忘了带“紫河车”。


不过溥仪没有来得及吃上妹妹给他带的“紫河车”,就被尿毒症夺走了性命。“紫河车”就是河车丸的别称,河车丸是一种补肾中药,这种药物的主要配料是人类的胎盘。中医一直讲究吃哪补哪,对于无法生育的溥仪来说,河车丸是他生活的“希望”。

溥仪之所以没有生育能力,主要是因为他年幼的时候纵欲过度,最终导致了终身不孕。清王朝灭亡的时候,溥仪的年龄只有6岁,还是一个不通人事的娃娃。清朝灭亡之后,太监和宫女不再像以前那样尽心竭力的伺候主子,在溥仪十几岁的时候,太监们就开始把宫女送到溥仪的床上。


溥仪对于这些美貌的宫女来者不拒,由于过早的进行性生活,溥仪的身体受到了极大地影响,在溥仪16岁正式娶妻的时候,溥仪就已经丧失了性生活能力。

在失去性生活能力之后,溥仪便开始服用河车丸,河车丸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中药,很多皇帝都有过服用河车丸的经历。由于不孕不育本身就属于疑难杂症,民国时期的医疗条件又比较有限,溥仪的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在溥仪被赶出紫荆城之后,文绣不甘心一辈子守活寡,毅然同溥仪离婚,婉容为了保住皇后的身份,没有同溥仪离婚。

溥仪担任伪满洲国皇帝之后,不甘寂寞的婉容先后同侍卫李体育和祁继忠私通。1935年婉容生下了一个女婴,溥仪对于自己的身体心知肚明,明白这个孩子肯定不是自己的骨肉。在溥仪的审问下,婉容私通侍卫的事情败露,女婴被溥仪扔到了火炉中。


后来溥仪先后娶了祥贵人和福贵人,却都是有名无实的夫妻。新中国成立后,溥仪在战犯管理所改造,福贵人和溥仪公开离婚,溥仪成为了孤家寡人。

溥仪被特赦出狱后,经人介绍同护士李淑贤结为夫妻。在同李淑贤结婚前,溥仪隐瞒了自己性无能的问题,两人婚后还因此闹过矛盾。


李淑贤曾经结过两次婚,知晓男女之事,溥仪为了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找了很多名医医治,但是却始终无济于事。后来溥仪偷偷到医院注射荷尔蒙,被李淑贤发现了溥仪性无能的秘密,溥仪跪求李淑贤不要离婚。


最终在周总理的调解下,李淑贤和溥仪才再次重归于好。

溥仪对于中医很有研究,甚至想要在出狱后做一个医生。


李淑贤和溥仪重归于好后,溥仪经常同中医名家交流,仍然大量服用河车丸,想要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然而溥仪脆弱的身体根本经不起折腾,1965年溥仪因为肾癌被迫切除了一个肾脏,仅仅过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溥仪又因为尿毒症再次病危。


尿毒症在当时属于绝症,溥仪在病危之际仍然不忘服用河车丸,幻想能够同李淑贤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当然溥仪的愿望并没有达成,1967年溥仪因为尿毒症病逝,一生都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历史总探长


溥仪中国最后一位皇帝,1908年还是2岁的溥仪就被慈禧抱到了北京紫禁城中抚养。从这一刻起,他就已经成为了这已摇摇欲坠的大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就是如此,溥仪成为了君,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成为了臣,自此虽紫禁城和北京太平湖的醇亲王府只是在咫尺之间,但是溥仪却可以说已经和自己的父母算是“天人两隔”,毕竟溥仪是君,他们只是臣。



就这样在11月份随着光绪和慈禧的相继离世,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正式登基称帝,次年改年号“宣统”,史称“宣统帝”。当然溥仪虽名为大清的皇帝,但是3岁的皇帝又能干什么呢?而事实上此时掌控清朝实权的确是溥仪的生父载沣和他名义上的母亲隆裕太后。就这样溥仪在空顶着3年的皇帝头衔后,他的大清朝就在1912年2月12日走完了最后的一程。



可惜的是虽然溥仪的大清朝完了,但是溥仪傀儡般的生活却并没有结束。1917年6月14日,前清遗臣张勋率兵入京,溥仪这位前清的皇帝被再次扶上了皇帝宝座。不过张勋的“复辟闹剧”仅仅维持了13天就宣告结束,而随着张勋的失败,12岁的溥仪就又匆匆的结束了13天的皇帝生涯。



1924年10月22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北京政变”。由于冯玉祥对于紫禁城的小朝廷一直以来都极其的厌恶,于是在这天他命令鹿钟麟带兵入宫,然后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而此时的溥仪19岁,他居住在紫禁城也已过了16年。

