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工作太壓抑,沒有一天開心過,我想離開,可以嗎?

南雅的快樂


職場全能王認為:職場生活太壓抑,主要與‘沒成就感’、‘沒存在感’、‘無話語權’相關。在一家企業工作不開心,在沒有得到系統分析時,很難保證在其它企業工作會開心。我們應該先透徹分析:自己為什麼不開心,是否與自己所在企業相關,再做打算。

身處職場當中,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心情當做是否離開這家企業的唯一標杆,但是離開這家企業與否真的和自己的心情息息相關嗎?我們見過很多人在這家企業工作不開心,然後去另一家企業工作也不開心,好像他們在哪一家企業工作與是否開心,並沒有直接聯繫。

成就感與職場工作壓抑的聯繫

想必職場的小夥伴都見過一些銷售部門員工的課間操,通過課間操進行大幅度的甩動動作來保證提神醒腦,提高效率。

在這當中,我們見到過很多的銷售員工,他們做的課間操五花八門,但所有的作用只有一點,那就是短時間之內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抹除自己的工作疲憊感。

在很早之前,我也曾經在銷售部門工作過,銷售部門有的時候一天需要工作12個小時,甚至14個小時,但是我從來沒有感覺過他們的工作壓抑。辛苦一天之後,他們會說今天簽訂了幾十個單子,簽訂了幾百個單子,他們在企業當中有著非常充足的成就感,慢慢的也就不會感覺職場當中的壓抑了。

  • 職場當中成就感的體現

我們總是在談論成就感,那麼職場當中究竟什麼是成就感,換句話來說,職場當中的成就感有著怎樣的體現呢?

1.員工有大貢獻。

職場當中,有一些人他們的貢獻非常的多,簡單講的話就是公司當中的肱骨之臣,公司當中的扛把子。這一點咱們沒有辦法明說,只能說職場當中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能力,也有自己的野心,他們在無形當中就會創造出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來

比如之前的時候,我們公司就有一個技術骨幹,他只需要用耳朵聽,一聽就能夠知道哪個機器出現問題,哪一個機器沒有出現問題。他只需要稍微的感覺一下,就能知道今天能夠生產出多少器件,明天能夠生產出多少器件。

每一次公司開大會,每一次公司當中做任務調度,做任務額度的發展規劃,未來兩個月三個月甚至五個月的規劃時總會叫上他,因為他的一言一行,他的一舉一動好像都能夠起到一個典型作用。

2.擁有自己的人脈圈子。

有一部分職場員工,他們的人脈圈子非常的廣,甚至廣到了可以干預到公司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

這一部分職場人士在職場當中還是比較少的,他們所能夠佔到的比例,可能連萬分之一都達不到。一個超大型規格的企業當中,如果有那麼一兩位就已經算是頂了天,冒了泡的存在了。

但是比例少並不代表著不存在,如果這一部分人真的存在,並且擁有了自己的人脈圈子,而且能夠合理的使用自己的人脈圈子,給公司帶來足夠大的利益的話,那麼他在職場當中也必然而然的會有很大成就感。

  • 經常被領導點名表揚

在之前的時候曾經講過這樣的一個理論:如果一個人在職場當中能夠獲得領導的表揚,那麼他在短時間之內工作鬥志、他所能夠展現出來的方方面面,和之前的時候會呈現出一個很大的反差。

而這些反差不單單是在職場當中,在社會上,在生活上,在一點一滴上都會有。我們遇到陌生人對自己的表揚,遇到自己的朋友對自己的表揚,這些表揚往往會成為自己短時間內向前努力的動力。

而這種所謂的成就感,也可以通過公司領導、公司當中更高等級的管理者對自己的表揚來讓自己短時間內充實,擁有滿足感。

  • 成就感和職場壓抑的關係

在職場當中,如果一個員工的成就感相對比較強,在工作當中能夠展現出自己的方方面面,它所能夠帶來的勞動成果,所能夠帶來的勞動收穫要遠高於其他員工,而且公司對他非常認同的話。那麼對於他來說,職場當中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充足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在職場當中沒有絲毫的成就感,公司給他安排的任務額度他根本完不成,公司要求他每天生產出十個器件來,他一天可能只會生產出一個甚至這一個還是殘次品。這樣的一種等級差距,這樣的一種職場的變化導致他在職場當中沒有成就感,自然而然的也就會有那麼一點點的壓抑感。

