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中重建,伊拉克戰後經濟十年翻了八倍,算奇蹟嗎?

mhj780916


總拿伊拉克戰前戰後經濟數據對比是不客觀的,伊拉克是一個能源儲量非常豐富的能源型大國,而且當今國際社會對能源的需要是剛性的,也就是說隨便換一個政府,只要沒有外部的封鎖,伊拉克的經濟就會蓬勃增長!所以,伊拉克如今的經濟數據根本就不是什麼奇蹟,而是必然的結果。



換句話說,同樣是美國顛覆了當地的所謂的“獨裁者”政權,美國顛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時間要比,顛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時間更久,怎麼沒有阿富汗經濟數倍增長的奇蹟呢?反而美國還打算從阿富汗撤軍,原因就是阿富汗沒有讓經濟騰飛起來的珍貴資源。



所以伊拉克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經濟奇蹟,而是伊拉克佔據了一個好地方,而這個地方恰巧地下蘊藏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樣的富裕家底,換作薩達姆,只要讓其順暢的參與世界能源貿易,也能讓伊拉克經濟經濟取得翻八倍的成績,或許薩達姆還可以做的更好!



伊拉克在薩達姆時代,經濟陷入停滯的根本原因是,伊拉克當時大國野心膨脹,不但熱衷於參與地區軍事衝突,更熱衷與伊朗爭奪宗教領袖地位的戰爭,而真正讓伊拉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是,美國發起的海灣戰爭之後,執行了長期的嚴苛的對伊拉克的經濟封鎖。長期的石油禁運和生活必需品的限制進口,讓伊拉克國內呈現出諸多問題。



客觀的說,美國對伊拉克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封鎖,才是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前後糟糕表現的主要原因,但經濟封鎖並沒有降低薩達姆及其統治階層的生活水平,只是造成了大量的伊拉克貧民生活拮据,必要的生活物資無法獲得,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美國,而不是薩達姆!如今用這些為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歌功頌德,太無恥也太諷刺!


涇水書生


薩達姆倒臺時,伊拉克人口2558萬,人均GDP僅有625美元;2018年伊拉克人口是3,934萬,人均GDP達到6000美元。2018年伊拉克實現了30%的增長。 伊拉克人工資已經比老薩在的時候增加了100%,個人所得稅由45%降到了15%,新的發電廠已經使1.3百萬人獲得利益。伊拉克經濟10年翻了10倍。

伊拉克戰後人民生活和戰前相比如何?

第一、據新聞聯播報道,伊拉克戰後10年,GDP翻了10倍。以前經濟發展的成果,一部分讓薩達姆及其統治集團瓜分了,一部分用於對外侵略戰爭。由於伊拉克是專制政權,老百姓拿薩達姆沒有辦法。由於是民主社會,老百姓有發展經濟、享受經濟發展成果的權利,所以大家都在掙錢、花錢。由於不再對外戰爭,由於現在是民主社會,伊拉克和中國一樣可以進行改革、開放,可以融入世界經濟,所以享受了全球大分工的紅利

第二、伊拉克目前仍然不穩定。大清國被袁世凱和孫中山滅掉都,中國也亂了幾十年。太平天國運動,國內也死了幾千萬人。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怕亂就讓大清國一統萬年。獨裁就像個腫瘤,消滅它,就像動了個外科手術,人是需要在病房恢復一段時間、痛一段時間的。不可能剛一切除,人就活蹦亂跳的。

到底伊拉克是好了還是壞了,大家怎麼看



流浪地理


在很多人的舊觀念裡,一直都以為現如今伊拉克還沉浸在炮火中、以為現如今的伊拉克到處都是廢墟,覺得伊拉克在離開了薩達姆之後,就徹底沉淪到了血火地獄中至今一直無法自拔。




存在著這種想法的人有很多,但實際上,現實卻並未如同大家所想象中那樣發展。

伊拉克戰後受創嚴重的原因

在薩達姆被除掉後,伊拉克確實遭受到了巨大打擊,除了美國人炮火帶來的傷害之外,伊拉克國內那些支持薩達姆的遜尼派人也拿起武器化身為反對派,對伊拉克國內各個城市進行了肆意襲擊。


