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探訪瑞金城外的村子沙洲壩


上過小學的人,誰能忘記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呢?文章開頭“瑞金城外有個村子叫沙洲壩。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那兒住過”這句,讓人耳熟能翔,倍感親切。課文講述的是馳名中外的紅井的故事,紅井是當年黨和蘇維埃政府關心群眾生活,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的歷史見證。

沙洲壩,如今是人們到江西旅遊必去的一個旅遊景點,那裡關於毛主席和紅井的故事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和腳步。我來到江西瑞金後,立刻來到沙洲壩拜謁參觀,找尋著紅軍留在這裡的印記和一個個難忘的故事。

沙洲壩和沙洲壩革命舊址群位於江西瑞金城西北5公里的沙洲壩鎮境內。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機關從葉坪搬遷至沙洲壩,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心臟。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江西瑞金革命紀念館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2001年舊址進行大規模修建後,現已成為瑞金市重要紅色旅遊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那口毛主席帶領著鄉親們打的水井如今被人們命名為“”紅井每年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參觀。

大巴車拉著我們滿滿一車遊客來到沙洲壩村,大家跳下車便奔向紅井。在去往紅井的路旁,毛主席當年在沙洲壩帶領鄉親們打井的情景被藝術家們雕刻成雕塑,矗立在沙洲壩的大地上,我在雕塑前久久地深情地凝望著,恍惚間,雕塑上的人們向我和遊人走來——毛主席找來村裡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選擇井位。當井位確定後,毛主席挽起衣袖,捲起褲腿,帶頭挖了起來。於是,大夥挖的挖,鏟的鏟,幹得熱火朝天……


在紅井旁邊,很多身著紅軍軍服的遊客已將紅井圍的水洩不通,我擠到紅井旁,看見井口旁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石碑旁的紅井裡,清甜的井水汩汩而出。人們用水桶從井裡打出了一桶桶井水,喝一口,甜澈心扉。

紅井直徑1.7米,井深5.15米,井壁以卵石砌成。 導遊娓娓而談,詳細地介紹著紅井的來龍去脈——

當年的沙洲壩是乾旱缺水的地方,不僅無水灌田,就連群眾喝水也非常困難的。當時曾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沙洲壩,沙洲壩,沒有水來洗手帕,三天無雨地開岔,天一下雨土搬家。”沙洲壩就生活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在這之前,也有人想過去挖井,可是他們一來窮,沒人敢牽這個頭,二來迷信,聽信風水先生說沙洲壩是條旱龍,如果挖井動了龍脈,十鄰八鄉的百姓都是要遭殃的,所以沒有人敢冒犯。


於是當地人祖祖輩輩喝水,洗衣,喂牲口都是用同一口池塘的水。由於水源汙染,經常會發生嘔吐、腹瀉事件,有幾個孩子就是因為喝了髒塘水得病而喪失了幼小的生命,水的問題嚴重影響沙洲壩人民的生活。

1933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從葉坪遷來沙洲壩以後,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在元太屋辦公和居住,他發現這裡的群眾喝的都是池塘裡的髒塘水,便把飲水難的問題掛在了心上,只要一有空,他就同警衛員小吳商量著如何為群眾挖井的事。

9月的一天早上,毛主席帶著小吳拿著鋤頭、鐵鍬來到池塘邊找水源,被一早起來的老表看見了,於是毛主席領頭挖井的事,立即傳遍了沙洲壩。只一會兒功夫,一大夥群眾來到了挖井現場,他們以疑惑的目光投向毛主席,此時,主席看出了掛在老表臉上覆雜的表情,便對大夥說:“這幾天工作忙,沒功夫同大家商量挖井的事,今天才有點空,我就先找個有水源的地點定個位置,破個土。


我知道你們迷信風水,怕得罪旱龍爺壞了屋場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龍爺真要怪罪下來,就讓他來找我好了!”一席話打消了村民的疑慮,並在主席的帶領下開挖水井,沒幾天功夫水井就挖好了。

為了使井水更清澈,毛主席還親自下井底鋪沙石、墊木炭。毛主席用實際行動,為機關幹部和沙洲壩群眾樹立了榜樣,中央各機關掀起了開挖水井的熱潮。從此,沙洲壩群眾人民結束了飲用髒塘水的歷史,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

紅軍主力長征後,國民黨軍一次次用砂石填塞這口水井,沙洲壩人民為護井與之進行了頑強的鬥爭。1950年,瑞金人民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據地慰問團的到來,維修了這口井,並取名為“紅井”,這口水井是是當時黨和蘇維埃政府密切聯繫群眾、解決群眾生活困難的歷史見證。


在沙洲壩的紅井旁,井水汩汩。遊客屏住了呼吸,大家用心聆聽著紅井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