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通常很看重六月初六這個節日,這是為什麼?你知道這個節叫什麼節嗎?

瑤鄉肖大姐


這個我知道,農曆六月六是“姑姑節”。

我是山東人,老家煙臺農村也非常看重6月6這個節日,俺這農村的規矩是:“農曆6月初6,侄子侄女要給姑姑割一刀肉”。

記得剛結婚時,我嫁到農村婆婆家,公公有個妹妹也嫁在本村下窪子。到了農月初六這一天,婆婆一大早就囑咐我去趕大集,說今天六月初六,俺兒不在家,由你替代,你去焦家趕個集,割刀肉給恁姑姑送去吧。不能失了咱這的規矩,叫人家笑話。以前恁老婆婆在的時候,這一天都得叫上你姑姑回來伺候吃飯的。現在沒老家了,咱送刀肉過去表示一下就好了。


“6月6,請姑姑”在過去農村老家,為了表示自己閨女不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讓閨女在婆家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禮遇,不讓婆婆家看輕,很多爹媽一到農曆六月六就把嫁出去的閨女叫回家好酒好肉招待一番,吃完飯再買些禮品送回去。以表示自己的閨女是寶貝,雖然嫁了人,孃家人也沒忘了她。婆婆家也會不敢太欺負她。

在南方,六月六是還是寺院的“翻經節”。

這個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但是有個傳說大家都知道吧?


傳說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在回來的路上,得罪了送他渡江的大烏龜,烏龜不滿,故意搖晃使唐僧和經書落水。撈起來嗮幹了才保存下來。夏季南方溼潤多雨,藏經閣一般都是木質結構,擺放的書籍卷本容易發黴招蟲子,在南方的一些古老的寺院每逢農曆六月初六就全體出動,打掃衛生,晾嗮經書寶典,尤其一些著名的古老的寺院至今還保留著這個風俗習慣。

小姨婆年輕時看上了一個地質隊的小夥,嫁到了江蘇,她說在揚州農村,農曆“六月初六,家家戶戶嗮紅綠“。

江南梅雨季節,黃梅天,衣服特愛潮溼發黴。尤其南方養蠶多,人們的衣服不少都是有真絲,桑蠶絲材質。這種純蛋白的衣物特別嬌貴,受潮易發黴。一定要翻嗮一番才能穿的。農村農曆六月六,你們那裡還有什麼風俗習慣呢?也和我們這裡一樣嗎?


豔陽之美


在農村農曆的六月初六是個很重要的日子,今天我就講講六月六在我這邊是一個什麼講究,和大家交流學習一下。

1、六月六曬紅綠。在這一天,我們農村每家每戶都會把家裡的凳子搬出來,鋪上竹蓆把家裡的衣服、被子、箱子都要拿出來曬,所以看起來各種顏色的東西都出來,故叫曬紅綠。據說曬了這條的太陽衣物不生蟲子,衣物也不發黴。


2、曬祖譜。也是六月六這天,我們灣的八腳,也叫八仙,就是灣裡有人去世的時候,需要這八個人打理屍體,從穿衣、入棺、下葬埋土一條龍服務。這天八仙會把灣裡祖堂的族譜拿出來太陽底下暴曬,一個可以防止書譜被蟲蛀,防止書譜回潮發黴。二個大家可以口口相傳族譜裡面的故事,讓後來補上的八仙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

3、曬太公的衣物、各種旗幟。灣裡祖堂裡供奉著三尊太公雕像,分別叫文祖、武祖、恩祖。他們身上的各種紅綢等也要拿出來曬曬,還有就是太公出去巡遊的時候的各種旗幟也要拿到太陽底下暴曬。



4、上名冊。也是六月六這天。灣裡上一年度出生的小孩要上族譜花名冊的可以在這一天來到祖堂讓八仙書記員登上族譜名錄,現在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上族譜了,社會進步了。


我是365平凡之路,歡迎大家留言點贊關注。


三六五平凡之路


在我們鄂東農村,六月六也一個節日,叫半年節。也就是說,一年都過了一半了。按說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除夕,為什麼半年不是六月三十日,而是六月六,我也問過幾個老人,他們也說不清楚。只知道祖輩傳,就這麼過。

在鄉下,六月六這天一般家庭都要買魚割肉,供祖先,搞加餐。在過去,已訂親還末過門的兒媳婦,都要接到家裡來過半年節。

記得曾有個人跟我講過一個笑話,說是兩個好朋友在一起打牙祭,朋友甲提出建議:每個人說一個某月的同一天,如果這一天是節日,是有肉吃的一天,就吃一塊肉,沒肉吃的那天就不能吃肉。