不過相比於美國人來說,那些反對派對伊拉克的傷害才是最大的。

美國在對伊拉克發動攻擊後,他們很快就除掉了薩達姆政權,所以美國人給伊拉克帶來的,只有短暫的痛苦。

而那些遜尼派的反對派則不同,他們給伊拉克帶來的是長痛。

在薩達姆失敗後,這些反對派就一直不停地和駐紮在伊拉克的美國軍隊以及伊拉克新政府軍隊爆發衝突,並在此過程中採用恐怖方式襲擊了伊拉克的大多數城市,使得原本在美國攻擊下保存下來的很多城市,都紛紛變成了廢墟。


要說伊拉克在戰爭後為何一直遲遲無法恢復當年的經濟,其實很大程度就是這些反對派造成的。

他們就如同那蔓延到伊拉克傷口中的病菌一般,極大影響到了伊拉克傷口的恢復。

伊拉克現如今的經濟發展並不是奇蹟

一直到最近一些年,伊拉克才用漫長的時間漸漸清除了這些“病菌”、慢慢恢復了以往的生機。

在最近一些年,伊拉克的經濟發展確實非常迅猛,只不過,這並不能說明伊拉克的新政府相比於薩達姆有多麼的“高明”。


說實話,伊拉克最近這些年經濟發展之所以這麼猛,很大程度上是靠他們那儲量龐大的石油。

如果沒有這些石油的話,那他們或許跟其他中東、非洲國家差不多,只能用非常緩慢的步伐發展經濟,根本邁不了那麼大的步子。


從這方面來說,我覺得伊拉克的經濟發展並不能算是什麼奇蹟。

而且伊拉克現如今的經濟雖然發達了很多,但是相比於七、八十年代的伊拉克,還是差距了不少。

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很多伊拉克人的收入都非常高,幾乎家家都有洋房、汽車,伊拉克人的生活條件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一個很高的水平。

而現如今伊拉克人的工資數額是提高了不少,但是我們真要論到購買力以及價值,現如今伊拉克人和七、八十年代的伊拉克人還是差距不少的。

薩達姆時期同樣依靠石油

當然,這也並不能說明薩達姆比現如今的伊拉克政府要“高明”多少。

畢竟薩達姆時期的輝煌,也是依靠石油支撐起來的。

在薩達姆時期,伊拉克的產業單薄之極,絕大部分的GDP都得需要依靠石油交易的支撐。


除了最為主要的石油產業之外,他們國內的其他產業在國際上根本就不值得稱道。

比如在美國人於1991年對他們進行了經濟制裁後,再也賣不出石油的他們就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機。

接下來,他們國內各種基本的生活用品、藥品、食品、科技產品開始極度的缺乏。

他們的經濟,也隨著石油出口的限制發生了180度的轉變,瞬間從高峰跌落到了谷底。

如果要說到那個被制裁的時期,現如今的伊拉克倒是比薩達姆時期富裕了不少。

從這點,我們就可以知道薩達姆和現如今的伊拉克政府在經濟發展之間的區別了,其實他們之間並沒什麼區別,只是薩達姆時期的底蘊比較久遠、賣石油時間比較長,所以七、八十年代的伊拉克人生活才比較好罷了。


孤客生


1990年,中國人均GDP 是333美 元,伊拉克超過一萬美元,當年,伊拉克的人口1699萬,GDP高達1798.86億美元。

此後,伊拉克的GDP就一路跌到谷底,直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的GDP又迅速得到了回升,從2004年到2018年,伊拉克的人均GDP從1391美元增長到5878美元,GDP則從366億美元增長到2259億美元,而人口從2631萬飆升到3843萬。

不管是人口、GDP、人均等方面,伊拉克都出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雖然在有些地方、有些時候還不安全,中央政府的權威還有限,

