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當年是如何處理廣東黑社會的?

貓眼觀史


先來說說李鴻章廣東打黑,半年殺了六萬人,這說法是從哪裡來的?

這是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日記裡的記載:有人告訴他,李鴻章在廣東處決的“盜匪”,多達五六萬人。

這是個什麼概念?

李鴻章自1900年1月18日到達廣州,7月17日離開廣州北上,滿打滿算只有半年時間,平均每個月的處決人數高達近萬人。

說實話,每月處決一萬,連續處決半年,這說法誇張了點,但即便把這個數字打個折扣,那半年李鴻章在廣東大開殺戒,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祭出如此霹靂的手段,這跟李鴻章當時的官場處境有關——李鴻章需要立威

甲午戰敗後,李鴻章一人幾乎承擔了所有責任,一切榮譽和實權被剝奪的乾乾淨淨,在京城處境艱難。

所幸,隨後俄國人指定要李鴻章率領大清代表團,出席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這讓李鴻章獲得了9個多月的緩衝時間。

出訪歐美多國,載譽歸來後,李鴻章原以為朝廷能重新啟用他,結果卻是連遭冷遇打擊。

1896年10月20日李鴻章回國,次日進宮向光緒彙報歐美訪問成果,隨後到頤和園覲見慈禧。歸途中經過廢棄的頤和園,李鴻章進去瞧了一眼,不想竟遭到朝臣嚴詞彈劾,說他“擅入禁苑”。

吏部給的處理意見是革職,慈禧開恩後才改成“罰俸一年”。

就此,李鴻章徹底被邊緣化。

之後,慈禧又命李鴻章去考察黃河水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不僅是個冷板凳差事,而且還帶有懲罰的性質。

如果沒有戊戌變法後的朝局動盪,李鴻章可能就要徹底告別官場了。

但亂局給了他機會。

當時的朝局亂在哪裡,又給了李鴻章怎樣的機會呢?第一,端王一黨想廢掉光緒,立自己的兒子為新君,從而上位掌權,慈禧為鞏固自己的權利,除了在朝堂上玩弄平衡權謀,更需要漢臣領袖李鴻章的支持;第二,為應付對外賠款,養活日益膨脹的官僚隊伍,推進各項改革,當時的清廷急需收回地方財政大權,增加收入,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有一位在政商兩界都有威望的人物坐鎮支持,李鴻章無疑是最佳人選;第三,亂局之下,帝王都有留後手,暗置後援基地的意識和佈局,在慈禧看來,李鴻章實質上是後黨的人,算是心腹,此時將李鴻章外放地方,不僅可以讓李鴻章跳出京城這一是非之地,一旦朝中有事,李鴻章可以作為可靠的勤王之師,回援京城;第四,廣東是革命黨的老巢,又是和列強打交道的一線前沿,時任兩廣總督譚鍾麟能力不夠,應付不來,朝廷急需像李鴻章這樣的強力人物坐鎮此地,從而穩定東南。

這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慈禧最終決定重新啟用李鴻章,外放兩廣,出任兩廣總督。

此時的李鴻章已經在冷宮中憋了四五年了,為扭轉此前在官場的頹勢,不負慈禧厚望,使朝廷“無東南後顧之憂”,他必須拿出霹靂手段,整治廣東黑惡頑疾。

當時的廣東匪盜有多猖獗?

提起當時的廣東,有個家喻戶曉的說法——“粵東盜甲天下”。

張之洞在1885年擔任兩廣總督時給朝廷的奏章中說:“粵東山海交錯,民情獷悍,盜匪之熾,甲於他省。”

岑春煊在1898年出任廣東布政使時,陛辭時光緒皇帝囑咐他:“廣東土匪甚熾,到任後宜設法剿辦。”曾春煊到任後,在寫給朝廷的奏章中,多次表示“廣東盜風之熾,甲於他省。”

清末廣東黑道猖獗,是有歷史原因的。

自入清以來,廣東長期活躍著號稱“反清復明”的眾多地下幫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幫會的反清色彩逐漸褪去,又隨著大量打家劫舍的盜匪紛紛加入,昔日的幫會也就成了純粹的黑社會。

到了晚晴,情況變得更糟。清廷一方面要應對列強入侵,一方面要肅清沿海匪患,於是就必須招兵買馬擴充軍警力量。而當時的清廷,財政十分困難,內憂外患稍有好轉時,又不得不立即遣散這些新募的軍隊。

這些被遣散的軍人,因為沒有出路,很多最終都帶著武器加入了地方幫會。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李鴻章之前,廣東都是怎麼打擊匪盜的?

