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敢廢除天皇嗎?

九星毒奶江曉


這個題目腦洞太大,已超出邊際。

首先,日本廢不廢除天皇,不是安倍晉三說了算,甚至也不是日本人民說了算,那麼日本的事情誰說了算呢?從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新天皇會面的那張照片,就能夠看出在日本,誰是真正的c位,是美國人。

在大統領特朗普的面前,日本國內最尊貴的人天皇夫婦都只能像侍者一樣,畢恭畢敬的站在他的身邊,這一點也不奇怪,它體現了當今國際社會美國和日本的正常關係。   

二戰結束後,曾經有迎來過廢黜天皇制度的呼籲小高潮,雪花般的日本人民來信一度把美國佔領軍總部淹沒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向麥克阿瑟示愛的,日本女性同志認為老麥子孫後代人丁不旺,配不上太上皇的高位。

也有很多人民來信反映了針對日本天皇的處理問題,激進一點的主張絞死,溫和一些的主張流放東北或西伯利亞,好歹給他們一家子人留點活路。

這些來信的信息量好大,然而日本的佔領者,東瀛島國的太上皇麥克阿瑟為了美國在遠東的利益,已經與日本政府達成了私下協議,承諾保住了天皇制度,不好意思臨時根據群眾呼聲與時俱進去改了。這是廢除天皇制度最好的一次機會。



隨著戰後和平憲法的頒佈,天皇相當於徹底隱於幕後,就等著日本政府發工資,對人畜無害了。

退位以後的天皇,沒有因為失去權力,而遭到日本人民的唾棄,反而因為失去權力,更加受到日本人民的愛戴。

日本天皇現在除了象徵意義外,基本不參與政治生活,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所以美國人沒有廢除天皇的迫切願望,美國人的態度,就是日本人的意志,美國人不願意廢除天皇惹這個麻煩,安倍晉三就算對於老天皇再不滿意,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惹美國爹地不開心。


其實就算沒有美國人的摻和,安倍晉三也沒有這個能力廢除天皇。   

日本天皇是日本國家的精神象徵。是日本政府和人民之間的粘合劑,是日本這個國家在非常時期保持國家正常運轉的最後底牌。

天皇雖然沒有權力,但是他有無與倫比的威望。一旦國家陷入困難的時候,只要由天皇出面,和相關人員進行一次約談,往往能夠收到奇效,就好比美國今年白宮和國會關於墨西哥邊境造牆的問題互相扯皮,導致政府關門的情況如果發生在日本,那麼這個時候天皇就會出馬,糾集議會以及政府領袖,分別進行談話,相信很快危機就會度過。

對於天皇的這個作用,身為政治家的安倍晉三再清楚不過,所以他也不願意廢除天皇,失去這個粘合劑,會使得大和民族出現裂痕時無法及時進行修補,在遭遇國際危機的時候,無法轉寰。  

同樣在日本的國內也不具備廢除天皇制度的土壤。


日本的國內確實存在廢除天皇的呼聲,但是這是極小一撮人而已。絕大多數日本人對於天皇是由衷的愛戴,甚至有人在日本旅遊時看到日本的電視屏幕中出現了天皇的形象,日本人紛紛起立行禮,可見天皇在民間多麼有人氣,遠遠超過新桓結衣,AKB48等藝人。

日本的首相以及議會都是通過民選而產生的,既然日本人都愛戴天皇,那麼,作為一個掌握國家政權為根本目的的政黨,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違去廢除天皇制度,從而得罪選民失去選票,導致政權旁落,這一點連日本最大的政黨自民黨,也不敢輕易嘗試。

還有一點很關鍵,儘管安倍晉三從小接受的就是他的外公軍國主義思想的教育,和秉承和平發展思想的明仁天皇的理念不合,但是作為一個傳統的日本人,安倍晉三從內心而言,對於天皇本人還是無比崇敬的,所以他不願廢除天皇。   


今年五月一號開始,日本的歷史進入了令和年代,相信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日本的天皇仍然會存在,日本的天皇和日本的政治家不同,天皇家族去軍國化很徹底,他們深刻反思過戰爭對全世界尤其是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這種立場值得我們鼓勵。


