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寶什麼都很好,就是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愛自己玩怎麼辦?

飯飯174579266


這種喜歡獨處的孩子智商都很高,讓他們獨處吧,有利於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孤獨的人是可敬的


一點不用擔心,我家小孩小時候就這樣子,看到人就藏起來,或哭,出去玩還得牽我手,就是接觸人少了,我自己帶她,每天就我們倆,再就是姥姥姥爺,下樓就怕人,後來我老公去外地,我也帶孩子去住在廠子裡,每天好多的人都來逗她,打招呼,我還帶她去廠子周圍去認識鄰居,鄰居家也有小孩,性格就越來越熟悉,膽子也變大了,多帶她去遊樂場認識多一點的人,有性格很好的小哥哥小姐姐也鼓勵她一起玩,小孩子好像都比較喜歡比自己大一點的孩子玩


幸福就好137397061


多大了呀?孩子如果還小沒事的,大一點兒就好了,媽媽試著多引導。

我閨女在兩歲前也不和小朋友玩,後來和奶奶回老家了一段時間,學會和村裡其中一個小朋友玩了,現在出來城市也知道主動找小朋友玩了。不過,她喜歡找和她差不多大,或者稍微大一些的女孩子玩,像其他比她小的,或者男孩子她不喜歡玩。

寶媽試著多引導孩子和年齡相仿的小孩子玩,慢慢就好了呢。


河豚喲


作為家長,無論是男寶還是女寶,孩子不合群,確實心情很焦急,我面對過同樣的問題。

孩子上幼兒園早的緣故吧(男寶2歲半入園),膽怯,不和小朋友交流,老師還總是讓他坐在最後一排,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年多,到大班,我認識孩子班裡的一個小朋友的奶奶,一到星期六和星期天就邀請那個同班的奶奶和和小朋友來家裡玩,因為家裡玩具比較多,那個小朋友每個星期天都來找我家孩子玩,時間一長,我家的小孩就黏上了那個小朋友在幼兒園裡也和那個小朋友玩,慢慢的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穎子在前行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不願意和別人玩兒。小區院裡的孩子卻經常玩兒在一起。原本我也擔心孩子孤僻,不合群,不過通過觀察,孩子除了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性格還是很活潑的,而且也不怕生人。我們也不用太擔心,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等著上幼兒園就可以了。

後來我發現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和小朋友玩,但是有的孩子屬於慢熱型的,或者是比較喜歡安靜,願意自己玩,孩子表現出來的不合群,可能並不是她的本身意思。

我認為家長千萬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不合群的標籤,小心真得成了不合群。

其實,12到24個月的孩子,對朋友沒有什麼概念。在三歲以前他們還處於觀察階段,而不是參與者。你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自私,不喜歡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玩。家長就需要尊重孩子的這種生長特點,不用強迫孩子必須跟別人玩,也不用強迫他必須分享。


愛生活的葉紫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是不同的,生活中會有很多影響孩子性格的因素,其實也折射著孩子心理發育的狀況,比如:



1、性格內向、怕生

有些寶寶天生性格比較敏感,在人際交往中可能會顯得內向、靦腆、慢熟。而有些孩子怕生是因家庭環境造成的,例如小時候如果過度保護,會導致孩子容易對環境產生懷疑。

以上不管哪種情況,爸爸媽媽都應該放慢腳步,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也要儘量創造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例如多去兒童多的場所玩兒。

如果能有經常見面的、熟悉的小夥伴就更好了,更容易讓孩子有安全感。 但是,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融入他人,容易起反效果。也可以從旁觀遊戲開始做起,通過在旁邊看,慢慢降低心理阻力。



2、缺乏安全感、出現分離焦慮

有時,孩子不願意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兒,而是更喜歡呆在家長旁邊,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對分離產生焦慮。

這也許源於平時爸爸媽媽的陪伴不足,與孩子進行高效互動的時間少,孩子更願意黏著家長玩兒遊戲。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從日常的陪伴做起了。

3、有過不愉快的經歷

如果孩子以前在遊戲中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例如被推到倒了、被搶了玩具等,可能會有防備心理,不願意再和其他小朋友玩兒。

黨是這情況下,爸爸媽媽也不要逼迫孩子,可以讓孩子在有其他小朋友的環境中,進行旁觀,或者平行遊戲,漸漸讓孩子對環境產生信賴。

其實,孩子們在一起玩兒,發生摩擦是難免的,關鍵看家長如何處理。

要讓孩子理解“別的小朋友並不是故意的”或者“並沒有惡意”,即使遇到最糟的情況,孩子是被別人惡意欺負了,我們能不能讓孩子明白,這些人是極少數,我們周圍還有更多善意的小夥伴值得交朋友,都非常重要。



