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姚启圣深得圣心,却为何又功成身退不愿为官?

谷原明


导读:在《康熙王朝》剧中的姚启圣经过周培公的举荐获得了升职和平定台湾的机会。但是姚启圣是有才能但是为人古板、脾气臭,甚至连康熙的面子都不给。否则不会再被启用前,官越做越小从顺治二年的福建巡抚的康熙五年降为马场的九品司厩把清朝的所有品级都做了一遍。甚至屡屡自持才华抗上,连顺治都想杀他。所以这是姚启圣在立功后不想当官功成身退的第一点原因。第二点原因是他是汉人,平定台湾后手握20多万雄兵。如果还不收敛会不会被满族大臣和八旗将领普赖等人进谗言进而被发配边疆?这个不是不可能,同样立下灭察哈尔平定王辅臣的汉人大将就是前车之鉴啊。第三点原因也是因为姚启圣的功劳和人品让康熙赏赐也很为难,就像康熙说的:朕想赏你都不知道赏些什么。皇上都提示你为难了,你还不识趣的退隐有好果子吃吗?



剧中姚启圣能够担任平台重任的历史背景

当康熙来到盛京祭拜昭陵的时候想启用周培公,但是周培公重病不起不久于人世。所以当康熙要他推荐一个人的时候,周培公推荐了姚启圣。他们之家的对话能说明姚启圣明显的职场缺点:

“皇上有一个叫姚启圣的”,“姚启圣,朕没听说过这个人”,“他是默默无名,如果他也能名满天下的话只怕活不到今天了。皇上,他也是个汉人”


改天朝会的时候,通过三眼索相的索额图的履历介绍康熙和众位朝臣才了解到这位姚启圣的脾气秉性以及官场缺陷是相当的差。姚启圣从顺治二年的福建巡抚步步贬官,到康熙五年成为降为马场的九品司厩基本上把清朝的所有品级都做了一遍。虽然他的官声和能力还不错,但是并不适合在官场混。如果再立下大功,也许这就是周培公说的那样“如果他也能名满天下的话只怕活不到今天了”。用索额图的话说就是:

“此人自持才华出众,屡屡抗上,有悖官场法规。先帝爷顺治都想杀他而未杀降旨永不录用”


最后姚启圣也是在被康熙磨性子之后才让他到福建任职的。


姚启圣获胜后功成身退的原因


第一、

首先姚启圣自知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一展所学,在平定台湾的过程中得罪过无数的朝廷的重臣:索额图、明珠等大员以及普赖等满族八旗的将官。如果自己不功成身退这些满人不会放过自己的,至少积毁销骨的谣言就让自己难以招架。

姚启圣给人的印象就是好斗,按照明珠和索额图的话说就是:见谁给谁斗,把索额图、明珠、普赖八旗将官都斗个遍。等满八旗都撤出福建后,姚启圣又因为平台方略和施琅和李光地斗。这样的人即使留下做官也会和启用前一样因为自己的脾气一步步的被贬官。索性辞官避世养老罢了,这样还能捞上个空头爵位和俸禄。


第二、

因为姚启圣自身的脾气秉性不符合官场规则。不但如此,还屡屡抗上。如今他立下大功,如果不隐退的话就的在京城入朝为官。他上边是谁?那是皇上啊,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这臭脾气在顺治在位的时候,还没常常在皇上身边都差点逼得顺治想杀他。最后决定永不录用他。

如果他常在康熙身边做事,迟早把小命整丢了。就像康熙在辞别的时候说的:

“朕想赏你都不知道赏些什么....朕在心里已经将你杀了一千次......在朕的心里,你早就死了......但是朕还是赏了你,想起这些朕还有些佩服自己个儿的”

对这样一个功臣,康熙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可见康熙对他的臭脾气的忍无可忍。还是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为好。否则迟早把小命搭上。


第三、就是周培公的前车之鉴

周培公也是汉人,在立下大功后还不是被满人逼迫将即将到手的灭吴三桂的机会让给了图海未尽全功。而自己还被调到了盛京监视起来,满人唯恐他变成第二个吴三桂。而姚启圣比周培公的脾气臭多了,得罪的满人重臣和八旗将领更多;况且真正手握20万绿营汉军不是更容易被猜忌吗?到哪个时候还不知道是什么下场呢?所以走为上。

姚启圣比周培公幸运,他姚启圣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彻底平定了台湾。这比周培公的未尽全功可幸运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周培公的前车之鉴还不走等什么?