對晚晴朝廷而言,肅清地方首要的問題就是缺乏經費。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稍大膽的封疆大吏都搞了這一手,對盛行廣東的各類賭博,以罰代禁,用罰款收入來支持肅清地方。

晚晴名臣郭嵩燾、張之洞都這麼幹過。

有經費支持,在具體肅清手段上,各位封疆大吏都是按照常規的方法在做,哪個地方的匪盜鬧兇了,就派軍隊去圍剿;平日裡主要靠兩種手段,辦團練,搞連坐。

當時的官場有這樣一個說法:“辦團練以助兵力,查保甲以絕匪蹤。”

但因為晚晴朝廷已經腐朽不堪了,這幾個手段用下去,實際成效並不顯著。

歸根結底,晚晴朝廷沒法解決老百姓生機艱難的問題,解決不了這個,就杜絕不了活不下去的人去鋌而走險。

李鴻章到任後,又是怎麼幹的?

雖說李鴻章到任後,手段比較霹靂,但歸根結底,還是裱糊匠的性質,只是他的聲威大些,動靜大些。

李鴻章去廣東,帶了一個重要的助手。此人名叫劉學洵,昔日的廣東“賭王”,在廣東號稱“劉三國”——文可華國,富可帝國,妾可傾國。

因為劉學洵過去曾在廣東承包過“闈姓”賭博,對廣東各種明暗勢力又非常熟悉,有他輔助,李鴻章施展起所謂的霹靂手段要從容的多。

在李鴻章使用的霹靂手段中,除了上述幾個慣用手段,較特別的是,李鴻章憑藉他的聲威,向朝廷要到了“就地正法”權。

這一點對地方匪盜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李鴻章之所以能在半年內處決那麼多人,歸根結底也在這裡,在地方,他握有完全的生殺大權。

當然,作為善於駕馭局面的朝廷重臣,李鴻章肅清地方,也不是一味地殺人,他很懂得剿撫並用,也很注意分寸。

簡單說,就是能撫則不殺,只殺真正窮兇極惡的黑幫分子,不碰帶有革命黨性質的爭議人物。

照梁啟超的評價,李鴻章在廣東那半年,群盜懾其威名,或死或逃,地方亦賴以小安。


黑句本


在歷史上,曾國藩有“曾剃頭”的惡名,而他的學生李鴻章更是毫不遜色。想當年,他為了處理廣東的黑社會,可謂以雷霆萬鈞的之勢,短短半年時間就搞定了從明末清初以來200多年的廣東黑社會,令外國人都歎為觀止。那麼,李鴻章當年到底是如何處理廣東的黑社會的呢?

當年,李鴻章打黑的起因是1900年,李鴻章被任命為兩廣總督,他剛到廣州,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就是廣州的革命黨和黑社會攪在一起,在兩廣地區異常猖獗。面對這種情況,不僅慈禧太后要求李鴻章著手剿滅兩廣地區的革命黨,而且洋人要求李鴻章儘快剿滅侵擾洋人的黑社會。正是在慈禧老太太和洋人的要求下,李鴻章上任後,就立即重拳打擊黑社會。

李鴻章為了儘快剿滅廣東的革命黨和黑社會,他主要採取了兩大殺手鐧。一是李鴻章立即整頓當地團練、保甲,派兵清鄉,最為特別是是他設立了專門的打黑機構——緝捕總局,並在各地開設派出機構,以便就地審判。既然有了專門的打黑機構,就必須要有後續手段,否則就是“光打雷不下雨了”。因此,李鴻章的第二招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二是李鴻章為此專門跟慈禧太后要了“暫復就地正法舊章,以遏制廣東盜匪日熾”的政策。也就是說以前地方殺人都要上報給皇帝,由中央司法機構核查,而現在李鴻章現在直接給了李鴻章,李鴻章就可以直接審判殺人。

正是有了以上的準備後,李鴻章是揮刀霍霍,利用手中的陸軍、海軍以及團練等民兵,重拳打擊廣東的黑社會和革命黨。他更是利用手中的“就地正法權”,大肆殺人。一時間,廣東各地的城牆上、要道旁,紛紛懸掛起血淋淋的首級。

後來,由於八國聯軍侵華,李鴻章廣東打黑只持續了半年時間,就不得不提前結束,北上議和。據說李鴻章打黑半年時間就殺了五六萬人,令外國人歎為觀止。最後,李鴻章的打黑行動雖然沒有從根本上剷除廣東的黑社會,但是廣東的社會風氣有了很大的改善。雖然李鴻章殺人的手段太過於殘忍,不值得借鑑,但是對待黑社會絕對不能心慈手軟。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李鴻章?這三字湊一起名氣可夠大的,慈禧的裱糊匠可不是白給的。

話說,那個時候的滿清,渾身上下的窟窿眼,堵都堵不過來,按說黑社會這玩意,在那個時間點,他老慈禧根本就不會理會這事,為嘛將她的裱糊匠提溜到這地來整黑社會?

