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有哪些主要成就,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嗎?

宇宙觀察記錄


1950年8月22日,美國華盛頓。39歲的錢學森向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表示,自己即將返回中國大陸。金波爾對他進行挽留。

次日上午,錢學森再次見了金波爾,表明去意已決,謝絕他的挽留。

在金波爾眼中,這名風華正茂的中國籍火箭專家,抵得上5個師,為了美國國家利益,絕對不能放他回到紅色中國。

金波爾趕緊給美國司法部打電話,要求對方阻止錢學森回國。

當天下午,錢學森乘飛機離開華盛頓,晚上到達洛杉磯國際機場。

此時,洛杉磯移民歸化局總稽查艾倫·朱爾已經在機場等候他多時。朱爾當場向錢學森宣佈了不準其離開美國的命令,這一命令由美國司法部駐洛杉磯執行法官簽署。

大約兩個星期後,錢學森在位於洛杉磯東北郊帕薩迪納的家中被捕。

▲電影《錢學森》劇照

錢學森原本已經訂了回國航班,現在只能電話取消,何時能回國成為一個未知數。

來自移民歸化局的逮捕令,指控錢學森違反美國《移民法》,認為他是通過武力、暴力倡導或教育人們顛覆美國政府的組織、社團或集體成員之一。

具體來說,美國懷疑時任加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古根海姆噴氣推進中心主任的錢學森,是加州帕薩迪納“一二二”共產主義小組的成員之一,這個小組被國家安全部列為具有顛覆性質的組織。

這個共產主義小組的核心人物魏因鮑姆(俄裔科學家),此前已經被捕。錢學森是魏因鮑姆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的推薦人,平時對共產主義也抱持同情心態,因此不可避免被牽扯其中。

聯邦調查局就錢學森是否為共產黨員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調查,但始終找不到確鑿的證據。錢學森也一再強調,雖然他有些朋友表現出左派傾向,但他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共產黨員。

儘管如此,在獲悉錢學森離美回國的計劃後,美國還是先下手為強,對他進行逮捕再審訊。

錢學森隨後被轉移到洛杉磯以南特米諾島的司法部監獄。

1950年9月20日,在特米諾島舉行的調查和聽證會上,美國移民歸化局出席人員進一步指控,錢學森此前準備打包帶回國的行李中含有大量涉密材料,並指出錢學森打算讓共產主義中國得到這些材料,以及打算將大腦中的知識奉獻給共產主義中國。

錢學森回答說:“我頭腦中的知識可能對美國的國防和軍事實力意義重大。為了信譽,我不會將其給第二人。這種職責如同兩個相互敵對的公司僱用了同一僱員,這個僱員離開去另一個公司,作為一名職業工作者,如果這些信息在他們的競爭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不會將我早期僱主的信息給第二個僱主。我的態度就是如此。”

3天后,在錢學森的學生替他交納了1.5萬美元的高額保釋金後,錢學森才得以出獄。

那天,錢學森的妻子蔣英開車去監獄接他回家。她後來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我去接他出來的時候,他一言不發,你問他什麼,他點點頭,他搖搖頭。我明白了,他失聲了,不會說話了!15天之內,他的體重掉了15公斤。”

▲錢學森在美國授課【本文歷史圖片均來自中科院官網,謹致謝忱】

在錢學森案件上,美國並未停止“表演”。

美國國家航空顧問委員會經過審查,發佈報告稱未發現錢學森的行李中有涉密材料。但移民歸化局和聯邦調查局仍舊不遺餘力地捕風捉影,最終判定錢學森“曾經是美國共產黨員”,必須驅逐出境。

弔詭的是,錢學森一直處於被“驅而不逐”的狀態。

當移民局給錢學森下達驅逐令時,一道難題卻擺在美國國務院面前:誰願意將錢學森,世界上最頂級的火箭技術專家送往紅色中國呢?驅逐錢學森,不就意味著完成他回國的夢想嗎?

