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多年后发现,原来学习一般的同学大多当了老师,大家怎么看这个现象?

在路上的老秦人


毕业多年后发现,原来学习一般的同学好多都当了老师,大家怎么看?

首先: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而言,就业机会少,选择余地小,毕业后能当老师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众所周知,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原来学习一般的同学,高考时所考学校也一般。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想和重点大学毕业生一样进国企、三资企业等并不容易。

他们毕业后大多会选择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小县城就业。而三四线城市和小县城,可供就业的大型企业寥寥无几,多数为私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待遇不稳定。因此,为了有份稳定的工作,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选择考公务员、考老师的比较多。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工作稳定无后顾之忧。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教师就成了一些毕业生的首选。


其次:每年的教师招聘人数是比较多的,给了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从2007年开始,各省开始招聘“特岗教师”,每年招聘“特岗教师”的人数相比于其他事业单位还是比较多的。

特岗老师最初的工资是由省财政统一发放的,与在编老师相比,特岗教师的待遇相对还是不错的。于是,一部分有志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毕业生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特岗,三年期满后,有的毕业生又通过别的考试,考到了其他单位,但是大部分特岗教师稳定下来,继续本职工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是两码事!在学校学习一般,并不代表就做不了老师,做不了好老师!

我们学校一些特岗老师虽然是普通本科院校毕业,有的甚至还是通过专升本取得的本科学历,但是教学能力却特别强。每次考试所带班级在全县都是名列前茅的。

做老师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激情、有方法,这些与当初在校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划等号。


相反,一些大学毕业生即使学习很好,也未必能做了一个好老师!这其中性格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工作态度更是关键所在。


静静助学


什么叫学习一般的同学?我所遇到的教师,大多数都是读书时偏科严重的,也许高考吃亏,但他所教的那一科,在他读书时,一般都是很拔尖的,只是由于偏科而造成他总分上不去,考不上理想的学校。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所教的这一科,在我读书时一直是全年级前三名,班上第一名,常年当科代表,而当年高考,政治考的太差了,因为,那时政治是考的死记硬背,我们班政治考的特别好的,多数都是其他科差的一塌糊涂的,而自己又不太懂事,所以,当时就有些瞧不起政治,觉得那是靠死记硬背学的,我就搞归纳总结,结果考试时,这科成绩就拖了后腿,总分上吃了很大的亏。工作后,聊起这事,发现有很多同事都是这样的,偏科严重,高考时,总分吃亏;再和一些考上好学校的人聊,发现他们单科成绩并不如我们,就是总分高,所以,我不承认他们比我们优秀。你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好吃好做好学


不得不承认,现在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高考报志愿时普遍都不会报师范院校,再看师范大学的数量,985只有两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除了以上两所之外,还有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南京师大、华南师大、湖南师大。而985一共有39所大学,211一共有116所。

从培养师范生的院校来看,和多年前相比并没有减少,但是从报考师范院校的生源素质来看,相比较20年前下降幅度是非常大的。这主要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家长本身就认为孩子报考师范院校出息不大,因此会左右孩子报考师范的意向选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确实优秀学生大都不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再回到题主所提问题本身,如果你说学习一般的同学好多都当了老师,恐怕你要招骂,因为你这句话就明指现在的教师队伍普遍素质一般,你想大家会容忍你说这样的话吗?再者说,想当老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公办教师需要考录,需要纳编。民办教师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且需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还要有技术职称等条件的限制。

如果你说拿学生时代学业成绩一般来衡量现在的老师素质,这对老师本身是不公平,同时还有职业歧视之嫌疑。任何职业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关键看从事该职业的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再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当了教师,如果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较差,那也绝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矛盾集中的焦点,是如何从抓师德建设大做文章,对于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如何清理出去,成为难题。

因此,在看待社会现象时,绝不能从表面看问题,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寒石冷月


我们高中一个班七八十人,我在班级排名十来名。高考时我的分数高出二本线四十分左右,上的本地比较好的师范学校。毕业后,挤破了头,考上招教,成为一名正式老师。

等正式上班,发现身边的同事基本都是三本、专科,甚至有一部分老师不是普通高中毕业,而是职业高中毕业然后考的专科。

但是这并不影响她们的教学水平,有很多老师教学成绩好,教学方法得当,和学生家长关系都不错。


愿人人都善良


我成绩不是一般,是较差。我现在教书教得挺好。那些比我学习成绩好的工作也没见有多少比我干得好的。人生是长跑,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什么路上。有机遇的原因,也有个人的追求。人是一个复杂的软硬件系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彻底改变你的一身。我上学的时候很少认真学习,教书的时候超爱学习。开新课程的时候,备课到夜里11点是常态。干人事的时候,偶尔加班到凌晨三点。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努力,有的人却会洗心革面。谁知道那些成绩一般却当了老师的人,曾经付出过多少努力。你只是在拿久远的过去和他的当下在做比较。