這麼說吧!但凡從慈禧的嘴巴溜達出來的事,那背後頭的深意就有那麼點嚼頭,那咱不妨先聊聊這背景,然後再來說這事。

背景

說李鴻章咱不得不提三個人,曾國藩,左宗棠和這李鴻章,他們三人那是恩怨不斷。咋說呢?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曾國藩的徒弟。左宗棠這人那是假小人真君子,他和曾國藩倆人那是假撕。而李鴻章和曾國藩倆人那叫真撕。

左宗棠會做事,而且是真做事,李鴻章那是會做官,而且是真做官,那官帽子越做越大。

可李鴻章這官帽子做到了甲午戰爭時期,也就差不離了,一個《馬關條約》基本上就把他的仕途就堵上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為嘛會這麼說呢?李鴻章可是老慈禧的左膀右臂,有名的裱糊匠啊!”

你快拉倒吧!啥裱糊匠,李鴻章和慈禧之間的關係,即有利用也有提防。

當時籤的《馬關條約》的時候,小鬼子那是指定倆人中任意一個去聊這事,一個就是李鴻章裱糊匠,另一個就是鬼子六這慈禧旗人裡邊的餐巾紙,弄髒了插嘴用的。

可最後這差事卻是李鴻章領了,為嘛呀?

那會擱朝堂上都一幫子明白人,這前邊剛剛還被小鬼子按到大海里狠狠的揍了一頓,國人的怨氣都沒地撒,而這去了,不是割地就是賠款。

這怨氣勢必像火山一樣的噴發出來,誰去籤,這誰就第一個被烤了,丟官擼帽子那都是小事,重了就有可能腦袋要搬家,用這腦袋去堵這火山口。

也就是說,這是個誰幹誰死的事。這不李鴻章為了保命,去之前要死要活的從光緒的嘴巴里掏出個割地授權來,這就是為以後鋪路呢?

這事就是趕巧了,小鬼子地頭竄出個不機敏的,給了李鴻章一槍,這一槍算是救了李鴻章一命。

按照當時的說法,這一槍就省了一億兩白銀,而李鴻章把那染血的黃馬褂收拾收拾,這就收起來了,拿回去給慈禧瞅。

其實這事的前因後果咱也寫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瞅瞅,咱在這就不細說了。

所以《馬關條約》這事一結束,咱大華夏這地一片的譁然,那指責烏央烏央的鋪天蓋地的就向著李鴻章撲了過來,最後李鴻章那坐了二十五年的直隸總督外加北洋大臣的帽子全丟了。這一傢伙可就閒了下來。

咋說呢?李鴻章那會可是各國的香餑餑,他這輩子籤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多達三十多個。

在這個時間點上,大華夏這地他是待不下去了,擱那都有人撩他。這回頭老毛子伸出了橄欖枝,把他請去,去瞅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禮,他這就在外邊呆了九個月。

算是避開了風頭,但這回去以後,基本上是做上了冷板凳。

而因為甲午海戰,以及後續的《馬關條約》引發的戊戌變法的動盪正在進行當中,他這靠邊站也是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原因

那會任誰都看不清楚,整個朝堂,整個天下的局勢。

首先這光緒和這慈禧相互掰手腕,這引起的各方震動。端王這個不要臉的,為了給兒子弄那光緒屁股底下的寶座,到處的煽風點火,而慈禧還得時不時利用手裡的砝碼玩平衡,還有那二百多年下來,漢臣和滿臣的天然敵對,那叫個亂啊。這勢必要找一個漢人,把這漢臣的思想統一下,壓上一壓。

還有就是錢的問題,畢竟《馬關條約》您都簽了,按照規定得把錢拿出來啊,可滿清那國庫裡都能餓死耗子了,您還得想辦法。這一想辦法,得咧,那聞著銅臭味道的蛆蟲,早就開始蠕動了。

滿清整十兩,他們就盤算著咋就能整二十兩,您不把這蛆蟲掃掃,錢還沒有賠完,滿清自己個就得先完蛋了。這就得找個人到商界打掃打掃這些個垃圾。

再有地方上,那也亂。救治民族於危亡的革命黨那也是多如牛毛啊,而且尤其是廣東這塊,因為接受西方思想的薰陶,和滿清那思想早就有了區分。那麼滿清勢必要對這事加以約束,這就得找人來幹這事。

話說這朝堂上能壓的住角的漢人,那非李鴻章莫屬,可他前邊的罪過還沒洗乾淨呢?回不來呀。

於是慈禧把這目光就投向了廣東這地。廣東好啊,天下的錢財這地就能佔一多半,把這地理好了,錢的事就差不離了,而且順道還能把革命黨給整治整治。

這功勞有了,李鴻章回到朝堂上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去了之後

所以這就有了六個月就殺六萬人的事,那會廣東那城頭上掛滿了一個個的血葫蘆,惹的烏鴉繞著城頭飛。

話說,您這幹嘛都得有錢不是。可李鴻章從慈禧哪裡就領了個官帽子,至於錢?

