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左宗棠的功劳比曾国藩大,为什么曾国藩更出名?

我就是天蝎


这些要从曾国藩回家守制说起


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去世回家守制,同年二月太平天国攻打长沙,骆秉章从湘潭搬来救兵。云南楚雄协副将邓绍良率领的三千镇筸兵,日夜兼程,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赶到了长沙。太平天国的石达开不知道这么快救兵到来,选择退兵。邓绍良进城不久,绥宁镇总兵和春也从广西抽调来长沙。接着,贵州镇远镇总兵秦定三、河南河北镇总兵王家琳、副都统衔头等侍卫开隆阿等都相继调进长沙。张亮基也赶到了长沙,接替骆秉章当起湖南巡抚来。而这些部队他们不太管长沙的死活,只要给饷银就是去守城,张亮基现在是内忧外患,城内抢劫案、强奸案、凶杀案不断发生,大部分都是那批拿了银子不打仗的外省兵干的。张亮基拿不出任只有何有实效的办法来。他不是不能严惩肇事者,如果严惩一旦激起兵变,后果岂堪设想!张亮基亲自巡逻,希望稍减城里的骚动。当时在巡逻时看见只有陕西候补知府江忠源率领的楚勇守卫市井井然有序。而江忠源是曾国藩的好友,同时也是曾国藩保举给朝廷的人才之一。

张亮基跟江忠源商讨下一步的战事时,江忠源说:“自守长沙以来,我军为什么处于不利情况?非实力不足,乃指挥失误。张亮基说如果有诸葛亮的才能的人就好了。江忠源说在湖南有三亮,得一亮,三湘可治。“但这三亮其实是湖南士人中流传,不能不信,也不能尽信。三亮即老亮罗泽南、小亮刘蓉和今亮左宗棠。老亮罗泽南训练湘勇,小亮是刘蓉,刘蓉对经济之学钻研甚深。今亮左宗棠真可谓人中之龙,虽功名是个举人,但经纶满腹,才华横绝,当世少有。并且林则徐也非常器重左宗棠。其实张亮基在来长沙时也得到胡林翼的推荐左宗棠的推荐信,但是张亮基一直没有重视,而听到林则徐器重左宗棠,他为之一动,张亮基十分敬重林则徐。

当左宗棠来到长沙,与众位在商量如果办团练时,他想起来曾国藩在家守制,只有曾国藩的职位和身份符合办团练的最佳人选。但是张亮基写信让曾国藩出山,曾国藩当时就拒绝了。然而左宗棠没有放弃给郭嵩焘写了一封信,因为曾国藩与郭嵩焘是多年老友。让郭嵩焘去说服曾国藩,同时左宗棠拿出一封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寿昌的信。更能增加几分说服的力量。郭嵩焘和他的朋友在说服曾国藩用了些方法,因为看到曾国藩的诗,曾国藩不是腐儒庸吏,他是一个渴望建非常之业、立非常之功、享非常之名的英雄豪杰式的人物。这就是初办团练时左宗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没有左宗棠的大力推荐和坚持让曾国藩出山,清政府的命运就会改变。

在到后来的靖港惨败后,左宗棠痛骂曾国藩,使得曾国藩没有丧失斗志,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在此期间天平天国伪翼王攻打宝庆府时,全省震惊。左宗棠指挥省内绿营、团练同心协力作战,宝庆府城才得以保存,湘省人民才免遭涂炭。曾国藩对左宗棠也是舍己从人。曾国藩在此之前还保举左宗棠当知府,然而左宗棠认为自己的才华堪比周亚夫、诸葛亮。不屑于这个种小官。曾国藩其实比左宗棠更为大局一些,当时也救了左宗棠的性命。


左宗棠在当师爷的时候惹怒永州镇总兵樊燮,而樊燮是湖广总督官文的手下,借此湖广总督官文参了左宗棠为“劣幕”,这里说明一下当时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工作期间,以幕友身份实际掌理湖南全省军政近六年时间,将湖南的各种事务不分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使本来比较贫弱的湖南一变而为“东南保障,天下倚属”,在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同寻常的作用。左宗棠本人也获得了巨大声誉,时人不仅有“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之语,而且连最高统治者咸丰皇帝见到两湖人士或在两湖做官的人,也总要打听左宗棠的情况,这是后话。对一个幕友如此评价和关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时咸丰皇帝还不知道左宗棠,于是下旨如果有“劣幕”就地正法。曾国藩上奏咸丰皇帝全力保举左宗棠。