后在经过数次的“逃亡”,溥仪定居在了天津租界静园。而在这里他享受到了之前从未享受过的礼遇,在租界的列强们给予了“特殊华人”的殊遇和荣耀,当年租界中很多不对中国人开放的场合都对溥仪开放,且列强们的领事、驻军司令们都尊称溥仪为皇帝陛下。



就是这样的待遇让溥仪的复辟思想不断地强烈,在这些看似尊贵的对待下,溥仪越来越渴望自己能拥有更大的权力。而就是如此,在天津的日本人有了可乘之机。1931年9月18日,随着日本关东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并在极短的时间占领了东北后。11月溥仪在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从天津奔赴奉天。



1932年3月1日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坐上了满洲国执政的位置,自此溥仪又开始了长达13年的傀儡生活,在这些年里溥仪为了实现自己复辟的梦想,他助纣为虐,帮助日本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国的土地。正是因为溥仪无条件的服从于日军,才让整个东北几乎完全的臣服于日寇,而也正是如此,东北的资源才完全的沦落为了日寇侵略中国的“帮凶”。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随之溥仪又一次颁布《退位诏书》宣布退位,而同当年清朝灭亡颁布《退位诏书》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溥仪是自己签的,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而这一次所有的过错他都需要自己去承担。

正如周总理所说“你当皇帝的时候才两三岁,那时的事不能让你负责。但在伪满时代,你是要负责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随着溥仪被苏联俘虏,他先后在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伯力45号特别监狱和抚顺战犯管理所等地被囚禁了14年的时间。



1959年12月4日,在毛主席的建议下溥仪被列入第一批特赦名单中,自此在监狱度过了14年的溥仪终于自由了。自由后的溥仪因暂时没有居住的地方,只能寄居在妹妹的家中。后过了半个月后,在政府的安排下溥仪搬到了一个旅馆中,而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最后8年时光。在这期间他过着一个普通公民该有的生活,有着自己的工作也有着自己真心喜欢的妻子。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溥仪病逝于北京首都医院,享年61岁。当然溥仪虽然走了,但是对于他的各种传说却始终都还流传于这世间。而题主所说的“溥仪死前一直都在喊着“河车丸,河车丸....””就是现在流传最广的一件事情。

据说当年在溥仪病重的时候曾经让自己的夫人李淑贤写了一张便条,便条中写道“小妹,我感气虚,你来时,千万把河车丸带来,今天晚上服用,耀之。”,然后让人带给自己的妹妹。当然直到去世的时候,溥仪都没等到这“河车丸”。



而且据溥仪的夫人李淑贤所说,在溥仪临死的死后嘴里曾一直都在喊着“河车丸,河车丸”。那么这河车丸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溥仪直到死都还在念念不忘的,它到底有何魔力能让溥仪如此着迷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河车丸”到底是什么。据医书《杂病源流犀烛.卷八》所载,河车丸乃是中医方剂名,它主要由人中白、河车、秋石、五味、人参、乳粉、阿胶、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百部、青蒿等珍贵药材用童便、陈酒熬膏为丸而成。河车丸主治“虚损劳瘵,骨蒸劳热,必兼肌瘦,舌红颊赤。”。



其实看看功效就知道了,河车丸具有安心养血、益气补精的功效,这对于溥仪的肾病来说是有一定的功效的。当然也的确如此,当年溥仪在吃了名医蒲辅周所配的河车丸后,他的身体逐渐有了好转。不过无奈的是溥仪的命运或者本该如此,本来溥仪的病情已经有了些许的好转,但是后面却又突然患上了尿毒症,而这在当时就已经属于不治之症。


但是溥仪并不想死,他还想继续活着。所以在当时西医无力回天的时候,溥仪就又把希望寄托在中医的身上,而这时候溥仪服用过的河车丸就给了溥仪一丝丝的希望,也就是如此直到溥仪临死的那刻他对河车丸依然都心心念念。因为在溥仪的心里,自己的命就只能靠河车丸了,河车丸是唯一能延续他生命的灵丹妙药。



不过我们谁都知道河车丸注定是救不了溥仪的命的,就这样溥仪这位末代皇帝最终在痛苦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澳古说历史


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年纪小小就被送进皇宫,面对着三千佳丽,在很多人的想象之中,是何等幸福?

这也难怪,因为他们想象中的三千佳丽是这样的:

可事实上,溥仪所见的宫女,却是这个版本:

但溥仪其实算是运气好的,因为当年,他的前任光绪皇帝,嫔妃是这样的:

其实问题不在于美丑,而是这么多宫女,都如狼似虎,而咱的小皇帝,却是小小嫩苗一棵,你说在如此虎视眈眈之下,如何能保全呢?

后来溥仪自己回忆,就曾诉苦,说当年那些照顾他的太监,为了省事和黑心,把年长的宫女推到溥仪的龙床上和他切磋龙凤之道。因为溥仪很年轻,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所以这些宫女使劲蹂躏他,直到他无法再举为止。

末代皇帝说,可怜啊!朕还是个孩子呢?

