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政权套路深,各地诸侯明知是圈套,为何不敢违抗命令?

大岔姐


推恩令的强大之处就在这里,不管你有多大的地盘,我中央也不跟你要,但是你要分给你的儿子们,嫡长子可以世袭封爵,其他的儿子们封侯,从老子的地盘里分出来一部分给他们。刚开始还不明显,但是时间长了,诸侯国的土地可就越来越小了。什么齐王、赵王之类的名头还是那个名头,势力可差的越来越多了。

万一一不小心,你诸侯没儿子继承,那不好意思,我中央就得着了。

这个套路虽然看起来狠,但是诸侯却没办法不遵守,毕竟地盘都是给你自己儿子的,我中央可没拿你的,所以想反对也没办法反对了。


水一白聊历史


用什么违抗?用爱吗?

你也知道套路深嘛,有多深?听我给你分析!

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内容是:众建诸侯少其力

什么意思呢?

原来的诸侯国,继承方式跟皇帝一样,老爹要是死了,大老婆生的大儿子继承王位,其余儿子降级。这样,老爹的封国全部遗留给大儿子,实力不损失。

推恩令怎么搞呢?不让你大儿子赢者通吃了,而是在老爹死了以后,看你有几个儿子,就把封国分成几份,所有儿子全部可以继承不同的王位。比如老齐王死了,留下很多儿子,那就把齐国分割出胶东国,胶西国等封国,小儿子也能继承一个王位。

这个政策的流弊性质在于,最支持这个政策的,往往是诸侯王的宠妾和她们生的小儿子们,你家庭内部首先不支持你了,这造反成本可就大了!对于小儿子来说,原本只能当个公卿,但是现在却可以当个诸侯王!而跟着老爹造反,可能掉脑袋不说,就算成功了,那也是大哥当皇帝,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所以诸侯王要是起兵反抗推恩令,搞不好汉武帝直接就接到了诸侯王小儿子的密报:“昨天我爹在我妈身上说他要造反!“。

再其次,汉武帝收回封国铸币权,又搞盐铁专卖,还取消了诸侯任命封国官吏的权利,诸侯王对于封地的财政可以说没有任何掌控力,没有钱,拿什么为所欲为?

除非某个诸侯王能洁身自好,一辈子就生一个儿子,积攒力量!可是且不说中央会有什么办法对付你,在那个没有避孕设施的年代,你这个诸侯王当到这个份上,还有啥意思。

等到推恩令实施几代人以后,封国由省变市,由市变县,县变乡,乡变村……到了那时候,诸侯王造反就只是一个社会治安问题了。


扣毛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消灭异姓八王,孝惠帝将诸侯国所辖的郡太守的任免权力收归朝廷,汉景帝平定刘氏内部王侯的“七国之乱”,彻底剥夺了诸侯王对封国的行政权力。西汉历代帝王都为消灭地方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而采取各种手段。

到汉武帝时期,主父偃(主父,复姓,赵灵王号主父,其后子孙以其号为氏)对武帝说:“古代诸侯的封地很小,容易掌控,现在诸侯有的连城几十座,方圆上千里,如果中央放松管理,他们就骄横跋扈,容易出乱子;如果中央下命令削弱他们的势力,他们就可能会发生叛乱。以前晁错推行削藩令而导致七国叛乱就是这种情况。现在诸侯王的子弟多的有十几人,而领地和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子弟虽然也是诸侯王的后代,但是却不能得到哪怕一尺的封地,这就显得不仁厚孝悌了。

请陛下命令诸侯王把封地再分封给他的所有子弟,新分侯国不受原王国管辖,这样其他子弟都会感激陛下,而且也会让诸子弟间为了争夺利益产生分裂。陛下这是用推行恩德的方法,实际上却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和势力,中央虽然没有采取削夺的政策,但诸侯王国却逐渐削弱了。”

这样,推恩令以仁厚孝悌的名义在诸侯国实行,明知这是一个套,也只能钻进去却无能为力,没有人能提出反对的理由。武帝后期,郎中令、太仆等诸侯王的王宫官员的任免权也收归中央,并颁布《左官律》,规定在王宫任职的官员不得出任中央官员。从此,西汉诸侯之祸基本解决。


潇湘御史


汉高祖刘邦为了刘家天下江山永固,铲除了异姓王,同时大封同姓王。这些同姓王有任免官吏,征收税赋和铸造钱币的特权。王国势力非常强大,严重的危胁到中央政权安权。汉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很快震压下去,把财政,行政权收归中央,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中央政权,设立十三刺史部,加强对各个王国的监控。后来,汉武帝又颁布“推恩令”,允许王国把土地分给自己儿子建立小国,王国直属领地宿小无力对抗中央。汉武帝又找借口削夺大批王候爵位,这样,汉初经过六七十年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危胁。



这些王国明知道汉武帝对他们挥起了屠刀,只能认人宰割。因为,单靠他们自已的力量根本无力对抗中央。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没有人领头造返。七国之乱后,最大的齐国被分成许多小国。各国官吏任免,财政大权被收归中央。诸侯王没有实力挑战中央政权的权威。


关东侠客


明知道是圈套就能不钻了么?