左宗棠对于与太平天国的战役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曾国藩对于湘军来说,乃至对大清政府曾国藩是核心关键,训练湘勇,国库空虚去筹饷银。他唯才是举,带领一批人才。极力改变官员的腐败风气。打造出最具有战斗力的队伍,兴办水师,打造轮船、恢复科举考试,翻译西方书籍,创办兵工厂、讲武堂输送一批留学人才等等。


曾国藩语录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二人一生的功劳,再来进行一个对比。

左宗棠的功劳:一生主要有收复新疆、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推动新疆建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死后谥号“文襄”,功劳不可谓不大。

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收复南京,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死后追赠太傅,谥号“文正”(文人所追求的最高荣誉)。


因此,从二人一生的成就来看,左宗棠的功劳明显要比曾国藩大的多,单单是收复新疆这一项,左公足以力挫群雄,但为何他没有曾国藩出名呢?我想大概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曾国藩比左宗棠出道更早,待人接物比左宗棠更成熟

众所周知,当曾国藩独自创办湘军的时候,左宗棠还是骆秉章手下的一个师爷。在曾国藩刚做官那会儿,在当时尔虞我诈的朝廷之中,曾国藩无异于一股清流,他刚出道那会儿,依然保持着他那敢作敢当的实干精神,且性格耿直,说一不二,想要凭一己之力挽救没落的清王朝于水火之中。然而,正是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他与当时腐朽的清王朝格格不入,因此也就造成了被处处掣肘。 面对这种情况,曾国藩在为母亲守孝期间,做过深刻的反思,以致于他再次出山的时候,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之前的强势、耿直,待人接物以温和为主。因此,干起事来也事半功倍,也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这也是他为何在以后能不断升迁的原因。


二、曾国藩的成功方式符合大多数人的追求之道,为人处世更易被大众所接纳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之中,毫无疑问,曾国藩的为人处世方式是当下社会很多人所追求的。社会对于生存者的要求是“容忍”,“容忍”制度、“容忍”上级和同事、“容忍”客户,总之,你必须要戴上面具,要让世界看不出你的“喜怒哀乐”,由此,你才会有最大的成功。而曾国藩对这方面的理解可谓修炼的炉火纯青。相反,在这一方面,左宗棠就远不如曾国藩了,一生不是在得罪人就是在得罪人的边缘。所以,两相比较,众人更喜欢曾国藩点。

三、左宗棠跟李鸿章的矛盾导致他在官场中被打压,不如曾国藩出名

众所周知,李、左二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已经达到了那种水火不容的境地,已经由权利斗争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之中。而左宗棠又比李鸿章去世的早,大清国汉臣之中权力最大的应该是李鸿章了,所以,在左宗棠死后,李鸿章多多少少会对其进行打压。而曾国藩作为李鸿章的老师,在曾国藩死后,李鸿章也会多多少少地对曾国藩进行宣传。



所以,综上三个原因,就是左宗棠没有曾国藩出名的原因。


秦皇唐宗


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份功绩是晚清中兴四臣中独一份。然而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曾国藩的名气大,反而处处落了曾国藩一头,这是什么原因呢?

汪郎以为,最关键的地方有两点:1.左宗棠性格耿直,不趋炎附势,容易得罪人。2.左宗棠注重做实事,不善于经营自己的圈子,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人为他鼓吹。

这样一来,脾气不好的左宗棠比能做事、做实事的左宗棠反而有了名气,在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左宗棠被打压就显而易见了。

那么,曾国藩比左宗棠强在哪呢?

1.维护清王朝统治,维护儒家道统?

曾国藩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但左宗棠并不弱于他!

左宗棠独立练军比曾国藩晚,但他长时间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旗下,调动兵力抵御太平军守卫长沙。

不仅如此,正因为他人在长沙,为曾国藩解决了后顾之忧,使得湖南能够为曾国藩的湘军输血(军饷和粮草)。

关键一点,曾国藩在面临挫折时(湖口水战大败)是左宗棠及时喝醒了他!

客观的说,湘军的壮大离不开左宗棠在后方的运作。

而左宗棠独创楚军后,是浙江战场的收复者,对维护儒家道统并不弱。何况他于光绪年间收复新疆,这份功绩是曾国藩无法比的!


2.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之风?

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开启者,自从他在安徽安庆创办军械所开始,晚清进入了近代工业文明的熏陶。

这是曾国藩的历史功绩!