朋友甲說,我先來,正月有個正月正。乙說,正月正,有肉吃嗎?甲說,正月正就是元旦,肯定有肉吃呀。就先吃了一塊肉。

輪到朋友乙,乙說,二月有個二月二。甲說,二月二龍抬頭,不算大節日,沒肉吃。

再輪到甲,甲說,三月有個三月三,三月三,小鬼節,要祭先人,有肉吃。甲再吃一塊肉。

乙,四月有個四月四,不是節日,又沒肉吃。

甲,五月有個五月五,端午節,有肉吃,吃塊肉。

乙,六月有個六月六,半年節,有肉吃,終於吃上一塊肉了。

甲,七月有個七月七,牛郎織女會夫妻,有肉吃,再吃一塊。

乙,八月有個八月八,又不是節日,又沒吃上肉。

甲,九月有個九月九,重陽節,有肉吃。再吃一塊。

眼看肉快被甲吃完了。乙說,不幹了,過大半年,我才六月六,吃塊肉。

講個笑活,回到正題。在我們鄂東六月六,一般都要曬一曬家裡的陳東西,如家譜,書籍,布鞋,棉絮,叫殺伏,據說這天曬過的東西不生蟲子。

還有一種鄉俗,對家裡己訂親未過門的兒媳婦,每年要由男方大人送兩次節日禮,上半年是半年節,下半年是年庚節。過去最低是一塊肉,一套衣服。半年節送夏衣,還要送扇子。(有的送端午節,端午節半年節只送一個節日),年庚節送冬季衣服。女方回一雙布鞋。如今這些習俗還保存著,不過一般不送衣服了,只送一塊肉和千元左右現金,讓女方自己買衣服。

以上是村夫夜話家鄉六月六的習俗,謝謝分享。


村夫夜話


說來也真是奇怪,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唯獨這六月初六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名字。雖然說六月初六沒有什麼名字,但是民間還是在每年的六月初六這一天過節。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問過老爹,為什麼月五月初五和七月初七都有名字,六月初六就沒有名字?六月初六算是一個什麼節日,老爹說應該算是“曬衣節”吧。其實也算不上什麼節日,只是過去那時候,農民的日子都過得比較貧窮,為了改善一下生活,就找一個理由改善一下生活。





其實過去所謂的改善生活,也就是全家老少做一頓包子吃,就算是改善生活了。我們這裡的六月六的習俗是包包子吃,而且還有個說法,六月初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就是說在六月初六這一天,出嫁的閨女要給父母割一刀肉。這一刀肉可大可小,但不管多少隻能是一刀。不能因為賣肉的割多了,再割下一塊,也不能因為賣肉的割少了再加上一塊。

至於為什麼就是一刀,不允許再加再減,這個講究我理解的意思是,過去農村實在是太貧窮了,只是為了賺取閨女更多一點的孝心,沒有什麼太深的奧秘。不過我倒認為曬衣節是有道理的,因為每年六月六的這個時間,正好是仲夏,也是太陽光最強烈的時節。陰曆的六月初六,也就是陽曆的七月,是曬陳麥最好的時間。我記得小時候每年六月初六前後,為了不使家裡剩下的陳麥生蟲子,家裡大人都會趁著哪天日頭最好的時候,把往年剩下的陳麥子拿出來攤曬。攤曬以後的陳麥,一年當中不會再生蟲子。


陽曆7月份也就是伏季,雖然說伏季光照特別強烈,但是伏季雨水也較多,家裡的衣服都會長毛,所以要趁著哪天天氣好,選擇一個日頭毒烈的中午,把櫃子裡的衣服統統拿到院子裡晾曬一下,尤其是冬天的棉衣。現在我們穿的羽絨服可以隨時換洗乾淨,過去農民們冬天的衣服都是棉花絮的,不可能經常換洗,所以等到夏天梅雨的季節,冬天的衣服有可能就長毛了,必須拿出去在強光下晾曬。而六月初六前後,正好是曬衣服最合適的時間段。所以說六月初六是曬衣節,還是有道理的。


靈子


我們膠東農村六月六,是新女婿到丈母孃家裡現身的日子,六月六是過去農村唯一一個屬於結婚男女中、男方要管的節日。


在過去,農村剛結婚的男女,一年裡有很多節日要管,什麼管端午,三月三,八月十五,這樣的節日是女方孃家管,所謂的管節日,就是準備這些節日吃的食品,比如端午粽子,八月十五燒雞,新娘母親準備好了實物送給新郎家裡,新郎家分送給本家親戚。

而屬於男方的節日只有一個,那就是六月六,六月六那天,新郎官的父母給新郎做些餑餑,大的小的那麼一堆,還有糖角包子,等新郎把這些餑餑拿到丈母孃家裡以後,就是去丈母孃家中現身了,新娘把餑餑和糖角包子送給親戚朋友。