当然,这些事的发生,是在1922年溥仪大婚之前,等到婉容和文秀进宫之际,大局已定,啥都没用了。所以最终婉容与侍官发生不可描述之事,文秀则索性与其离婚。

但,实际上,高手总在民间,溥仪的这个问题,还是有办法治的。1959年,溥仪从抚顺战犯管理所特赦,随后与和李淑贤结婚,这个问题,便摆在了大伙面前。

真得说新中国好,末代皇帝从晚清混到民国,一直难以启齿的难题,到这回就给解决了。

解决问题的人,就是中医名家蒲辅周,他给溥仪开了一味中药,名叫“紫河车”。

紫河车是啥呢?据说就是人类的胎盘,中医认为,胎盘性味甘、咸、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把这个煎烂,入白茯苓、山药各250克,打烂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空腹白开水或酒送下,1日2次,便可收获强壮补益之功效。

真的假的?咱不晓得,但据说溥仪获益匪浅。以至于民间传言,直到他临终之际,还对此物念念不忘。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河车丸”是中医方剂名,根据不同的功效方子又有所不同,而溥仪一直喊的“河车丸”是其中用来强壮补益的一个方子,主要组成部分是胎盘。

话说溥仪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宫,从小到大就一直被宫女们照顾,所以由于长期和女人在一起,导致溥仪的身体早早的被透支,甚至连基本的生育能力都没有了,而那一段的皇宫生活也给他留下了很多病根,也注定了后面的悲剧。

之后溥仪先是被冯玉祥赶出了皇宫,然后去了天津,再后来到了东北做了傀儡皇帝,抗日胜利后又被苏联人俘虏,被遣返回国后又送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可以说在这近三十年间溥仪没过过一天踏实日子,在恐惧与颠沛流离中他本就虚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

后来溥仪被特赦回到了北京,然而此时的他身体已经明显不行了,当时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与溥仪一起去开会的时候,蒲辅周察觉到溥仪身体的异样,于是他为溥仪号了脉,不仅教他一种养生功法—八段锦,让他每次晚上睡前都练一练,还给他开了一个药方,让他按方配药服用。

溥仪则按照蒲辅周的叮嘱,每天都练上一段八段锦,也按时吃药。然而后来证实他得的是肾病,虽然八段锦可以强身健体但毕竟不能治病,而蒲老开出的这个药方也不是治疗肾病的方子。


所以没多久溥仪便开始尿血,而且肾脏也常常隐隐作痛,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侧肾癌。为了保住性命,他接受了左侧肾切除手术,但是切除一个肾对身体的损伤也很大,又没多久溥仪得了急性肾衰竭。

不幸的是溥仪出院5个月后,又发生了血尿,经医院再次检查,认定右侧肾因癌细胞转移,再次出现了癌变的迹象!

病情的恶化所带来的疼痛实在不是他所能忍受的,1967年10月4日,在妻子的搀扶下,溥仪最后一次进入医院,8日,他给五妹写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小妹,我感气虚,你来时千万把‘紫河车’(紫河车就是胎盘)带来,我晚上服用。”紫河车就是当时蒲老给他开的主要由胎盘磨成粉的药方。


可是他最终没有等来他想要的紫河车,16日黄昏时分,溥仪用尽最后的一点力气呼叫道:“河车丸,河车丸!……”然后就陷入了昏迷,17日凌晨,他那张因疼痛而扭曲的脸上写满了遗憾与不甘,正是带着这种遗憾与不甘,曾经的大清朝皇帝终于走完了他这离奇曲折的一生。

而从他临死前所喊的“河车丸”中能体会到,他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舍,求生的欲望又是多么的强烈!


咸鱼闲聊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临死前喊着河车丸?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河车丸!河车丸是很有名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有:紫河车,川牛膝,肉苁蓉,天门冬,五味子,锁阳,熟地黄,生地黄。

主治体虚,滋阴壮阳,益气补血。是非常好的中成药。

河车也称紫河车,书中记载:初生男者尤良,于长河流水中荡洗尽血,净入 锅中熟煮,以手臂成片,焙干,须在一日内成末。

说了这些,河车就是女人生小孩时的胎盘,它是一味中药。

溥仪无生育能力,在皇宫时就经常吃太医给他配制的河车大造丸。

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特赦33名战争罪犯,出狱后,溥仪肾脏不好,切除了左肾,没多久,右肾癌变衰竭尿毒,病痛折磨着溥仪,溥仪吃河车丸能减轻疼痛。

据溥仪夫人李淑贤说,溥仪临终前被病痛折磨的非常痛苦,大喊要吃河车丸,由此可见,生来容易,死时难,即使是真龙天子,上天也是一视同仁,

所以,在溥仪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忘记河车丸!