4、物權意識強,不願分享

有些孩子不願意和別人玩兒,是因為處於物權敏感期,對自己的玩具、小領地,佔有意識比較強,不願意分享。

孩子有了物權意識並不是壞事,是心智發育的一個表現,但如果不加引導,發展成“自私自利”就不好了。

爸爸媽媽平時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相關繪本,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過於寵溺孩子,而是找契機培養分享意識。

例如家長容易把好吃的都給孩子。以後每次到了吃點心、吃水果的時間,都可以問孩子:“能不能從自己碗裡分享一塊給媽媽呢?”

不要強迫,而是和顏悅色地徵詢意見,講到孩子同意分享為止,並養成習慣。玩兒玩具的時候(如積木),也可以讓孩子分享一部分給媽媽,而不是全部都是他自己玩兒。



5、排除孤獨症

孤獨症也叫自閉症。大部分孩子都有可能發生不願意和別人玩兒的情況,家長不用擔心。但也有極少數可能行是自閉症。

有自閉症的孩子,並不僅是不愛說話,而是缺乏與人交流的傾向,譬如前面說到“平行遊戲”,孩子會流露出想要靠近別人的意向,走近他人的遊戲場所進行遊戲活動。

自閉症兒童則很少主動找別人,甚至出現躲避,對父母的呼喚沒有反應,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 語言很少,即使會說也寧可手勢代替,較長時間沉迷於某種或幾種單調的遊戲。

例如熱衷看天氣預報,卻對孩子們都喜歡的動畫片、兒童節目沒有興趣。也有孩子每天必需吃相同的飯菜,出門必須走同樣的路線等。

如果懷疑孩子有自閉症,需要儘早就診、進行干預。



那麼,日常應該如何引導或者幫助孩子適應身邊的環境,融入群體呢?

1、讓孩子有玩伴

這也是作為家長必須要做的第一步,同是在一個生活區,周圍肯定有同齡的孩子,或是鄰居,或是朋友,家長之間要相互交流,同時也能帶動孩子在一起玩耍。

2、經常邀請小朋友到家裡吃飯玩耍

比如孩子過生日或是一些節日,有活動的主題,邀請小朋友到家裡共同過節日,讓孩子能體會在一起過節日的快樂。

3、家長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出去旅遊

旅遊讓他放鬆心情,親近大自然,解放孩子們的天性,同時去旅遊的地方孩子多,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4、多讓孩子做融入社會的活動

根據孩子的年齡,適當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外出買東西,讓他自己去體驗買東西與人交談的樂趣。

5、家長有時候也要適當的引導訓練孩子的語言交際能力

只有敢說,才能讓孩子放開自己。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孩子們說話,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說的挺好繼續努力之類的。

只有多說,孩子們才能學會與人交流,才能去更好的融入小夥伴們。

最後,在此忠告 :

孩子不合群,會逐漸變得性格內向,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慢慢引導。多給孩子創造交朋友的環境與機會。


JM說史


小女孩兒蠻可愛的,有的時候喜歡自己玩兒,這也是小女孩兒的一種天性,作為家長的也不必著急,也不必召喚,應該培養孩子多喜歡跟小夥伴們玩耍。有意識地要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朋友相聚的場合,而讓自己的小女兒保持跟朋友家的孩子們一種聯繫,時間久了孩子也知道相聚的快樂,小夥伴們共同玩耍的快樂時光,所以說小的孩子不必那麼放在心上,有的時候小孩子是懂事很晚的,所以說家長要有一種耐心,千萬不要看孩子出現什麼不合群的狀態你就著急上火,有的時候孩子成熟的晚,所以說也不必太在意。



一開始我的兒子剛上幼兒園跟誰也不玩兒,整天去幼兒園就知道哭,或者一個人站在角落裡,當時老師都害怕了,想讓我把孩子接回去。後來我說孩子既然進了幼兒園再讓他回家,他可能就認為他這麼一說一鬧馬上就自己得逞了,不用去幼兒園了,這樣的慣例可是培養了孩子任性就會得到家長重視的壞毛病,這樣是不好的。後來有的時候我就把他送到我朋友家裡去陪她的小哥哥玩,甚至是有時候夜裡都讓他住在那裡,慢慢的孩子總喜歡找哥哥玩兒,後來又增加了幾個小朋友,漸漸地我的兒子也從中間到了那種跟小夥伴們玩耍了快樂,從此孩子的性格也活潑了。