“把我們的朋友送回去將是一種犯罪——因為他們所有人都是有高度專業培養的人。沒有一個清醒的政府會讓這些中國學生中的任何一個走近北平,不論他們是否願意。”一個美國籍教授說道。

當時,《紐約時報》公開報道稱:“錢學森——加州理工學院著名的火箭專家,(1953年)3月5日在洛杉磯被命令驅逐回中國,但同時又被命令不許離開美國,因為他的離去‘不利於美國的最高利益’。”

陷入矛盾的美國最終選擇暫緩執行驅逐令,限定錢學森每月必須到移民部門報到和登記,另外規定他只能在洛杉磯市內活動。他家的電話、信件都受到監聽和拆檢,上街也有人跟蹤。

事實上,錢學森處於一種被軟禁的狀態。他內心無比痛苦和沮喪。

一個科學家,面對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免不了被無情捲入意識形態偏見與政治漩渦之中。這是個人的不幸,也是時代的不幸。

錢學森1935年赴美留學,師承力學大師馮·卡門,攻讀博士學位時就加入加州理工學院火箭研究小組。從1940年起,火箭研究計劃被美國政府列為高度軍事機密,錢學森因為不是美國公民,只得被迫退出火箭研究小組。

直到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基於中美共同抗日的聯盟關係,錢學森才獲得參與美國機密研究計劃的資格。1942年12月,在老師馮·卡門的推薦下,經過美國憲兵司令部的安全審核,錢學森獲得保密許可證,從此深度介入一切軍事機密研究,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樓,並陸續承接了美國軍方多項研究任務。

馮·卡門曾向美國陸軍軍械署推薦錢學森,稱他是“目前從事超音速飛行研究最優秀的專家之一”。

1943年底,馮·卡門、錢學森等人共同提出美國遠程火箭導彈研究計劃(JPL)。次年1月,面對德國火箭計劃咄咄逼人的進展,美國陸軍軍械署請求加州理工學院儘快研製可以用於實戰的火箭。錢學森獨當一面,負責火箭推進方面的工作。

隨後,錢學森擔任JPL理論組組長,與錢偉長、郭永懷等十多名中外科學家一起集體攻關,先後設計了“列兵A”“女兵下士”“下士”等美國最初的火箭,並順利進行了發射試驗。

在錢學森的天才與努力下,原本大大落後於德國的美國火箭研究,終於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錢學森由此奠定了自己作為美國早期火箭“理論設計師”的地位,他的老師馮·卡門不吝讚譽,說他是“火箭技術領域一位偉大天才”。

然而,二戰結束後,一道鐵幕在東西方之間落下。冷戰加劇了國際局勢的不安與緊張,美國民眾對共產黨的敵對情緒達到頂點,“麥卡錫主義”盛行。

具體表現是,美國在各界開展“忠誠調查”。如前所述,錢學森因為魏因鮑姆事件被動捲入調查。

儘管沒有證據,美國軍方還是很快吊銷了錢學森的涉密研究資格許可證。這意味著,錢學森已經無法在美國從事火箭研究。

對於火箭技術領域的“偉大天才”來說,這幾乎是要了他的命。所以錢學森的第一反應是辭職回國。

恰在此時,朝鮮戰爭爆發,中美兩國的對立加劇。美國對中國採取敵視政策,將在美的中國留學生列為重點調查對象,尤其是像錢學森這樣擁有涉密資格的科研人才。

總之,美國不可能放任這些留美科技人才回到中國,成為中國發展尖端科技的骨幹力量,因此千方百計地找碴和阻撓就上升為美國不可公開的“國策”。

錢學森回國行李被扣,本人被禁止離開美國,在1950年代的留美科學家中不算少見。很多選擇回國的留美科學家,都曾成為調查對象,被美國阻止回國。

美國一直標榜民主法治,但基於國家利益製造冤案、整人,這樣的事情幹起來同樣得心應手。

▲晚年錢學森與夫人蔣英

作為博弈的另一方,中國一直在關注錢學森案件的進展,以及留美科技人才的歸國問題。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亟需各類科技人才參與國家建設。根據摸底調查,當時留美的學生大概5000多人,朝鮮戰爭爆發前,這些人可以繞道香港回國。但朝鮮戰爭後爆發後,情況發生變化,美國開始使用手段,限制留美人才的出國自由。