但左宗棠在洋务方面是否就弱于曾国藩呢?并不是!因为中国开启近代海军先河的人是左宗棠,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他筹办了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一家集学校,工厂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近代化企事业组织,为清王朝输送了海军军事人才、造船产业工人。北洋海军的管带(舰长)大都毕业于福州船政局,比如邓世昌!

左宗棠在西征期间,还为西北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他在兰州创办了军械所和织造局,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3.曾国藩强在哪呢?强就强在他的人际关系交往上,强在他的性格上!

太平天国以前,曾国藩能够发迹,得益于他是道光朝第一权臣穆彰阿的弟子,是“穆党”成员,这样有人为他打造个人专属名牌。

其次,曾国藩在做京官期间崇尚理学,和当时的倭仁,唐鉴等北京城内的理学大师交流甚欢,这样进一步打造了自己的知名度。

在他创办湘军后,因为他的性格使然(当然也有固执的时刻),能够将人才笼络到一起,使得湘军为他马首是瞻的同时,又支持其他有利益关系的人,如李鸿章!

要知道,在古代那个讲究乡党、师生关系的人情社会里,这一点曾国藩要强于同时代的任何人。

而实际上,湘军真正的创始人并不是他,是罗泽南;同时因为李鸿章,反而让曾国藩更有名气!

当然,曾国藩还有一点,喜欢写心得(日记),写感受,他能够通过手中的笔记录一切可记录的东西,这样一来即使在他死后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留世,让后人能够从个人行为、思想境界等方面去了解他,加深自己的身后名,

这一点左宗棠是比不上的。

所以如今研究曾左二人的主要文献也是有区别的,《左宗棠全集》中只有左宗棠当时的奏折、信函等文献资料,而《曾国藩全集》中不仅有曾国藩的奏折、信函,还有他的理学文章、心得日记。

这样一比较,曾国藩的名气自然也就比左宗棠大了。

所以啊,打造个人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自媒体网络时代更是如此!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在《左传》中,我国古圣先贤提出了“人生有三不朽”的标准:“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曾国藩就是历史上少数几个同时达到三不巧的人物。


有人曾用这样一幅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按照这个标准,左宗棠收复新疆等不世功勋只是完成了“立功”这一个标准,在立德立言方面远不如曾国藩。

按古代的这个标准,曾国藩几乎就是一个完人,知名度影响力流传度比左宗棠高也是很自然的。

其实这个标准首先是个道德标准,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所以这三不巧的人生三部曲,本质上就是道德文明史。

古代讲究的是教化,讲究的是卫道,这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也有其不足。

这对武将或者通过军事功绩名世的人来说,是不公平,或者说使他们不自觉地低人一头。

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那些从军立下惊天伟业之功的人虽然也被人记住,留名史册,但是往往更多地是被人遗忘,只有在特定时候需要他们的时刻才会被人记起来。

我为祖国收复了1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是立功了,但名头没有一个以道德垂范世人的人响亮。

而写诗文流传于世,也是不朽之一,但是写诗文可又比立功容易太多了。

总之立功,是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树立道德楷模来教育世人是统治的必要手段,因为这样有利于建立道德约束利于统治,但是对民族对国家建立巨大功勋的人不应该处于次要位置,更不应该被遗忘。

你把他们放在次要位置,就是一种舆论引导,让他们容易被忽视被遗忘。

所以我们或许能说出五百个诗人文豪的诗作,但却说不出五百个立功伟业的人物或事迹。

问题在回到曾国藩和左宗棠身上,近二十年后国内对曾国藩的研究得到一个过分火热的地步,各种图书不断,经过近代以来文人的不断吹捧和现在图书的包装,曾国藩成为了一个完人。

这是大时代社会环境造成了。

不管怎样,左宗棠的历史功绩就在那里,他是中国的英雄。


微史春秋


大家好,鄙人司徒少雄,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发表两句看法。

左宗棠与曾国藩同为晚清四大名臣,两人均有建树,彪炳史册。我们先来看看两人的生平和功劳。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劳,被封为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传世有《曾文正公全集》等作品。

左宗棠: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举人身份。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后人写有《左宗棠全集》

从上面对比可以看出,左宗棠的功劳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功劳便是在晚清国家贫弱之际,左宗棠毅然收复新疆,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曾国藩的主要功劳则是平定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内战,而新家阿古柏是分裂入侵行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左宗棠的功劳确实很大。

那为什么有人说曾国藩更加出名呢?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 一个是我们人口基数大,总有一部分人认为曾国藩更加出名,就像也有人说左宗棠更加出名一样。