不钻被打死怎么办?

汉武帝灭了淮南王以后

不听话的诸侯还有几个?

想让别人听你的

不是说非要你智商比别人高

而是只要你拥有别人不敢拒绝你的权力

就可以让别人俯首听命

比如在各大平台做电商

明知道是圈套

你敢不钻么

钻了还有希望活下去

不钻就马上断你流量

让你写再多美文

也不给你推荐

要么你有胆不在汉武帝体制内混了

否则

让你往哪钻

你就得往哪钻

这种御下的方法就叫做

霸道!

所以最有效的管理叫做:恐惧

秦始皇就是这样统一六国的


东郭讲古


我认为汉武帝下推思令国策,分明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消弱遏制众藩王的权力,以达到不能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目地,而众藩王明知是圈套,却不敢抗命不遵,是由一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自高祖刘邦起,为了汉朝江山永固,承续万年,广封了其刘姓子弟到全国各地统治治理,封王者达几十个!外加封了七个异姓之王,为大汉建国立有显著功勋的韩信,彭越就在其列!由于吕后竣使,对非刘姓之王不放心,恐其造反,刘邦吕后随用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为大汉立有汗马功劳的大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候王!只有势力较弱的长沙王得于活命,迫于形势,自辞归隐,汉朝廷收回了藩王爵位!从此,刘邦下诏,非刘姓者不得封王。

汉文帝时,继承其父即定国策,对本家刘姓藩王,实行怀柔宽优政策。正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了藩王坐大,己至尾大不掉!

人心不足蛇吞象,坐地千里,拥兵数万,实力膨胀的藩王!己不满足于当一方诸候,行百里权力!而是把贪婪的目光,盯上了九五至尊的皇位。

文帝亡,景帝即位,当时对诸候国势力之大,如日中天的现状深感扰之,因为这己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的存在,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形成了挑战!随采用了朝中大夫,近臣晁错建议,《消藩策》!想剥夺众藩王的称号与权力!

因政策实行的太急,引起了即得利益集团,众藩王的低制与反对!

势力较大的吴王刘濞,楚王刘戊首先发难,随后淮南等五国相应,发生了七国之乱!

虽然都被中央政权打败,叛乱没有成功,但却大大消弱了国家的势力,动摇了国本,给国家与黎民百姓,带来了很大的苦难!还赔上了晁错一家大小,及全族的身家性命。汉景帝至死都没有解决,这一影响大汉国运的顽疾!

武帝刘彻即位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是国之政策能以全国贯彻执行,是汉帝国强大富足,打击屡屡犯境的北部恶邻匈奴!实现国家富国强兵的宏图大志!战略上由被动变主动,不再屈辱地实行和亲政策,向匈奴送公主,以达到国家不被侵略灭亡的目地!而是勇敢地亮剑,(犯我大汉者虽远而诛之)!为实现愿望,改革势在必行!

消弱剥夺众藩王的势力,就成了当务之急,摆在了国家大政的前头!武帝就在其祖父汉文帝,曾想实行的国策,《治安策》的方略中,加以改进,实行了《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藩王割剧的难题!

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他们的子孙,根据政令,诸侯国被瓜分的零离破碎,势力越来越小,不再复有与中央相抗衡的能力,对朝廷再难形成威胁与挑战!

诸侯王国土分为若干国,使其子孙依次分享封地!地尽为止。

封土广大,而其子孙稀少的诸侯国,就建虚国号,待其有新子孙出生后,再行分封!由以前的长子继承制,改为由诸侯王的次了,三子共同继承!

除长子外,其余子弟都对这一政策持拥护态度,对汉武帝感恩戴德!

这项政策的推出,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文景二帝起,藩王坐大,物极必反的局面!是汉朝庭集权得以维护!中央号令从上到下,能够贯彻执行。

汉文景二帝终其一生,没有解决的难题,于国家稳定相左的拌脚石,被武帝彻底化解了。

要说,明知是汉武帝设下的圈套,众藩王怎么不抗命!这是为啥。

那只有用这句话加以说明,`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众藩王不是傻子,不会冒着被灭族杀头的风险,挺而走险,公然抗诣不尊的!

必较温和的汉景帝,都能以举国之力,打败藩王势力,粉碎叛乱忤逆之举,杀了造反的藩王及余党,而何况当今执政者,为雄才大略,做事果敢的汉武帝!如不尊从中央号令,那就是死路一条!众家藩王都深谙此道!不会自寻死路,与强大的中央皇权作对!