存在感與職場工作壓抑的聯繫

與成就感相比,存在感在職場當中更加致命,如果一個人在公司當中絲毫沒有存在感的話,他很難覺得公司是大家庭,也很難願意為公司繼續努力、繼續貢獻。而且存在感相對而言是一個更加虛無縹緲的話,我們很難把存在感這三個字拿出來。

但是相對而言,大家都容易理解,比如某某某有存在感,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公司的關注。

但是如果一個員工沒有存在感。那怎樣才算是沒有存在感呢?公司員工根本不知道他,公司員工不瞭解他,不知道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也不知道他要做什麼,甚至公司當中的高層領導根本不知道有公司員工這一號人。

這些都屬於員工沒有存在感,對於員工的存在感與否,我們作出了三點總結:

  • 存在感十足

有一些員工他們天生自帶喜劇色彩,而且他們的一言一行能夠給大家帶來歡樂。或許他們的業績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他們是公司的開心果存在。

這一部分人他們的存在感是十足的,很多人說瞧某某某他可能業績不好,但是領導還非常信任他,為什麼呢?因為他在公司當中的存在感非常大

在公司當中存在感非常大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別人的關注。如果他有意志消沉的情況,第一時間內公司領導也會有所察覺,緊隨其後的對話會談或者幫助他在職場當中找到自我的定位,他也能夠快速的緩過來

  • 存在感為零

有一些職場員工他們的存在感為零,請注意,這並不是誇張的手法,有一些人他們來到公司之後,公司領導要求他們做一個自我介紹,他們磕磕絆絆說不出一句話來。

公司裡面有團隊活動或者公司的私下聚會,每一次聚會的時候只要請他來,他只是在悶頭吃酒或者一個勁的吃菜,根本不會參與到任何小遊戲、小活動中來。

公司有項目要求大家積極踴躍的參與,誰想參與這個項目都可以,每次有很多人參與的時候,他只是在拿自己的報告文件,努力的去做自己份內的事情。

職場當中有這樣的一部分人,我們不能稱他們為老實人,只能說他們是沒有野心,沒有慾望,想想過閒雲野鶴的生活,在職場當中只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從來不會關心其它的事情。

這樣的一部分職場人士,他們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低到零的狀態,如果有一天公司領導突然遇到他們,可能三五分鐘之內根本想不起他們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他們在公司的哪個部門,只是覺得:哦,這個人看起來眼熟而已。

對於存在感為零的人,他的心理波動一般情況下是處於一個平穩的狀態,而且他既不會對公司產生喜歡情緒,也不會對公司產生厭惡情緒,他只是喜歡在一家公司裡面能夠老老實實的幹下去,最好能幹四十年公司不倒閉。

  • 存在感上下顛簸

這一部分人是最麻煩也是最可怕的存在,有一部分人他們之前的時候存在感為零,突然之間因為一些事情導致他們成為了公司當中的受眾存在。

比如原本的年終獎金,每一個人都是2萬元錢,突然一個人年終獎金達到了5萬甚至10萬,而且公司領導最開始的時候對每個人都是一視同仁,突然對他非常關心起來,這樣的情況就屬於存在感從0~100的轉變。

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最開始的時候屬於公司高層,屬於公司的大股東大老闆,可是因為某些決策失誤直接變成了公司的基層員工,這一部分人就從之前的存在感十足眨眼之間變成了存在感為零。

這種存在感的大起大落很容易讓人產生消極情緒,而絕大多數的消極情緒會讓人感覺到抑鬱,感覺到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

  • 存在感和職場壓抑的關係

在職場當中,如果存在感出現了大幅度的波動,無論是從小到大的波動,還是從大到小的波動,都有可能帶來職場壓抑感。

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爬到高峰去,因為只有攀到高峰之後,才能夠看到更美好的景色,但是看到高峰的確是好的,只不過掉下來之後更加的慘。