歷來現實


沒辦法啊,實力不允許啊!雖然安倍晉三是現在日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日本管天管地管空氣,但是日本皇室的事兒他還真管不了。

上個月月底,日明仁天皇終於圓滿地退位了,日本為期30年的平成時代落下帷幕,歷史進入到了令和時代,注意啊,人家這是年紀大了,主動退位,跟安倍沒關係。



其實,自打2013年安倍晉三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他跟平成天皇之間的關係就不是那麼的和睦。

因為這安倍晉三原本就是二戰甲級戰犯岸信介的外孫,可以說,安倍晉三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軍國主義復活的野心!特別是他第二次當了日本首相之後,就一直在推動著修改憲法,妄圖讓日本合法擁有國防軍!而明仁天皇,則是主張維護和平憲法,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兩人在政治主張上處於一個對立面


那麼,既然是這樣,為什麼安倍晉三不直接把明仁天皇轟下臺呢?

在我看來,原因有兩個:

首先,如果把日本這個國家比喻成一輛汽車的話,日本首相是坐在駕駛位上的司機,天皇則是坐在他身後的公司老闆。雖然說方向盤是掌握在安倍晉三的手裡,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把明仁天皇這個老闆趕下車!

雖然自二戰結束以後,日本天皇就喪失了實權,成為了國家的精神象徵!但是在日本普通民眾的心裡,天皇依然有著崇高的地位!甚至就連安倍晉三他自己的心裡,對於日本天皇也是崇敬的!

其次,日本天皇是終身制的,日本國內目前並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規定可以廢掉天皇。反而是安倍晉三這個首相,則是隨時有可能被日本民眾給替換掉的!

不可否認,相對於鳩山由紀夫、菅直人、野田佳彥這三位前首相來說,安倍晉三的政治生涯長得多,也穩定的多!但是歸根到底,安倍晉三依然是選舉出來的,他的所作所為,必須要符合大部分日本民眾的利益和願望,否則他就只能下臺了。

而作為日本國家信仰般的存在,對於國民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這安倍巴結還來不及呢,怎麼敢去推翻人家。

所以說,雖然安倍晉三手裡的實權更多,可是他本身並不具備把明仁天皇搬倒的實力!

至於這第二個原因,就在於美國。因為明仁天皇和安倍晉三相對立的政治主張,正好可以平衡日本政壇的走向,就憑這一點,美國也絕不會允許,安倍晉三把明仁天皇趕下臺!

如果日本天皇和日本首相都主張修改和平憲法,讓日本擁有國防軍,那麼日本將會變成可怕的戰車!等到日本軍國主義真正復活的那一天,恐怕第一個被日本反咬一口的就是美國!

反之亦然,如果這兩個人都主張維護和平憲法,那麼日本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就有可能向好的方向發展!這也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這世界第二和第三經濟體一旦聯合起來,時間長了,這美國就很難扼制住中國的和平崛起了! 所以對於美國而言,只有主戰派和主和派相互共存、相互制約的日本,才是符合美國自身利益的!


恰好安倍晉三就是一個主戰派,那麼美國絕不允許明仁天皇被安倍晉三趕下臺,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事實上在安倍的身後,美國人也一直在盯著他!只要安倍晉三稍稍做了點不安分的舉動,美國就有可能把他轟下臺!所以你看安倍每次訪問美國那副嘴臉,簡直了!


白話歷史君


雖然說現在的日本天皇只是一個象徵,實權是在內閣總理即首相那裡。但是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因為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首相是經常換的,但是天皇就是那一家的,首相換得再多,天皇家族也不會變。




雖然不喜歡日本,但是不得不說日本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還是非常神聖的。這個就如同英國王室一樣,雖然英國也是實行君主立憲制,英國女王沒有實權,實權在首相那裡。但是事實上,英國首相絕對不敢對英國王室不尊敬,英國王室在臣民心目中的地位遠遠不是哪個首相可以取代的。