所以说,众藩王没有任何异议,甘心听命于汉武帝的新政!这点不难理解。







秀才说历史


同时,推恩令也有效动员了诸侯王家族内部对于权位的渴求,刺激了其他儿子的野心。明知以后只能当一个闲散王爷,但是总好过日日活在其他兄弟眼色之下。

而且,在汉景帝后期诸侯王的权利实际上已经被各国国相所掌握,这点可以从淮南王想要响应吴楚造反,结果却被国相骗取军事指挥权一事就能看出。

如此三点,让夹在中间的诸侯王只能装傻充愣,掉进了汉武帝的套路之中。


老书蠡


一是不敢,二是找不出违抗的理由。

历经“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他们不再享有官吏自置权,也没有了往日的声望,这个时候的汉室朝廷,俨然是一个巍然大物。


七国都打不赢,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兵权被削弱不说,他们也不一定再能凑齐这么多的诸侯来联手。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乖乖听话。

再者,推恩令有一个诛心的地方,就是把封地分封给儿子们。

这是阳谋,中央并没有掠夺你什么,而且,还可以说是为你的儿子们着想。

诸侯王不愿意分,但是他们的儿子们绝对是愿意的,毕竟在推恩令之前,爵位和土地只能由王世子继承,其他儿子们只能眼巴巴望着。

父亲一去,新王对他们的态度是绝对要打折扣的,父子之情,当然不是手足之情可以比拟。

别以为只有皇子们会上演夺嫡大战,王子们亦然。建文帝时,周王朱橚次子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把自己的老爹都出卖了。


回到武帝时期,王子们蠢蠢欲动,也迎合了推恩令的推行。

手心手背都是肉,诸侯王们其实也不想厚此薄彼,权衡之下,这样其实也不错,而且自己去了之后,王国怎么发展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

如果不想分,大可以生一个儿子就打住,也不会有人逼你要二胎,不过很明显,诸侯王并不可能只生一个。

比如说中山国吧,中山王刘胜生了120多个儿子,他这么做,也直接导致了封国的衰弱。


浮沉于史


这条政策真正厉害的地方是把中央政府和藩王的矛盾转化为诸侯王的家庭矛盾了。

汉武帝下推恩令,原文是这样说的,武帝“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名号。’”

汉武帝说的清楚,推恩不是强迫,你们要干就自己打申请,我来批。当然,刘姓诸侯王们不是看不出其中隐藏的猫腻,但是经过七国之乱之后诸侯王都失去了和汉朝政府较劲的勇气。既然不敢造反,藩王们其实也可以拖着不办,他可以告诉皇帝我的儿子们都淡泊名利,不愿意裂土封侯。但是刘氏诸侯王们除了王太子之外的儿子是不会同意的。他们不但不会淡泊名利,反而会为皇帝的政策感激涕零。

他们虽然贵为王子,但是按照原来的规矩,在亲爹死后,除了王太子高高兴兴的官升一级,面北称王,其他的王子们就失去了靠山,只能靠着新王的接济过日子,兄弟肯定不如老爹疼自己。

现在有机会,自己也可以裂土封侯,面北称孤,不用在老爹死后看兄弟的眼色过日子,他们肯定会找自己的老爹要求推恩,老爹不同意他肯定要闹,不光他们闹,他们的老娘,那些王妃,甚至王太子的老娘,因为王太子很多也会有一母同胞的弟弟,他们一起出动,刘氏诸侯王们要么造反,要么就是和皇帝和自己的一大群儿子,老婆为敌。没有谁能扛得住,这条计策,真毒!


醉美木渎


主要原因是经过汉高祖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汉景帝平定“七王之乱”,中央政府实力增强,各个诸侯王实力被严重削弱,诸侯王再也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



汉朝初期的主要矛盾就是中央政府和各诸侯王之间的冲突。《续汉书·百官五》载:

“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又其官职,傅为太傅,相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及诸卿,皆秩二千石,百官皆如朝廷。国家唯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至景帝时,吴楚七国恃其国大,遂以作乱,几危汉室。及其诛灭,景帝惩之,遂令诸王不得治民,令内史主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

到了汉景帝平定“七王之乱”后,诸侯王的权利进一步缩减,各诸侯国官员的任命均由中央政府掌握,不再由诸侯国内部商定,这样做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各诸侯国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到了汉武帝时期,朝廷颁布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

二是吸取了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这使得诸侯王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三是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



这一项法令的最初想法源于《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实力比较强大,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因此 ,在元朔二年( 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做名义是上广施德惠,实际上是分解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跟今天“和平演变”差不多,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随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各诸侯王的子弟都被封为列侯,几个大的诸侯国随着推恩令施行都逐渐变成小范围的诸侯国,地位与县相当。因此,诸侯演变为侯国,管辖范围和权利大大缩减,成为完全听命于中央的郡县。一直发展到后来,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实力无法与中央抗衡,只能听命于朝廷,汉朝诸侯王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实现中央集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