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王朝修史讀史,對前朝總是引以為戒,為什麼還是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

風正輕搖雨自飄


每一個皇帝都想自己的王朝能夠千秋萬代的傳下去。

就從秦始皇開始,始皇帝的意思就是要做第1代皇帝,然後讓他的子孫能夠無限制的延續下去。

但是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任何一個王朝,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物種,它都是有生命期限的。

歷史選擇他的時候,他就會蓬勃發展。

一旦他的生命到了終點的時候,歷史也就放棄了他,所以不管,他的最後一個皇帝,再怎麼勤奮努力,也不管他的臣子們是如何的維護他,甚至用生命捍衛他,也都挽救不了滅亡的命運。


唐塔正和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跳出歷史看歷史。

首先,我們必須樹立這樣一個思考維度:

人性,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底層邏輯。

任何社會活動,只要有人參與,都將受到這個底層邏輯的支配。不管是古代的朝代更替、政權鬥爭,還是現在的經濟活動、國際交往,都可以用這個邏輯來分析和理解。

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他的本質是“經濟人”,天性是“自利性”進而追求“短期利益”。

而國家是具有明顯自主性的實體,是具有相對獨立目標和利益的社會行動者。即國傢俱有其獨立的目標與利益,而執政集團也擁有其特定目標與自身利益。換言之,國家作為一個公共主體,他必須扮演好“政治人”的角色,維護公眾的集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這恰恰是與作為個體的人性截然相反,甚至是對立的。

1945年,黃炎培以國民政府參政員的身份到訪延安,與毛澤東進行了著名的“窯洞對”。黃炎培說:

我生六十餘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

這就是著名的歷史週期律。

對應中國數千年朝代更替史,我們用人性的自利以及逐利的角度來解釋的話,就是:

執政集團在長期的執政過程中,最終無法擺脫理性經濟人的自利性路徑依賴,逐步導致共容利益狹隘化直到完全喪失,從而徹底喪失合法性,為另一個更具有共容利益的代表集團所取代。

因此,如何平衡好政治人與經濟人,公利性與自利性,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這三對貫穿根本的矛盾,是決定執政者持續執政與王朝是否更替的核心命題、關鍵問題。

只要這三對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歷代王朝修多少史、讀所少史,如何對前朝引以為戒,都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

毛澤東在回答黃炎培的問題時說

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事後,黃炎培專門記錄了這次談話,並寫道:

我想: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於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於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個週期律,怕是有效的。


臣光曰


導語:

從漢代開始,古代的封建王朝就有了為前朝修史的慣例。從司馬遷的《史記》、到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明史》《清史稿》,都是按照這一套體系下來的稱為為二十四史!

我國古代剛建立的封建王朝為前一代王朝修史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包括三個方面,其一為:以史為鑑,明知得失。其二為:確立新的王朝替代舊的王朝的合理性合法性。其三為:為前朝的重大歷史事件做出評價,供後人參考。這是在這三種目的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封建王朝修史長達2000多年!

雖然修史的目的是以史為鑑,但是這種目的好像並沒達到,新的王朝剛剛為舊王朝修完史,結果不久便又被新的王朝推翻了。週而復始循環往替。


01古代的封建王朝誰也無法跨過300年的歷史週期律

我們的歷史有一個特殊的規律即無論這個朝代如何強大,它的存在時間都超不過300年。300年就是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存在上限。像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樣的大分裂時期不包含在內,就連秦漢隋唐明清這樣的打一統朝代,也很難打破300年的記錄,空口無憑下面我就來列舉一下古代封建王朝存在時間:

  1.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陽,享國15年。
  2. 漢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漢),享國465年。(東漢和西漢分開算都不超過300年)
  3. 晉朝:265年-420年,享國116年。
  4. 隋朝:581年-618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享國37年。
  5. 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享國274年。
  6. 宋朝:960年-1279年,享國319年。
  7. 明朝:1368年-1644年應天(今江蘇南京) 京師(今北京市),享國276年。
  8. 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師(今遼寧瀋陽)(今北京市),享國276年。

以上只是簡單列舉了古代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與一些大分裂時代的國家咋沒有列舉,它們的存在時間也不長多的一百多年,少的幾年十幾年。