職場當中存在感處於一個穩定狀態,無論是存在感十足還是存在感為零,他都不會產生較大的職場壓抑。唯獨那些存在感變化波動幅度特別的大,眨眼之間一個天一個地的狀態才會產生職場壓抑感,而且這一部分職場壓抑感更多的情況下是以主動辭退或者被動辭退告一段落。

話語權與職場工作壓抑的聯繫

職場當中,我們會發現,一旦一個人擁有話語權,他會對這個公司產生信賴感和依賴感,並且願意為這個公司鞍前馬後。他們不願意離開這家公司,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自己在這家公司擁有話語權。

當然也有很多人會說,在一家公司能否長久的工作下去,主要看這家公司給自己的福利是否到位,可是在公司給自己福利到位的前提之下,話語權成為了評判的重要標準。

  • 話語權高,很少感到職場壓抑

首先我們需要看一下什麼叫做話語權,簡單來講的話,就是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公司都會考慮,你所說的每句話公司都會把它當作公司未來發展的目標之一,這樣的話就證明你的在公司當中的話語權非常高。

如果我們說的再通俗一些的話,就是你在公司當中說話的時候有人聽你在公司當中說過的每一句話,公司的員工都會覺得:哇,好有道理的樣子。

一個人在職場當中,如果他的話語權非常的高,極有可能是公司的決策層或者公司當中的高層管理者。即便他是公司的基層管理者或者中層管理者,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面,他也一定會步步高昇,成為公司當中的領頭羊之一。

  • 話語權低,或許會感到職場壓力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員工在公司當中的話語權非常低,或許會感到公司給他的壓抑,畢竟自己說話沒有人去聽,自己說話別人也不會去考慮,完全就當做廢話的存在,或多或少心裡會有些積怨。

但是這些積怨僅僅是積怨而已,真實情況下一旦他的能力達到某種極限值的話,那麼他必然會離開這家企業,因為他在這家企業當中沒有用武之地。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個人的能力和話語權是呈現出一個同漲同落的狀態,如果一個人的話語權非常的高,他的能力非常的高,沒有問題;話語權非常低,他的能力也非常低,也沒有問題;怕就怕他的話語權非常的低,但是他的能力非常的高。

時間長久之後,他對於這家公司的依賴感會降低,在工作中也會慢慢的覺得有壓抑感。

是否跳槽的全面分析

很多人一旦遇到公司當中給自己的壓抑、公司當中給自己帶來的諸多困難,就會想到一定要離開這家企業,為什麼?因為自己工作不開心

但是在離開這家企業之前,我們需要考慮一個關鍵因素,在這些企業當中工作不開心,能否保證自己在下一家企業當中工作就會開心?

如果我們把這句話說的再直白一些的話,自己在這家企業當中工作不開心,如果想跳槽到下一家企業,還不開心怎麼辦?我們還要繼續跳槽嗎?人生當中能有幾個一直跳槽的機會呢?即便我們一直跳槽,公司當中再一次招聘的HR是否會對自己有意見呢?這些問題我們都需要考慮一下。

很多人總是在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是說這句話的時候,如果能夠找到明確的目標點,能夠找到明確的目的地,那麼好,大家可以去看看,在沒有找到明確目的之前,隨便的去看看,很有可能把自己推向絕路。

工作當中的不開心,我們需要從三方面去看一下,自己是否是話語權比較低,是否是存在感比較低,又是否在公司當中壓根就沒有成就感。如果是因為這幾個因素的話,又需要去考量一下自己是否應該提高個人能力,或者提高自己的話語權或者提高自己的存在感,來保證自己在工作當中不會感到壓抑呢。

還是說自己已經被逼到了絕境,無論自己怎樣努力提升,無論怎樣改變都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可,自己只能通過離職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呢?