六月六除了是新女婿現身的節日,還是普通農民的六月六,是為人子女送孝順的日子,這一天裡,農村農民家家戶戶蒸大包子,新鮮的芸豆大包子,放些五花肉,蒸出來後沒等吃,先送給婆婆和孃家。


說起六月六送包子,今天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六月六送包子的故事,我們村裡有個叫小胡的男人,那年六月六包包子,突然他想吃肉餡的,又捨不得包太多,於是他只包了兩個大肉餡包子,自己做了記號,其餘的都是素菜包子。

中午包子蒸熟了,小胡從鍋裡取出包子給父母送,發現蒸熟了的包子找不到他做記號的那倆肉餡包子了,於是就憑記憶挑出幾個包子給父母送了去,再回家後小胡趕緊找肉餡包子,所有的包子沒等吃,被他挨個掰開看,結果沒找到肉餡包子。於是趕緊到父母家裡去看,發現父母一人正掐一個肉餡包子吃。

小胡看了看,懊惱的說道:錯了錯了,倒是送錯了。父母愣了,什麼錯了啊?後來小胡這句話被大家廣為流傳,錯了錯了倒是錯了。

六月六主要是新女婿現身的節日,還是農民們六月改善生活的日子。你們那裡六月六可有什麼說辭?


看農村說農事


在膠東農村通常很看重六月初六這個節日,母親健在的日子,總是聽她嘮叨各種關於六月六的風俗習慣,今天家在南鄉娓娓道來,與大家分享。

在招遠南鄉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家中有閨女新婚初嫁的家庭,總是灑掃庭廚,窗明几淨,殺雞宰鴨,以示隆重。因為這天新姑爺要帶著禮物到岳父門上“顯身”,所謂的“顯身”就是女婿在丈母孃家門上是高門貴客“顯身露世表明身份”的意思,有點類似於在這個特殊的節日上門拜訪宣示主權,嫩家的閨女名花有主,不好意思哈,小婿連盆都端走了,今天上門拜訪就是告訴岳父岳母以及叔叔大爺們,連盆帶花全端走的人就是小婿我,從此嫩家閨女是俺家人,回家就是客啦。

當然新女婿走的時候,丈母孃家是要同等回禮的,捎給親家聯絡感情,表示岳父門上全家接納新姑爺,從此是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啦。

凡是出嫁的閨女六月六這天都帶女婿回孃家,並且要展示廚藝,包好肉餡大包子帶回孃家孝敬父母,所以有“六月六,看谷秀,掰開大包一肚肉”的說法。“谷秀”是指農曆六月異常炎熱,莊稼長勢正旺,已是吐須抽麥穗之時,有經驗的老農會到麥田裡轉幾圈,就會預測到今年糧食是否五穀豐登,會不會又是一個好年景。

過去生活水平總體低下,人均壽命普遍短,所以家中老母親能活到六十六歲是件可喜可賀的事,在六十六歲當年的六月初六,出嫁閨女會割六斤六兩的一刀新鮮豬肉,用稻草拴著招搖過市送回孃家以示慶祝。

所以有“老婆(膠東方言對女性老人的俗稱)六十六,吃閨寧一刀肉”的說法。

在過去,如果老人年滿六十,就會自己提前準備好壽衣,以防百年之後,年紀尚輕的小輩們手忙腳亂,不是丟了這就是缺了那。提前做好壽衣後,又沒有先知功能,知道自己哪天駕鶴西歸,長時間存放擔心蟲蛀,而且膠東半島六月天氣已非常悶熱,正值雨季,氣候潮溼,萬物極易黴腐損壞。所以會在每年的六月六這天,陽氣充足的中午,拿出壽衣晾曬,閨女是母親的貼身小棉襖,專門搬著凳子坐在院子裡,邊和母親聊天,邊翻轉晾曬,隨時準備搶收。以防“六月的天,孩兒的臉,說變就變”突然下雨淋溼壽衣,是不吉利的。當然老人會全程監督,馬虎不得。



記得有一年的六月六,母親帶我回外婆家,正碰上外婆在家做送老用的枕頭和鞋,我眼神好使上前幫忙,枕頭中間繡的是牡丹,兩邊繡的分別是喝水的牛和挺胸打鳴的大公雞。

在老人的意識裡,人老西歸是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牡丹花開象徵過富貴美好的日子,大公雞用來打鳴報時喚醒主人,喝水的牛有講究:在陽間的每月農曆的初一、十五諸事不宜,是不能洗衣的,否則陰間閻王爺知道了,會貯存起來,等有一天過去報到,是要罰你喝掉的。但居家過日子,孩子又多,女人經常洗洗涮涮在所難免,哪能年年月月記清自己一輩子不違規,所以黃牛是幫主人喝混水的。壽鞋的鞋底繡的是高高的雲梯,和幾朵祥雲,意義不言而喻啦,是希望登上高高的天堂,過幸福的生活。



因為六月初六回孃家的都是出嫁的女兒,侄子侄女們都以姑姑相稱,所以有些地方又叫“姑姑節”。


家在南鄉


在農村通常很看重六月初六這個節日,這是為什麼?你知道這個節叫什麼節嗎?