“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史記·高祖本紀論》
“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左傳.莊公十一年》

通過上邊引用的《史記》和《左傳》的內容可以看出,不僅今人看出了300年曆史循環的週期律,就連早在距今數千年的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就有一些就是先見之明的史學家看出來這一規律。雖然知道了這一規律但是古代的人們並沒有想出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有可能也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02封建制度的侷限性是導致中國古代王朝循環罔替的主要原因!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頻繁的更替,這看似存在著一定的偶然,但是這偶然背後隱藏著必然。這個逼人就來自於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侷限性使得古代的封建王朝沒有一個能夠長時間存在。以封建制度為主線,再往深了剖析,就可以發現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侷限性。而這些侷限性是一個王朝很難以解決的,只有通過新的王朝來取代舊的王朝才能夠得到暫時的緩解。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剖析一下,古代封建王朝頻繁更替的內部原因:

(1)政治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得權力過分集中於皇帝。

古代的封建王朝都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他們在政治上實行的都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一制度在秦漢時期產生之初,顯示出一定的先進性和勃勃生機。遙遙領先於同時代的其他國家,從秦漢時期產生一直髮展到唐朝,達到它的鼎盛,從唐朝往後就逐漸走下坡路

。至明清時期則完全成為皇帝一人的天下,成為皇帝獨掌大權的工具。

這一制度使得整個國家的權力集中到中央,而中央的權利有集中到皇帝手中。因此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皇帝頒佈的召令就是法律,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一套制度體系在國家相安無事的狀況下,尚且可以良好的運行。但是一旦發生大的戰爭和動盪,難免皇帝的決策會發生失誤,有可能就會因此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比如明思宗朱由檢,他在位時期權力慾望很強,集中所有權利於一身,但是面對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農民起義流民問題,又拿不出很好的對策,而且決策上也有失誤。因此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2)經濟上:封建小農經濟和土地兼併為王朝的滅亡埋下了經濟根源。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使民無知無慾,無事而取天下――《老子》

從春秋戰國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末。中國古代封建經濟的類型基本沒有改變。具體來說就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男耕女織是其最根本的特點。

而且這種經濟形勢有很大的封閉性和獨立性。只要有田地每個人都可以生活,不需要其他的商品貿易,也不需要在與外界有其他的經濟聯繫。“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的這句話是對這種封建經濟最形象的描述。

封建經濟的這種分散性,使得人們都是以家為單位,對外界的聯繫少之又少。他們所需要的糧食都是自己耕種來的,所需要的布也是自己織出來的。這種分散性使得一般的百姓對於各種政權的變更非常不敏感,只要你能夠給我土地,誰來當皇帝,建立什麼樣的王朝,對一般百姓來說根本就無所謂,他們不願想也不會想這件事情。

這種經濟模式在和平時期,可以正常的維持下去。但是如果一旦出現大的自然災害,比如旱災、澇災、蝗災,就會讓一般的農民難以生活。他們就會像收成好的地區遷移,從而形成流民。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而且如果一旦在這些流民當中,有那麼一兩個想要聚眾鬧事對抗朝廷的,只要他們奮起一呼,就會有很多人響應。反正餓死也是死,起來反抗這些封建政權也是死,所以這些流民沒有什麼懼怕的。從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到明朝的李自成張獻忠起義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3)軍事上:奪得天下之後軍隊迅速腐化!

我國古代那些封建王朝的軍隊,在奪得政權之前個個驍勇善戰,無人能敵。但是在奪得政權之後的不長時間裡,就會安於享樂迅速腐敗掉。這些士兵一般也都會認為,打下天下有他們的功勞,現在天下穩定了他們也該享受了。在這方面清朝的八旗軍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清朝的八旗軍在入關之前戰鬥力相當的強悍。然而入關不到十幾年的時間,這些八旗兵有的連馬都不會騎了,更不要說去打仗了。

前期培養出來的軍隊腐敗掉之後,到了封建王朝中期,一般會在培養一批軍隊,來取代腐敗掉的軍隊。但是這些軍隊在培養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那麼一兩個軍事將領,他們通過在訓練軍隊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兵權,而且擁有很高的威望。並且這些叫你通過自己的軍隊來逐漸挖空皇帝的權利,進而成為新的君主!這種例子在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層出不窮。比如曹操曹丕就是通過掌握軍隊從而架空了漢朝皇帝,後期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又是通過掌握軍隊架空了曹魏的皇帝。

(4)邊患――讓中原王朝不得安寧!