職場啟示錄

身處職場當中,職場當中的壓抑,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自己現在所擁有的能力手段,職業技能與自己所享受到的榮譽,福利待遇,薪資水準不搭邊。如果我們真的是因為這種原因導致的自己職場榮譽與能力不對等,自己在這家公司當中工作不開心的話,大家可以嘗試去找下一家企業,去找下一家工作。

讓下一個崗位提高自己的福利待遇,來保證自己的能力水準與福利達到同一條平行線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大家並不是因為這一點原因,或者這種原因根本不是主觀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心態問題,是因為自己對於情緒沒有辦法及時拿捏到位,是因為某些客觀因素的發生導致自己在這家公司當中壓抑的話,那麼自己去其他企業也會感覺不開心。

在確定自己是否離職之前,我們更建議員工對自己進行一個綜合性的分析,來看一下自己的能力與在公司當中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否均等,如果不均等的話,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去闖蕩。如果是均等的,單純的因為自己的心理原因、心理問題的話,要及時的做心理疏導和心理溝通。


職場全能王


先和你講個小故事。

2018年4月份,我快速離開了工作近10年的公司,因為我發現,我在哪裡也很壓抑,不開心,想要離開,當時所有人都很驚訝,還以為我開玩笑,我用了半個月辦完了離職交接手續,而我之所以能那麼篤定,因為我已經發現寫作可以賺錢,而且也已經找到了賺錢的方法。

所以,要不要離開,取決於你,我想說下我的觀點:

1、先明確你要離開真正原因!

壓抑、不開心都是情緒化的東西,肺炎這麼肆虐,我還不開心呢。我能讓肺炎立刻停止嗎?所以,你的情緒並不是你真正想要離開的原因,你得問自己,真實的原因是什麼?一般情況下,有這幾種情況:

第一:工資給的不夠高

第二:崗位要求和你的技能不吻合

第三:在這裡看不到希望

你對應看看自己是屬於哪種?

2、找到出路!

這點很重要,嚴重不建議裸辭,裸辭的前提是,你有足夠多的錢,可以支撐你至少6個月可以不用上班。

至於這個錢怎麼來,你可以提前存儲,比如說,你現在很痛苦,那你可以先攢夠一定的錢,再離開,這樣哪怕不短期內找不到工作,你也不用擔心沒有飯吃。

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加油!


遇見夏文芳


你好!你說壓抑,每天都不開心,我認為再持續下去後果很嚴重,所以要立刻採取措施:或者離開這個環境,或者改變心態融入環境。

2013年我每天上班的心情如同上墳,血壓高到150,一想到就此被帶上高血壓的帽子,一輩子離不開藥物,太可怕了,必須改變現狀,所以我堅決辭職了。7年過去了,雖然創業很難,但是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加上鍛鍊身體,血壓很正常。

在一個壓抑的環境裡,不但身體健康受損,還會影響自己的創造力,更別提業務能力的發揮了。身在職場,如果創造力和業務能力不能正常發揮,也無法給企業創造價值,不等你開口辭職,老闆也會辭退你,到此境地你更被動,更難過。

所以這是一個必須採取行動的關鍵時刻!

那有沒有可能改變心態融入環境呢?我不知道你現在的具體情況,只能講一個我社群夥伴的故事。

她在一個企業工作了3年以上,被直接上司折磨的煩透了,已經下定決心離職,開始投簡歷面試新單位了。機緣巧合進了我們社群,我們一起組建地域社群,舉辦了很多活動,她也成為社群裡的核心~群主。

她作為群主獲得新的社會資源,讓她有了新的底氣,不再那麼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心裡的烏雲一旦驅散,工作中反而大膽潑辣,被上司認可。

社群裡學習了很多職場之外的知識和技能,也提升了她的格局,所以她看上司的角度不同了,能同理上司,甚至看穿上司的小心思。

這時她突然覺得直接上司給她的壓力不那麼重要了,也不那麼可怕,她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兩人的關係。她竟然發現可以和上司頂個嘴,開個玩笑,兩人的關係反而融洽了,半年後還獲得了晉升。

希望我和我群友的故事能幫助到你。

我是李寧,今年目標:打造10個爆品短視頻課程。


社群孵化李寧老師


你對煽情或諂媚的話無動於衷,卻容易被一些微小的善意行動戳中。懂得所謂的人脈大多是泛泛之交或利益的等價交換。明白一些人是拿來成長的,一些人是拿來玩耍的,但大都會歸於平淡。習慣了離別,不再憎恨孤獨,不再牴觸庸俗,對這個世界寬容。但你看遍了破敗現實的眼睛,笑起來依然十分明媚。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並非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我們總是感覺有無數穿心虐腹的目光,有很多流言蜚語的冷言,最終亂了心神,漸漸的被縛於自己編制的一團亂麻裡。其實,你是活給自己看的,沒有多少人能把你留在心上。長大後,我一個人輾轉去了很多陌生的城市,好幾次在車站擁擠的人潮中哭紅了眼睛。後來才明白,如果不夠勇敢不夠努力,那些身邊最想守護的人,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朋友們,我都無法守住。長大之後的我們,絕不是被世界寂寥的馴養,而應努力地不被殘酷的命運支配。