得知錢學森回國受阻,中國科學界、教育界人士多次抗議美國政府的暴行。最多的一次,有189名在京科學家聯名要求美國政府放人。

中國外交部當時認為,錢學森回國行李查出涉密材料(美國軍方後來認定這些材料非涉密),因此不宜由外交部發表抗議聲明。所以主張先由群眾團體機關發表宣言、通電等抗議美帝逮捕中國學者。

這場聲勢浩大的國內抗議,對於美國完全無效。現在看來,美國政府是否留意到中國國內的抗議潮還是個問題。

1951年9月後,美國移民局變本加厲,命令理科、工科、醫科專業的中國留學生一律不許出國,違者處以5000美元以下罰款或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兩者並罰。

轉機出現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出席會議的周總理向美方提出平民返回祖國的問題,美國也急於要回在中國關押的戰俘和美國僑民,雙方因此進行交涉,舉行大使級會談。

當時,中國境內關押著一批朝鮮戰爭期間俘獲的美軍軍事人員和間諜。這批人成為中國與美國展開談判的籌碼。

看來,國內抗議是沒用的,國際公理也是沒用的,關鍵時刻還是中國握有美國的底牌,才讓錢學森等留美人才回國出現了曙光。

談判中,美國否認中國指出的扣留了5000名中國學生的數據,稱只有120名左右的非美籍中國學生未獲準離開美國,原因是這些人掌握著美國不願被用來反對自己的技術資料。

與此同時,在美留學生也行動起來,給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寫信,說美國扣留我們違揹人道主義精神,我們所學知識是公開的,不影響美國的安全。此外,美國被俘人員的家屬,也給美國當局施壓,希望他們的親人儘快從中國獲釋返美。

在內外合圍的態勢下,1955年6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對國務卿杜勒斯說:“我認為,我們應該讓所有的中國人都回去。”

杜勒斯回答:“有兩個人(注:一個是錢學森,另一個是從事奈克火箭研究的王大衛),國防部對他們持懷疑的態度,因為他們都掌握有非常高的涉密信息。”

艾森豪威爾繼續表明他的態度:“這不應該成為障礙。他們所掌握的信息,現在已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有價值了。”

隨後,美國國防部給艾森豪威爾提交了一份報告。報告稱,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約有5000多名中國學生來美國學習,其中有110名學生可能掌握了不利於美國安全的信息。 在這110名學生中,除兩名同學外已全部釋放。

這兩名同學,一個正是錢學森。報告介紹了錢學森的基本信息:“錢學森,空氣動力學著名權威,噴氣推進專家。 他目前擔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戈達德’教授。 在1951年他從事機密研究的許可證被吊銷前,他在噴氣推進實驗室從事高級機密的國防項目。”

報告還指出,現在看來,錢學森那個時候掌握的涉密信息可能被最新研究所超越,並且這些信息在蘇聯陣營看來也可能成為基本常識。

這意味著,美國在錢學森回國的問題上已經鬆動。他們評估認為,錢學森被“冷藏”了5年,他的知識體系已經過時,放他回中國,威脅不大。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第一次會議在日內瓦舉行。中方代表王炳南告訴美方代表,昨日(7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宣佈,根據中國法律程序,釋放11名美國空軍人員,這11人同一天可以離開中國,擬於4日到達香港。

意思是,在“人質”互換問題上,中國誠意滿滿,希望美國也拿出誠意。

三天後,8月4日,美國司法部簽署文件,正式同意錢學森回國。錢學森以及中國曆時5年的抗爭,終以勝利告終。

消息傳出,美國媒體引用五角大樓某官員的話說:“用11個美國戰俘交換錢學森,就像用11個平民交換4個裝甲師。”

有意思的是,中國政府第一時間並未得到消息。一直到8月8日,中美大使級會談中,王炳南還拿出錢學森的求助信質問美國代表,結果,美國人說,我們已經放人了。中國這才知道錢學森重獲自由的消息。

