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歡迎繼續關注、點贊、轉發支持頭條號“藥師說藥事兒”,科普的路上,需要您的參與、助力。


2月1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藥師君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內容,需要我們公眾知道哪些知識?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指南關注老年人、兒童、學生三個特殊人群以及6個特定場所的防控建議,特別提及社區居家發熱者中西醫結合醫學管理專家建議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疾控中心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同時也在國家衛健委官網公佈,共涉及老年人、兒童、學生等3個特殊人群,針對公眾關心關注的幼兒園、養老院、辦公場所、交通工具以及人群活動頻繁的公共場所給出詳細的指導建議。

這個指南還是很有必要收藏,建議時常翻出來看看的。

特殊人群防控指南一:老年人防控指南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指南指出,指導老人掌握預防新冠病毒的個人防護措施,比如口罩、手消毒、洗手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家人共用私人物品(如毛巾、口杯、牙缸、牙刷等),注意平日通風,加強洗手習慣的養成。

同時,關注老年人身體狀況,如果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比如發熱、咳嗽、胸悶、乏力、呼吸困難、腹瀉、結膜炎、肌肉痠痛等,應格外注意,並以下采取措施:

  1. 自我隔離,避免與其他人員近距離接觸。
  2. 由醫護人員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視病情狀況送至醫療機構就診,送醫途中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儘量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 曾與可疑症狀者有無有效防護的密切接觸者,應立即登記,並進行醫學觀察。
  4. 減少不必要的聚會、聚餐等群體性活動,不安排集中用餐。
  5. 若出現可疑症狀的老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學觀察。病人離開後(如住院、死亡等),應及時對住所進行終末消毒。具體消毒方式由當地疾控機構的專業人員或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導。沒有消毒前,該住所不建議使用。

特殊人群防控指南二:兒童防控指南

  • 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參加聚會。
  • 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記得提醒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戴好口罩。
  • 作息規律,健康飲食。飯前便後認真洗手。在家多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體育運動。
  • 從現在起,養成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嘴巴、鼻子的習慣。
  • 如果有發燒、生病的情況,一定要配合爸爸、媽媽及時去醫院就醫。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口訣:人好多,我不去,要出門,戴口罩,勤運動,勤洗手,打噴嚏,不要急,用衣袖,捂口鼻,若生病,告爸媽,遵醫生,要聽話

特殊人群三:學生防控指南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學生防控指南提及在寒假期間和返校途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並且針對防護口罩進行特別的強調,即學生外出建議使用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或N95防護口罩,而非一次性醫用口罩,可能也是考慮到學生群體的免疫力相對於成人較弱的緣故吧。

幼兒園(或學校)防控指南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養老院防控指南

前期小樣本案例分析發現,具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較大,因而此次防控指南特別涉及老年人比較聚集的地方——養老院給與防控指南。

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內容吧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辦公場所防控指南

  • 工作人員要自行健康監測,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包括髮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痠痛等),不要帶病上班。
  • 若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者,工作人員應要求其離開。
  • 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 保持辦公場所內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 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 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總結起來就是:勤監測身體狀況、定期消毒及清洗、勤洗手及設置良好洗手條件、保持空氣流通、保持衛生整潔

交通工具防控指南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對於公眾就是: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對於公交公司工作人員:勤消毒,注意休息!

公共場所防控指南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居家隔離防控指南

重點內容請看紅色部分

  • 居住空間安排

(1)可疑症狀者需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並拒絕一切探視

(2)家庭成員應生活在不同房間,如果條件不允許,應至少保持1米距離分床睡

。可疑症狀者應減少活動,限制居住空間,確保需要共用的空間(如廚房和衛生間)通風良好(保持窗戶持續開放)。

  • 照顧者安排 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員照顧,這位家庭成員應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且沒有慢性疾病。
  • 防止傳播 家庭成員與可疑症狀者在同一房間時,都應該佩戴與面部嚴密貼合的醫用外科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避免直接接觸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導致間接接觸感染的物品。

4. 汙染物的處理 使用過的手套、紙巾、口罩以及其他廢物都應該放在患者房間專用的垃圾袋裡面,標記為汙染物再丟棄。

5. 出現以下症狀時應立即停止居家隔離並及時就醫

(1)出現呼吸困難(包括活動後加重的胸悶、憋氣、氣短)。

(2)出現意識問題(包括嗜睡、說胡話、分不清晝夜等)。

(3)腹瀉

(4)高燒超過39℃

(5)其他家庭成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社區居家發熱患者中西醫結合醫學管理 專家建議(第一版)


疾控局發佈,涉及3人群6場所,《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


歡迎繼續關注頭條號“藥師說藥事兒”,科普醫藥常識,我在行動,需要你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