小结:

综上所述,姚启圣知道自己不容于满人重臣和将佐、不容于康熙皇上,再加上汉人的身份和周培公的前车之鉴还是功成身退算了。最后还捞了个西湖侯,有山有水能看书、能钓鱼还有上千本的珍贵书籍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姚启圣是《康熙王朝》电视剧里很有意思的人,也是我喜欢的角色,睿智聪明、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他出场时已经年近花甲了,用明珠的话说,别人的官越做越大,他是越做越小,从福建省长干到东北某养马场技术员。

但姚启圣这个人有才,在对台方略上,他站位比康熙都高,视野广阔,足智多谋,而且长期在福建工作过,对台湾情况极为熟悉,他的“三必抚三必剿"一下就打动了康熙,所以决定重用他,任命他为福建总督,统筹对台事务。

同时,姚启圣又是读书人,他饱读经典,对书比对自已性命还重要,对康熙的重用他不以为意,但康熙送他一本书却如获至宝。姚启圣身上有中国古代以来读书人的骨气、硬气、傲气。他看不起马背起家的清王朝,明珠和索额图两个重臣都被他呛过,可他是个干才,所以康熙既用他又恨他。

台湾回收后,功成名就的姚启圣立即归隐了,一是因为还是看不起满清贵族,二是他了解朝廷一直防范着汉人。所以索性再次丁忧去了。


华哥杂谈


《康熙王朝》里,涌现出的一个个勋贵重臣、封疆大吏,如索额图、明珠、周培公、魏东亭、李光地等辈,当中真正懂得抵制权力的巨大诱惑,功成身退、保身长全的大概只有伍次友和姚启圣了。而这两人中,又是姚启圣更为圆满,毕竟得偿所愿成就了一番收复台湾的伟业。

姚启圣其人能力出众、人才难得,但又自视清高,很少把人放在眼里。这样的性格注定难以与官场同僚相处,以至于别人是官越做越大,唯独姚启圣是官越做越小,甚至连顺治都留下旨意,对其永不录用。


康熙对姚启圣的破格提拔,起初还是有赖于周培公对他的极力举荐。可君臣二人还没来得及相见面谈,姚启圣就因鞭打李德全一事让康熙下不来台。打狗还得看主人的呢,心里不痛快的康熙,随便寻个由头幽闭了姚启圣一段时间,天天好酒好肉伺候,就是不给他书看、不让人跟他说话,好好得杀了杀这个老头身上的清高傲气。

这与当初周培公的形象颇为相似,康熙还叮嘱过他应该向索额图学习学习,给皇帝留点面子。姚启圣风烛残年之人,心中积压的孤傲气息比起周培公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估计也正因为如此,周培公才能与姚启圣这个倔老头说得上话。康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姚启圣的性格,反倒是蓝其儿的一句“姚总督,你一身的汗臭味,熏死我了!”将姚启圣浑身上下散发的酸腐文人气息,描述得十分到位。


经过一番磨合,康熙与姚启圣终于就平台一事达成了共识,姚启圣的“三必抚三必剿”策略进退有序、入情入理,十分符合康熙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于是,康熙对姚启圣破格重用,授予其福建总督一职,让他全面负责对台的战略和政务。

一心只求在死之前,最后干成一件大事的老干部姚启圣十分放得开。不仅屡屡与上级对抗,反对明珠对台采取安抚和谈的主张,反对索额图用满人内陆水师和荷兰人揆一参与对台战斗,而且出口刁毒、不留情面,俨然一副光脚不怕穿鞋的架势。就连康熙也受不了这个姚老头的扭扭捏捏,干脆一度打发他回老家丁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抗上级、惹怒皇帝的姚启圣,却在最后得到了善终。康熙不仅封赏他为西湖候,而且将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处行宫,连同里面的古籍珍本都一并赏赐给了他。如此结局,比起索额图、明珠倒台幽闭,李光地远贬台澎的下场,不知道要美好圆满得多多少。

这当中,应该与姚启圣本人和康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消灭郑经、收复台湾后,姚启圣自知功成身退的时候到了,况且自己年事已高,干事创业、名留青史的心愿已经完成,没有必要继续赖在官场上宦海沉浮。此外,人贵自知的姚启圣,也十分明白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官场上打滚,时日久了难免重蹈以往一贬再贬的覆辙,倒不如急流勇退,保全身家性命,做些读书闲居、颐养天年的乐事,岂不快哉!