在日本也同樣是如此,在二戰之前還在君主制的時代,日本首相對於日本的民眾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這事實上已經遠遠超出了皇帝和平民之間的關係了。二戰之後由於日本戰敗,雖然保留了天皇制,但是天皇已經沒有實權,即使如此,天皇在日本臣民心目中的地位還是非常崇高的。



在日本新聞中可以看出,日本皇室的家庭生活依然可以影響著日本的廣大的民眾。日本右翼在日本還有非常強大的實力,如果真的有哪個首相敢推翻天皇的話,估計那個首相是不想活了。事實上在日本戰後的時候,照說天皇已經沒有實權了,但是有一些不那麼偏右的新聞媒體發表了一些對天皇不利的文章,結果很快就遭到日本右翼媒體的打擊,而且當時日本民眾還都是站在天皇那一邊的。



總之雖然說日本天皇沒有實權了,但是日本天皇家族在日本民眾中上千年的影響不是那麼輕易可以改變的。安倍晉三絕對沒有膽子敢推翻日本的天皇制度,除非他不想活了。


平安國際


現在的日本,天皇確實只是一個象徵,沒有什麼實權。而真正掌握日本實權的是首相。特別是安倍,從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後,在內政外交上很有作為,進一步樹立了首相權威,這讓天皇更顯得似乎可有可無。那麼,安倍為什麼不廢除天皇,讓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元首呢?


(安倍見明仁夫婦)

其實,別看安倍在日本民眾中支持度很高,他一旦真的敢宣佈廢除天皇,他這個首相就算幹到頭了,甚至他還會淪為日本的民族罪人。

日本天皇雖然從二戰後就失去了實際權力,但他一直是日本形式上的國家元首。更為重要的是,日本天皇是所有日本人的精神領袖。如果安倍膽敢廢除日本天皇,就是與全體日本人為敵。安倍不會傻到幹這種引火燒身的事吧。

二戰行將結束時,日本並非是完全無條件投降,日本人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繼續保留天皇,不能在軍事法庭上審判天皇。可見,到了生死悠關的時刻,日本人仍然在維護他們的天皇。美國基於想利用天皇來控制日本的考慮,從而降低美國控制日本的成本,同意了日本的這個請求,這就使得東京軍事法庭上缺少了裕仁天皇這位重量級的甲級戰犯。可見,美國都認可天皇在日本人當中的影響力,從而放他一馬,安倍基本上都要聽美國人的,他當然沒資格也沒膽量廢除天皇了。


(奧巴馬見明仁)

由於天皇和實際權力絕緣,首相的任免也是由選舉產生,天皇對於首相根本不會產生任何不利影響和威脅,首相干嘛要和天皇過不去呢?並且,日本天皇已傳了125代,歷經兩千多年了,還從未被改朝換代過,安倍敢做這種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嗎?

事實上,安倍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他的政治野心一向不小。安倍非常清楚天皇在日本民眾心中的地位,他深刻了解天皇對於加強日本的凝聚力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日本要想成為一個所謂的“正常"國家,天皇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從這一點上看,安倍不是敢不敢廢除天皇的問題了,而是根本不能廢除。


(德仁夫婦)

在實行民主共和制的國家看來,像日本國民對天皇的頂禮膜拜感到不可理解。但日本就是這樣一個奇特而矛盾的國家,實行著現代民主制度,卻仍保留著很古老的君主制度。


高山流水116820061


日本天皇目前在日本就是個擺設,是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這就是君主立憲制的產物了。而日本首相在日本是掌握著大權的,很多人就覺得日本首相可以廢除天皇,其實不然,日本首相不僅不能廢除天皇,反而要擁戴天皇。




日本的天皇是日本最高元首,日本的首腦則是日本首相,這兩個其實是毫無關聯的職務,日本天皇不影響日本首相行政權力,日本首相也不影響日本天皇作為日本元首出席其他活動,可以說日本天皇和首相就是兩條平行線,互不干擾,井水不犯河水。當然如果後面日本政治體制變天了,那就不一定了,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的現有制度不會消失,日本現有政治體系的形成,完全得利於美國的改造。



