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為何不親自管家,而讓王熙鳳甚至李紈,探春,寶釵等人呢?

權力是個好東西。正常情況之下,一沾了權力的邊,就會上癮。王夫人為什麼不親自管家、不掌握榮國府的內權呢?肯定有她的不得已之處。

王夫人為何不親自管家,而讓王熙鳳甚至李紈,探春,寶釵等人呢?

首先,不是外部環境的問題。賈母還是比較信任王夫人的,邢夫人還不如王夫人。而李紈、王熙鳳資歷太淺,都不足與王夫人形成競爭。

王夫人為何不親自管家,而讓王熙鳳甚至李紈,探春,寶釵等人呢?

既然不是外部環境的問題,那就只能是王夫人自己的問題了。

王夫人自己有什麼問題呢?主要是她對管家之權,沒有太大的興趣。

咦,前面說了,權力會上癮,怎麼到了王夫人這裡,又沒有興趣了?作者這不是自己打嘴嗎?

王夫人為何不親自管家,而讓王熙鳳甚至李紈,探春,寶釵等人呢?

唉,沒興趣,不是這東西不好玩,是自己駕馭不了。王夫人駕馭不了權力,才會對權力沒了興趣。

王夫人沒文化,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行酒令,“至王夫人,鴛鴦代說了一個”,連個酒令也不會說。她也沒有學文化的興趣。否則像王熙鳳,通過看帖子和賬本,能自學到“頗認得幾個字”的地步。王夫人在賈府生活多年,卻始終沒學到一點半點。

王夫人為何不親自管家,而讓王熙鳳甚至李紈,探春,寶釵等人呢?

王夫人身體也不太好。賈母就說她是“本來老實,又生得多病多痛”。但是書中並沒有直接描寫她生病,也許“身體不好”只是一個藉口,用來遮掩她的生活與興趣的貧乏。

王夫人很少有主張。什麼事問到她頭上,不是“老太太說哪裡好,就在哪裡”,就是“這也罷了”,順水推舟。

王夫人為何不親自管家,而讓王熙鳳甚至李紈,探春,寶釵等人呢?

但是,王夫人很魯莽。不管是對金釧兒的處置,還是把晴雯都攆出去,都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時衝動。每次發生了嚴重後果,她都很後悔(她為金釧兒之死哭過,晴雯之死導致寶玉生病,她更是後悔不及)。但是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她的處理辦法不會有一點點進步。

王夫人為何不親自管家,而讓王熙鳳甚至李紈,探春,寶釵等人呢?

還有很多,我們不一一分析了。總之,這是一個心靈枯涸、思想貧乏、先天缺少才幹、後天又不努力進步的角色。

王夫人不得賈政的歡心,但是不用擔心“休妻”什麼的。她的出身,她的三個出色的兒女,都能保全她的地位。

除此之外,她一無所長,也沒有絲毫興趣。管家?誰愛管誰管,只要不來煩我就好。權力?誰愛要誰要,反正給我我也用不了。

王夫人為何不親自管家,而讓王熙鳳甚至李紈,探春,寶釵等人呢?

於是,年輕的王熙鳳,以及李紈、探春、寶釵,不管內心如何、是否自願,都不得不趕鴨子上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