“俺要有錢,要你幹啥?”慈禧翻著白眼珠子說事。

好吧,李鴻章去廣東的時候,這就精挑萬選的,找了劉學洵,這人別的不好,一手好的賭術那叫個精湛。

啊!大傢伙猜到了吧,李鴻章去了廣東,就先開了賭場,用賭場摟錢,順道探查敵情,摸情況。

這錢也有了,情況也瞭解了,軍隊建立起來,這就開始抓。

咱開頭也說了,李鴻章這人最會做官,他這殺的全部都是黑幫分子,而慈禧心心念唸的革命黨一個木有,因為李鴻章的底線就是不碰具有爭議的革命黨。

說實話,這殺人也僅僅是治標不治本,這黑社會的土還在,您僅僅是把這土上長的草給拔了,回頭一場雨下來,這草分分鐘鍾還得長起來。

所以當李鴻章行雷霆手段之後,廣東確實清靜了,但他這一走,沒過多久這就又死灰復燃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少年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這句話就是我對李鴻章看法的最好概括。以前年少無知從課本上了解到的都是貪婪,賣國,膽卻的李鴻章。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積累才知道李鴻章方為“真中堂”。他在朝多年,做了許多利民利國的措施。其中包括他整治廣東黑社會。

提起廣東黑社會就不得不先介紹一下廣東黑社會在當時出現及猖獗的原因。

首先,廣東位於我國的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對外溝通方便,使得廣東外來人口數量較多,人口流動量大,再加上當時政府監管力度不夠,衙門處理案件不夠及時、公正,使得社會上犯罪案件數量激增且得不到處理,犯罪人員的不到應有的懲罰,嚐到甜頭後,便組織更多的人策劃下一次的犯罪。

其次,當時廣東的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社會上有一部分人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政府又無力贍養他們,對於他們來說,加入“黑社會”是僅有的可選的謀生出路。再加上當時全國各地幫派組織風氣盛行,比如四川的哥老會、天地會等,在這種風氣影響下,民間組建起來的幫派數量逐漸增加,並逐漸轉化為黑社會。

那麼李鴻章是如何處置廣東黑社會的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瞭解。

第一是政府機構入手。李鴻章到廣東之後便成立了緝捕總局,專門負責緝捕黑社會成員。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肅清官僚內部受賄,對黑社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行為。

第二,李鴻章組建起了屬於自己的軍隊,專門用於打擊黑社會勢力,逮捕黑社會成員,用武力鎮壓猖獗的黑社會。

第三,在處理黑社會的方法上,李鴻章毫不手軟,一旦衙門逮捕到黑社會成員,經審問確定其黑社會成員身份後,立即斬首。用殺一儆百的人方式警醒世人。


第四,抑制社會上新出現的社會組織和幫派,以免使黑社會數量增加,壯大黑社會的力量。

第五,李鴻章為籌集打擊黑社會勢力的經費,就將全廣東的賭博行業全部合法化。這一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當時賭博業經濟的發展,減少了一些無業人口,讓他們有了新的謀生機會,減少黑社會成員的數量,削弱黑社會的勢力。

經過李鴻章的重拳出擊,廣東黑社會猖獗的現象有了好轉。使廣東的社會生活逐漸安定平穩,有利於經濟的發展。黑社會被打壓,幫派減少,減少了反對清朝統治的不利因素,鞏固了清朝的統治。

同樣的,李鴻章的打擊黑社會的措施,在我們當今的掃黑運動中也有很大的適用性,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夏目歷史君


廣州為何黑惡勢力猖獗呢?原因有四:其一、明朝敗亡清朝興起後,很多明朝遺民退居沿海,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結成秘密社團,這些社團後來演變成黑社會,且越演越烈。其二、鴉片戰爭後,廣州成為門戶開放之地,外國勢力快速進入,社會經濟發生極大的轉變,經濟的改變又促使幫會剩行。其三、廣州遠離京城,經濟發達,思想開放,成為革命黨的興起之地。其四、廣州賭博業十分發達,賭博業進一步滋生了黑社會。

李鴻章為了治理廣州的黑社會,他採取了兩個方面的手段:一方面他取得中央政府下放的權力,官、民、軍皆由他節制,同時獲得了“就地正法”的權力,也就是可以不奏請皇帝,直接將犯人就地格殺;另一方面李鴻章組建了緝捕總局,專門負責打黑除惡, 有團練、保甲等軍警專門做這事,數量高達萬餘人。李鴻章派出軍隊四處清鄉,敢有反抗者一律就地格殺,被捕者也從重從快處理,死者首級掛滿大小城牆。每天刑場都人山人海,黑社會成員被斬首、凌遲時,總是觀者如潮,熱鬧非凡。李鴻章的雷霆手段威懾了廣州的黑社會,但是也僅僅是治標不治本,民國時期廣州黑社會依然猖獗!