主要因素是:伊拉克能賣石油了。

包括俄羅斯、伊拉克、沙特等產油國,他們GDP的走勢深受石油國際價格走勢的影響,油價高,GDP就就好的多,油價低,GDP甚至會慘不忍睹。

當然,還有一點,看美國讓不讓你賣。

伊拉克最近幾十年的GDP走勢,就是這麼個路數。

1970年代之前,國際油價一般一美元一桶,各產油國的日子過得其實緊巴巴的。

等到1973年再一次中東戰爭打響,阿拉伯國家為了報復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為了聲援巴勒斯坦,就大幅抬高油價,一下子把油價抬高了好幾倍,到了1970年代末甚至達到了10美元以上一桶。

薩達姆自然趕上了那個好時候,手裡就有了大把的美元,人均GDP在1970年代就達到了2000美元左右,即使兩伊戰爭,雙方打的你死我活,伊拉克的GDP依然表現良好,人均始終保持在2000多美元,而我們當時剛剛改革開放,人均GDP才100多美元,看這些富國真是眼紅,當然,他們打仗,我們也沾了一些光。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欠了幾百億美元的外債,經濟損失幾千億,國內還要重建,手上實在缺錢,只能開足馬力晝夜不停地生產石油,其實那時薩達姆打伊朗,中東一大票國家是高興的,美國也是高興的,很多國家都是高興的,伊拉克和西方和中東國家關係都不錯,再加上有中東戰爭英雄的名號加持,再加上兩伊戰爭的為阿拉伯世界的捨身忘死,薩達姆在那個時候基本上是被阿拉伯國家捧上神壇的。

伊拉克拼了命地生產石油,到1990年人均GDP甚至達到了上萬美元。

不過,伊拉克缺錢啊,總之,最後薩達姆把手伸向了科威特,最後被美國一路趕回了老家,從此薩達姆就和美國結了仇。

戰後,薩達姆恨美國恨的要死,薩達姆天天在伊拉克罵美國、罵老布什,甚至還派刺客去科威特刺殺訪問科威特的已經卸任的老布什,慶祝老布什沒有連任美國總統……

得,美國看老薩這麼“不乖”,就不斷給他制裁加碼,直至嚴格鎖死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包括從1995年開始的石油換食品計劃等等,伊拉克對外出口石油每年只限定在幾十億美元,用於伊拉克進口急需的食品、藥品和其它民用物資,這些錢在聯合國的嚴格監督下使用。

以前每年靠賣油,可以收入上千億美元,現在……

伊拉克的GDP從1991年到2003年,就基本上跌成狗了,人均GDP只有幾百美元。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薩達姆政權倒臺,當年5月份,聯合國就解除了對伊拉克的制裁,伊拉克又可以開始自由賣油了。

很快,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就從原來每天幾十萬桶飆升到了300多萬桶,大把的美元滾滾而來,這伊拉克的GDP也狂飆突進起來。

黑金源源不斷地運出去,美金源源不斷地進來,GDP自然就開始大幅地漲了。

2014年,為了搞死俄羅斯,美國沙特聯合做局,沙特帶頭瘋狂增產石油,看起來是要搶市場,其他國家不得不紛紛跟進,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一時間,所有以石油為經濟命脈的產油國都在2014年的GDP出現了暴跌。

也就這2年,俄羅斯等等產油國的經濟才回過神來。


雲中史記


伊拉克GDP由伊拉克戰爭前夕的不足200億美元,增長到如今的2000多億美元成長了十幾倍,這其實不能算是經濟奇蹟而是屬於恢復性增長。

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前一年2002年,伊拉克GDP估計不到200億美元,人均GDP只有600多美元可謂非常的窮。但是其實之前伊拉克可是有過一段非常富裕的時期,在兩伊戰爭前伊拉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而美國那時人均GDP也才10000美元出頭。


要知道那時候的美元可比現在的美元購買力強多了,所以當時的伊拉克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了,然而伊拉克美好的生活都被薩達姆和美國給毀了。薩達姆窮兵黷武跟伊朗爆發兩伊戰爭使得伊拉克元氣大傷,後來又入侵科威特引的美國介入爆發海灣戰爭,結果伊拉克損失慘重還被美國製裁。