康熙这边,更多的大概是出于对周培公的愧疚之情。多年前的周培公,与现如今的姚启圣,一个是平定三藩之乱,一个是收复台湾,两个都是汉人,两个又都是功不可没。然而,周培公在索额图、明珠等满族亲贵的排挤下,被康熙安排到满人的老家、冰天雪地的盛京监视为官,最终英年早逝、空耗虚度了十几年光阴。今时今日目睹眼前的姚启圣,怎能不让康熙勾起旧日的情怀。

康熙对朝臣的保护,除了姚启圣之外,还表现在了从小一块长大的魏东亭身上。借着祭拜明孝陵时朱三太子的刺杀未遂事件,康熙用心良苦得将这位发小贬官到了台澎当县令,使之远离索额图、明珠党争的漩涡中心,最后也得以善终。


剧透历史


姚启圣本质上看是一位读圣贤书的书生,但性格却是桀骜不驯,他在《康熙王朝》里一生命运与正史般坎坷,只是无剧中般“大气”,导致因争功怄气郁郁逝去,剧中的他深得圣心,功成身退是性格使然。

姚启圣从桀骜不驯至深得圣心

康熙虽贵为皇帝但姚启圣却从心里看不起这皇帝,因为康熙是满人,在汉族的文明里,满人曾被汉族归为草寇,从内心来讲,姚启圣是接受不了满族统治汉族,这也是康熙年间颇受争议的一个矛盾“满汉矛盾”。


何况姚启圣从小就是个直爽不屈的性格,就拿清军入关后姚启圣为避开战乱进入通州一事来讲,他被一当地土绅羞辱,为了报这一仇,孤身投清,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去抓住土绅杖毙。

说他这性格是缺陷吧,又不似,不然嫣能走进康熙眼里,姚启圣当官与别人不一样,按清廷规则不是应该按部就班?而他非要闹腾不可,他看不惯的就要去松一松,就拿当初沿海省份被清廷实施海禁一事与迁界令一事可见一二。

当时这项政策主要遏制郑成功的权力,但也让沿海田园与百姓蒙遭受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而姚启圣本身就出生于浙江沿海,深知这项政策的危害,于是特自主开放了“海禁”,这一闹腾,果然摊上大事。

于后不久,弹劾奏章陆续被递进康熙耳里,随即这位“闹腾”的姚启圣被清廷革去职位,如果说他年轻气盛,也有,但更多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导致;他在官场里,不喜条条规规约束,总喜欢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这就是姚启圣。

姚启圣在整个《康熙王朝》里要说最大作用就是收复台湾,当然,正史里更是收复台湾重要人物之一,为何?

因为他的性格最符合当时康熙对付施琅的口味,可能也就只有姚启圣在当时才能让施琅听从命令,服从安排吧,古人不是有言,狠人需要更狠的人磨,方可显成效,放在姚启圣和施琅这同理。

姚启圣的直性子在为官期间常直言不讳,也就导致“官场与他无半毛钱关系”,他做过大官总督及御史,也做过小官弼马温,但为官时不管怎么闹腾,他终究是个善良正直的人,为百姓和大清做了很多好事,这也是康熙为什么看重他,品质很重要。

后期要说为何在《康熙王朝》功成身退,源于剧中将他描绘成了一位知进退的人,本身抛开功绩来讲,他性格在为官期间得罪很多人,他自身能做到御史位置,即代表并不缺乏智慧,而得罪,也无非是看不惯官场作风,但不代表不该身退。

他的功成身退,一是剧中需要,避免正史里的闷闷不乐故逝,二是康熙年间很多大臣晚年也死得不好,与其占着位置,不如功成身退回家享乐方为上策,而且入朝为官本身不是早期他想要的结果,只是后来被康熙折服才鞠躬尽瘁。


探索历史奇闻


那是因为姚启圣深知康熙皇帝的秉性,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古训,深知一代名将周培公的下场。论功劳,姚启圣只有平台一功,而周培公却有平三藩、收辅臣及平定太监造反等诸多功勋。可是二人的下场却天差地别,周培公在平三藩即将胜利之时被召回,授盛京将军,在苦寒之地郁郁而终。而姚启圣则在收复台湾之后主动乞骸骨,告老还乡,康熙则封他西湖侯,并赐他行宫一座,藏书万卷。这二人都是治世能臣,可下场却天差地别,原因就在于两点,一是“知进退”,二是能否会“藏”。