▲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時的錢學森(右二)

1955年9月16日,錢學森離美的前一天,聯邦調查局的幾名人員對他進行了最後的詢問。

他們繼續問錢學森是不是一名共產黨員,錢學森繼續否認。

當被問到是不是對美國充滿仇恨時,錢學森回答說:“沒有對美國充滿憎恨和厭惡,自己只是環境的犧牲品。”緊接著補充道,自己在美國有很多朋友,“從來不因為自己的逆境,而改變我對這些人的友誼和對美國人民的友好”。

當被問到未來的工作時,錢學森表示:“希望在教育領域謀得一份工作,但並未有一個具體的工作在等著我。”

第二天下午,在聯邦調查局人員的監視下,錢學森一家四口登上“克里夫蘭總統號”輪船。碼頭上擠滿了送別的朋友,以及趕來採訪的記者。

一名記者問錢學森,是否還打算回來?錢學森說:“我不會再回來,我沒有理由再回來,這是我想了很長時間的決定。我打算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中國人民建設自己的國家,以便他們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另一名記者問了聯邦調查局問過的問題,你是否憎恨美國?錢學森說:“我並不恨美國人民。當你被一條狗咬的時候,你不能夠恨那條狗,只能夠恨那條狗的主人。”

有記者問他,是否將幫助中國政府重整軍備?錢學森回答說:“這是一個我拒絕加以答覆的假設性問題。”他還說:“我是同情中國政府的,我相信我的前途寄託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是一樣,都在謀求和平和追求幸福。”

經過三個星期左右的海上航行,10月8日,錢學森一家在香港上岸,隨後經過深圳關口進入中國內地。

為了這一天,錢學森等了整整5年。他說自己夢裡都在想象這一天,如今終於成為現實。

▲錢學森一家在回國的郵輪上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1956年10月8日,在錢學森歸國一週年時,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成立。成立當天,錢學森給剛分配來的156名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開始培養新中國第一批火箭、導彈技術人才。

作為技術主帥,錢學森帶領科技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參與組織指揮導彈、火箭、衛星所有的重大試驗並獲得成功。

有人說,由於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1966年10月27日,新疆羅布泊,中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爆炸成功。這標誌著中國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以導彈為運載工具將原子彈運送到指定地點的能力。

《紐約時報》隨即以《有價值的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為題,報道稱:“這是冷戰歷史的一個諷刺,一個由美國培養、教育、鼓勵、尊重,且支付酬金和信任15年的人,幫助中國共產黨用導彈把第一顆原子彈送上天空。”

然而,錢學森在美國學習生活了整整20年。美國人不應只記住前面的15年,更應記住後面的5年,警惕冷戰的幽靈遊蕩回來。

參考文獻:

葉永烈:《錢學森傳》,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

張現民:《錢學森回國紀事》,載《錢學森研究》(第1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張現民:《錢學森回國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美僑民歸國談判》,《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

錢學敏:《錢學森在美國的20年(1935—1955)》,《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最愛歷史


總結來看,錢老的主要成就,一共有六個:


第一,航天技術

提出了若干關於火箭動力的重要概念,如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

第二,衛星研究計劃。

1965年,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一份科研計劃,建議把“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發展任務。在此之前的1964年10月16日當天,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圖為1964年12月26日,錢學森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第三,工程控制論。

在與美國移民局周旋的五年內,被禁止參與美國科研核心機密工作的錢學森,只能涉及一些基礎學科的研究與教學,FBI認為錢學森所知的機密信息五年後就會變得過時而沒有用處,於是潛心鑽研的錢學森,在1949到1954年的五年內,利用這段時間完成了《工程控制論》的偉大研究,後來將這一成果帶回國內,培養出無數專業人才。


第四,物理力學

1953年,在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並開設了“物理力學”課程,同年編寫出“物理力學”講義,直到1962年,將相關理論技術帶回國內,編著成《物理力學講義》,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五,系統科學