  • 另一方面因素是曾国藩中过进士,操练湘军结交了很多人才,而且曾国藩亲自写有《曾文正公全集》证明他对人生有更高的感悟,能够影响后人。而左宗棠毕竟是后起之秀,只中过举人,而《左宗棠全集》是后人编辑的。所以左宗棠没有更多的理论知识供大家学习,所以名声可能小一点。吴承恩写了一本《西游记》,他还没什么功劳,不也出名了吗?所以功劳大小和名声没有必然的关系。

    最后,鄙人百万字长篇武侠小说《雍杰传奇》正在头条号上火热连载,喜欢武侠小说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头条号,点击收藏阅读。鄙人每晚都会在头条的悟空问道账号上提出关于《雍杰传奇》的问题,凡是回答正确点赞最多的的书友或者粉丝,均能获得鄙人额外的奖励,活动多多,让我们一起去闯荡江湖吧。


司徒少雄


左宗棠一生为官清廉、爱国爱民,深得朝野与地方的敬重,因其对中国近代所做的突出贡献,被后世人奉为“左公”。主要成就: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平定陕甘,收复新疆,建设西北。其中以其收复新疆的远见卓识为后世所敬仰。

左宗棠平生经历大小战役无数,但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抬棺收复新疆的壮举,1876年,在左宗棠的强烈请求下,慈禧最终决定收复新疆。左宗棠此时已上了年纪,为表示与新疆共存亡,他行军之前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以示自己誓死收复国土。

1876年(光绪二年)4月,清军在肃州(今酒泉)誓师,湘军将领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率军进疆,不久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1877年(光绪三年)4月,清军兵分三路进军南疆,半月之内连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南疆门户洞开。5月,阿古柏暴卒。10月起,清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又趁敌内部变乱,挥兵急进西四城,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残部逃入俄境。1878年1月2日(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清军收复和田,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

清军的胜利,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留给华夏子孙一片巨大的土地与珍贵的资源。也是中国近代受到外国列强欺压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当时的军心民心。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成为新疆首任巡抚,大力建设西北地区,深得民心,功劳不可谓不大。

我们再来看看曾国藩,曾国藩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主要成就是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曾国藩也是为国戎马半生,其功劳自然不必多说,但若要与左宗棠较高低,那么从客观上讲,曾国藩所有的功劳几乎是在汉人的尸堆里建立出来的,打的都是内战,而且最令人诟病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北上进犯北京,咸丰帝勒令曾国藩入京勤王,当时曾国藩正在安徽围困太平军,为了安徽的战局,在李鸿章的建议下巧用权术辞了进京勤王一事,而就在这一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烧毁圆明园,抢走无数的珍宝,满清政府再次妥协签订不平等条约,曾国藩在此次事件中完全丢失民族气节,为华夏有血性之人所唾弃,就国家大义民族气节这方面,曾确实不如左做的好。

综上所述,曾的功劳再大也是为满清统治阶级,而左的功劳却不仅仅是为满清,更为了华夏子孙,所以左的功劳比曾的大,有不同见解的朋友欢迎留言!


相忘江湖多少年


曾国藩受到了许多政治家推崇 李鸿章、毛泽东、蒋介石……都推崇,同时学生李鸿章还掌握了最高权力,大力推崇。

还有就是曾国藩成就极高,

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一个文学家、理学大师,留下一部《曾国藩家训》,成为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首选教材,他的治军经验被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等人学习并借鉴。大家可以通过他的作品更深的了解他,同时还会读他的书,这样印象更深了。

而左宗棠主要是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只能通过他的政绩和战役来熟悉他,想更好了解他就不容易了



一代天骄光武大帝


被统治阶级从来没有什么谁的功劳最大,只是根据时局,以及统治者的需要去明确划分!如果需要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左宗棠在民间的传说或者爱国作为比曾国藩传播的更多,才让你根据传说提出这样的问题为左宗棠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们需要符合自己诉求的英雄,统治阶级也同样需要美化自己统治的英雄,孰轻孰重各自需要知道的那些都是在自己需要的那些地方去选择!兼听则明!我大中国几千年的智慧,历史的传承,万变不离其宗!屹立于东方乃至世界之巅,不过是必然!中国万岁!


熙攘为利往


曾国藩比左宗棠出名是因为曾国藩是翰林院出身,即是文官,也是统领三军的武帅,左宗棠没有考取功名,四十岁以前只是个师爷。


塞外沙驼


左没写日记的习惯而曾有,所以名气大,有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