六月六在我國民間也是一個傳統的大節日,雖然在日曆上這天沒有像五月初五、七月七,九月九這樣有名氣的被作為節日重視記載著,但是在各地民間都有流傳著過六月六的習俗,並且因地域習俗的差異,對六月六這天節日的名號也不盡相同。



下面來看看我們膠東農村稱六月六為什麼節,並有什麼習俗吧。

在山東煙臺我的家鄉稱六月六為“囤子節”,“晾曬節”,家家戶戶有著包包、蒸蒸的習俗。六月六看谷秀”的這句傳統民諺在膠東的農村一直流傳著,意思就是說穀子長勢如何,今年的莊稼能不能取得大豐收,在六月六這天基本上就能看得差不大多。如果地裡的莊稼出苗整齊,長勢旺盛,穗大粒滿那就必定會是一個豐收年,糧囤倉滿。


糧囤滿倉之年農民都會在六月進入梅雨季節之前,把家裡的存糧拿出來曬一曬,以防潮溼招蟲,久而久之,這種晾曬糧食的傳統,慢慢的也就演變成了在進入梅雨季節家家晾曬各種怕受潮的東西了,如書籍、字畫、藥材、衣物、鞋帽、被褥等以及林林總總的各種都要晾曬的品物。

因此,依此流傳的習俗,我們這裡家中的老成人也都會在六月六這天去田地裡看看莊稼的抽穗情況,大致的判定一下今年的莊稼會不會豐收。然後會根據地裡的莊稼收成情況,把家中的陳糧和需要晾曬的物種,選擇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拿出來曬一曬。並且這天家家戶戶裡的主婦也都要包上它一大鍋包子蒸一蒸。“包”通“飽”,寓意飽滿,農人通過包包子、吃包子,表達希望穀子莊稼長得旺盛飽滿的美好祝願,寓意著人們的生活會蒸蒸日上。


農嫂話農事


六月六雖不是什麼節日,但是我們這裡六月六還是有講究的。

六月六看谷秀,如果雨量充沛,六月六這天春茬穀子開始技節秀穗,如能看到谷秀,說明今年年景好,收成好,五穀豐登。

六月六曬麥子,六月六是一年當中太陽最毒的,人們將新收的麥子重新曬一次,同時也把往年的陳麥子拿出來曬曬,然後入倉,因為六月六曬不生蟲子。如果六月六以後曬,空氣潮溼,就容易生蟲子。

六月六曬衣服,人們將廚裡的棉衣棉被拿到太陽底下暴曬,即殺菌消毒,更是為了不生蟲子。

我們這裡還有個習俗,用新收的麥子磨成麵粉包水餃上墳祭祖,俗稱”上新麥子墳”,必須趕在六月之前,過了六月六就不能”上新麥子墳”了。


落英鄉間


評戲裡曾唱到:“六月六,春打六九頭。”六月六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是一個正規的節日,而是由於特定的風俗而口頭相成。過這個節日的以漢族居多,其他少數民族一般沒有此類民俗活動。

六月六別稱伏羊節,在節日裡會吃羊肉以示紀念。但最重要的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孃家這邊也叫“叫姑姑”,算得上是一家團聚的好時光。

當然了,我國國土面積廣博,既然不是一個既定的節日,那麼各地在此日所從事的各項活動自然也不盡相同,所以大家無論是何種活動,都是為了圖一個好念想,祝願一家人能夠平平安安,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萌之帆,熱愛文化的小青年(๑❛ꆚ❛๑)



萌之帆


六月六,在南陽可稱為“螞蟻節”,也可稱作“扇子節”。這天早上家家戶戶烙薄的芝麻幹餅,烙發麵鍋盔。吃幹餅的目的是掉了渣子可以讓螞蟻拉走。六月六還是一個特殊的“老看小”的日子,凡在當年“六月六”前或前一年“六月六”後有出嫁女兒的,孃家人要給出嫁的女兒送扇子。最早送的是芭蕉扇,隨著社會發展變為送摺疊紙扇,再後來送電風扇,現在送空調。當然出嫁女兒在“端午兒”先帶上禮物回孃家看看孃家人,否則“六月六”時孃家的嬸嬸們可以不來“送扇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