說到邊患問題絕對是古代中原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原王朝的邊患問題從西周就開始產生了,只不過在唐朝之前,中央王朝大多數以是以武力國,在對待北方民族的態度上也比較強硬,比如漢武帝曾多次攻打匈奴,徹底解決了匈奴的邊患問題。唐太宗時期也多次對突厥和吐谷渾用兵,基本上將突厥和吐谷渾勢力裡一往打盡。

但是從宋朝開始,邊患問題成為影響中原王朝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宋朝時遼朝金朝元朝這些政治勢力,對於宋朝政權的穩定和發展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然而與此同時宋朝也是以文立國,在對待這些辺患問題上也處在被動的地位。基本上是輸了打打了再輸,沒有什麼大的勝利。期間北宋還被金人滅了國!明朝的明朝也是非常的嚴重,主要的勢力有蒙古軍隊,以及女真的軍隊。最後明朝就是被女真人弄得滅了國!


結語:宋朝和清朝是還有希望打破這個歷史週期律的。

其實宋朝在各方面都是非常先進的,比如在制度方面宋朝有祖宗之法,主張分權,主張重文輕武。而且在各方面的制度設計上也體現了相互制約的因素。但是不幸的是因為邊患問題太嚴重,宋朝亡就亡在邊患問題上。前有契丹中間還有金,後邊又有蒙古人。邊患問題始終伴隨著宋朝。我覺得如果沒有這些邊患問題,宋朝在撐他個一二百年,打破300年的歷史週期率是完全有可能的。


清朝也是完全有能力打破300年曆史週期律的,而且清朝的皇帝都是一些職業的皇帝班子,在清朝的皇帝當中沒有一個是昏君也沒有一個是暴君。他們都懂得中庸之道,懂得治國之法。但是不幸的是清朝亡就亡在處在封建社會的末期,各方面矛盾都已經激化了。而且還有外國列強的侵入,民族矛盾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將清朝放在,秦朝或者是隋朝的位置上,估計它再存在個幾百年也是沒問題的。

總之面對300年的歷史週期律,我們應該以史為鑑,在歷史中讀懂其中的規律,看透其中的本質,才能夠更好地把握這些規律,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

《史記》

《左傳》

《老子》


遊史無終


縱覽我國曆史,朝代更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秦朝暴政,漢朝取代了秦朝。唐朝藩鎮割據,經歷五代十國,宋朝建立。即使軍事實力強大的明朝,也阻擋不了清軍入關。

每朝每代,都會有史官修史,將前朝的種種記載下來,供當朝及後世借鑑學習。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然而,這種做法還是阻擋不了朝代的衰敗與滅亡。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還是統治者的原因。

每朝每代,剛剛建立的時候是最為艱難的時期。初生的王朝往往是剛剛經歷戰亂,民生凋零,勢力盤錯,百業待興,百姓需要休養生息,統治者需要鞏固皇權,國家需要恢復經濟。所以,剛剛起步的王朝統治者總是殫精竭慮,事必親躬。

當國家度過了初期最為艱難的處境,國家富裕起來以後,大多數統治者會選擇對外擴張,一來可以擴大國家的土地(我國古代是農業社會,土地就代表著財富),二來征服鄰國可以換來數不盡的朝貢,三來國內的發展需要外圍環境的穩定。隨後就是我們所說的XX盛世,XX之治。

但是何朝何代都很難連續出現明君,賢君,聖君。因為帝王的接班人出生於富貴之家,享盡天下的財富,極易養成嬌淫奢侈的惡習。並且皇權的繼承人背後往往有多股勢力摻和,權臣、皇親國戚都在其中。真正的明君往往都會夭折,而傀儡般的小皇帝會成為各方勢力的最愛,最終的結局則是大權旁落。