錢學森對系統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發展了系統學和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的方法論,更為我國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體系,所謂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體系,是能夠自我更新自我進步的全面體系,基於這個體系,可以確保整個科研系統的全面性和延續性,哪怕是從五十年前開始培養,但放到今天,這套體系仍舊能夠通過不斷的自我更新而繼續沿用,無數人才與無數技術基於這個體系被培養,被創造出來,繼續為我國偉大的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第六,思維科學。

早在上世紀30年代,人工智能的相關概念就已經在國際科學界興起,而錢學森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提出創建思維科學(noeticscience)這一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大部門,深入研究以後獲取的成果,能夠推動思維科學研究的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

這一具有前瞻性的理論,也被認為是跨越了數十年的先進思想,可見錢老對待科學細微知著的超前眼光。


最後再回答第二個問題:


錢學森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嗎?


不是。


因為科學貢獻從來沒有誰最大,潛心研究科學的科研工作者,從來不會去比較自身的貢獻是否大過別人,而是數十年如一日沉浸在自己熱愛的科研事業中,不斷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所以科研工作的貢獻沒有可比性。

錢學森是如此,鄧稼先是如此,錢三強也是如此,每個人都在不可或缺的崗位上,做出了屬於自己的巨大貢獻,後世看待這幾位偉人的科研成果,也是站在上帝視角總結性看待,如果能夠切身體會到當時科研的艱辛,你就會愈發感到,其實每個人的付出,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仍舊影響著千千萬萬的科研工作者。

比如今天某個年輕人瞭解到錢學森的精神,為之感動,於是去學習航天知識,那麼明天,或者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一個精通航天技術的人才。

明天某個年輕人瞭解到鄧稼先的精神,為之振奮,於是去學習核物理知識,那麼後天,或者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因此出現一個熟讀核物理的人才。

所以這些偉大科學家們,對於國家的貢獻除了當年那些偉大的研究成果外,各自對後人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這也是偉大科學家之所以被稱為偉大之處,用自己的一生影響乃至改變了無數後繼科研工作者的理想,持續為國家的科研事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尖端人才,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的貢獻無法估量,更無法比較。

而且錢老如此淡泊名利的一個人,如果聽到外界誰談論他和鄧稼先或其他人誰的貢獻大,估計他也只會淡然一笑吧。

因為從他選擇回到祖國懷抱的那一刻,他就不是為了跟誰比科研成果多而來的,他是肩負著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使命與理想,才義無反顧寧願捨棄在美的優越生活,回到祖國的土地上,與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站在一起。

這一點,尤為令人尊敬。


錢品聚


錢學森是兩彈元勳之一,參與和領導了中國的火箭、導彈、衛星等的研製,為中國的國防和航天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等稱號。

若是說錢學森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會是對錢學森的捧殺,錢學森本人也不敢接受這樣的評價。

錢學森搞的是技術應用,而且也不容易算的上是重大的技術創新,如果他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那可以說中國幾乎沒有科學家了。

錢學森有其貢獻一面,也有嚴重阻礙科技發展的不光彩一面。國內的“畝產萬斤”與錢學森的理論計算有著密切關係;八九十年代的特異功能、氣功熱也與錢學森的力挺有著密切關係,今天隔三差五蹦出來的各種大師,他們身上都有著八十年代氣功熱時的典型特徵。

即使刨除錢學森身上不光彩的一面,他也不會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科學的魅力在於恆久遠,三百年前的牛頓力學至今仍在閃爍著光輝,並且一直會寫在教科書中。基礎科學對未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也很有可能能夠創造出巨大的價值。看看諾貝爾獎的偏愛即可知道基礎科學的重要性,大多數諾貝爾獎的科學獎項授予給了基礎科學方面的突破。

國內也有一些基礎科學工作做得非常不錯有可能得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他們在公眾中的名氣不如錢學森等人。一方面這與他們從事的基礎科學工作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錢學森等人是被樹立起的科學家標杆有關。一百年後、幾百年後,目前的中國科學家中能夠被人記住的很可能不會是錢學森。


刁博


錢學森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嗎?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可以說錢老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