日本戰敗後,蘇聯曾經提出四國分治政策,就像對待德國,奧地利那樣,一開始同盟國都同意了這個想法,並且將這個納入了聯合國戰後計劃書內。如果日本被四個同盟國分治,估計現在的日本已經完全沒有了自己的軍隊,政權啥的了。當時日本作為戰敗國,它也無權反對聯合國的分治計劃,只能默認這個計劃。可是現在的日本卻擁有自己的軍隊和政府,這和冷戰有關,冷戰大家並不陌生,就是二戰後兩個陣營的對立,一個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另一個則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



二戰結束後,蘇聯開始在歐洲地區挑戰英國的地位,參與對德國,意大利等戰敗國的處理事務中去,逐漸的把英國比下去了,俄羅斯在歐洲的地位超過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而太平洋東岸的美國,看到蘇聯在歐洲把英國擠下去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美國趁著蘇聯再歐洲忙碌的時候,悄悄地派軍隊前往日本。1945年8月30日,麥克阿瑟飛抵日本,指揮了美軍佔領日本進程,美國第八集團軍佔領關東地區以北和北海道,第六集團軍佔領京都和以阪神為中心的關西地區和九州。當時蘇聯則像是夢中驚醒一般,趕緊佔領北方四島和庫頁島,並且把這些地方納入蘇聯版圖,蘇聯佔領的就只是幾個小島,相比美國佔領的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就形成了美國單獨佔領日本的局面,日本被美國完全把控。


麥克阿瑟帶著美國海軍來到日本後,開始整頓日本內務了,首先他就拿日本天皇開刀,把日本天皇的政治權力降為“零”,本來打算廢除日本天皇的,可是考慮到日本天皇在日本的影響甚遠就保留了日本天皇的位子。後面麥克阿瑟又監督日本修改憲法,確立了日本“三權分立”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和美國的非常相似)。憲法規定天皇不得擁有實權,不得擁有對外宣戰權,僅僅是作為日本形象而設立的職務,但仍然保留天皇世襲制度。而設立新的日本國家政府首腦,即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現在的日本首相,日本首相擁有非常大的權力,但唯獨不能廢除天皇。現在的日本首相擔任完一屆後,日本國內進行大選,選出新的內閣總理大臣出來擔任新的首相,而日本天皇也是當到自己當不下去了,宣佈退位,選擇新的天皇繼位。

在日本天皇退位,宣佈新的天皇繼位的時候,日本全國都會報道,日本首相也會參加天皇的退位儀式,並且親自為新的天皇送上祝福。這也是源於天皇在日本的影響,更何況日本元首還是天皇,雖然沒有權力,但好歹得給個面子吧,至於日本首相廢除天皇那基本不可能了。


談笑觀察室


這是一個很弱智的問題!

給安倍晉三十個膽子,再允許他掌握立法、司法權,他都不敢、也做不到廢除”天皇“!

日本歷史上曾經歷很長時期的幕府政治,也就是軍閥政治。天皇是個架空的。後來,又經理了真正的君主制度。二戰以前和二戰期間,日本是名義上的君主制度,實際上是軍人操控政治(這與過去的公開的幕府政治是不同的,二戰期間的軍政府是打著天皇和民主的旗號操縱政治的)。發動“二戰“的是”裕仁天皇“,但是實際上,當時的日本,是軍政府控制。天皇已經無法控制局面,好戰派軍官甚至暗殺了許多反戰的大臣和將領,包括反戰的、日本海軍聯合軍艦隊司令三本五十六,也受到威脅。所以,發動二戰的責任,主要並不在”裕仁天皇“。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日本軍隊徹底撤銷,軍隊對政治的影響徹底消除。據傳,麥克阿瑟原本不打算保留“天皇”,而是直接照搬美國的“三權分離”政治體制在日本建立政治秩序。但是,”裕仁天皇“曾經親自到美軍司令部與麥克阿瑟進行了一次秘密會談,會談無其他人參加,內容至今無人知曉。後來,麥克阿瑟同意日本在保留”天皇“的基礎上,建立起“三權分離”政治制度。其實質是參照了英國的政治制度。日本的《和平憲法》決定放棄戰爭、不保留軍隊,這杜絕了軍隊再次控制政治、操縱天皇的可能。