若是大半能始終掌握在統治者的手中,無論經歷過幾代,即使有貪汙腐敗,也能夠在某代中出現中興之治。然而,若是軍權,財權,政權的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在統治者手中,統治者就會失去對國家的掌控,逐漸成為傀儡皇帝,朝代的替換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歷史百川


歷史給人最大的教訓,就是從來沒有人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就是所謂的歷史週期律。

王朝初開,往往都是精彩絕倫的人物,周邊打擊一圈穩定局勢,此人一死對外擴張也基本停止;

之後由於和平穩定,人口增長、農工業發展,往往能在百年左右進入盛世

隨之官僚體系開始整體腐敗行政效能下降,權貴階層膨脹,官僚體系與利益集團勾結,國家經濟被壟斷,並開始侵吞普通百姓利益,王朝在第二個百年進入帝國黃昏階段。這時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或者是外族入侵,王朝即使當時存續,但都會把損失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國家元氣進一步喪失;

之後王朝能夠存續多久,純粹就是看運氣了,但滅亡是必然的結果。

等到新的王朝建立,原來的利益集團被清洗一遍,一切又重新開始輪迴。

以上種種問題,都不是能通過讀史書解決的,即使明白了也做不到

根子就在要保證最底層的百姓吃飽穿暖,只要做到這點,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王朝都能萬年永存。

問題是皇帝做不到。

當資本與官僚行政體系結合成利益集團,利益集團就有了自己的意識和生命力,就如癌症一般開始吞噬一切。無數人圍繞利益集團,靠壟斷、吸血來生活,再有識之士也只能維持局面,而無法冒著失去自己一切的風險來消滅這些利益集團,尤其是自己可能是通過利益集團才擁有了足夠高的政治地位。

皇帝如何?當皇帝是被幾個利益集團支持才能坐穩位置,能把刀子揮向這些集團麼?最多不過是利用集團之間的矛盾進行制衡,或者扶持新的利益集團取代舊的利益集團。這些皇帝,哪怕退而求其次整治吏治,都能延緩國家滅亡,雖然將在史書上被稱為暴君苛政。

包括現在信息社會,全球現有的195個國家仍然有貧窮落後的,並不是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缺乏治理國家的智慧和能力,而是這些領導人被某些利益集團所控制,甚至本身就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這種情況下,如何能保證民生會被這些領導人放在第一位?

所以我個人非常欽佩現86,自己的刀真的在削自己的把兒。

總之,古人就是今人,現代人能看明白的事情,古代人同樣能看明白。但看明白不代表能做到,於是很多有識之士都是懷著一腔熱血看著自己熱愛的國家滅亡。

慶幸吧,我們現在剛剛進入盛世。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這就像網絡流行的那句話,“看了那麼多的書,懂了那麼多的道理,結果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一生。”說道理誰都知道,但真要是付諸於實踐層面,估計沒人能做到。所以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能想到和能做到是兩碼事。

朝代的更替不僅僅是朝廷一方的原因,他是種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秦始皇推行郡縣制,20年就被六國後裔推翻。漢朝建立後繼續推行秦朝制度,“漢承秦制”嘛,結果兩漢一共延續400多年,這找誰說理去?

歷朝歷代都修史,每個皇帝在當太子的時候,也都被逼著學過史,就是為了讓他們記住前朝是怎麼滅亡的,好吸收教訓。但是歷朝歷代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面對新的問題,歷史上沒有借鑑,只好一步步試錯。有的試對了,就是王朝中興,有的試錯了,可能直接都導致滅亡。

開國皇帝由於深知創業的艱辛,所以大多都採取休養生息的策略。此時百姓剛經歷動盪年月,都想過太平日子。開國皇帝們要做的主要是整頓吏治,恢復生產,平定民意,讓一個國家步入平穩的狀態。所以在開國之初,人們的生活環境相對來說還不錯。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皇族人數越來越龐大,特權階級數量也越來越多。但古代的生產力有限,土地是主要的生產資料。特權階級為了維持奢侈的生活,之前的分配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就把魔爪伸向了百姓。只有與民爭利,才能讓他們獲得大量利益。