亦非台2018


9697年高考,93年中考,中考时540分,全校前5的去重点高中,580以上,中专线530分,中专竞争激烈,中等师范没有报名(父亲是老师,报师范一定得,当初就是不想当老师,看父亲老师辛苦),填最好的中专,最后落榜了,去县城普通高中(分数要400以上),400以下大批的就回家,有的工作有的结婚。也有一批考县城技校。上普通高中的是400以上到530分的+中专落榜生,当初只招3个高中班,150人,当初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不好,本科上线不多,某年一个本科都不上线,大家对普通高中不报希望。由于高中没有多预备录人,150人里面有的上技校,有的中专补录,最后合成2个班级,80-90人。

高考是9697年,本科上线2人,专款上线20人,中专40人。我是其中一个本科,读一个专款不服回去复读,考了一本。本科毕业的几个学技术、医术、机械及自动化、铁道,毕业先干技术,现在往管理方向走,就业在市级以上城市。专科的去高等师范、法学、市场营销,毕业高等师范的回到乡中学,县中学,高中,当老师的主要力量,一般某一科成绩好,如化学好就教化学,语文好就教语文,毕业后多数人回县城工作,96届1999年县城还包分配,20年后有的当科级、副科级干部,有的还在普通员工,副处级的还没有。。在市级以上城市混的,大多换了3个单位,准备副高职称,副处级。


南海燕2020


真不好意思!“三味"不仅是一名老师,而且也是当年那帮老同学中“学习一般"的那部分。

不过,我觉得这也正常,没啥不对劲的。至少,自认为还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

“三味”是1986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并考上的师专。当时,我们县就唯一一所高中,一届5个班。我们班共52名同学,高考前一个月,进行一次“预考”,其中约20个成绩差点的同学,在“预考"后就被刷掉了,没有资格参加高考。

记得我们班被“预考”刷掉的这些同学,正好赶上当时县公检法系统“招干”,他们大多去参加了招考,其中有7位同学“招干”成功,从此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法官或干警。

剩下参加高考的那部分同学,绝大多数考上了大学和中专。"三味"当时的高考成绩不怎么好,大约在班里20来名的样子。比我成绩好的,一部分上了省内外一些本科大学;还有一部分上了省内外非师范专科学校及一些较好的提前批录取的中专学校;还有一部分同学象“三味"一样上了师范类专科学校,成了后来的中小学教师

当时,我还不理解:那些比我成绩好的同学,为什么不报读师专,却报读了中专

“三味”在此特别想讲一下的是,那部分比“三味”成绩还低的同学,虽然他们基本上去了银行学校、工商管理学校、外贸学校、农业学校、林业学校等,可他们毕业后都被分配到了其他各行各业,如今混得比我们当老师的要滋润得多了。

有时,还真后悔过:当时高考时少考一些分数就好了!上不了师专,我就去上警校了。

我们高中时那帮同学中,后来当了老师的那部分,成绩确实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

其实,我们这些走上了教师岗位的同学们,能力并不差,自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以来,一直就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中坚力量。另外,还有不少老师,通过招聘、借调等方式,改行到了政府其他部门,大多数还晋升到了领导职位

90年代以前,我们当地政府及其他部门几乎每年都有招聘计划和指标,而且形成了一个定势,基本上指定从我们教师队伍中招录。据说,教师队伍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不仅会写会讲,而且还很有处理问题的能力


常听人说:从教师改行来的领导,大会上作报告,不仅普通话很好,而且讲话不看讲稿。——这就是社会对我们这些老师最真实的评价!

比如,“三味"有几位同事,在90年代前改了行:

有一位政治老师,改行去了法院,现升为副院长;

我的大学同桌毕业分在同校,因写作好,书法不错,改行后,现已是县级领导;

还有几位同事,因教学好,懂电脑等,改了行,现在政府部门混得也很不错。

“三味“为何要提这些事呢?就为了说明一个问题:

当年我们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虽然走上了教师行业,但实践证明,能力并不差

我是“三味聊教育",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三味聊教育


如果你的高中不是上的重点高中,你会发现班级里同学,当老师的特别多,有高中老师,有初中老师,也有小学老师;有城里学校的老师,也有乡镇甚至农村学校的老师。如果你上的是重点高中,你会发现班里以后当老师的,确实就是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