小小乖不乖


【李潁觀點】工作壓抑,從來都不開心,想離職,是目前很多職場人遇到的問題。不少人從事的工作跟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很大的差別,這是很正常的。這裡建議如下:

一、調整心態,沒有任何一個工作是一帆風順的,也不可能順心順意。

把你工作中壓抑的原因做個分析,是因為自己的工作能力與崗位不匹配,還是因為職場人際關係複雜處理不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如果自身心態不改變,外部環境基本上都差不多。

有個職場能力很強的人,經常因為領導不重視換工作。第一份工作已經做到分公司總經理了,結果因為集團領導給他調崗位不服從,生氣離職。後來又應聘工作也是分公司總經理,因為集團調整業務,他覺得受到委屈,又離職了。就這樣最誇張的是一年換了4份工作,現在自己創業,到做的並不是太好。

工作中有壓抑是很正常的,保持一個平常心即可。調整心態,是你目前在職場的第一步。

二、分析自己的原因,找到工作的樂趣。多與領導彙報工作,多與同事交流,尤其跟有正能量的同事交朋友。

調整完心態,要分析自己的原因了。職場為何壓抑,自己幹了多久了,在這裡自己能力有沒有得到提升。掙的錢夠不夠花,有沒有職場前途,如果離開這裡,我能不能找到比這工資更高的工作。

拿出一支筆,把這些問題都寫出來,然後寫自己的答案,當你把答案寫出來以後,你就知道該怎麼辦了。畢竟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是不一樣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工作8小時認真做,工作之餘,可以發展你自己的愛好。主業+副業發展模式,這樣你會更加充實自己。

當下幾乎人人都有兼職,有副業,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選擇一個兼職做做。你的主業解決生存問題,你的副業是另外一份收入。多數打工者,都很難做到企業高管,收入水平一般,或者多年都不漲工資,這時候需要發展一下你的副業,選擇自己有愛好和興趣的副業去做。

2020年有人預測工作會更加難找,不建議你辭職換工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得來不易,努力適應環境,不要等著環境適應你。最後祝你好運!

李潁:多平臺簽約講師,職場十年,創業一年,為你解答經營及職場困惑,關注潁姐,業績翻倍!


李潁潁姐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現在的工作太壓抑,沒有一天開心過,如果想離開,當然可以。我建議:如果想離開,最好提前找好下家,或者有自己想做的事,否則沒有固定工作,沒有穩定收入,還要考慮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些問題。現在的工作沒有那麼輕鬆自在的,有些時候大多數都是很壓抑,工作壓力也很大,為了養家餬口都在忍耐。這是我們個人感覺到的壓力。作為企業來說,壓力也很大,聘用一個人,需要交5險1金,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工費用和材料費用等,還有同行業的競爭等。如果你想擺脫工作壓抑,可以考慮為自己工作,你有提前做好準備嗎?有沒有拿人的技能?如果沒有,現在要多想想這方面事情,想好後要學習技能,有一天不用給別人打工,自己給自己打工。祝你好運。


大連二姐


對這個問題個人淺見從以下幾個維度去思考:

壓抑的原因是什麼?是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對囗?沒有辦法做自己喜歡的事造成的?是工作太簡單,缺少挑戰,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感和存在感?是公司文化太保守,太庸俗,年輕人感覺格格不入,無法融合?是上司太霸道,盛氣凌人,無法相處?還是公司前景堪憂,沒有前途,處於破產或者被逃汰的邊緣?