錢學森,中國科學家,火箭專家。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

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枝術領導職務。

在20世紀40年代已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傑出的科學代表人物之一,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

錢學森為新中國的成長,壯大,國防建設等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是老一輩科學團隊中,影響最大,功勳最卓越顯著的傑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他一生的歷經和奮鬥的成就,在中國史和人類世界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科學家,錢學森生前照片)

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中國兩彈一星問世了,威振驚撼全世界。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翻天履地的變化,使新中國成為世界的東方明珠。

不幸的是這位《敬愛的航天科學家,錢學森,2009年10月31號,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8歲》,為國家和人民的巨大貢獻永刻史碑,永遠忘不了。


文筆緣


錢學森~中國‘’兩彈一星‘’之父!



白龍馬517


由於我是科學領域的創作者,我就從科學領域來談一談錢學森的科學貢獻。

在聊之前,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錢學森的榮譽頭銜,其實還都挺嚇人的。

1,世界頂級的空氣動力學家和系統科學家

2,中國的工程控制論創始人

3,“兩彈一星”獲得者

4“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的獲得者(唯一)

5,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主要創建者之一

6,為中美兩國的導彈和航天計劃都做出過重大貢獻

7,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可以說,錢學森是中國近代,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之一

錢學森早先拿著庚子賠款赴美留學,師從西奧多·馮·卡門。西奧多·馮·卡門是工程力學和航天技術的權威,尤其是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理論。他帶著錢學森一起參與調查德國火箭技術,並且勸說火箭專家馮·布勞恩到美國。後來,馮·布勞恩領導的科研小組造出了人類至今運載力最大的土星五號,並且送宇航員上了月球。

因此,其實錢學森是一位傑出的火箭專家,導彈專家,在美國工程領域都是頂級的專家。當他決定回國報效國家時,美國當局是很糾結的,因為如果放任這樣一位專家回國,勢必會使得中國的火箭和導彈事業發展起來,因此他們扣留了錢學森。

後來,周總理一直密切關注著錢學森的動向,並在朝鮮戰爭時,用美國多名戰俘從美國換回了錢學森。這也可以看出國家對於錢學森才華的看重。

而回國後的錢學森迅速投入報銷祖國的各項工程當中,其中就有氫彈原子彈的項目,還有導彈,衛星等項目。他在火箭和導彈方面的才能幫助中國在這個領域做到的國際前列的水平,為我國的國防事業,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十分傑出的貢獻。

因此,錢學森可以說是我們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之一。


鍾銘聊科學


為什麼這世上盡出現你們這幫亂咬舌頭的畜牲呢。難道錢學森不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是爾等這幫畜牲不如的雜種。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錢老對中國人民的貢獻和無私的奉獻。為什麼就爾等不知道呢?還大言不慘的在這上面來放這種屁。這不是在寒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一身的科學家的心嗎。爾等出來放這種屁還佩活在這世上嗎?我看誰如果對國家貢獻最大。爾等這幫畜牲就出來攻擊誰。這還是人嗎?還佩做人嗎?還佩活在這世上嗎?還知道這世上有羞恥嗎。


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心臺


錢學森是我國科學事業上的一位巨匠。中國有很多科學家,科學也分成很多個種類,每個分支上都有代表人物,錢學森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巨大貢獻在於我國的導彈研製,核彈與導彈的雙彈接軌,也就是現在軍事上最牛的武器“核導彈”,以及衛星與航天工程。他不僅僅是我國的導彈之父、航天之父,也是享譽全世界的科學家——火箭之王。因為錢學森,中國迅速成為世界軍事強國,他的貢獻,讓中國人在世界之林中挺直了腰板,因為有了強大的國防,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才得以迅猛發展。

美國海防次長金布爾在洛杉磯軟禁錢學森時,這樣評價他:一個錢學森,可以抵過美國海軍陸戰隊5個師。毛主席說:錢學森的力量比5個師的更大。

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被軟禁監視了5年之久,其所寫的求救信才艱難地回到祖國。最後也是在艱難萬險中,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久違的故國。1956年,錢學森才正式開始在祖國的偉大事業。