周培公被康熙发掘以后便屡立功勋,从蜡烛没捻就能判断出来太监造反,平了杨启隆的叛变。与图海带三千家奴平察哈尔王,单刀赴会招抚王辅臣,与吴三桂决战鄂湘,战功赫赫,吴三桂大败已成定局。可是此时满朝上下(尤以满臣为多)都开始弹劾周培公,原因便是害怕此时手握几十万精兵且又能征善战的周培公成为第二个吴三桂。

康熙是最多疑的人,他在平鳌拜的时候便派人监视过自己的心腹手足魏东亭,更何况是汉人大臣周培公呢。所以康熙就坡下驴,急召周培公回京,而令图海为主将,将这件不世之功给了满人图海。而功高盖主的周培公却被发到了满人的老窝——盛京,在那里周培公是翻不出什么浪花的。

所以周培公的结局悲惨就在于他不知道在该退出的时候退出,并且不知道守拙,每次康熙的意图他都能领会,并且当众表达出来。哪个皇帝会希望自己的臣子能这样清楚自己呢,皇帝需要的是下边人的无条件服从和自己的天威难测,绝不会希望自己肚子里有一条蛔虫。

而姚启圣显然从周培公这里吸取了经验教训。姚启圣是一个怪人,从封疆大吏做到了九品司厩,更是让顺治谕旨此人决不可再次重用。他之所以能进入康熙皇帝的法眼,那就是因为这是周培公临终前的举荐。姚启圣此人持才傲物,目空一切,是康熙最厌烦的人。康熙更是对姚启圣直言“有时候朕真想杀了你”。

可是康熙还是重用了姚启圣,那是因为只有姚启圣才能对付施琅,才能尽快平台。康熙力排众议,给了姚启圣节制诸省台务的大权,而这也让姚启圣得罪了不少满族显贵。平台之策在几年之后终于显出作用,台湾在姚启圣的施琅的通力合作之下收复。

这时候的姚启圣立即回京面见康熙,祈求告老还乡,并拍了他的一次大马屁。他说能生于康熙之年是姚启圣之大幸。因为只有康熙才会用姚启圣,让他来完成这不世之功。康熙在这个狂傲的士子嘴里听到了服软的话,自然是开心的莫名,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封他为西湖侯,赐行宫一座,藏书万卷。

功劳巅峰知道修退路,这就是姚启圣的聪明之处,他若是留在朝中做官,想必早晚会让恨他入骨的康熙处死。而做个逍遥侯爷,才是最好的下场。

至于康熙,自然也乐见此事。因为他要做的是千古圣君,必须要优待功臣,一座行宫和有名无实的侯爵确实算不了什么,更何况姚启圣七旬老者,也没有多大的威胁。真让他回老家,路上还真不一定说什么浑话呢。

以上。


逆流时代


这个问题应该从姚启圣本身情况说起,剧中明珠和索额图都跟康熙说过,姚启圣已经被先皇定为永不录用的人,已经没有资格再参政议政了,而且还有文件为证。但是康熙从国家大局考虑,为了能够收复台湾和稳定东南沿海,必须启用一个通晓当地情况的官员。而姚启圣正是福建人,而且他才华过人。对于福建沿海一带有他独道见解,使得康熙帝慧眼识珠,一眼看穿姚启圣的本质。虽然嘴上刁毒,但是能力过人,是一个绝对忠诚的封疆大吏。并且判断姚启圣完全有能力收复台湾,而不会有二心。所以康熙帝力排众议,烧掉了先皇对姚启圣永不录用的文件,推举姚启圣出山。这是一个政治家的风度和雅量。而姚启圣也不负康熙的重托,千方百计的利用各种手段,采用智擒“海霹雳”施琅,“迁界禁海”等一系列方法,最后成功收复台湾。

收复台湾之后姚启圣要求告老还乡,康熙也看出了他的意思,而且也深知姚启圣在国家危难之时可以重用,而一旦国家和平了,像姚启圣这种耿直的封疆大吏,会对朝廷的方针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也许会与朝廷产生对抗心理。所以姚启圣主动提出告老还乡也是康熙喜乐见到的情景。这样君臣之间不会因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发生分歧。与国与民都有力。