讓我們逐一討論一下如何應對以上這些問題。

1、如果是專業與興趣的原因,這個問題不要太糾結。譬如筆者是學英文的,畢業後在零售企業任職,雖然專業不對囗,只要認真學踏實幹,機會來的時候,是金子總會發光,在自己創業之前也做到了集團中層單店項目總的級別。也許離開會有更好的發展,但留下未嘗沒有機會;

2、如果是工作內容缺少難度,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是新人,尚在考察期,前輩與領導要通過你完成簡單工作所表現出來的認真的態度、周密的計劃、嚴謹的執行與完美的結果來判斷什麼時候交給你更重要的工作任務;

3、如果是公司文化的問題,從筆者的角度來看,除非你去的是新設立的IT企業,否則任何成熟的已經存續一定期間的公司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未必就是一個問題。筆者認為,當環境無法改變的時候,內心深處要有自己的堅守,但外在表現一定要適應環境,做到與環境水乳交融,得心應手,同時提高能力、積累人脈、承擔責任、廣結善緣,默默付出,讓自己的影響力持續增加,有一天你終將會成為那個可以主導或者改變環境的人,只是到那個時候,千萬不要忘了自己出發時的樣子;

4、如果是上司的問題,這就要考驗你自己的判斷力與適應能力了!所謂判斷能力是指你要搞清楚到底是上司的原因還是自己的原因?本質上講所有的上司都是一樣的,儘管外在表現有人溫和謙遜,有人蠻橫霸道,但他們都是要向下屬要工作成果的人!工作不達標,溫和謙遜的人被形勢所逼也會與員工做離職談話的;如果你業績突出,不可取代,那個蠻橫的人可能會為了你而意外地霸道護短。要知道,通常來說,咱們是沒有辦法挑選上級的!而且既便是上司難搞,但如果公司及所屬行業前景廣闊,你自己又潛力巨大,為了一個人不妥的工作方式就放棄無限發展的可能,也非明智之舉呀!這時候你可能說,上司對別人都很好,唯獨針對我不理不睬,或者不依不饒!那麼你的判斷力就更重要了,你要知道他為啥針對你?如果他對別人沒問題,那有沒有可能是你讓上司感到了不踏實、不靠譜、不安全與被冒犯呢?當然也存在他嫉賢妒能、有針對性打壓的可能,筆者的建議是如果行業好,公司牛,自己有志長期發展,那麼作為年輕人,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藏起鋒芒,思方行圓,用謙遜服從的態度與優秀完美的業績向上司證明自己不可替代;

5、如果是公司發展出現了問題,首先看你還能為公司做出哪些貢獻?看你及其他員工的努力能否幫助結果的逆轉?看公司決策層還有二次創業的願望與能力嗎?看市場上留給公司逆襲的空間了嗎?然後根據自己得到的答案做最後的判斷。

除以上考量外,“能熬”的心態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如果有機會與每一個職場人對話,我們會發現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也沒有誰的工作不千辛萬苦,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曾有一段特別灰暗和黯淡的時光,需要我們竭盡全力去“熬”。把遭遇中正常的事當成訓練,非正常的事當成磨練,把一切都看作是成才與成功路上必須的鍛練!內心有夢想,眼裡有熱愛,手上有堅持!熬過千難萬險,成為一個能擔事、能幹事、有經歷、有閱歷的人。累的時候挺住,火的時候忍住,苦的時候抗住!哪怕屢戰屢敗,也死磕到底,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在不經意間,自己已然發生了蛻變!



潤己達人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都是對於自己無能的憤怒。

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為什麼壓抑,如果離開這份工作能找到更好的那就辭職吧,如果不能那就不要心浮氣躁,沉下心來努力學習提升自己!

1、很多時候很多煩惱只是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壓抑不開心你當然可以選擇離開,但如果你換了另一份工作過了一段時間又感覺壓抑不開心,是不是還要繼續換工作呢?