1959年,蘇聯科學團隊已經全部撤離了中國,使得我國研製的第一顆導彈“1059”(也就是東風一號導彈)被迫中斷。錢學森站出來鼓勵大家:“中國科技人員是最了不起的,我們不僅有聰明智慧,我們還能夠艱苦奮鬥。只要國家給了任務,大家便會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去幹,甚至為此損害健康,直到犧牲,也不洩氣。有了這種精神,我們就不怕落後,不怕困難多。我們一定要趕上去,我們能夠趕上去。”

本該定於1961年發射的“1059”的導彈,在錢學森等人的努力下,於1960年提前發射成功,這是我國的第一枚導彈,但多數都是蘇聯導彈的複製品。錢學森說材料和信息都在迅速地更新,我們必須拿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導彈。其實早在蘇聯專家還未撤走前,他就提出了這個計劃。但要知道自行設計的難度是遠遠高於仿製的。

1962年,錢學森研製出了“東風二號”導彈,它是我國真正屬於自己的國產導彈,但不幸的是東風二號失去控制,從半空距發射塔600多米處掉落直接爆炸,在地面砸出了20米的深坑。東方二號的失敗,給所有人都潑了一盆冷水,可見導彈的研製是多麼複雜和艱鉅。但錢學森仍頂著巨大壓力鼓舞所有人。他說:“同志們,不就是掉下一個東方二號嗎,今天它掉下來,明天我們就把它射上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當年,我在美國的時候,寫一篇很重要的論文,寫成的只有幾頁,可是我的底稿,卻裝滿了一個櫃子。到底失敗了多少次,我自己都數不清了。如果失敗了就哭鼻子,鬧情緒,恐怕就沒有後來的成功了。”

接著,錢學森在不斷地總結失敗下,終於在1964年6月29日7時成功發射東風二號導彈,並於先後三發三中,均發射成功。1966年,東方二號導彈開始裝備部隊,成為第一種投入實戰的我國自主研發的中程地對地導彈。自東方二號失敗之後,錢學森就提出只有在上天之前做好充分的地面測試,才能保證導彈上天萬無一失。這條原則,也一直被沿用到現在,不可動搖。

早在1959年,一架美製的RB57D型偵察機曾進入我國領空19500米高度盤旋,他們以為我們發現不了而有恃無恐,結果被錢學森用“薩姆2”地對空導彈直接打了下來,這一舉動震撼了全世界,創造了一個世界第一,全世界第一個國家使用地對空導彈實戰打擊並一舉拿下敵機。說到“薩姆2”,其原型還是蘇聯導彈。1962年,一架更先進的美製U2偵察機再次進入我國,高度22000米,也同樣被“薩姆2”擊落。敵方根本沒有意識到蘇制的“薩姆2”導彈在錢學森手中變得如此強大。不久後,美方在U2型機上裝置了預警系統,可以偵測到薩姆2搜索的雷達信號,再次潛機進入我國,同樣被“薩姆2”擊落。因為薩姆2在錢學森手中再次變強,裝載了反電子預警1號系統。與此同時,國產自制的地對空導彈也相繼誕生,被命名為紅旗系列。直至1967年,紅旗二號的問世,讓敵機再也不敢光顧大陸。

1964年,紅旗號剛出不久,毛主席就問錢學森:“你搞的導彈那麼厲害,有沒有辦法對付它啊?”毛主席的這句話使得我國再次在錢學森等科學家的努力下成功研製出反導彈系統。

1964年,我國成功試發了第一顆原子彈,很多人都以為原子彈的出現和錢學森有關係,其實不是,原子彈的研究者是科學家錢三強和鄧稼先。但這並不意味著原子彈和錢學森沒有關係,而是錢學森讓原子彈的威力得到了巔峰性的突破——這就是原子彈與導彈的結合。