從三個層面可以分析出日本天皇的不可撼動和無法替代。

一、從日本的二戰前的政治沿革可以看出,由於日本天皇一直被日本國民尊為“神”,日本國民、日本軍隊中對“天皇的崇拜”是普遍存在的。這是無法撼動的力量。也就導致了歷屆軍閥都只能利用、卻不敢廢棄“天皇”。

二、日本在從古代向近代國家轉變的關鍵時候,天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民治天皇推動的至上而下的改革(“明治維新”),使得日本快速成長為近代化國家,國家開始走向富足和強大,這與中國等東方國家的君主都成為阻礙國家文明進步的頑固勢力代表截然相反。這使得“天皇”在國民中的地位更加高大,因為他為國家的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最先掌握了“真理”。

三、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二戰後美軍保留“天皇”,毫無疑問是聰明之舉。這避免了美軍在日本陷入面對大量的自殺、社會混亂、報復仇殺、恐襲、與及各種人道主義危機。日本從一個一直擴張的東亞強國,一下子淪為戰敗國被他國佔領,這是日本歷史上沒有過的恥辱。悲觀、絕望、仇恨等等情緒,都隨著保留了“天皇”而得到遏制。日本順利過渡到“三權分離”體制。這意味著日本民族仍然是作為一個完整的民族,而存在於世界民族之林。之後,日本社會不僅沒有失控,沒有出現大的動亂、反而很快開始進入戰後重建的進程。“天皇”的保留,成為日本民族自尊心與民族團結、凝聚力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正是這顆稻草的存在,日本民族的團結、勤勞、智慧、創新精神非常強大地爆發出來,支撐起了日本的戰後恢復和再一次的經濟起飛。

1945年,日本廣島和長期遭受了美國的原子彈打擊,當時日軍在東南亞和中國,還有超過200萬正規部隊。有些部隊正在緊急回撤本土。此時,日本海軍戰鬥力已經基本被摧毀,內閣中軍方好戰派的代表是陸軍司令阿南惟機。阿南惟機雖然也是個戰爭狂人,但他又繼承了真正的武士道精神,對天皇無比忠誠。“裕仁天皇“也正在這種情況下,才得以做出了投降的決定。即便如此,阿南惟機還是堅持要把“終戰詔書”中的用詞進行了修改,一方面接受盟軍的條件。但另一方面,給日本軍隊和國民的說法彷彿不是“投降”,而是“休戰”。但無論如何,“裕仁天皇“只是要達到終止戰爭的目的,也就同意了。之後,日本軍隊反彈很大,還發生了年輕軍官發起的阻止“終戰詔書”發佈的政變,但都被阿南惟機鎮壓住了。“終戰詔書”發佈後,阿南惟機以自己護駕不力為由,切腹自殺了。從這個情節可以看出,當時的日本軍人在法西斯思想的長期洗腦下,就像一群瘋子,叫囂的都是要和美軍登陸部隊“玉碎”。也許,“裕仁天皇“曾經也是贊同發動戰爭的,但是無論如何,此時,基於自己的責任,他是堅決要把瘋狂的日本軍隊和民族,拉回到理性和正常的的軌道。日本軍隊想要繼續綁架日本國民與美國、中國、英國等盟國軍隊徹底拼光的思想,“裕仁天皇“是無論如何不能答應的。