而姚启圣更加明白一个道理,“伴君如伴虎”。他不会守着康熙每天上朝议政,也不会让康熙对他产生任何的反感,这样完成了收复台湾而后告老还乡是最明智的选择。


安心南粟


在《康熙王朝》里,姚启圣功成身退,不愿为官,并非完全是担心兔死狗烹这种事情,实际上要从周培公说起。

在剧中,姚启圣是周培公举荐给康熙的。而且姚启圣是顺治帝曾经下旨永不叙用,下放到盛京三里河马场当弼马温的。


在剧中,最磊落的人是周培公,最懂康熙志向的人也是周培公。

他举荐姚启圣给康熙,是因为他知道,此人有“攻台之方略”。姚启圣早年曾经做到福建巡抚,曾经因为私自开了海禁,违反了朝廷禁令,才被罢了官。但是“私开海禁”的事儿,其实恰恰才能说明他不单对福建沿海民情之了解,也对明郑集团之了解。更关键的是他有胆有识,敢作敢当,有魄力。是“平台”的首要人选。周培公不但了解姚启圣的才能,自然更了解姚启圣孤傲、刁钻的为人。


因此周培公将姚启圣举荐给康熙,实际上还有另一种目的。那就是拿姚启圣来磨康熙。周培公之后再无完人。

康熙前面走得看似危机重重,但实在是太顺风顺水了。因为每到危难的地方,周培公总是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即便康熙冷落算计了周培公,周培公也毫无怨言。

但毕竟像周培公这样有能力、有才华的仕子很多,但是有周培公如此开阔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臣子仍是少数。

康熙欲成大业,把所有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周培公这样的角色上,很显然,是走不通的。而康熙需要的是,笼络天下士子,不管各种脾气秉性,甚至人格品质,都要为己所用。


而姚启圣就是这种极品,外人看来,这个老头又酸又涩。但是他对康熙脾气秉性、用人策略的了解,无人能及。

姚启圣虽然刁钻,但是他做任何事情全部是踩在点子上的。他让同僚恨,更让为君的恨。恨在他做任何事情,不会给你留小辫子抓。恨在,他不怕被一贬再贬。反正他从二品大员一直被贬到九品以下,他一声不吭。

康熙一开始对待姚启圣的不合作,他希望索额图抓他小辫子。十官九贪,查他贪污,结果尤其是布衣素食,计划落空。希望查他工作不力,结果三里河马场每年贡献几千匹战马,计划又落空。

这不得不让康熙重新考虑策略,如何从内心里面征服他?让姚启圣看到自己的汉学功底其实非常深厚,和鸿儒们开辩论会一点都不落下风,自己也是尊奉孔孟之道的。

但这客观上就造成了一个效果,为了收服姚启圣,康熙实际上就是向天下汉人仕子公开自己所尊崇的也是孔孟之道。


但是姚启圣更清楚,这不是光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因为接下来一旦自己接任负责“平台”。遇到的问题将一个个的触及到康熙的各种底线,每一个处理不好,不但前功尽弃,也会让自己身败名裂。

用了一个姚启圣,接着就要再用到一个施琅和一个李光地。这是一个文武组合,有将才也有帅才。

政策上“迁界禁海”、“减免税赋”和“三省八旗全部移防”,这就相当于整个满清势力,全部退出东南沿海三省,全部交由汉人兵勇。

这处理不好,那就是第二个三藩,施琅本是明郑旧部,姚启圣、李光地都是福建本省。他们若是和明郑沆瀣一气。就相当于大清又丢了半壁江山,而此时已无周培公。


所以这本质上也是在考验康熙对汉人臣子的信任度。只不过这个尺度已经深深的插入了康熙的底线。

因此康熙在索额图和明珠一征和一抚的策略上,仍然是摇摆的。当他决定派出了索额图和明珠。姚启圣就故意撂挑子,然后康熙就来一顿痛骂。

当然不是为了骂而骂,康熙这个艺术讲得很有水平。所谓打是亲,骂是爱。骂姚启圣的意思就是说我没拿你当外人的意思。

但是当两怂包都败了之后,姚启圣都更进一尺,提出“迁界禁海”、“减免税赋”和“三省八旗全部移防”等政策。


所以康熙其实明知道明珠和索额图根本帮不上任何的忙,但是仍然要用他们去福建前线,这本质上这就是康熙和姚启圣的一个博弈的过程。

当然姚启圣步步为营的策略,都是为了收复台湾,而不是打算反的。所以几年辛苦之后,姚启圣终于“平台”成功。

姚启圣的作用也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姚启圣现在的状态是坐拥三省及台海,拥有整个东亚最强大的水师,以及十几万绿营。但台海以及沿海三省满目疮痍,亟待休养生息。


