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上一次是6500萬年前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同在過去的5億年中,地球曾經發生多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其中最具規模的有5次,即:

地球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上一次是6500萬年前

第一次、4.46-4.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

第二次、3.75-3.60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

第三次、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

第四次、2.08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

第五次、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大滅絕)

最近一次距離我們6500萬年,也就是恐龍滅絕。至於物種大滅絕的原因,目前有很多種說法,筆者拿其中3種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1、宇宙射線輻射說

地球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上一次是6500萬年前

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員指出:太陽跟地球一樣也在繞更大的星系運轉,那就是銀河系。作為太陽系的一員,地球被太陽“裹挾”著一起運動。

而銀河系是複雜的,銀河系中的某些地方輻射較大,當太陽系運轉到這一區域附近時,就會受到強大的輻射干擾。而輻射改變了地球的環境或生物本身,使得生物無法生存,從而導致物種大滅絕。

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是週期性的,所以,地球受輻射的時間也呈週期性變化,據推測,週期為6200萬年。掐指一算,地球最後一次物種滅絕已經過去6500萬年了,為什麼還沒發生新的物種大滅絕呢?

地球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上一次是6500萬年前

就連發表這一觀點的科學家們都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或許,他們建的模型有些理想化了。

2、隕石撞擊說

地球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上一次是6500萬年前

與此類似的說法是隕石撞擊說,但這裡的隕石撞擊絕對不是大家想象的偶然撞擊事件,而是大概率事件。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地球在隨太陽系穿越銀河系某些星際密集區域的時候,太陽也無法保證這個“小弟”的安全,老是有外部勢力闖入太陽系,會不會被撞上就看運氣了。

所以,在此期間,地球被隕石襲擊的概率較大,一旦擊中,就會導致物種滅絕。不一定是大滅絕,還要看隕石的大小,實際上,除了5次大滅絕,還真存在很多次級滅絕。

這一說法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3、地質運動說

地球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上一次是6500萬年前

這一說法是不可否認的,因為直到現在,地殼都還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要知道,它已經運動了46億年了,現在雖然基本穩定下來,但只要它一放“大招”,我們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比如:隨便一處地震都或者火山噴發或者颱風海嘯都足以讓我們家破人亡,就更別說板塊運動、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等問題,隨便一個都足以讓人類和生物無路可走。

據推測,前幾次物種大滅絕就有氣候變化的因素導致的,所以,保護氣候是我們時時刻刻面臨的生存問題。

關於物種滅絕的問題還有很多種說法,但不管是哪種說法,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我們自己分內的事情,至於那些不可抗力,只有聽天由命吧。

就像有人開玩笑的話:我們屬於地球,但地球從不屬於我們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