但百姓的利益也是有限,把百姓的利益佔用太多,百姓就無法生存。百姓為了活著,只好鋌而走險。最先忍受不住的一小部分人,就做了強盜。但隨著活不下去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巨大的能量風暴就在民間形成。這時只要有人振臂一揮,扯旗造反,立刻就有無數人的相應,這就使人民的力量。

所以,皇帝讀史懂史並不能改變封建社會的本質,所以他走不出朝廷更替的怪圈。只要分配製度不改變,換再多的朝代,也只是在原地打轉。


老蟲


歷代修史,只看到前朝覆滅的表象而沒有透徹到王朝滅亡的實質。

以往總結歷史,往往究其表象,比如把夏的滅亡歸罪於妹喜,把商的滅亡歸罪於紂王與妲己,把周的滅亡歸罪於褒姒,至於秦的滅亡是因為暴政,惰的滅亡是楊廣的荒淫無度,甚至連諸葛亮也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後來者往往把王朝的傾覆推給那些"作死"的人。

果真是如此嗎?

讓我們來看看歷代王朝興衰的普遍過程。

所有的王朝,無論是農民起義建立的還是作大的臣子繤權登基,都有一幫宗族內外的食利階層,他們或來自功臣集團或是長久以來的文化官僚。在帝國初期他們有擁立之功,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和王朝的開創者休慼與共並且忠心耿耿,在王朝發展的過程中,他們的後代家族也得以壯大。而隨著這些家族的鼎盛,大量的土地被兼併農民流離失所,導致反抗起義的烽火遍地,國家也由盛轉衰,最後無不是被內外強勢軍閥乘勢推翻再次改朝換代。

土地兼併的最終結果是遍地烽火的農民起義

而另有一些王朝察覺到這一危機,試圖進行體制內外的改革,抑制土地兼併或重新分配土地,打擊食利階層的發展延緩王朝的危機。這些社會深層次變革觸動了原利益集團,必然地遭到最猛烈反彈,所以,從商紂壓制貴族神棍到王安石變法,乃至到清末的改革,所有王朝內的變革都以失敗告終,反而加速其最終的崩潰。

觸動利益集團的改革加速了王朝傾覆

所以,歷代王朝傾覆的主要原因是食利益集團的無限制膨脹,而並非某個個體特殊的行為,崇禎皇帝登位之後一直殫精竭慮,結局不也是一樣嗎。然而這樣的原因會堂而皇之地寫進史書嗎?

王朝修史會寫前朝覆滅是因為利益集團的膨脹嗎?

更多精彩請關注“金甲戰象”。

一家之言,唯恐片面,歡迎留言討論,共議五千年興衰成敗!謝謝!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金甲戰象


這是一個歷史週期律的問題,無論開國君主多大偉大,多麼賢明,古代王朝卻沒有一個不滅亡的。這並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必然。究其原因,無非有以下幾點:

一、土地兼併嚴重

之所以把這個原因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土地兼併幾乎是眾多王朝滅亡的最主要原因了。這一問題幾乎不管是在哪一個朝代的末期,都或多或少的出現過。這是封建制度的一大弊端,無論哪一個封建王朝,都很難避免這一問題。

我們知道,封建王朝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階級。即使是皇帝,也不過是最大的地主罷了

。可以說,土地是這些地主維繫統治的重要資本。但是,我們也知道,土地也是維繫百姓生活的重要財產。除了為地主種地的僱農以外,一個封建國家的稅收的最大來源依賴於那些自己擁有土地的自種農。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很多地主即使擁有了大量的土地,但因為一些制度,和一些特權,他們的土地很大一部分是不向國家繳稅的。

在封建王朝末期,眾多地主為了自己的利益,通過各種手段,兼併普通農民的土地。於是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得不將自己的土地賣給地主,或者是被地主強行佔有他們自己的土地。於是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為地主種地,成為地主的僱農。

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地主階級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勢必要壓榨這些僱農的勞動力。給予這些僱農極少的報酬。當然,並不是說沒有善待僱農的地主。只是,大環境下,僱農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很多原本老實種地的百姓,因為土地兼併而家破人亡。國家稅收,也因為土地集中在地主的手上而越來越少。最終引發一系列的問題。甚至導致農民起義。最終使得王朝滅亡。典型的比如元末的農民大起義

