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那就是頭"老黃牛",提拔他幹啥?丨心酸,3招讓你變"犀牛"

【導讀】

本文主旨:

1.什麼是職場"老黃牛";2.職場"老黃牛"心態的弊端;3.3招開啟職場"犀牛"模式。

閱讀時長約3分半鐘,這是一篇有效解決職場疑點難點問題的職場指導文,各位看官不妨點個【收藏】再慢慢品鑑。

這是個真實案例:

我的同事老馬,部隊副團職轉業,雖然工資上還是享受同等級別的副處待遇,但在職務安排上被連降了兩級,只能給他一個副科長的職務。對此,他一直鬱鬱寡歡,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工作上,埋頭苦幹,以爭取得到更大的晉升。

他自己常講,只要努力,領導一定看得見。但轉業至今六、七年時間,他還是個副科長,一動不動。

在別人眼裡,他就是屬於一頭默默耕耘的職場"老黃牛"。

領導:那就是頭

什麼是職場"老黃牛"

在職場中有這樣一群"老黃牛",他們在公司裡整天勤勤懇懇、埋頭苦幹、加班加點,很少犯錯,也很少建功,老闆不會對其有過多的責怪,當然也不會有過多的讚美。加薪,與他們無緣,晉升,與他們無關。他們有的埋怨上司不公正,有的說時運不佳,有的選擇跳槽卻始終遭遇同樣的命運。

有人說,什麼時候開始,職場"老黃牛"變成了一種貶義?

當然不是,職場中的"老黃牛"們是對他們工作態度的一種肯定,"老黃牛"們在同事間的口碑風評通常都很好,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領導大多數時候也是讚賞有加。但工作態度並不是決定一切的,尤其是在升職加薪的這條路上,職場"老黃牛"心態是有弊端的

到了2020年,第一批80後集體步入40歲,第一批90後也已經踏上了30歲的征程。在晉升這條道路上,有人快有人慢,但往往都是抱有"老黃牛"心態的人總是會比別人慢上許多。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什麼是職場"老黃牛"心態。

領導:那就是頭

職場"老黃牛"心態的弊端

領導:那就是頭

(圖為方圓被辭退後,坐在公司樓下表現出的辛酸和無奈)


前段時間非常火的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方圓,就是和老馬差不多的這麼一隻職場"老黃牛",在公司的法務部門,兢兢業業的工作到了40多歲,但在公司併購後被老闆辭退,開始面臨中年危機。

很多人都有與方圓相同的感覺:我明明工作很努力,為什麼得不到領導的賞識,一次次錯過晉升的機會呢?就像網絡上的一句笑話:我都已經禿了,為什麼還沒有變強?

從我多年的管理經驗來看,職場"老黃牛"心態有3個方面的弊端:

1.最大的敵人是"自我"

在升職加薪的道理上,充滿荊棘,沒有人升職加薪可以一帆風順,往往職場"老黃牛"更是寸步難行。那麼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不是虎視眈眈的競爭者,也不是妒賢嫉能的昏庸上司,最大的障礙往往就是"自我"

這種"自我"通常分為這麼三種類型:(1)不求上進的自甘寂寞者;(2)溫水煮蛙的自我安逸者;(3)目空一切的妄自尊大者。

無論是哪種類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職場上最難克服的敵人。

2.習慣埋頭苦幹,就會永遠埋沒

在《小歡喜》中,方圓直至被辭退前都始終沒有任何危機意識,像一頭"老黃牛"一樣在默默跟耘,對比起單位年輕同事和律師事務所的師弟,才意識到自己晉升太慢,其實這是一種固步自封的表現。

可以說,習慣了埋頭苦幹的人,也就會習慣被永遠埋沒。

當一切成為習慣時,自認為的踏實肯幹,不再是優勢,而成為劣勢,這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已經讓自己滑到了職場的谷底而不自知。在年齡上,或許20多歲的小姑娘小夥子都會比起自己更具競爭力。

3.工作幹得好,不代表適合當領導

有的人幹工作沒話說,專業技術強,業務水平高,但是放到領導崗位上卻不一定能勝任。因此,在組織考察用人之際,首要考慮的是管理水平,其次才是業務水平。

從管理層的角度分析,就不難得出,為什麼職場中的"老黃牛"提拔難度更高:

(1)不懂得如何向領導彙報,因此也缺乏領導的持續關注和對優點的挖掘。

(2)活得過於自我,不懂得想領導之所想,不能設身處地為領導排憂解難。

(3)說什麼就幹什麼,唯唯諾諾,可以當一個好下屬,但不是一個好領導。

既然說,職場"老黃牛"心態不可取,那麼應該怎麼辦?