所谓功成身退,明智之举。否则兔死狗烹还不算严重,而是成为“众矢之的”。满人容不得,汉人容不下。

其实自从周培公死后,康熙已经重新审视过对待功臣的态度了,李光地奉诏入阁,施琅晋封靖海侯。已经说明了康熙不会按照周培公的例子来解决姚启圣的问题。


姚启圣主动请辞,获得康熙在西湖边上的一座行宫,还得书若干,对于“书虫”姚启圣的晚年,那真算圆满结局了。

以上依据《康熙王朝》逻辑分析,正史上姚启圣没有那么伟大,在收复台湾之时,与施琅争功,气病死于任上。



炒米视角


姚启圣恃才傲物愤世嫉俗,精通清廷律例,藐视朝廷官员,讥讽皇亲国戚。很多人拿他都没有办法,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也是冷嘲热讽,宁愿在荒原喂马也不愿意入朝做官。固守汉族的王道,始终认为满清人蛮夷草寇,骏马弯刀只能成一时之雄,配不上孔孟之道、黄河长江,远远比不上汉人5000年的文明。

姚启圣从皇上龙辇中的众多典籍知道,康熙学识如渊似海贯通今古,不让任何当代宗师。康熙为了收拢人心,破祖宗先例,烧了顺治的旨意(姚启圣之人。 孤傲自许放浪形骸。 忤逆有司 践踏律法。着剥夺官职, 发往边疆充军,永不录用),破例录用他,知人善用,委以平台重任,让孤傲的姚启圣心服口服。

对待平台方略,他主张在威服的同时,尤为注重恩服,以攻略为主战略为辅,二者结合,恩威相济,抚剿并用。他既知海战又知陆战,既知满又知汉,是旷世奇才。

坚持三必剿, 其一郑经等人孤悬海外,早有列岛为疆,另立皇朝之心,首在剿其心, 其二台湾水师所以横行无忌,是因为台湾水师胜于大清, 二在剿其兵。其三 台湾荒蛮之地,既缺人又缺粮,无论军需民用全仰仗于大陆通商,三在剿其海路。姚先生对台湾是了如指掌招招打在要害上。

三必剿仅仅是威服,欲使台湾长治久安,还必须有三必抚。 正经之父郑成功。。从我何兰洋毛子的手中。收复了台湾。 可谓中华万世之功。一抚慰祖上之功业。 台湾百姓是内陆血脉, 他们可不愿意与大陆一刀两断。成为海外弃子,二抚其民。 民心不可欺。要不可弃, 抚慰延平王正经。朝廷平台之后,台湾居民人人皆大欢喜。 唯一不欢喜的只有正经一人。从此以后,他从王位上掉下 成为臣成为民, 甚至成为阶下囚。简直生不如死,三抚慰郑经,姚启圣对台湾是了如指掌,招招打在要害上。

姚启圣晚年能遇到明君,让他有生之年再次有所作为,施展了全部才华,但是他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凶险,不留恋官场上的荣华富贵,见好就收急流勇退。他向康熙辞行时说道:自己热闹过了也老了, 就想回家读读书、钓钓鱼,过几天清闲日子,已经很知足了。康熙对他可是又爱又恨,但是他更爱才,最后封他为杭州西湖候 ,还附带一座行宫和一千三百卷珍本古籍,姚启圣以他的绝世智慧,功成身退得以善终。


伯德小姐


对于姚启圣我们很多人并不熟悉,因为他实在是低调得让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要说在清康熙时代,姚启圣那可是不一般的人,他不但为官清廉,而且为大清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按说像他这样的人在功成名就后,是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可姚启圣却是另类,他在功成时全身而退,过着他的圣贤生活。

要想懂得姚启圣的心思,恐怕我们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他的身世和历史功绩。姚启圣(1624~1683年),浙江会稽(今绍兴)人,1663中举后授广东香山县令,做了父母官的姚启圣,却不是想着捞白花银,竟自作主张擅开海禁,这可是个天大的事,于是被罢官,罢官他也无所谓,自己做生意呗,清闲自在。后来又投靠到康亲王麾下,做了诸暨县令,姚启圣的才能很快就得到了体现,出谋划策效果明显,于是被提拔为浙江温处佥事。

