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晚自习是利大还是弊大,为什么?

横泽隆史


大家好,我是ANNA,我来回答。

关于大学生上晚自习,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个人来讲是利大于弊。

当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是不太愿意去上晚自习的,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初中和高中都有强制性的晚自习,那到了大学之后突然觉得一下好放松,自己可以自由的规划,那我就不去了吧,然后当时每周只有一个晚上有课,其他晚上就和同学们要么在一块儿打游戏,要么有时候出去跑步,要么就去逛商场,但是两个月过去之后就觉得很没有意思,有时候不知道该干点啥。

有一次就背着书包去图书馆上晚自习,当时那会也是挺新奇的,抱着我去回味一下高中生活的心态去的。

刚到图书馆的时候,我也挺惊讶的,因为图书馆晚上也基本上快坐满了人吧,跟我的预想情况是差别比较大的,我还以为没有几个人呢。刚一开始我也看不见进去书,但是你很容易受感染,在那种安静氛围下,你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大家都在认真的要么看书,要么写作业啊,你就会沉浸下去。

在那之后,每周我都会选两天去上晚自习,也算养成了一个习惯。包括上班之后吧,有的时候,晚上也会单独的在阳台上静静的看书,可能也是这么些年来潜移默化形成的习惯。

我也分享一下上晚自习给我带来这三个变化。

(1)显而易见,上晚自习目的是学习,能够对知识形成一个回顾复习和提前预习了,而且我们知道,在大学里更多的是要靠自己主动去学,老师有的时候在课堂上也只是泛泛一讲,如果你能跟得上还好说,如果稍微基础差一点的话,很容易被拉下的,那这会我们就应该利用晚自习来巩固一下学习,不说提高多大吧,至少让你不挂科,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好处。

尤其你看目前来看教育部发通知,取消了毕业前清考,那我觉得大学生更需要去更重视自己的学业,增加学习的时间,而晚自习无疑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

当然上晚自习并不是说你非要去学习,如果你觉得学习枯燥的话,你也可以去阅读,或者写作,绘画,只要不打扰别人就成,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做事的效率应该是比较高的。当然你要上晚自习去玩游戏的或者去耍朋友之类的,那我觉得也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

(2)大家在晚上没有课时,肯定有很多的娱乐方式,比如说打游戏,锻炼身体去健身房,踢球,或者说去逛街,上晚自习等等,在这些方式中我不能说上晚自习比其他方式要好,但至少我觉得应该是可以平等对待,比如说一周你有5天,你至少可以给晚自习一天,或者踢球一天,逛街一天等等,你要给自己业余时间有一个合理规划,但不管怎么规划,我觉得都不能少了晚自习。

(3)这个部分我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近朱者赤。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你会做出不同的事情,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也是我前面提到的,当你身处的那种环境下的时候,你就会慢慢的沉静下来,静下心来,然后去看书或者去复习功课。这种习惯是会养成的,养成一个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一个自律习惯。

到了大学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去支配,也有能力去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但不管怎样我觉得应该大学生还是要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把晚自习当上自己规划中的一部分。


ANNA


有的人认为大学生上晚自习会引起部分学生反感,降低学习效率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但我觉得大学生上晚自习是利大于弊。毕竟大部分学生从小到大都在努力学习,高考是最重要而且唯一的目标,到了大学一下宽松下来就会很迷茫了,于是学习提不起劲,各种活动、言行比较盲目,不知何去何从。



我读的是安徽理工大学,大一会上晚自习,觉得挺好的,这样不至于挂科,还可以认识很多同学,了解更多的事情。要知道,到了大学就会面临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不再是道听途说的那么回事。

如果大一都不上晚自习,班上的同学就会很陌生,要知道大学上课是几个班混合的,很多老师、同学都不会熟悉。更重要的还是那些不怎么上晚自习,经常打游戏的学生很容易挂科。我们班就有一个同学因为挂科太多,大一就退学了。后面又努力学习参加高考考上大学,那个时候我们都上大三了,时光就这样耽误了多可惜啊。

大学里自由支配的时间真的是太多了,特别是大一的时候,我们寝室的学生都比较中规中矩,学习没有目标,生活也不知道该做什么,那时候还没有买电脑,显得很无聊,很空虚。四个人在一起那就打牌吧!后来有电脑了,学习任务完成后,基本都在打游戏。