二、吏治腐敗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王朝滅亡的原因。

隨著國家承平已久,且長時間沒有嚴重的外在威脅。加上統治者對吏治的掌握不嚴,甚至從統治者自身已經開始了腐敗。這種情況下,國家的行政系統變得唯利益至上,而百姓變成了他們剝削壓迫的對象。這種情況下,國家自然是搖搖欲墜。

(貪官和珅的影視形象)

特別是,當腐敗蔓延至軍隊時,這個國家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更是相當的脆弱。比如東漢末年,漢靈帝公開賣官賣爵。統治者尚且如此,何況下面的各級官吏。隨著這些官員對金錢的追求超過了對政治理想的追求。變得肆無忌憚,這個國家自然很難不滅亡了。

三、統治者內部的爭權鬥爭

這樣的鬥爭一般只是削弱了國力,不能導致國家的直接滅亡。甚至有時對國家的滅亡並未造成嚴重的影響。可以說是一個國家滅亡的間接原因

歷史上對統治者內部的爭權鬥爭有著大量的記述。

比如:西晉的八王之亂、清朝的九子奪嫡。

(八王之亂)

並不是所有來自於統治者內部的鬥爭都會導致國家滅亡,或者國家動盪。事實上,一般的內部爭鬥,並不會給國家帶來明顯的危害。比如:唐初李世民與李建成的奪嫡鬥爭,不僅沒有造成社會的動盪,反而使歷史上出現了一代賢君唐太宗。歸根結底,是要看鬥爭對百姓的影響,如果影響廣泛,則會削弱國力,如果僅僅把範圍控制在可控範圍內,並不會對國家造成嚴重的危害。

四、內部各方勢力的爭權鬥爭

這一部分分為多種情況,比如:宦官當政、外戚亂政,或是節度使等地方勢力的反叛

這種原因而導致亡國的有很多,歷史上也很是常見。比如:西漢末年的外戚亂政,東漢漢末年的諸侯紛起,又或者是唐末的節度使割據等等

(宦官亂政)

這一問題的來源往往是統治者過於倚重某一方勢力,使其手中的權力過大,進而使得有野心的人對皇位,對更高的權力有了慾望,也有了爭得這些權力的能力。因此,這類問題往往在前期顯得並不嚴重,可隨著這些勢力的權力越來越大。且皇帝的能力無法平衡這些勢力的時候,突然爆發。使得王朝覆滅。

五、外來政權的入侵

這個最典型的莫過於元滅宋,清滅明瞭。元清都是少數民族政權。外來民族或是外來勢力對中原王朝的威脅由來已久。當國家強盛時,自然可以鎮壓這些少數民族政權,可一旦國家衰弱,就有了被少數民族入侵的威脅。宋末,明末,無疑是衰弱到了極點。加上蒙古政權與滿族政權的強盛,自然會被視為肥肉。

因此,一旦有了機會,元與清便迅速滅了宋與明,入主中原,成了新的中原政權。

六、統治者自身的無能昏庸

這個相信也不必多說,封建王朝中,只有很少的皇帝能勉強與開國皇帝相比,而且這些稍顯賢明的皇帝,大多也只是開國皇帝的之後幾代。

(傻子皇帝晉惠帝影視形象)

隨著王朝傳承日久,我們很難保證每一位皇帝都真的擁有治理好國家的才能。

這是古代中國嫡長子繼承製一個難以迴避的巨大弊端。一旦君主昏庸,國家難免衰落。再加上其他原因,一個王朝很難不滅亡了。

總結:筆者以上所說的這些原因,並不是所有的原因,事實上,一個國家滅亡,不會僅僅因為一個原因就滅亡,往往是眾多原因糅合在一起。其實,這也是封建王朝難逃的宿命,畢竟將所有希望寄託在君賢臣明身上未免太過於理想化。歸根結底,這是制度的問題。因此,封建王朝都難逃滅亡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怕是個史人了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相當的複雜,不論是橫掃六國的秦始皇,還是開通大運河的隋煬帝,他們都想著讓自己的江山萬古長青,可實際上卻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就好像我們經常說的話,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沒法執行下去。

就比如我們都知道吃一些油膩的東西,會讓自己的身體長胖,更可能會影響健康,但是炸雞不香嗎?薯條不脆嗎?漢堡包不好吃嗎?

