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论坛:贾宝玉跟林黛玉性情相投的原因探源


红楼论坛:贾宝玉跟林黛玉性情相投的原因探源

林黛玉跟贾宝玉一起读《牡丹亭》

《石头记》里时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写薛宝钗和林黛玉,有时还因为薛宝钗的容颜的美丽,思想上发生过动摇。那么,为什么贾宝玉还说跟林黛玉性情相投呢?笔者认为,这可能跟清代文人的审美心态有关,这从《病梅馆记》可见一斑。

我们知道,由于清朝统治者对文人的高压政策,文人或封建士族阶层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一是清朝统治者对性情思潮的截流。清朝入关以后,汉族的士族阶层,自然对满族统治有着极大地反抗情绪,他们不与统治者合作,就承继明末性情解放思潮,采取一种"纵情享受、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写一些言情小说消遣。对描写男女自然性情的小说,如《西厢记》、《娇红记》、《金瓶梅》等进行"查禁",试图扼制住人们自然性情的张扬和发展。

二是实行"文字狱"等高压政策。汉族的士族阶层,处于民族情绪的考虑,写诗作赋,字里行间难免流露出来,清朝统治者为了镇压汉族士族阶层的反抗情绪,曾经两次实行大规模的"文字狱"对这种情绪进行镇压。

以上两种政策,使得清代的文人的审美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们不能再像"性灵派"那样直抒性情,他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度的挤压,思想被极度地扭曲,他们只能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审美观念,这就是龚自珍《病梅馆记》所表露的"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自然是统治阶级对士族阶层高压限制结果。这如文中所说,这是文人画士,心里知道其中的意思,可是他们不能明白地昭告天下,就用绳子束缚住天下之梅。那么这些"夭梅、病梅"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由于文人画士"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就是把正枝砍掉而养护斜出的枝条、把密集的枝条删去而留下稚嫩的枝条、把昂扬向上的枝条锄去扼制住梅的勃勃生气造成的。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这应该是清代文人在清朝高压政策压制之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只有"夭梅"、"病梅",才能卖得好价钱。江浙地区众多的文人画士都以"夭梅"、"病梅"为美丽。这些文人画士自然是被"改造"的士族分子。

红楼论坛:贾宝玉跟林黛玉性情相投的原因探源

《病梅馆记》的作者龚自珍

那么,如何改造这样的"夭梅病梅",使其恢复到自然状态呢?按照龚自珍的理解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这是他痛哭多日进行反思以后找到的"改造"方案。那么,这种"自然状态"是什么状态呢?就是个性性情的解放或者说民主主义思想。

红楼论坛:贾宝玉跟林黛玉性情相投的原因探源

贾宝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