大二开始,我们就没有晚自习了,学习的任务很难有统一的时间钻心学习。玩心很重的学生是很难脱离出来,进入学习状态的。于是,大二很多学生开始挂科。我们寝室就有两个同学出现挂科了,其他男生寝室挂科的也很多。不得不说,上晚自习有助于学业的完成。

一个大学生完全靠自律来学习是很难的,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养,至少目前还是这样的情况。如果不上晚自习,很多大学生成绩都会很差,也学不到任何实在的知识,考过就忘了。

总之,我觉得大学上晚自习是非常好的事情,利大于弊。如果没有晚自习,大学生活会非常迷茫,考试成绩会很差,基本到了考试前一周再努力学习考过即可。没有晚自习这样的集体在一起的时光,班上的同学没啥熟悉的,比较陌生。


曾经我们寝室四个同学经常怀念高中生活,还是那时候好。多少年过去了,我现在还是怀念高中生活,高中同学。可能是高一开始就长时间在一起的原因吧,那些分班进来的同学就差很多。


徽乡小居


学习从来都只有利没有弊,利弊分析法根本就不适合大学生上晚自习的问题,只能说大学生上晚自习有没有必要,但一旦学生选择了上晚自习,那肯定就是利而不是弊。


在很多的大学学校也是要强调上晚自习的,尤其是大一大二低年级,实际上能上晚自习好处还是很多的。

首先,可以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高中的高负荷学习压力,突然一下子到了大学无所事事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到了晚上没有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彻底进入了放松的状态,玩手机,打游戏,甚至是喝大酒,睡大觉等恶习,就是从晚上没事干开始的。

其次,通过晚自习可以更好的巩固所学的专业课程。要知道大学老师上课并不是像中学一样精细化的讲解,都是点拨一下走马观花式的开放式教学。大一大二是专业基础课掌握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到了大三大四的进阶课程将会面临难度。而且大学期间还有很多证书类的考试,还有考研,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的。白天都在上课,周末还要出去逛逛,如果不抽晚上时间来学习,还更待何时呢?



所以,不要轻易的谈什么晚自习的弊端,对大学生而言,晚上上个自习是百利而无一害,任何创新与自由都不会受限于晚上时间,所以还是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吧!


你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美蛙英语


大学的知识和专业,是很接近生产实践了。多学有利无弊。

到工作岗位上后,就知道知识的用处了。

个人体会说一点,77年高考上大学的。在校没有虚度年华,不光我一个人,大家都一样。晚上补习高中知识,白天大学知识。每个人都是没白天没黑夜学习。晚自习老师还催着休息。

走上岗位,这个设备是旧的,线路乱七八糟的。你可能一下子摸不到头脑,不会解决问题。但我可以设计,从新布线接线,恢复它们功能。有人说我把复杂改简单了。

没有大学知识,图都看不懂,你怎么改。

理论结合实践,但你先得有理论,要不,拿什么结合。

实践出真知,但不能样样都实践。理论也是实践中来的。

因此,别荒废大好时光,晚自习是有必要的。

至于毕业以后路怎么走,往前路是黑的,但知识学到手,总有用武之地。


用户东风55324


大学生上晚自习个人感觉还是蛮好的,第一可以用这些时间到图书馆借点课外书或者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来看,第二和班上同学一起在教室自习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三是总相对来讲比窝在宿舍打游戏的精神世界丰富一丢丢吧。个人观点


文哥也没啥


想起我们的大学岁月如梭,晚自习的时候复习当天的课程,预习明天的课程比较好,另外还有写作业的和情书的以及给意中人传递纸条的。











空中世界的百花园


强制上自习只会让那些想学习的人受到不想学习的人的影响,大学生了,都是成年人了,学习还要别人强制,可笑


l追梦w赤子l


我认为晚上上晚自习挺好里。主要是可以复习一天内学过的知识,还可以预习明天老师要讲的课。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有的人喜欢早上背东西,而我喜欢晚上,因为晚上足够安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行者


如果是老师强制你上自习,而你又很抵触,由此产生反抗情绪,晚自习白白浪费时间就不好。如果你明白老师的用意而认真学习,那就对你的发展有帮助。

如果是你自愿上自习,那肯定是利大于弊了。年轻人精力很旺盛的,趁着年轻多看点书,但是不要读到书里边去,因为社会和书本相差深远。汲取你需要的东西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