李鴻章恢復了連坐制度,加大了兵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對黑社會的頭領以及骨幹份子,寧錯殺三千,不放過一個!土匪、會匪、遊勇、鹽梟、鬥匪、洋盜七種黑社會遭到沉重打擊,但是李鴻章並沒有對革命黨趕盡殺絕。比如慈禧太后多次電令李鴻章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祖墳給挖掉,但是他以各種理由拒絕了,為此康有為還專門寫信感謝李鴻章!雷霆之勢的打黑讓李鴻章在廣東威名遠播,小兒啼哭時說李鴻章來了,小兒都不敢啼哭了。同時李鴻章也在廣東站穩了腳,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主導了東南互保,不支持朝廷也不惹洋人。後來廣州黑社會在民國時期又扶蘇,並且勢力越演越烈。


關河南望


李鴻章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在他生前死後備極榮辱。

人們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欣賞他的人,把他捧得縮地戡天,稱他是"東方俾斯麥";厭惡他的人,把他罵得狗血淋頭,和"賣國者"秦檜相提並論。

他的政敵梁啟超卻在他死後一個月為他寫了傳,說他"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又稱讚他"以一人敵一國",給了他公允的評價,也為他的遭遇和生不逢時感到惋惜。

李鴻章的前半生可謂備極殊榮,他在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戰爭中,軍功卓著,後來又發起和領導了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但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李鴻章代簽了《馬關條約》,他的地位和聲譽也由此一落千丈,被人罵為"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他也逐漸被清政府"冷藏"和邊緣化,1895年至1899年,他所任都是諸如出訪歐洲和治理水患的官職,無法參與到國家大事的決策中。

1899年,李鴻章被慈禧太后重新啟用,任命他為全國的商務大臣,總管國內外商業貿易事宜,不久又委任他為兩廣總督,總管兩廣所有事宜。關於李鴻章赴任兩廣總督的原因,歷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慈禧想要廢掉光緒帝,再立新君,因此特派李鴻章南下廣東試探外國人的態度,而李鴻章也趁此東山再起,重任封疆大吏。

另一種說法是慈禧太后派李鴻章到廣東是為了緝拿康有為、梁啟超等革命餘黨,然而李鴻章在到廣東後,對此事並不熱心,甚至私底下和康梁、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還有聯繫,1900年7月,在慈禧太后向11國宣戰後,身為兩江總督的李鴻章還宣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和東南各封疆大吏及外國列強達成"東南互保"的協議。

當時的廣東形勢複雜,盜匪猖獗,對清政府和洋人都是不容忽視的威脅,另外清政府在經歷戰敗賠款後,也急需提高財政收入,派遣李鴻章到廣東,一則是為了治理匪患,二是為了提升清政府財政收入,以穩定其統治。

當時廣東的黑惡勢力之猖獗,張之洞在1885年任兩廣總督期間,曾上書提到:"粵東山海交錯,民情獷悍,盜匪之熾,甲於他省。"

1897年,《申報》、《廣東日報》、《知心報》等報紙也紛紛提到廣東的盜賊問題,《知新報》中說道"地球各國,盜賊之多,以中國為最;中國盜賊之多,以廣東為最。"《廣東日報》上的《說賊》一文中說道:"今日廣東,賊之密佈如棋局,遍地皆賊,官無文武,皆以防賊為慮;家無貧富,皆以防賊為慮。"可見當時廣東黑惡勢力的嚴重性。

廣東的黑惡勢力之所以如此猖獗,也是歷史的遺留問題。

一是明朝亡國後,許多遺民移居到沿海地區,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結成秘密社團,後來逐漸演變成黑社會。二是廣東位居沿海,得風氣之先,經濟發達,思想開放,又遠離京城,許多反政府的革命黨都興起於廣東。另外,廣東的賭博業發達,更進一步滋生了黑惡勢力的發展,他們強徵暴斂,收取保護費,開設"黃賭毒",形成龐大的黑色經濟鏈,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和清政府的統治,甚至公然和政府叫板,劫掠謀殺外籍人士,外國政府也趁機不斷施壓。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1990年12月,李鴻章以77歲高齡赴任兩廣總督,開始了他雷厲風行的"打黑除惡"行動。

打黑首先需要的是資金,此時的清政府歷經割地賠款,資金上已經入不敷出,李鴻章只能自己解決資金問題,於是他下令全面開放廣東的賭博業,使其合法化,由政府發放執照,以籌措經費,在其幕僚劉學詢的幫助下,制定出了一套打黑方案。劉學詢在廣東辦闈姓彩票多年,屬於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對李鴻章的幫助不小。

解決了經費問題後,李鴻章開始武裝起自己的打黑部隊,先是在本地整頓團練、保甲,在各鄉縣之間大力掃黑,還成立了專門的掃黑機構,也就是緝捕總。光緒二十六年(1900)3月14日,他還得到朝廷批准,有了將黑惡勢力人員"就地正法"的權利,開始了他歷時半年多的霹靂掃黑行動。

在掃黑行動中,李鴻章就地正法了多少人,歷史上並無準確數據記載,但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日記中提到:"1900年1月到7月,半年時間李鴻章處決的'黑幫人數'高達五六萬人。"平均每個月就要殺近萬人,實在是驚人的數字。

