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土一盏油灯,通过加水来省油,设计理念太超前被称为神作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智慧,这是我们基于历史作出的判断,独特的智慧让我们进入了智能时代,那些原始生活的痕迹,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但实际上,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远古祖先为我们打下的基础上,比如说现在农民们使用的工具,很多时候都只是对几千年的农耕工具进行改良。

四川出土一盏油灯,通过加水来省油,设计理念太超前被称为神作

古人的智慧总是让人格外敬佩,改良是人人都能做的事情,但创造却不是,把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工具创造出来,这需要极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之下。更让人惊叹的是,在我国历史上甚至出现过许多具有“现代感”的古物,比如汉朝时期节能的长信宫灯,其设计理念十分超前。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同样拥有奇妙构思的古人发明——“加水油灯”。古代的时候照明条件十分糟糕,大部分人都选择用油灯或者蜡烛照明,相比起来油灯价格更便宜性价比更高,所以用油灯的家庭更多一些。油灯里面主要的材料就是油和一根棉线,大家应该都在好奇,油灯里面怎么加水呢。

四川出土一盏油灯,通过加水来省油,设计理念太超前被称为神作

要介绍这个油灯的设计理念,首先就要看一下油灯的整体构造情况。古代的时候,制作工具的原料没有今天这么充足,一般制作锅碗瓢盆一类的东西,都只能选择青铜,铜,或者真金白银。但这些原料导热性都太好了,用来做油灯显然不合适,因此古人制作油灯的时候选择的是陶瓷。

中国在古时候就是一个瓷器大国,瓷器是独属于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瓷器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和饮食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周遭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在陶的基础上制作出了瓷器,到了唐朝已经演变出两套成熟的瓷器系统,到了宋代之后瓷器不止是讲究实用性,更加追求美观性,全国范围内开始有了大规模的官窑。

四川出土一盏油灯,通过加水来省油,设计理念太超前被称为神作

在瓷器烧制技术成熟之后,这种便宜美观的器具就经常出现在市面上,除了远销国外,中国本土的老百姓们也在使用瓷器。在我国博物馆中就保留着大量的瓷器文物,其中最特殊的就是一盏陶瓷灯,这盏灯不止外观精美,还有着超前于那个时代的设计理念。

这盏灯的原产地是在四川,出自四川境内最出名的邛窑,这一带的官窑十分擅长彩绘瓷,最大的特点就是笔触细腻。灯具的主要材料是青釉,这也是邛窑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而它最特殊的功能就是省油。

这盏灯的构造与普通的油灯不太一样,它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中间凹陷下去,看上去像一个小小的碗,中间可以倒入灯油,和普通的油灯一样。除此之外里面还有一个陶瓷做的管子,用来放灯芯。

四川出土一盏油灯,通过加水来省油,设计理念太超前被称为神作

第二层就是灯油的底部,两层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留出了一个夹层,夹层旁边开了一个小口子,这个口就是注水口。当第一层的灯芯被点燃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灯油烧得比较快,因为灯芯温度比较高。但是当夹层里面注入冷水的时候,灯油的温度会被降下来,于是油的燃烧速度就会变慢,这样一来就达到了省油的目的。

一盏灯省的油虽然少,但是如果能够大规模推广的话一定能节约很多灯油。不过在制作过程中这种油灯有着更高的工艺要求,古人在纯手工的条件下完成了这样的创作,实在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