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农业"模式:新疆如何进行特色性应用?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针对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人们对"草地农业"模式也有了不同形式的应用。

"草地农业"是一种替代型农业模式,并不是简单的种植草地并用于喂养牲畜。"草地农业"在我国的典型应用代表就是新疆。

新疆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气候干旱,农业难以发展,找到一个适合新疆农业地区特色的模式是重中之重。除了新疆,类似环境问题造成的农业滞缓地区还有很多。"草地农业"模式在新疆的应用也可以给我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经验。今天来给大家介绍的是新疆"草地农业"模式发展的相关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说明,这种替代型农业新模式是如何在新疆得到特色性应用。

新疆实行"草地农业"首先离不开其发展环境。从自然的角度上,新疆土地面积是我国的六分之一,处于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新疆的大多数地区都以沙漠、戈壁为主, "石河子"这个城市的名字就有"戈壁上的明珠"的美誉。而这样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新疆无法像华北地区一样发展常规农业。人类活动离不开水,新疆绿洲面积只有大概七万平方千米,但却集中了多数的人类活动,这样的形式也势必造成新疆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但这样的气候条件也给新疆带来了丰富的光、热资源,更能帮助农作物内营养物质的沉淀和形成。而且新疆众山环绕,积雪覆盖也造就了独特的天然草地景观,形成了著名的景观区域。

新疆地广人稀,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态差异,因此"草地农业"模式的应用应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变化继而作出相应的变化,主要包括天然草地保改模式,人工草地建设模式以及果草结合模式。

  • 天然草地保改模式

新疆的草原地带大多处于山区平原,具有不同海拔的垂直分布特点。受坡度、降水、朝向的因素影响,其草地的生长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实行天然草地保改模式,结合新疆古老的文化以及生态景观,天然草地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可进一步实现"草地农业"的方向转型。

  • 人工草地建设模式

新疆自古以来以畜牧业闻名,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畜牧业已经不适应现代需要,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问题愈加严重,直接影响到产量的下降。新疆大部分的畜草难以保持稳定,中间往往有时间间隔,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人工草地建设模式成为了必然。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大多数地区的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处于绿洲和沙漠之间,土地贫瘠不适宜耕作。而现在集约化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需求,这种模式的运行一方面能够实现畜牧的集约化,另一方面能够让天然草地得到禁牧期,土地植被也得到休养。

所谓田草轮作就是将牧草和作物在不同时间段内轮换种植,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新疆的光、热等优势资源,比如种植牧草可以延长一至三个月的光能使用时间,这就可以提高作物和牧草的效益和产量。而在产量低的田地里引入牧草种植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新疆熟制在一年一熟,若种植单一的作物,基本上就是一年一收,只能利用百分之六十的光热资源,而引入牧草种植比如苜蓿则能增加约三倍的光能利用率,不仅如此还能提供牲畜饲料,而且土地在经过田草轮作以后肥力也会得到平衡和改善。

  • 果草结合模式

果草结合模式是新疆农业的特色模式之一。新疆果树种植覆盖率较高,占了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因为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瓜果口感甚佳,颇受人们的欢迎,林果业也逐渐成为新疆的特色产业。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过于重视瓜果产品收获,轻视林间土地的保护,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对此,回归原始的草木结合,逐渐变成人们解决问题的良方,果草结合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是果树和牧草共同种植,增加林间土地的利用,覆盖地表植被,也能调节土地有机质的变化。同时林下种草也能促进果树的生长,若再结合林间放牧,比如经实践检验在马尾松林下的人工草地放养幼牛,四个月之后,幼年增重近五十公斤。虽说几种模式共同作用下的农业效益大大提高,但是由于部分推广和指导不到位,一些地区仍采用单一的种植模式,因此还需要加快综合治理应用化解难以实践的问题。

新疆"草地农业"模式应用对其他地区农民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农民们要尊重差异,各地区农业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应种植不同的作物,但我们可以借鉴其田草轮作的方式,以一种积极的种植方式增加农产,保护土地环境。其次,农民们可以根据新疆的草地景观,引入草地种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与旅游社合作,形成草原生态度假村,供游客观光旅游,也实现农业化旅游的转型。最后,瓜果种植非常普遍,农民们可以在林间种植牧草实现果草、放牧相结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链,可有效减少农业成本。"草地农业"模式的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