而經過李鴻章的治理,廣東的黑惡問題,也得了明顯的改善,"群盜懾其威名,或死或逃,地方亦賴以小安"。


煮酒君


李鴻章打黑。

1、漢人翹楚李鴻章。

李鴻章,人稱李中堂,字漸甫,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滿清政府中,漢人是很難有立足之地的,但是,李鴻章卻是個例外,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受到了晚清政府的極大信任,他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直隸總督。他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李鴻章經歷的一系列歷史事件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看到,李鴻章輝煌操勞的一生,1901年11月7日,78歲高齡的李鴻章病逝於北京。


2、李鴻章打黑手段。

甲午中日戰爭後,清政府把屎盆子扣到了李鴻章身上,慈禧太后怕光緒拉攏李鴻章,乾脆把李鴻章派到了兩廣任職,到任後,李鴻章首先面對的就是猖獗的黑惡勢力。廣東黑惡其實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清軍入關後,“反清復明”的組織層出不窮,其中又以廣東人數眾多。,到了清朝中後期,這些組織眼看著反清復明沒希望了,乾脆就成為了黑惡組織攫取利益,由於清政府統治腐朽,越來越多人在走投無路下,加入了黑惡組織中,使廣東黑惡勢力越來越強大。李鴻章到了廣東後,首先物色到了幫助他打黑的助手,他就是“賭王”劉學詢。劉學詢當時在廣東地區開設賭場赫赫有名,人脈眾多,所以李鴻章就鎖定了他作為自己打黑的得力助手,李鴻章故意放開廣東的賭博業,各個黑幫為了巴結李鴻章,紛紛給李鴻章送保護費,李鴻章也是來者不拒,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李鴻章一面大量收取各個黑幫送來的“保護費”,一面又派“賭王”劉學詢帶著一幫兄弟,混入各個堂口中,鎖定各個黑幫的頭目人物。等到錢收得差不多,情況也掌握得差不多的時候,李鴻章開始收手,對黑惡勢力施展出了雷霆手段。他設立了專門的“緝捕總局”,同時還重新整頓了當地的團練和保甲,在各個縣鄉之間,大力開展掃黑。對於那些罪行嚴重之人,李鴻章嚴厲打擊,一律就地處決。由於前期的摸排工作非常細緻,所以一出手就非常精準,廣東各大黑幫頭目幾乎被一網打盡,在李鴻章的鐵腕打擊下,廣東的黑惡勢力受到了極大打擊,幾乎是全軍覆沒,李鴻章廣東打黑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智者說歷史


黑社會自古有之,是存在於民間的鬆散或緊密組織,通過非法活動來獲取利益。如同社會的暗瘡、毒瘤。如今,全國上下打黑除惡,淨化社會,是個非常好的現象。

那麼,李鴻章當年是如何處理廣東黑社會的?

77歲高齡的李鴻章,突然被任命為兩廣總督,一直為世人所猜疑。

1900年1月18日,77歲的李鴻章到達廣州,正式接任兩廣總督一職。然而,李鴻章只幹了半年,7月17日,李鴻章匆匆北上京城議和。

李鴻章是晚清第一重臣,是主持國事與外交的大臣。李鴻章調任兩廣總督,是他自己的要求,為了遠離京城,避開皇儲糾紛和洋人事宜,做一個迂迴。

李鴻章:“當授我以兩廣總督,屆時,外賓必來賀我,詢我以國事,我可就而探之。”

廣州是千年的通商口岸,外貿規模巨大,是清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治理好廣東,是提升財政收入的關鍵一步。此時,李鴻章正是商務大臣。因此,任命李鴻章執政廣東也就順理成章。

商貿發達的地方,必定碼頭林立,各方勢力盤踞,爭奪利益。

廣州更是這樣,不僅僅是盜匪猖獗,而且各種幫派會黨林立,組織結構嚴密、織聲勢浩大、裝備精良。通過強賣強買、霸佔資源、勒索綁票、強收保護費等手段大肆斂財。

1899年11月的《廣東日報》發文《說賊》指出:“今日廣東,賊之密佈如棋局,遍地皆賊,官無文武,皆以防賊為慮;家無貧富,皆以防賊為慮。”

面對這樣的毒瘤,必須下狠手,必選下猛藥。

李鴻章選擇了兩條路:

一是疏導。全面放開賭博業,各種地下博彩全部合法化。同時成立商務局,專門承包了山票、鋪票的經營。這樣一來,將原本屬於黑社會控制的博彩業,收為政府控制。既增加了稅收,又斷了黑社會的成長溫床。

二是嚴打。鐵血獨裁,武力鎮壓。李鴻章一邊摸索線索,制定計劃,一邊向朝廷申請到一向特權:“就地正法”。

作為兩廣總督,要兵有兵,要權有權。以政府行為對方地方民間勢力,那是綽綽有餘。

李鴻章專門成立了打黑除惡的機構“緝捕總局”,專人、專職、專款從事打黑,人數高達萬餘人,成了一支專業化的部隊。

據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記載,在李鴻章任職的半年時間裡,共處決了約五六萬人。

具體殺了多少人,沒有官方統計數據。但是,廣東一帶的民間組織和黑惡勢力確實遭到滅頂之災。導致很多黑社會組織及成員,遠逃海外。這也是國外華人黑社會組織發達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承認,李鴻章是晚清的棟樑之臣,其眼光、能力、手段都是非常高明的。為社會發展是做出了大的貢獻的。