這樣等到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入侵伊拉克的時候,有人估計遭到長期制裁缺乏統計的伊拉克GDP不足200億美元,人均GDP更是降到只有600多美元。從這我們可以看出伊拉克之所以這一度這麼窮,是因為薩達姆窮兵黷武和遭到美國的制裁,原來其實不窮反而很富裕。



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後,自然就解除了對伊拉克等各種制裁,於是石油資源豐富卻因為遭到美國製裁出口受限的伊拉克石油出口大幅度的增長了。此時正值世界石油價格暴漲,伊拉克GDP自然水漲船高迅速回升了,人均GDP更是突破了5000美元。

從這我們可以看到伊拉克經濟只是恢復性的增長而已,因此很難算是經濟奇蹟,按照購買力來算其實反而遠不如兩伊戰爭前的伊拉克!


執斧談史說事


2003年,伊拉克在美國聯軍的打擊下變成了一片廢墟,從2004年開始,隨著戰事結束,伊拉克經濟緩慢復甦,當年的GDP在300億美元左右,其後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截至2018年,伊拉克的GDP總量達到了2300億美元,比起2004年,經濟的確翻了近8倍。那麼,這算是奇蹟嗎?

如果算是奇蹟的話,伊拉克人民還要感謝美國前來投送炸彈,而美國也會恬不知恥地祭出戰爭有理的怪論,這不是笑話嗎?即此而言,這算不得奇蹟!

之所以伊拉克經濟會出現翻八倍的情況,應該與下列情況不無關係:

首先,伊拉克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這是伊拉克經濟得以迅速提高的關鍵。石油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命脈,是不可或缺的能源。2004年,伊拉克將原有石油生產實施修復以後,隨著石油對外出口的增多,以及石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石油經濟帶來了可觀的財富收入。

其次,這是薩達姆獨裁消失,美國取消經濟制裁的結果。早在1980年薩達姆發動兩伊戰爭前,伊拉克就因源源不斷的石油出口,使得人均GDP達到了5000美元,而今也不過6000美元左右,這能說明是奇蹟嗎?只能說是恢復,是再現,而不可稱為奇蹟。如果薩達姆執政期間不搞獨裁,不對外發動戰爭,不引起美國製裁,不被美國侵略,相信現在的伊拉克應該不亞於沙特等產油國的富有,也不遜色於西方國家的發達程度。

再次,伊拉克人民飽經獨裁、戰爭之苦,對和平發展表現出足夠的珍視。獨裁害苦了伊拉克人民,兩伊戰爭、兩次海灣戰爭,讓伊拉克百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深重災難,他們渴望和平,嚮往幸福、和諧、平安、快樂的生活,於是對戰後難得的和平環境倍加珍惜,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默默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促使國家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強,達到今天這樣的局面。

由上可見,伊拉克的廢墟是薩達姆與美國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兩者的踐踏,伊拉克一定會發展的更好!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近幾年伊拉克經濟發展不錯,說是10年增長8倍的話,可以看看數據。

伊拉克的經濟現在達到了歷年來的新高,2018年接近2300億美元,人均接近6000美元。

如果從如今往前推10年,也就是2008年,當年伊拉克的經濟是1300億美元左右,如今只能說算當時的兩倍。

不過2004年伊拉克經濟是最低點,因為伊拉克戰爭的緣故,這個眾所周知。當年GDP大約300多億美元。

從2004年-2018年的14年經濟發展來看,伊拉克GDP增長8倍這個數字還是可信的。

當然期間也有一個GDP下滑,這是與國際油價漲跌密切相關。

畢竟伊拉克和很多產油大國一樣,石油收入是政府收入60%以上的經濟來源,國際油價高的時候,經濟更好,油價下滑自然GDP也跟著掉。

所以再2014-2-15年國際油價走低的時候,伊拉克經濟出現波折。不過這幾年一直不錯,已經創下了歷史最高的GDP紀錄。

目前伊拉克基本上走出了戰爭的陰霾,大規模的動盪和襲擊越來越少,IS也被打散,不成氣候。

該國政治雖然有紛爭,但基本不會通過武裝奪權來改變政治結構了。

更主要的是該國自薩達姆被推翻後,由美國在戰後幫助規劃出來的獨特的政治結構運作還算ok。

這個結構基本上是伊拉克特色了,把該國的什葉派、遜尼派和庫爾德人三方的權力都給了相應的歸屬。

比如法律規定,什葉派人士出任總理、遜尼派出任議長、庫爾德人擔任總統。

伊拉克戰爭後該國基本換了兩屆政府,都是按照這樣的權力分配來實施的。這就避免了各方你爭我奪,只要維護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同時彼此還會進行制約,防止一家獨大。

這個制度或許也是能保障伊拉克相對穩定,經濟能發展的重要原因吧!