這其實就是一個妥協的過程,在歷代的王朝當中,總有一些看起來很搞笑,並且在一步步的傷害著整個王朝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卻又因為種種的原因,就這麼一直繼續下去。

就拿明朝來說吧,藩王的制度大明天子不明白其中的危害嗎?他們很清楚這些問題,卻又坐視不理。

不是他們不想處理這樣的問題,而是下不去手,畢竟這些藩王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自己的兄弟,屬於血濃於水的那種。

當年掙太子之位的時候,自己的弟弟出了很大的力,你能在他當藩王的時候,直接斷了人家的後路嗎?

就算大明當中的某些天子心比較狠,但這件事就好像身體上面的毒瘤一樣,明知道這是威害,可是在清除的時候,卻又會牽連一大批無辜的血肉。

真要到了這個時候,哪些無辜的血肉就開始造反了,憑什麼我們沒有錯,卻被不公平對待呢?

建文帝不就是想把藩王的事情給解決掉嗎?可結果呢,直接連自己的大明天子之位都沒有保住。

所以說很多事情表明上看起來很好解決,但是一不小心會傷筋動骨不說,更有可能會因為身體太虛,從而被別人趁虛而入。

很多人都說王朝最後的滅亡都跟土地兼併有關,但是大家可能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哪就是天下間的土地都是固定的,不會多也不會少,在王朝最初的時候,天下間的人口數量處於短缺的情況之下,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分到足以養活自己的田地。

可是隨著社會的穩定,人口的數量開始瘋狂的增漲了起來。

千萬不要小看人口的增漲速度,古代人可是相當的能生,一男一女兩口子,只要沒有外因干涉的情況下,到自己年老的時候,有十七八個子女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要說古代了,就拿我們老一輩人來說,兄弟姐妹十來個的也不少。

也就是說在王朝最初的時候,因為戰亂等原因,所以人口直線下降,也許整個朝代只有兩三千萬的人口。

可是經過幾代人之後,兩三千萬人口會增漲到一個什麼樣的數量呢?一個億?還是兩個億呢?

到了這個時候,土地依然還是這麼點,可是不夠分了呀,大家都說地主把土地給兼併了,可是我們也要知道地主家的人口也在增漲呀。

簡單來說就是人口多了,但是可分配的土地少了,也就是狼多肉少,不夠分了。

然後矛盾就產生了,我們古代的中國其實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糧食這種東西的存儲量卻並不多,畢竟人口一直在增加。

其實這樣也可以維持一個很微妙的平衡,雖說糧食不夠吃,但是也餓不死人,可是天災人禍出現了。

直接打破了這樣一個微妙的平衡,於是吃不上飯的人就出現了,一開始可能只是一小部分。

當這些人吃不上飯的時候,只能想辦法,總不可能原地等死吧。

於是當這一小部分人四處流竄的時候,同時也會把別的地方的微妙平衡給打破。

畢竟大家的糧食只有這麼一點,當外來人把本地的糧食吃光的時候,更多的流民就產生了。

可以說這就像一個巨大的惡循環,而這些吃不上飯的百姓就像癌細胞一樣開始四處擴散,然後將更多的還能稍微堅持一下的百姓,就這樣拉上了戰車。

於是整個王朝就也到了最後的一刻,說白了就是王朝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可是所有的辦法都是節流,從來沒有想過開源。

唯一想到過開源的宋朝,但是卻因為外部因素,把自己的朝代給搞沒了。

所以說歷代的王朝一直都在想辦法,可是所有的辦法都是以節流為主,都屬於治標不治本,到了最後依舊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


虎頭山小妖


對於朝代的更替,大家並不陌生,漢代秦,唐代隋,明代元……,我們常說朝代的更替屬於歷史的必然,那這個必然性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是不是說我懂得了朝代更替的規律,我也按照這個規律去治國安民了,就能避免朝代的更替了呢?下面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以史為鑑,只是選擇變多了