從後來麥克阿瑟同意的方案和日本後來的重建的政治制度,我們有理由做出如下猜測:“裕仁天皇“很可能是坦誠地給麥克阿瑟分析了日本歷史上長期的軍隊操控“天皇”、左右政治的情況,以及日本民族數百年來對天皇的高度崇拜,分析了在日本”廢除天皇“,保留軍隊,將會是個持續性的、災難性的結果。麥克阿瑟需要做的是建立一個不對美國和世界構成威脅的日本政治體制,那麼不保留軍隊和放棄戰爭當然是關鍵。而在日本實行西方的民族制度不會是焦點,因為日本在二戰前的《憲法》已經規定是君主立憲制度,只是沒有真正實現。最後形成的”保留天皇、不保留軍隊、放棄戰爭“,這個方案對於麥克阿瑟當然是求之不得的,能讓好戰了幾百年的日本民族自願放棄軍隊,這將是他作為駐日美軍司令非常了不起的成果,這樣的大事情他應該也請示了美國總統,估計還得到了愛森豪威爾總統的大大表揚和讚賞。但是,這三個人都始終守口如瓶,也許是擔心刺激到當時瘋狂的日本軍人、危及“裕仁天皇“的安全吧。日本在戰後,很快和平發展起來。而且其經濟發展、社會文明還超過了在“二戰”前的世界排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科技大國。有人說日本是一隻“不死鳥”,去分析經濟發展的原因是日本民族傳統的勤奮、堅韌、敬業等等。但實際上,“裕仁天皇“抓住時機、改變了日本一直以來瘋狂好戰的軍人政治格局,使得日本走上放棄戰爭、和平發展的道路上,才是日本能夠在戰後重生、不僅成為經濟大國,還成為世界公認的社會高度文明的、科技創新的發達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所在。公正地說,是“裕仁天皇“放棄尊嚴的努力,使得日本民族走上一條嶄新的道路、再次”鳳凰涅槃“。這在現在的日本民眾的心裡,是高度認可的。所以,日本天皇現在只要出現在公開場合與民眾中,都會引來無數國民的歡呼和招手致意。

日本人都知道天皇在一個夜晚、穿便裝悄悄去拜訪美軍司令麥克阿瑟的事情,這在一般的大國皇帝是做不到的。在美軍佔領日本期間,“裕仁天皇“也是一直忍受著美軍的傲慢、委屈求全,維護僅存的民族精神不垮。“裕仁天皇“的這種精神,感動了所有的日本人,包括社會精英與普通百姓,這再次使得天皇的形象越發的高大。

日本很快重新崛起為經濟大國,“天皇”一直起著精神偶像的作用。現在日本的天皇,已經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君主,不是君主制度與君主立憲制度層面的問題了。“天皇”是日本民族精神、民族團結的象徵,得到全體國民的愛戴。

日本的明仁天皇還做了件破天荒的事情。1959年,他作為皇太子衝破重重阻力,與平民女子正田美智子結婚。打破了日本皇室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樹立起非常親民的形象。“明仁天皇“繼位於1989年,2019年退位,在退位時,他專門提到,他作為是日本歷史上唯一在位期間沒有戰爭的天皇,為此很欣慰。意在告誡日本的各個階層:熱愛和平、維護和平。

日本還有沒有軍國主義的思潮?當然有。日本有沒有經濟、政治集團在影響政治,也當然有。但是,總體來看,日本戰後的歷任內閣,都是以發展與團結為施政目的的。在日本天皇和國民面前,其他的雜音是不敢公開胡作非為的,這也是天皇作為日本國民精神象徵的價值。


秋宜聲



在日本,掌握大權的是內閣首相,即安倍晉三,而不是天皇,二戰之後,天皇被剝奪了權力,只是禮儀性質的國家元首,以及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的最高領袖,對日本的內政外交沒有什麼的影響,也不能幹政,但還是存在著很高的地位,安倍晉三如果廢除天皇,就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了,就會引發萬民眾怒,後果很嚴重,不僅政治生命終結,甚至還要承擔法律後果。不僅安倍晉三,任何一個首相要想廢除天皇,必須修改憲法才行,很難獲得國會的通過。其實,安倍晉三對天皇還是很恭敬的,而天皇的存在,對於政府內閣,以及全國的人民,都是一件好事,安倍晉三把天皇供著才是上策,不會,也不敢去幹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蠢事。

天皇被稱為日本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一直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國祚與血脈延續了千百年,直到今天,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君主制,儘管在絕大多數的歷史裡都是有名無權的最高統治者。在幕府時代,日本的大權一直掌握在幕府大將軍手裡,二戰後,國家權力全部控制在為首相為首領的政府內閣。更重要的是日本在二戰後期無條件投降,在美國的施壓下,天皇發表了人間宣言,承認天皇不再是神的化身,不再具有神性,從而徹底否了定其在人間的“神”的地位,從“神”迴歸於人。天皇不僅被美國剝奪了所有的權力,退出國家權力機構,還不許干涉。