但問題也存在,就是伊朗支持伊拉克的一些地方軍閥還擁兵自重。伊拉克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不久前給國內武裝組織下達了命令,要求他們放下武器,接受政府改編。

這也算是伊拉克管理逐漸走入正軌的一個跡象。


木春山談天下


當然不算,這是伊拉克經濟恢復發展的正常水平,甚至可以說這樣的水平已經算是比較低的了。畢竟伊拉克之前就是個“學霸”,中途偶然因故考砸,如今迅速恢復是情理之中的。

伊拉克2002年的經濟總量189億美元,2018年達到2259億美元,2010年,伊拉克經濟年增速達到驚人的34%。這種速度看似如飛一般,其實還是因為做比較的起點低。十多年前伊拉克經濟總量與起點都很低,如今枷鎖被除,經濟恢復高速發展也是正常的,這速度還嫌慢呢


首先,伊拉克的各種基礎條件在中東都是相當優越的,這也是如今其經濟恢復的關鍵。地處兩河流域的伊拉克,耕地面積位居中東前列,是中東為數不多可以出產糧食的國度之一。同時,伊拉克的油氣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石油儲量僅次於沙特、委內瑞拉位居世界第三

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以後,國際原油的價格突然暴漲,而當時的伊拉克抓住機會,用滾滾而來的石油收益為伊拉克的經濟多元化奠定了基礎。當時,伊拉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醫療、教育等福利保障體系,除了石油開採之外,伊拉克的農業、石化、採礦、基礎設施建設、紡織、冶金等產業也都迅速發展起來。可以說,伊拉克的各項經濟產業基礎,在中東算得上是相當優秀的了


不過隨著兩伊戰爭與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加上之後美國的制裁,伊拉克經濟受到重創。當時伊拉克的原油產量銳減,大量石油收益只能換取生活物資,卻無法轉換成有效資本推動生產的發展。一時間伊拉克經濟呈斷崖式跌落,2002年的時候,伊拉克的經濟已經崩到了近乎谷底的水平,都沒啥下降空間了

可以說,連年的戰爭與美國等國的封鎖,是伊拉克經濟被壓制與倒退的最重要原因。當然從另一方面看,伊拉克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非常好,只要戰爭與西方的制裁結束,枷鎖消除了以後,伊拉克經濟自然高速恢復發展,十多年翻八倍並不奇怪


隨著美國人的離開,伊拉克也不再受壓制,其石油出口量迅速恢復,如今伊拉克已經成為歐佩克第二大原油供應方,還一舉超過沙特、伊朗成為印度最大的原油來源地。目前石油出口佔據了伊拉克出口收益的98%以上,而石油也成為催動伊拉克經濟復甦的關鍵

伊拉克經濟雖說還沒恢復到當年盛極一時的水平,要說完全恢復還差的遠,不過目前也是成果豐碩了。比如伊拉克嬰兒存活率、人均壽命、生活水平等都明顯上升,醫療投入在GDP中佔比甚至超過了印度乃至沙特

打個比方,之前考90分的人之後考100分,其實也就上升了11%,而之前考20分的人之後就算只考了40分,也是上升了100%。伊拉克經濟如今十多年翻了8倍,這個速度是必然而根本算不上是什麼奇蹟


澹奕


世界銀行的數據

這是伊拉克人均GDP

這是伊拉克總GDP


對比人均GDP和總GDP,你會發現有個差:首先,人均GDP在2018年都沒有恢復到1990年的時代。

其次,總GDP是遞增的,但是人均GDP沒有遞增,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這段時間伊拉克人口漲了不少,伊拉克人還是挺能生娃的。

同時也說明整個伊拉克重建是極其失敗的,畢竟已經過了16年了,人均GDP居然還不能超過90年代。


伊拉克人均GDP上不去,同時伊拉克人口還增長了那麼多,馬上面臨著什麼?