每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挫折,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態度決定了你以後走的路,所以不要被一時的困境阻擋住自己前進的腳步,你可以跳出你現在的狀態,讓自己變成一個旁觀者去觀察自己的狀態。

你總會找到處理問題的辦法,所以停止胡思亂想,先去把眼前的事做好吧。

2、至少培養一個自己的興趣,一個能讓自己放鬆、減壓的愛好。

人的一生很長也很短,為自己培養一個興趣愛好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作為自己減壓的方式。

就拿自己來舉例子,平時的愛好就是運動比如跑步和騎單車是最長做的,每當自己不開心或者比較壓抑的時候,第二天就早起出去跑個5公里,跑完之後心情會舒暢很多,而且對於之前的壓抑等不好的心情,會用更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會對自己產生好的心裡暗示。

3、只有當你足夠優秀,你才會有更多的選項。

你能提出這個問題就證明你還沒有下定決心,還沒有下定決心是因為相比之下自己現在還沒有更好的選項。

如果現在有一份工資待遇、工作環境都優於你現在工作的公司在向你招手,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現在應該已經在去新公司的路上了。

所以最後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能力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如果沒有那就停止抱怨,去行動起來尋找差距,找到差距一步一步去縮小差距,我覺得這是你目前需要去做的。


芝麻花生醬


“現在的工作太壓抑,沒有一天開心過,我想離開,可以嗎”?雖然壓抑,每天都不開心,但還在猶豫是否要離開,說明肯定還有很多牽掛,要麼是家族企業,家務事難斷,但又無法抽身;要麼是高年薪難自棄,為了收入和家庭保障,儘量忍氣吞聲;要麼是情侶、密友合夥創業、感情深厚,離開怕傷人傷己,又沒有解決辦法;要麼是合夥人,已投入大量資金、沒有希望、又騎虎難下......如果不是以上這些情況,那就先想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首先,想一下,是不是真的入錯了行。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老話兒是硬道理,其實不管男女,如果正在從事的工作確實不是自己喜歡的,也沒有什麼工作樂趣可言、發揮不了自己的專業特長,當然不開心,不管做多久,都會感覺壓抑、焦慮、排斥、厭惡,所以要仔細想一下,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要什麼、擅長什麼?如果只有20多歲,還年輕,沒有什麼後顧之憂或眼前的經濟壓力,就要想清楚之後,快速決定、儘快改行,去找更合適的工作,過度糾結在一個地方猶豫不決,會浪費時間和其它的事業機會。

其次,想一下,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勝任現在的工作。

如果工作本身沒有問題,也比較適合自己、心裡也確實喜歡,只是自己的個人綜合能力、工作能力達不到公司崗位的要求,以至於感覺每天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都是備受煎熬,身心無法承受、疲憊不堪;那就要從自身找原因,到底是專業知識欠缺,還是工作經驗不夠,是方式方法不對,還是人際溝通或性格問題,一定要找出原因、有的放矢,儘早、儘快的進行彌補、提升、解決;否則,因為自己不夠努力而失去自己喜歡的工作,得不償失。

最後,不是工作本身和個人能力的原因,是其它方面。

如果像是文章開頭說的那四種原因,則確實是比較難解決的,離開不是,留下也不是,面對的是兩難選擇,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調整自己的心態、告誡自己:反正已經無法離開,或離開之後可能會失去更多,那麼,消極、倦怠、壓抑、不開心都於事無補,只能讓自己堅強、積極樂觀的面對,把不快、損失都減少到最低,再平息好自己的情緒,客觀、理性的去面對、分析、解決問題,只是不能永遠處於壓抑、猶豫和逃避的狀態。


當然,很多事情都是具有多面性和複雜性特徵的,也許還有其它不能言表的原因和無奈,以至於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離開,但有得必有失,不管哪種可能,都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坦然接受,如果不離開,就必須讓自己開心起來、積極正能量的面對與解決;如果迫不得已決定離開,也要盡全力不留有任何遺憾!


大眾MBA管理商學


我自己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是:大多數工作都不會讓你心情愉悅,因為作為草根,能讓你愉悅的工作,基本沒機會;至少我自己,二十幾年做的都是有難度的工作。但是也正是因為有難度,在碰到非常難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心情不爽,甚至壓抑那就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我習慣跟別人說的是:我爹不是李剛,好做的事情輪不到我,想讓別人覺得我有價值,就必須去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即使心情不好,要麼咬牙,要麼去複習一遍《肖申克的救贖》,再難你比安迪還難?我就這樣堅持下去了。

我的建議:

如果這個工作對自己的成長有價值,就要堅持,但是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情,學會放鬆和適當發洩。比如我喜歡自己去看大海,或者自己一個人唱一下午歌。

如果這個工作對自己的成長沒有價值,果斷走人;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還有什麼想問的,可以留言,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