我們讀歷史的意義在於哪裡?有人說,可以明得失,可以知興衰。要我說,就是多了很多種選擇而已。歷史告訴我們的,並不是像數理問題那樣有唯一正解,如1+1=2。歷史告訴我們的是:你有很多種選擇,而且選擇權在你自己手中,你選擇哪條路並不能保證一定按照歷史上的同樣事情進展,只是告訴你有這種結果的可能性。

這咋說呢?舉個例子,關於女人的,有紅顏禍水一說:周朝的褒姒,烽火戲諸侯;商朝的妲己,酒池肉林;唐朝的楊貴妃,六宮粉黛無顏色;清朝的慈禧,禍國殃民。但同時又有巾幗英雄一說:花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樊梨花平定變亂,居功甚偉;穆桂英征戰沙場,屢建戰功。當然還有很多其它選擇,如柳下惠坐懷不亂;高歡禽獸不如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那麼如果你在古代當上了皇帝,你對於女人,對於後宮,該採取何種態度呢?相信你不會走極端,那後宮就要充實充實嘛,一不小心,耽於美色,或誤中圈套,你可能也就有了紅顏禍水的感嘆了。

二、人性善變,說變就變

可以說現在的人類和5000年前的人類在本性方面並沒有多大區別,比如貪財好色、趨利避害、弱肉強食,只是說現在的法律制度相對完善了一些,對人類的惡的本性有所抑制,引導了人類向善的方向進化了。

可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是什麼呢?君權第一位,為了君權,父殺子、臣弒君、兄害弟,這樣的事情歷朝歷代層出不窮,為啥呢?那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太大了,大到什麼程度?伴君如伴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正因為皇帝的權力沒有任何限制,所以才引起了所有人的窺視,無論誰有機會,都會想“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君臣、父子、兄弟,看似關係親密無間,在權力面前,往往刀兵相見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在上位的皇帝老大正因為以史為鑑,一方面要駕馭這些文臣武將治國安邦,一方面又得防著這些文臣武將不要謀權篡位。如立太子問題,朝廷的各個派系誰家不想立自己人為太子,立長?立賢?立貴?如藩王問題,讓自己的兒子當藩王,又防止他做大?立異姓王那更擔心。可邊關總得有人守,士兵總得有人帶吧?但將軍一旦位高權重、功高震主,誰又能保證他不起異心呢?

這就給皇帝出了個大難題,假使這是位明君,通曉歷史,懂得治國安邦的道理,可總不能凡事都他一人做吧,要招人,要用人,要管人,要防人,而人又善變,說變就變,無論哪一個環節出錯了,都有可能身死湮滅,萬劫不復。

三、雖然提前知道了,但無法避免事情的發生

這一點,啥意思呢?就叫作: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盡人事、聽天命。要知道,朝代的更替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是你皇帝賢明、臣子敬業就一定能保證子孫萬代、千秋大業的。你最多能保證你這一代不出錯或少出錯,但也不能保證不被政變、不被推翻。

漢獻帝沒有雄心壯志?他不想名正言順、一言九鼎?他不知道做傀儡的滋味不好受?只是漢朝到了他這裡,已經氣勢衰微、根基全無了,縱然他知道曹操狼子野心,他也知道自己以卵擊石的結果,那又能怎樣?毛用沒有撒。

說到這,就多說兩句,那些算命打卦的,一來他預測的不一定正確,如果不正確,你聽他的就瞎了;二來即使他預測的很準,你也相信了,那又能怎樣?你只是提前知道了結果,卻絲毫不能阻止結果的發生。就像漢獻帝明白姓曹的早晚會宰了自己一樣,早知道早焦慮罷了。

就像好多人說的: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同樣的,讀過了很多歷史,依然無法避免歷史的重演。一是你歷史沒讀全,讀全的話,你才發現,你無論做何選擇,在歷史上都有對應,也可以叫作重演;二是知道了不等於做得到,曉得了玩水很危險,但每年依然有很多人溺水身亡;三是你知道了,自己也能做到,但你依然不能改變故事的結局,因為你能把握的只是你自己一個人,上司領導、家庭單位、社會形勢,哪一條你能夠左右得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