很简单的故事,就不多写了!🙏🙏


用户爱在他乡的季节


1967年10月17日,溥仪虚弱的躺在病床上,一脸痛苦,他这是身患尿毒症,嘴里不停地痛喊着“河车丸,河车丸……”


河车丸能治病,前几天,他还给和他关系很好的五妹写了一张小纸条,让她给带点紫河车过来,也就是胎盘粉末,再配备点雪白茯苓、拣参、干山药,组成河车丸。

这是现代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先生特意给他配备的良药。

这怎么回事?

1945年,日本投降,身为满洲国的康德皇帝溥仪,在逃亡途中,被苏联抓捕,1950年时,才引渡回国,然后被关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1959年,溥仪被特赦回家,之后,溥仪的身体就出了毛病,多次找蒲辅周调整身体,蒲辅周就结合他的实际情况,让他睡前习八段锦,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和难消化的东西。顺便又给了一个方子,按方吃药。

(溥仪和妻子李淑贤)

这之中就有河车丸。

吃了药,按时锻炼,多注意饮食,身体没怎么恶化,有点点转好的迹象。可是一段时间后,肾不舒服,在小便的时候,血尿不断。

原来,是肾癌。

割了吧……这一割,又加重了他身体的负担,急性肾衰竭,癌症细胞跟着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唯独的深上,蒲辅周来了,给他开了一副药方,加上西医手段,身体有缓解倾向。

但时代变了,1966年了,溥仪特殊嘛,曾为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首先受到冲击,被迫参与劳动改造。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一折腾,溥仪病发,同年,患上尿毒症。绝症,这是,就当时的医疗条件。

其中到底怎么回事?

溥仪少年的时候,清朝已经灭亡,但他还在紫禁城里,不在是皇帝了,依旧是由一群太监宫女照顾。

晚上,溥仪睡觉,太监宫女得守着,为让溥仪睡得个舒服,开始交男女之事,处于底层生活的宫女又压抑,干柴烈火,每晚,一晚几次,溥仪又是在发育,没个懂事的人支招。

所以,溥仪废了,他说,曾有一次,走出门来,看蓝天白云,那是绿色的,他的精神也甚是恍惚。

(溥仪坐)

早肾亏……溥仪肌无力。这也是他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溥仪逝世……临死前,不想死,不想死,所以,叫喊“河车丸,河车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小二记


溥仪并没有因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而受到命运的青睐,相反,他的一生多舛,貌似没有皇帝命。他死于尿毒症,临死的时候一直喊“河车丸”,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如此恋恋不舍呢?

溥仪心心念念的“河车丸”实际上是一种药,由人中白、河车、秋石、无味、人参、乳粉、阿胶、鳖甲、地骨皮等中药制成,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河车,河车指的就是“紫河车”,说白了就是人类的胎盘。溥仪用的河车丸里面的河车是选用的是妇女头胎足月男孩的胎盘,洗净后煮熟,擘成小片,焙干而成。整个过程要迅速,在24小时内完成才会有更好的药效。因为它含有促性腺激素,所以可以安心养血、益气补精,促进乳腺、子宫、阴道、睾丸的发育。

宫廷内食用紫河车由来已久,据说从秦始皇开始到慈禧太后用它来保养进补的大有人在。溥仪吃河车丸,并不是向他们学习以求驻颜或者长身不老,而是为了治疗疾病!

溥仪年少时特别调皮贪玩,宫内的太监都太老了,陪溥仪玩不起,为了晚上能有时间放心休息或者打牌赌博,每天晚上塞几个宫女给溥仪,溥仪初尝人生禁果,不懂节制,选的宫女们又都是饥渴难耐之人,所以长此以往,溥仪的身体被掏空了,每天昏昏沉沉不说,还严重影响了后来的夫妻生活,以至于没有了生育能力。几经坎坷,1959年,溥仪被特赦以后回到了北京,住在同母五妹金韫馨家里,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和护士李淑贤结了婚,两人倒是恩爱,只是因为溥仪的身体,李淑贤免不了有抱怨,传到周总理耳朵里,细心的周总理找到了著名的中医蒲辅周、施今墨、岳美中为溥仪诊治,河车丸就是这三位名医为溥仪配好的药丸。溥仪吃了确实对他的肾病有了很好的治疗,所以他到哪里都带着。但是再好的药也没能挽救溥仪病入膏肓的身体,他先是切除了左肾,右肾又出了问题,最后患上尿毒症出现肾衰竭,五妹经常去医院看他,在他弥留之际还忍着病痛给五妹写纸条让她带来河车丸晚上吃。

对河车丸的留恋实际上是溥仪对生命的眷恋,历经炼狱般的坎坷生活,终于在新中国有了家,有了被尊重的尊严,不必被囚禁,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死神却来了,他心不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