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做一個踏實肯幹的人,工作絕對是靠幹出來的。對此,我們不僅僅要做一頭"老黃牛"埋頭苦幹、努力耕耘,還需要成為一頭抬頭看路、敢闖敢幹的"犀牛"。

領導:那就是頭

3招開啟職場"犀牛"模式

領導:那就是頭

任何職場都是金字塔形,越往上越困難,在這條沒有硝煙的"晉升之路"上,不知有多少"明槍暗箭",也不知有多少人在"匍匐前進"。如果再不玩玩腦力,即使再怎麼踏實肯幹,吃苦耐勞,也永遠很難晉升。

所以,職場"老黃牛"們也應該與時俱進,讓自己進化成為一隻職場"犀牛",既有自己犀利的鋒芒,也有"犀牛"般的衝勁和闖勁。

1.要有"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衝勁和闖勁

往往權力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與一個人的價值體現程度成正比。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能清醒的認識到,晉升,關係到個人的切身利益,這不是講客氣的時候

(1)晉升意味著人際關係的拓展

在美劇《權力的遊戲》中,女主角丹妮莉絲•坦格利安是我最喜歡角色之一。雖然最後結局黑化了,但在她身上閃耀的,不僅僅是對權力的追逐,更多的是對命運所不屈的抗爭精神。

領導:那就是頭

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從一個手無寸鐵的弱女子,最終成為維斯特洛大陸之統治者暨七國全境守護者,安達爾人先民之女王,大草原多斯拉克人的卡麗熙,不焚者,彌林之女王,鐐拷打破者,龍之母,阿斯塔波的解放者,羅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龍石島公主,風暴降生的丹妮莉絲•坦格利安一世。

在龍媽這一長串的頭銜下,是無數勢力臣服的結果,起初她只有三條幼龍,隨著地位的不斷提高,權力越來越大,與她利益一致的勢力,也都開始向她靠攏,其中也包括男主角——北境之王瓊恩·雪諾。

打開權力人物的史冊,我們看到,古往今來的大政治家都是高朋滿座,門庭若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就是這種廣泛交往風度和能力的生動寫照。

在職場中也是如此,地位的大小,和人際交際面往往是成正比的。可以說,升遷的道路,就是拓展人際關係的道路。

(2)晉升意味著更大的發展轉機

往往有這樣一種情況:當失去一次晉升機會,就很難等到下一次機會晉升,而獲得一次晉升機會,卻有可能連連晉升。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晉升意味著更大發展的轉機。與大多數人平起平坐時,要想嶄露頭角通常都會更困難,而一旦獲得了晉升機會後,可以得到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的鍛鍊,以及獲得知識、經受考驗的機會,被上級所器重的機會也會大幅增加。

要知道,站在更高的位置,你才會發現"上面"的風景更美。

領導:那就是頭

2.不僅要低頭拉車,還要學會抬頭看路

沉下心來幹活是對的,能夠積累知識,學到更實用的技術和經驗,尤其是年輕人是需要沉澱的。

吃苦耐勞、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是職場人優秀品質之一,但不是唯一,"抬頭看路"遠比"低頭拉車"更重要。

如果長期不"抬頭看路",則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與領導溝通不經常,將會錯失展現自我的平臺;

(2)放任自流,自我拋棄,失去奮鬥的目標和方向;