依照《日本國憲法》,天皇現如今只是國家的象徵,也就是有名有地位卻無權利的禮儀性元首,跟英國的女王、德國的總統、印度的總統一樣,國家大事都不需要他們操心,憲法也禁止他們染指國家權力與行政事務。天皇的主要職責為任命內閣總理大臣,即首相,以及批准法律、政令、條約,出席國家儀典等等,只是一個檯面人物。

天皇是國家元首,從法律意義來講,作為首相,安倍晉三是天皇的臣子,安倍晉三必須對天皇表現出恭敬,否則就是以下犯上,是要引發眾怒,付出巨大代價的。

日本明治維新後,把天皇的“萬世一系”寫入了憲法,同時,二戰後的日本和平憲法,保留了天皇是日本國家元首的地位,即他的元首地位是受到憲法保護的,任何一個臣子,包括首相都無權廢除天皇,想廢除天皇,必須先修改憲法,將天皇的元首地位從憲法中移除,才能掃清法律障礙。天皇雖然沒有實權,但在民間依然享有很高的地位,安倍晉三若想修改這樣的憲法,幾乎很難在國會獲得通過,並會被斥責為大逆不道,對他的形象與權力基礎都是致命的傷害。

天皇不僅沒有實權,而且不得干政,對所有的首相,包括安倍晉三都不會構成威脅,彼此相安無事,相敬如賓,安倍晉三完全沒有理由要去廢除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天皇制度,連幕府時代的那些大權在握,對任何人都可以任意生殺予奪的大將軍都維護天皇制度,安倍晉三更沒有動機、理由去廢除天皇,他也無法承擔此舉的雷霆之怒般的嚴重後果。

安倍晉三現在的心思、野心是想法設法修改二戰後制定的和平憲法,恢復集體自衛權,重新走上軍國主義的老路,再次老虎出籠,爭奪亞洲的霸權,再次發動對外侵略,非常危險,必須警惕、遏制。


飛狼


答案很肯定安倍晉三不敢也無權廢除天皇。別看安倍晉三在日本那旮沓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但他唯獨對天皇是一點兒脾氣都沒有。

天皇對日本民眾來說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們認為天皇是創世之神天照之神的後裔,是神一般的存在。是國家的象徵,民眾的精神領袖。這已經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成了一種信仰。

而且日本天皇是萬世一系,在明治維新時期已寫入大日本帝國憲法。現在已經傳到了126代,世襲制,其間從未有過皇權更迭。

二戰日本投降後。美國在日本建立了議會民主制,但為了順應日本民意,還是把天皇作為象徵性的國家元首保留了下來。

日本天皇和日本首相是以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存在?

天皇具有極高的尊崇,但是沒有任何實際權利。日本的和平憲法第65條、66條規定:日本的行政權屬於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首相)是內閣的首長。所以日本首相是日本的實際掌權者。

別以為首相掌權就不把天皇當回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如果這麼認為,不僅膚淺而且很危險。

天皇雖然沒有實權,但他依然能行使以下權利。接見外國元首、根據國會提名任命內閣首相、根據內閣提名任命最高法院院長、根據內閣的建議與承認公佈法律、政令及條約,召集國會,認證官吏任免等。

看見了沒?雖然只是形式上的,但首相是天皇任命的。從理論上他們就是上下級關係,那麼作為下級的首相,怎麼可能廢除天皇?要想廢除天皇,就得重新修改憲法,議會是不會同意的,再說法律也要天皇頒佈。


要知道,不管是首相還是眾議院、參議院再有立法權,在精神上還是為天皇效命。

天皇的存在,不但不影響首相行使各項權利,而且對首相還是有幫助的。有天皇在前面頂著,安倍想搞點什麼小動作,都是有利於他的操作的。因此沒有廢除天皇的動機。

論權力,全在首相。論號召力,全在天皇。所以安倍晉三也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不敢也不能廢除天皇,他要是敢提出這個想法,立馬就會變成日本民眾的公敵,有可能結束自己的政治生命。

所以這個題目本身就是偽命題。安倍晉三壓根沒有這麼做的動機,所以就不存在敢與不敢。


他只有好好供著天皇才是上上策。事實也是這樣,在2013年4月28日,日本政府舉辦了日本脫離聯合國管制迴歸日本的紀念會,而正是在這次會議中,安倍晉三更是帶頭三呼“天皇陛下萬歲”!