公元1676年,姚启圣成功劝降耿精忠等异姓王,随后任福建布政使。1678年,升任福建总督,成为封疆大吏,康熙命他负责平定台湾等事宜。1680年,姚启圣率兵攻下海澄,收复了金门和厦门,郑经退到澎湖列岛,姚启圣取得了巨大的功绩,被康熙封为兵部尚书兼少保兼太子太保和右都御史,1682年协同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归中国统一版图。

姚启圣最主要的功绩是收复台湾,1682年,延平王郑克塽在各方的压力下,表示愿意臣服,姚启圣上奏康熙,可脑子有问题的康熙竟然不答应,并命令水师提督施琅攻打台湾,1683年施琅攻下了台湾。

姚启圣劝降耿精忠。显示了他不同凡响的智慧和谋略,平定耿精忠叛乱,让姚启圣声名鹊起,从此也奠定了他在康熙心中的地位。1678年,姚启圣再接再厉成功的剿灭了郑经手下刘国轩部,为收复台湾打下了基础。姚启圣精心制定了收复台湾的方案,并上奏给康熙。他主张以“剿抚并用”的方式,攻城掠地,安抚民心,这一举措也得到了康熙的认可,使得清政府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就收复了台湾,招降效果明显。

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期间,发展和壮大了福建水师,使福建水师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他与大学士李光地慧眼识珠,一起举荐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的赴任为平定台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姚启圣智慧超群,而且熟读历史,对许多疑难问题都能想出对策,但姚启圣性格刚烈,作风硬朗,他的刚性往往也得罪不少人,加上他不爱钱财,所以不能融入浑浊的官场。范蠡、张良等智者也一直是他心中的楷模,因此姚启圣并不留恋官场,在他功成时激流隐退。一个人太有才并不是好事,你要是比皇帝都聪明,那皇帝能让你过好日子吗?

因此从姚启圣的决策来看,我认为他隐退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厌恶官场的勾心斗角。第二、文章千古在,功名一时荣。第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永远是历史规律,聪明的姚启圣当然更明白这个道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2005704511835853"} --}

史道驿站x


姚启圣之所以选择主动辞官归隐,这两句足以诠释其因果: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前言:

顺治帝在位期间,姚启圣曾任福建巡抚一职,后因酗酒渎职,顶撞上司,目无法纪等罪,最终被贬至盛京郊区的养马,每年定期给朝廷提供骏马良驹,官居九品司厩。

但因其屡犯国法,激怒顺治帝,曾下严旨,对于姚启圣本人罚以永不录用之罪!

通过前言我们了解到姚启圣屡屡践踏国法,但是顺治帝仍赐其死罪,可见姚启圣却有过人之处,能他人之所不能。

索额图在康熙年前曾夸赞姚启圣养马养的好,每年定期给朝廷提供骏马良驹无数,可见姚启圣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擅官场,不喜约束。

前车之鉴指代的是谁?

前车翻车的局面就是姚启圣选择毅然决然辞官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前车指代的就是推荐姚启圣入朝为官,且立下盖世功勋的周培公。

周培公从一介草民,没有通过科考,但是被两个人高高举起,一个是与康熙“争夺过女人(苏麻喇姑)”的伍次友,此人经天纬地之才,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曾经在科考试卷上,公然弹劾权臣鳌拜。

另一个就是直谏弹劾吴三桂的忠良朱国治,此人被吴三桂反弹劾后,康熙将其加官进爵,升一品衔,其临危受命去牵动老虎(吴三桂)撤藩下山之时,曾向康熙索要周培公,可惜被康熙拒绝,反而将周培公重用。

周培公不负伍次友和康熙之举,替康熙破察哈尔,劝降王辅臣,平三藩,立下不世之功,但是不料在其名权在握之时,被康熙降职罢官,贬至盛京,并且病死雪国。

周培公的悲哀事迹,逼得姚启圣不得不在人生巅峰期主动选择“退役”,安详晚年。

姚启圣甚至皇权惯用伎俩:飞鸟尽,良弓藏战术,与其被人背后指点,不如自己辞官归田,守着自己的三寸黄土,以求自保。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