阿呆夢話


晚清名臣李鴻章一生幹了很多大事。除開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之外,李鴻章還是洋務運動的領袖之一,那支著名的號稱“無敵”的北洋水師,就是李鴻章一手建立的。可以說,李鴻章在前半生享盡了讚譽。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甚至稱他為“東方俾斯麥”,也是對他功績的一種肯定。

然而,在甲午戰爭中,隨著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清政府自認“天朝上國”的形象徹底破裂。清政府把一切罪責,幾乎都被推到了李鴻章的身上。

(李鴻章劇照)

1895年後,李鴻章開始被逐漸邊緣化。除了完成出訪歐洲和治理水利工程等一些不痛不癢的任務以外,他幾乎無法參與到國家大事的研究中,形勢對他相當不利。

清朝在甲午戰爭後,很快就陷入了動亂期。清廷內部,光緒皇帝大力啟用維新人士,想盡一切辦法從慈禧那裡奪權。西方列強也瞄準了清朝這塊大肥肉,想要分割蠶食。便在此時,慈禧把李鴻章安排到兩廣地區。

李鴻章南下,慈禧卻有兩個方面的考量:一來,李鴻章是朝中影響極大的大臣,假如他站到光緒那邊,京城形勢肯定會更加混亂。二來,革命黨人在兩廣地區活動頻頻,黑社會勢力也到了必須打擊的地步,朝廷必須要派遣一位有能力的人去解決南方的憂患。

當時,廣東地區的“黑惡問題”是非常嚴重的。

1885年,張之洞在擔任兩廣總督期間,曾上書提出“粵東山海交錯,民情獷悍,盜匪之熾,甲於他省”。1897年,隨著《申報》率先發表了《論廣東盜賊之多》一文後,諸如《知新報》《廣東日報》等媒體,也紛紛發文指責廣東。其中《知新報》甚至以“地球各國,盜賊之多,以中國為最;中國盜賊之多,以廣東為最”這樣的句子,來形容廣東的黑惡橫行。由此可見,當時的事態有多麼嚴重。

說起來,廣東黑惡其實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清軍入關後,“反清復明”的組織層出不窮,其中又以廣東為最。到了清朝中後期,這些組織乾脆就成為了專行強權的黑惡組織,也不再喊政治口號了。

(張之洞劇照)

由於清政府統治腐朽,越來越多人在走投無路下,加入了黑惡組織中。這些人加入幫會後,很快在當地犯下了經營“黃賭毒”、對商戶強行收取保護費等惡行,給當地民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最可怕的是,這些黑惡幫會成員,很快打入官府內部,各地的地方小官與黑惡分子沆瀣一氣。但凡兩廣總督想要徹底整治,都會面臨極大的問題。

但這一次,兩廣總督變成了李鴻章。李鴻章該怎麼辦呢?

李鴻章南下時,帶去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劉學詢,號稱“賭王”。他就是李鴻章打黑最大的依仗。

劉學詢在廣東包辦了闈姓彩票多年,他在廣東黑白兩道,都算得上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李鴻章用他,真可謂是如虎添翼。

在劉學詢的幫助下,李鴻章很快就規劃出了一套打黑方案。

(清末廣州的商販,圖取其意)

打黑需要鉅額經費。在朝廷自顧不暇的情況下,李鴻章得想出另外的辦法。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李鴻章在得到朝廷批准後,乾脆全面開放了廣東的所有賭博行業。這就意味著,只要向官府交錢,那麼所有的賭博方式,都可以合法化。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李鴻章一面大量收取各個黑幫送來的“保護費”,一面又派“賭王”劉學詢帶著一幫兄弟,混入各個堂口中,鎖定各個頭目人物。

等到錢收得差不多,情況也掌握得差不多的時候,李鴻章開始收手,對黑惡勢力施展出了雷霆手段。

他設立了專門的“緝捕總局”,同時還重新整頓了當地的團練和保甲,在各個縣鄉之間,大力開展掃黑。

對於那些罪行嚴重之人,李鴻章嚴厲打擊,一律就地處決。

這樣一來,便使得廣東的黑惡勢力受到了極大打擊。

根據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的日記記載,他得到的消息是,李鴻章在廣東半年時間內,總共處決的盜匪高達五六萬人。這個數字實在是相當驚人。

不過,由於缺乏明確的史料記載,因此,這個說法還有待考證。但在李鴻章雷霆掃黑之後,廣東的黑惡問題,確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古今中外都不乏黑社會,晚清黑社會更多,青幫、洪門都在清朝開始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廣東,黑社會勢力一度十分囂張,李鴻章在慈禧授意下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打黑運動,他動用軍隊,半年砍掉6萬人的腦袋,颳起一場掃黑風暴,令人膽戰心驚。