(3)感官鈍化,失去對職務空缺時的敏感度,錯失晉升的良機。

"犀牛"們不會像"老黃牛"一樣,永遠低頭拉車,而是會抬頭看路,大步向前。所以,作為職場人

很有必要跳出舒適圈,抬頭望一望方向和機遇在哪裡

領導:那就是頭

3.修軟實力,造登天梯,展露你的鋒芒

(1)跟對好領導,為前途鋪路

進入職場後的角色通常情況下是沒有選擇餘地的,但我們能選擇跟著什麼樣的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對人"其實也是一種能力。選對了,職場之路暢通無阻,選錯了,就會要吃很多苦頭。所以,進入職場後的"跟對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好的領導,往往會非常注重培養自己的下屬,當你在選擇領導的過程中,領導其實也是在考察你

這就需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一方面能夠最大程度站在領導角度思考問題,領導需要什麼,看重什麼,如何滿足他的需求,如何獲取他的認可。另一方面需要我們不斷通過與領導的溝通和反饋,大膽彙報自己所取得的工作成績,或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2)重細節培養,造登天雲梯

在近期大火的律法綜藝節目"令人嚮往的Offer"中,前兩期連續墊底的小李晨,卻受到了加油團的一致關注和認可,就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

雖然在其他"學霸"面前,他有些黯然失色,以至於前兩期的節目中,排名墊底。但他在工作中卻處處體現出對工作和對同事間的耐心細緻,以至於隨著節目的不斷深入,加油團的六名嘉賓和四位帶教律師對他的評價越來越高。

當別人完成任務時,往往反響一般,而當注重細節的他完成同樣的事情後,總能得到大家的一致高度讚賞。

領導:那就是頭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過這樣一句話: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日常工作中,任務的完成是得到上司賞識的加分項,但不是全部

,而任務中的細節把握,往往可能最後決定成敗。

(3)勤反思檢討,攻更高山頭

有一個德國的孩子,同學都嘲笑他是臭鞋匠的兒子,他一度很自卑。

鞋匠父親希望他子承父業,於是對他說:"我們家族世代都是憑自己的手藝生活,我們不偷不搶,靠自己的雙手吃飯,有什麼好自卑的?再說,無論是總統,還是平民百姓,只要他在這個世上生活,就得穿鞋。"

他受到了父親這句話的啟發,深刻的反省了自己:是呀,全世界60億人,哪怕只有1億人穿自己做的鞋子,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啊。

從此他有了人生奮鬥的目標。

在那之後,他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雙運動鞋,第一雙冰鞋,第一雙多釘釦鞋,第一雙膠鑄足球釘鞋,他就是阿迪達斯(adidas)的創始人阿道夫·達斯勒(Adolf Adi Dassler)。

領導:那就是頭

成功的職場人士,在腦海中會經常進行反思檢討,而反思檢討,就是反省、思考、檢查、研討。從實際工作中,不斷髮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進行思考和判斷,從而彌補短板,糾正過失,使工作不斷趨於完善,走向成熟。

(4)做人要低調,做事要高調

實際上,"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是一種高端的職場戰略

小娟是我們單位的財務人員,平時大大咧咧跟誰的關係都很好,待人也很誠懇,樂於助人。

但是在涉及到財務工作時,他都是一板正經的,正常的報銷她從來也不會卡,但報不了的帳,她都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剛開始還有人想打一打"擦邊球",時間一長,有幾個人碰過壁之後,再也沒有這種情況了。

小娟的工作從來沒有出過紕漏,領導也對她非常放心,後來順利也晉升為科長了。

在做人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姿態、行為、言辭上做到低調,可以當一個"老好人",這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大大有利於人際關係的開展。

然而在做事上,我們則不能當一個"老好人",而是要在思想、心態、細節上做到高調,尤其是對待工作中涉及原則性事項,一定要敢於鋒芒畢露。

領導:那就是頭

領導:那就是頭

寫在最後

在職場中,"老黃牛"們也應該適時的改變自己,順應時代的發展。畢竟現在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如果你只是默默無聞,逆來順受,只會讓人覺得你好欺負,也會錯失無數的機會。所以,"老黃牛"們也要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別人的傷害。偶爾也試著"出角"、"頂牛"一回,讓別人看到原來這是一隻"犀牛",那麼在工作中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會令升職加薪之路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