第一,就業就成了問題。

第二,基礎設施就成了問題。

這次的伊拉克抗議實際上就針對就業和基礎設施的問題,已經死了300多人,受傷好幾千人了。


從伊拉克現在的政府財政收入來看,石油佔了國家收入的85%到90%,總體失業率為11%,其中22%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當中,青年失業率更高,約為33%。

從這個財政構成比來看,基本上就知道伊拉克處於一種崩潰邊緣,如果真的經濟發展的好,斷不會石油收入佔比如此高的離譜的程度,同時也說明伊拉克政府根本徵不到稅,而無法徵稅的原因,一個是全國企業太少,一個是伊拉克政府迄今為止無法在全國建立一套徵稅系統。

前段時間伊拉克剛和中國簽訂了石油換援建的協議,都窮到這份上了。


整個伊拉克戰後重建完全失敗了。


李建秋的世界


伊拉克在薩達姆政權倒臺後,就陷入了持久的混亂局面。但相比戰爭時期,伊拉克的經濟還是復甦了不少。


薩達姆倒臺的時候,伊拉克人均GDP只有625美元,過了十年,人均GDP增加到了6000美元。

似乎伊拉克的經濟有了巨大反轉。但再怎麼反轉,也無法稱得上是一個奇蹟,至於原因,就得從多方面來說了。

伊拉克在薩達姆的統治下能成為中東的一個實力強國,得益於其國內蘊藏的豐富石油資源,正是依靠賣石油,伊拉克國民的人均GDP曾一度超過一萬美元。

這還是在20世紀90年代,如果放到如今,人均GDP就更高了,而伊拉克在戰後經過了十年發展,人均GDP才達到了6000美元。要說是奇蹟,也沒有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只能說伊拉克經濟出現了巨大復甦。

這種復甦卻也是依賴石油資源實現的,沒有了石油,伊拉克顯然無法發展到這種程度。

這也不是沒有參考,薩達姆政權發展到鼎盛的時候,美國為了制裁伊拉克,對伊拉克實行了經濟封鎖,石油賣不出去,伊拉克迅速從一個富國衰落成一個窮國,各種物資變得極度缺乏,經濟也陷入了停滯不前以至倒退的狀況。


雖說現在的伊拉克依靠石油又開始變得富有起來,但石油總有賣完的一天,在那之前,伊拉克如果能找到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並取得成功,那麼它還有可能延續其經濟發展態勢。

它要是沒有成功轉型,那麼一旦石油沒了,伊拉克就會變得像非洲國家一樣發展緩慢。

或許非洲還有其他礦產資源可以開採,伊拉克除了石油,似乎就沒有值錢的東西了。


如果以中國式的發展作為奇蹟的標準的話,那麼伊拉克還有機會實現這種奇蹟,畢竟中國的發展是從空白的狀態起步的,伊拉克還有石油,它要發展其他產業更加容易一些。

或許伊拉克可以參考以色列的發展模式,以色列沒有礦產資源,然而它卻成為了中東強國。對比伊拉克可以發現,伊拉克人才資源稀缺,技術短板的制約,使得它想完成轉型很困難。所以在石油資源還能支持一段時間的情況下,它需要大力發展教育,發揮本國的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各國之間的競爭會轉向科技實力的競爭,誰掌握的技術更先進,誰就能掌握主動權。

不過伊拉克能在戰後做到經濟翻了八倍,還是在反對派蓄意破壞的狀況下,這意味著沒有反對派的阻礙,伊拉克的經濟還能實現進一步增長。

能基於本國經濟發展狀況,取得這樣的成就,確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想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到戰前的水平,多少也有些不現實。照這樣的發展速度,用不了多長時間,伊拉克可能就能恢復到以前的經濟水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