當時其他國家都笑稱我們的原子彈有彈沒有槍,意思是原子彈沒有發射的載體,在實戰中就如同石頭。1965年,我們學著當年美國用飛機投射原子彈一樣,也成功投射。然而飛機作為投射原子彈的這杆“槍”,美國人1945年就會了。在這樣的環境下,錢學森想到了讓原子彈代替導彈的彈頭進行遠程打擊,這個過程相當艱難,因為原子彈體型笨重,必須縮小它的體積,同樣在火箭加大推力上還要考慮到它的安全性,然而這又對制導系統的命中率提出了新的要求。錢學森對每個細節都提出了相當嚴格的要求,一絲不苟。科學就是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和馬虎,一根沒有焊好的電線,一個不合規的零件,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1966年10月27日9時,“東風2A導彈”彈頭飛躍了894公里,成功命中打擊目標。兩彈結合的成功,意味著我國開始擁有了第一枚核導彈。第二天,美國紐約時報頭版的新聞人物就是錢學森,用錢學森的成就吐槽了美國冷戰時期監禁錢學森的這段歷史。

我們所說的兩彈並非原子彈和氫彈,這其實只屬於其中一彈,另一彈指的就是錢學森的導彈。而在錢學森手中,他又將這兩彈合二為一,變成了全世界最厲害的國防武器。

1970年,錢學森再次用他強大的火箭技術將我國第一顆“東方紅一號”衛星送上了太空,並且這顆衛星是當時最大的一顆衛星。同年,核潛艇也建成下水。1975年,長征二號火箭發射了首顆返回式遙感衛星,此後又相繼研製出同步衛星等等。我們現在生活方式的便利,到處都智能化,這些都離不開錢學森所創造的衛星啊!

這些就是錢學森在科學上的成就,他的老師馮·卡門教授被稱為火箭之父,而錢學森是火箭之王,他用火箭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國、發展迅速的中國。


讀名家名著



有一位科學家對錢學森先生的評價就是他是中國的火箭技術至少提前了20年。美國海軍不是說了嘛,他至少抵5個師。但我只能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看待錢學森先生的事,本人認為,因為他在蘇聯和美國對中國發出核訛詐之前發明了火箭技術,使中國不僅有了彈更有了槍。所以成功的抵禦了外國對中國的核威脅,保護了中國老百姓。
雖說這是中國眾多科學家和千萬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但我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毛澤東、周恩來等一批英明的領導人和眾多的科學家萬眾一心的結果。也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做到,也只有共產黨才能不讓外國侵略中國。共產黨用偉大的胸懷包容和感動了千千萬萬海外遊子回國為自己的國家服務。所以我們應該很幸運能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並繼續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奮鬥。


啃泥弟1



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生於上海,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錢學森作為我國的導彈和航天事業之父,為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4年錢學森大學畢業之後便赴美留學,赴美之後的錢學森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但錢學森極其優異的成績引起了馮.卡門的注意,馮.卡門熱情的邀請錢學森前來加州理工學院跟隨自己學習火箭技術。



錢學森成為了當時研究火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幾人之一,錢學森當時所在的研究小組後來變成了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可以說錢學森也是NASA的創始人之一,二戰爆發之後錢學森還參與了高度機密的“曼哈頓工程”,獲得了自由出入五角大樓的特權。

二戰結束之後錢學森繼續留在美國,當他聽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之後便想和其他海外科學家一樣回祖國效力,但當時美國盛行麥卡錫主義,錢學森不僅不被准許回國而且還遭到了美國政府的軟禁和監視,錢學森在一個月內瘦了30斤。但不論美國政府如何迫害錢學森,他始終忠於中國人民。



錢學森被軟禁的同時也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密切關注,在1954年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上,周恩來總理用11名朝鮮戰爭中的美軍飛行員俘虜換回了錢學森一家,錢學森終於在1955年登上了回國的輪船。

回國後的錢學森就像蛟龍入海,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接見後便開始了為新中國研製導彈的任務,組建了新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所,1964年原子彈爆炸之後,1966年錢學森就用東風二號導彈搭載原子彈成功從酒泉發射在羅布泊上空實現了和核爆炸,從此我國的核彈和導彈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