說史聽濤


不知道安倍為什麼要廢除天皇?他也不敢,為什麼呢。

日本天皇是日本國家完整統一的標緻性象徵和民眾的一種精神信仰,日本天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雖然聲稱是天皇,當然威望相對也非常高,但已經不是古時候那種見天皇要三拜九叩的封建場面了,社會越來越民主,日本皇室也越來越開放化。

上圖:日本明仁天皇即位慶典10月22日舉行

日本皇室也不掌握國家治理大權,只是象徵性任命,任免國家各屆管理大臣,批核一些法律,召集開國會,出席一些外交禮儀與國家慶典活動,並不具備管理國家的實權,真正管理國家的實權在首相手裡和一眾大臣手裡,因此安倍自己權力大握,沒必要惹麻煩去廢除天皇,安倍已經是實力派了,沒必要跟天皇過不去,相反安倍也不敢去廢除天皇,真正有能力廢除君主制度的是日本民眾民意才有的,不過現實不太可能,天皇在民眾心中至高無上,是“神”。所以安倍能當首相已經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和人生價值觀,已經非常完美了,他可不想做日本歷史上對天皇不敬的人,因此安倍沒有理由去廢除天皇。


上圖:10月22日日本天皇即位慶典安倍將成大忙人。

為什麼安倍不敢廢除天皇?

剛才說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是“神”是不可冒犯的,日本君主制是世界歷史上留存最久皇室制度;既然存在了這麼久就有他存在的理由,日本天皇能存在這麼久最重要的還是大眾民意的支持,安倍作為日本民選首相他應該知道民意的重要性,民意不可違,日本天皇是日本民眾心中的至高天團,粉絲是全日本的人,安倍如果違民意廢除天皇,首相就當不成了,怎麼去面對民眾。


上圖:明仁天皇一家人

最後可能還要接受被日本民眾無盡的指責,所以現在來說安倍是不敢去廢除天皇的。好好當自己的首相就完事了,首相地位相當高了,為家族增光添彩不好嗎?何必給自己去惹麻煩。


上圖:天皇出巡


牛頭馬面兩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不敢廢除日本天皇他也沒有權力廢除日本天皇。日本是一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日本天皇是日本的國家元首,名義上日本天皇的權力是高於日本首相的,首相只能算是天皇的一個下屬。下屬怎麼能夠廢除自己的上級領導呢,所以日本首相壓根兒就沒有權力廢除天皇。

按照二戰之前日本民眾的思想,所有日本國民都是天皇的子民,他們必須效忠於天皇。不過自美國在日本建立君主立憲體制之後,日本民眾的思想就逐漸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不再認為自己是天皇的子民,他們也沒有了效忠天皇的思想,所以現在的日本天皇只是名義上的日本國家元首,他對外代表日本這個國家,但是天皇沒有任何的政治實權。

既然日本天皇已經沒有了實權,那天皇就一定是可以被廢除的,只是能夠廢除日本天皇的不是日本首相而是全體日本公民。日本想要廢除天皇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日本民眾針對是否廢除天皇的問題進行一次合法的公投,公投獲得通過之後日本天皇即會被廢除。像英國王室也是差不多的情況,英國民眾對於是否廢除王室的問題也曾發生過一些爭議,有一段時間英國國內支持廢除王室的人甚至比支持保留王室的人還要多,不過英國王室至今也沒有被英國人廢掉。

日本人對天皇的感情還是挺深的,目前的日本天皇家族在日本國內也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歷史,因此日本皇室也是日本歷史和文化的一個符號和見證。儘管日本人每年都需要花費不少的錢供養皇室,但是那點錢對於日本而言並不算什麼,天皇能夠增強日本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並且現在日本天皇既不會限制日本人的自由也不會阻礙日本人的幸福生活,所以日本民眾基本也不可能廢除天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