我当年的高中同学,很多没有考上本科,上本地师范专科学院的比较多,这部分同学,有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升本成功了,去了更好的学校当老师;而那些没有升本的同学,则基本上都上了乡镇中学或者村小。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有一个同学后来还在城郊某小学当老师,这个同学并没有考上大学,专科也没有考上,而且品质很差,在学校里就是有名的刺头,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情,被学校处分了好几次,也是家长求着学校才留下的,最后竟然去当了小学老师。

如何看待这个现象?“赢在高三”老师认为:

一、以前教师待遇低,吸引不到优秀的学生

说实话,我高中毕业时,也没有打算当老师,当时因为高考失利,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然后打听到这个师范大学考研率高,才报考的师范大学,而且在大学时,也是想跨专业考研,跳出教师这个圈子,最后在各种现实面前,还是被迫选择了一所重点高中的老师。

十七八岁的年龄,正是追梦的时候,那个时候真的看不上老师这份工作,高中时,看到学校张贴的老师工资表,心想这些工资怎么能养家糊口?大学快毕业时,当时省内一所比较有钱的学校给让我去任教,工资每月1800元,说这个待遇非常好,我当时对此嗤之以鼻,但是找了另外一份工作后才知道,工资只有1600元。

在师范大学的同学中,几个优秀的同学考了公务员、考了博士,到了大学当了老师,但是多数同学都还在省内各个中小学任教。

二、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老师的整体水平也在迅速提升

其实,同样是老师,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差距是很大的,像人大附中、深圳中学这些大城市的中小学,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比如人大附中的李永乐老师,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去人大附中担任高中物理老师。

而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的深圳中学的教师招聘情况,也让大家对老师产生了新的认识:2019年拟招聘的35名教师名单,其中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有20人,还有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且35人均是研究生学历,其中8人是博士(3名博士后)。

而像人大附中、深圳中学这样的高中,之所以能招聘到这么“豪华”的教师队伍,都是因为有很高的待遇:解决户口问题、住房问题和事业编等。

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老师这个群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多数城市学校的教师招聘,都要求老师要么来自6大部属师范院校,要么是名校研究生学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那些成绩一般的同学了。

但是,农村或者乡镇中学的教师队伍,在学历和学校方面却差距很大,这些学校因为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招不到好学生,也留不住好老师。

所以,成绩一般的学生当老师,最根本的还是教师待遇过低导致的,随着教师待遇的逐渐提高,随着国家要把教师行业打造成令人羡慕的行业的目标的提出,相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会越来越高,会给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还原从教者真实情况。】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我们那一批从教人员的真实故事。

1986年,我和许多同龄人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中等师范学校。

那时候,初中毕业生可以优先考取中等师范学校和中等专科学校,而师范学校最先录取。因为师范学校四年就可以毕业,毕业就给分配工作,并且,师范学校是免费吃住,每学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30元左右的学费。师范学校条件非常好,因此报考的学生非常多,最难考,竞争力最大,所以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成绩最好。师范学校招生完毕,中专和高中才能招生。

有了好生源,再有师范学校教师的认真负责和师范生的不懈努力,才能保证顺利通过毕业考试。

当时,我们全体同学,也不上网,也不上街,不是上课就是看书,要么就是练习“小五门”(读、写、弹、唱、画)。“读”就是练习普通话朗读;“写”就是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弹”就是学习弹琴,脚踏风琴或者钢琴;“唱”就是音乐里的“唱功”;“画”就是练习画画,画素描、简笔画、水彩画等。大家心无旁骛,每天“三点一线”:就是围绕着教室、寝室和食堂转。确确实实,同学们经过四年的潜心修炼,最后一个个顺利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被分配到全县各个学校,加入到了教育行业,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现在,我们这一批从教人员依然活跃在教育教学的一线工作岗位上,我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很多很多的人已经成为一名名名符其实的骨干教师,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繁重的工作,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了无数的优秀的人才。

这就是曾经的老中师生。也是目前学校里的中坚力量!

这就是从教人员的真实情况!


中小学教育者


聪明的人不适合当老师。她在前面跑,你在后边追。匡匡匡他过去了,你过不去。大部分人都没学会。这能教出什么好学生,普通的人有耐心,知道笨人在想什么。他的思路就更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大学以上是聪明的,老师更有价值。大学以下,笨一点的老师更有用。毕竟大学以前算不上精英教育。我小学的时候教我的那个老师就比较笨。他总是不会的时候问其他老师。但是他教出来的成绩比那些老师都要好。而那些聪明的老师教出来完全不如他的成绩。就是在那些年里完成了积累和飞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