清代黑社會的歷史

清朝黑社會的形成有一個重要特點——跟政治密切聯繫在一起。

清軍入關後,不是屠城,就是剃髮,還搞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又大興文字獄,實行高壓統治,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壓制漢人,鞏固統治,但這種高壓政策非但見效不大,反而更加激發了反抗情緒,各方勢力、各種組織都打起“反清復明”的旗號,讓清廷十分頭疼。

但這些反抗勢力太過薄弱,不足以把滿人趕出中原,經過康、雍、乾這三代百餘年的“不懈努力”, 各地反抗勢力被完全壓制下去,清廷在全國的統治變得十分穩固。

這個時候,那些“反清復明”的民間結社仍然存在,他們失去了鬥爭目標,沒有了政治意圖,開始將目標轉向經濟利益,並且把“反清復明”那一套暴力手段用來攫取錢財,他們攫取錢財的對象不僅是滿人,還擴展到漢人,所作所為跟那些明火執仗的搶劫犯沒什麼區別,只是組織更嚴密、規模更龐大、聲勢更浩大,實際上已經是黑社會了。

廣東黑幫的猖獗

廣東作為中國南方最大的城市,經濟發達,人口眾多,而且天高皇帝遠,因而成為早期反清復明幫派的大本營。清代中後期,這些民間結社組織轉變為黑幫以後,廣東自然成為黑幫力量最多、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整個廣東被黑幫勢力搞的混亂不堪。

廣東黑幫能囂張到什麼程度?他們公開打家劫舍,綁票勒索,

開設“黃賭毒”,強收保護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黑色經濟鏈和利益共同體。

但凡黑惡勢力猖獗的地方,必定有保護傘的存在。廣東黑幫勢力用金錢開道,收買了當地各級官府官吏,對他們的種種非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提供保護,從中漁利,形成了利益共同體,讓廣東一度陷入黑白兩道共管,只有可憐的老百姓深受其害。

這個時候,因“戊戌變法”失敗而流亡國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也返回國內,試圖組織力量“勤王”,推翻慈禧老妖婆,擁戴光緒帝親政,但他們缺乏武裝力量,便想利用廣東的黑社會勢力充當打手,組織刺殺慈禧和清廷高官,李鴻章也在被刺殺之列。

就連革命先驅孫中山都來到廣東,試圖利用當地的洪門勢力,策劃兩廣獨立。

李鴻章的掃黑行動

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看出清廷的軟弱,趁機大肆劃分勢力範圍,法國趁機強租廣州灣,把廣東變成了他們的勢力範圍,但廣東民眾卻不答應,以黑幫勢力為主的武裝民眾公開與法軍開戰,很多英國、法國商船被搶,洋人被殺,整個廣東亂成一片。

1899年12月11日,英國駐華公使向總理衙門提出嚴正抗議,宣稱如果清政府不作為,英國軍隊將自行出兵,打黑剿匪。慈禧跪舔洋人慣了,抓緊任命李鴻章為兩廣總督,南下打黑。

慈禧、李鴻章和清朝軍隊雖然打洋鬼子不行,但對付自己同胞還是可以的。

李鴻章為了整肅廣東秩序,安撫洋人情緒,決心以鐵腕掃黑,他向慈禧請示後,獲得了“就地正法”的殺人權,就是說不用抓人、不用審訊,不用報朝廷複核,直接殺人即可。

好一個李鴻章,他迅速集結

陸軍、海軍和大批鄉勇,向各地黑社會勢力舉起了明晃晃的屠刀,凡是不聽招呼的,一律殺無赦,一時間殺的廣東血流成河,暗無天日,殺完人之後還把血淋淋的腦袋懸掛在城頭、集市、路邊示眾,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這一波瘋狂的打黑風暴到底殺了多少人?據曾任八國聯軍統帥的德國人瓦德西在自己的日記裡記載,他聽說李鴻章在廣州短短半年時間內,幹掉了將近六萬人!

很多人以為,這是一次單純的掃黑行動,殺人如麻,大快人心,值得點贊。

但實際上,這是一次完全的政治行動,是清廷對民間反抗勢力的一次屠殺。因為廣東黑幫勢力已經和維新派、革命派勾連在一起,充當其打手和爪牙,開始有了政治上的威脅,而這是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統治者無法容忍的,再加上洋人的壓力,慈禧才決定大開殺戒。

至於李鴻章,不過是繼續充當清廷的忠實走狗,亮出自己惡狼一般的獠牙而已。

六萬人,60000人,這是什麼概念?

從鴉片戰爭直到甲午中日戰爭,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屢戰屢敗,屢敗屢降,不是割地,便是賠款,可他們消滅的所有外國侵略者加起來都沒有6萬,卻在半年內屠殺了6萬同胞!這6萬人中或許有很多是真正無惡不作的黑社會,可也有很多被牽連的無辜百姓!

無論別人如何吹捧李鴻章鐵腕掃黑的魄力,我都絕不會給他點贊。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