家長對於孩子就是一面鏡子,有的時候我們多循循善誘的去講解,去告訴他跟小夥伴們共同的玩耍是最好的,跟小夥伴們團結是最好的美德。這樣的話孩子成長起來也就快了,也就是非常快樂的童年。


伊春美食美客


孩子不喜歡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你要反思了哦。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第一:孩子是不是遺傳了你和你老婆的基因以及生活習慣。如果你們倆口子平時在家就各玩各的,回家就一人一部手機的。或者你們倆口子平時也很少和鄰居朋友什麼的交流的。那孩子也可能和其它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去。

第二:要和幼兒園或者學校老師溝通一下,問明白孩子是為什麼。是有人欺負她了,還是她欺負別人了,或者是被老師批評了。小學老師可能不會管小朋友之間的溝通,但幼兒園老師是有責任管好,照顧好每一個小朋友的。小朋友明顯的不合群,老師應該知道並且處理好。

第三:要看孩子自己一個人是在玩什麼?如果她自己一個玩單人的遊戲或者玩具,或者一個畫畫寫字高興得很,你叫她她還不願意停,那就沒什麼問題。反而你要支持她,甚至向這個方向培養。可如果她一個人在玩本來是需要多人才能玩的遊戲或者玩具,你叫她她也不理你。那就比較麻煩了。可能是有一些心理疾病了。

單胎的寶寶,如果父母和孩子溝通交流得不好,確實會有些孤癖。本來也沒什麼,實在你處理不了,二胎吧。


劍139790523


孩子不是一出生就有社交能力、喜歡社交的,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要經歷一個階段,外加上父母的正確指導才會有有社交行為,主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1歲前

在一歲前孩子眼裡只有親人,最愛的是媽媽,所以這時候孩子對好朋友完全沒概念,對親人的陪伴要求很強烈,只要睜開眼睛沒看到親人就會哇哇大哭,下一秒看到親人出現了便會開心地咯咯大笑。

2、1至2歲

1歲之後慢慢學走路了,便可以出門溜達了,會見到很多小朋友,會觀察到大齡的孩子們一起玩耍,他們覺得很好玩,所以也會上去湊熱鬧,也會跟小朋友搶玩具,但這個時候還不算真正的社交,他們只是對小朋友手裡的玩具比較感興趣,所以還是陪在親人身邊居多。

3、2至3歲

2歲之後孩子開始願意親近同齡小夥伴,因為開始學說話了,跟小朋友能夠進行簡單交流,能交換玩具,模仿對方的行為,看似已經開始社交了,但孩子大部分時間還是以自己玩為主。

4、3歲以後

3歲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了,跟小夥伴在一起的時間比跟親人在一起的時間要長,所以孩子慢慢地開始融入這個“小社會”了,逐漸出現真正的社交行為。

0-3歲這個早期階段尤其重要,作為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幫助,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社交觀”。

1、不要過早干預孩子之前的“戰爭”

孩子間搶玩具,很多家長為了面子過早干涉,甚至違背孩子的意願,強迫孩子分享玩具,這都是不對的行為,孩子只有充分了解到“哪些是我的東西,我要保護自己的東西”,才能間接認識到“哪些是別人的東西,我不可以動別人的東西”。作為家長可以在一旁當觀眾,只要孩子沒有大打出手傷害對方,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畢竟孩子總有一天要步入殘酷的社會,家長不可能一直做孩子的“保護傘”。

2、給孩子創造的社交機會

有些性格內向的家長為了孩子不得不變得“外向”,帶上孩子參加各種轟趴或者聚會,引導孩子們玩互動遊戲,讓孩子多接觸人群,避免對社交產生恐懼心理,這些出發點都很好。但當孩子不願意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也不要強迫,讓他在一旁看就好,畢竟孩子到了陌生環境會害怕,等孩子觀察一陣子,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想跟小夥伴一起開心地玩,再讓他去玩。


我是 您有什麼好的育兒妙招,歡迎留言交流!


馬麻不煩


需要慢慢來引導。可以嘗試根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玩,我家寶寶跟比他大幾個月到一歲的孩子在一起不玩,但跟比他大幾歲的哥哥姐姐就玩,並且跟他們學習他們的動作和表情,很開心。其次可以嘗試根不同的孩子玩,寶寶的記憶力通常都非常好,哪個孩子對她好,他會對她有持久的好感,我家寶寶就認人玩。等等,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寶寶跟其它的孩子玩,慢慢的他就能接受其他的孩子了。不要著急,慢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