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鹽每天只能人體攝入6g?

無問東西33


在說吃“鹽”的問題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曹操從山東率師勤王,見到皇帝的欽差董昭,但見此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與天下大亂,絕大多數人面有飢色大不相同,問其原因,董昭答曰:某無他法,只三十年食淡矣。這裡的“淡”,當然不只是指少吃鹽,但這個食淡的說法,我們可以理解為,飲食清淡,不過食油膩,也不吃的口味太重,當然也是包括少吃鹽的。也就是說,我國的古人就已經有了食淡養生的概念了。

要說人每天只能攝入6g鹽,當然也是不可能的,很多人每日的鹽分攝入量就絕不止6g這麼點,但不管是高血壓患者還是身體健康人群,每天儘量控制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6g,對於身體健康卻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提出6g鹽這麼一個概念呢?對於人體,Na離子是一個很重要的生理物質,對於維持電解質平衡,保持細胞內外環境平衡,放鬆肌肉等方面,Na離子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種營養物質,而我們人體中主要Na的來源,都是通過攝入鹽來完成的,每g食鹽(NaCl)中,大約含有0.4g的鈉離子。一般說來,人體每日攝入4.5g的鹽就足以維持身體對於Na 的需求了,因此,每天6g鹽的限量,就足以補充我們身體每日所需了。

如果長期吃的過鹹,Na的攝入量長期超標,會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呢?俗話說的好,過猶不及,雖然Na是對人體很重要的生理物質,但攝入過多,反而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1. 長期過量攝入Na,雖然人體的腎臟有一定的調節功能,會盡量的保持電解質的平衡,但長期過量的食鹽攝入,也會造成腎臟負擔的加重,長期在高負荷下工作的腎臟,也有可能因高鹽飲食而產生腎功能的損傷。

2. 長期高鹽飲食,Na離子在體內的過量,如果沒有及時的排洩,就會造成水鈉瀦留,是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的升高。研究發現,每日攝入食鹽超過15g的人群,高血壓的發病率超過10%。

3. 長期高鹽飲食,體內Na離子過多,會使血液的滲透壓發生變化,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水腫,導致血管腔狹窄,同樣也會使血壓升高,並且高鹽飲食對於血管也有一定直接傷害作用。

4. 長期高鹽飲食,過多的鈉會競爭性增加鈣的排洩,同時還會影響人體骨代謝的平衡,會加大骨質疏鬆的風險。

5. 長期高鹽飲食,對消化系統(胃黏膜損傷,胃潰瘍),呼吸系統(哮喘發病率升高,上呼吸道感染風險高),糖尿病發病率等方面,都有著不良的影響,也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因此,對於這個鹽的攝入問題,既不能不足,但更多應該注意的是,不要過量。通過介紹大家也可以看出,高鹽飲食,對身體主要造成危害的是Na離子的過量,因此,我們對於這個“鹽”的認識,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我們日常炒菜用的食鹽身上。

除了日常的炒菜用鹽以外,我們日常生活飲食中也有很多其他“Na”的來源,比如加工肉製品中用的亞硝酸鹽、我們食用的味精,鹹味的一些調味品,加工食品時用到的小蘇打,某些食品中的防腐劑苯甲酸鈉等,還有一些營養補充性飲料中,都是Na 的來源,如果想要做好控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這些方面的Na 的攝入。

雖然我們經常談到6g鹽的概念,但實際上是很難去衡量的,炒一盤子菜,一家人吃,加多少鹽還要天平去稱瞭然後平均分嗎?這些都是不太好衡量的,但至少我們意識到,如果吃的過鹹,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儘量的在飲食上保持清淡,同時注意避免前面談到的一些“隱形鹽”的攝入,對於身體健康,其獲益一定是巨大的。

而對於鹽的攝入,也並非要一成不變,比如夏季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者,日常出汗較多,稍微多吃點鹽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在比如嚴重腹瀉者,除了要補充水分以外,還有注意額外的補充Na,K離子等電解質,因此,對於補充6g鹽的概念,是一種健康的養生理念,但切忌死板。


李藥師談健康


不管是對於健康人來說,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高血壓的患者,每天吃鹽過多,會升高血壓,長期吃鹽過量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

有人說每天不就菜菜裡面那點鹽嗎?怎麼可能超量呢?據統計,目前我國人均吃鹽是14.5g,遠遠高於健康吃鹽的每人每天<6g,所以大部分人吃鹽都超量了,而不是大家想象那樣,就那麼點鹽。

最新《柳葉刀》有一篇文章提示,目前我國因吃鹽過多而間接導致死亡的人數,單就2017年就300萬,所以我們每天都在科普低鹽飲食。

有人又問了,那我們每次炒菜還得拿一個天平及計算器,先算幾個人幾盤菜,再用天平秤幾g鹽,然後才能吃菜嗎?

當然不是,我們健康吃鹽,告訴大家的更是一種低鹽意識,大家逐漸養成低鹽飲食的習慣,而不是較真。

我們有一個概念,6g鹽接近一般啤酒瓶蓋子那麼多,我們家用常見的小鹽勺一勺就接近3g,所以,我們炒菜放鹽肯定都超標。

在外面吃飯,或吃外賣,更是高鹽,因為高鹽才能刺激我們的味蕾,我們才會覺得這家菜好吃,才會下次再來下次早點。

我們每天每人低於6g鹽的建議:

1、多在家吃,這樣才能控制鹽,少出去吃,少點外面,在家吃不但可以低鹽,還可以低油,還可以避免食材不新鮮,甚至地溝油。當然對於上班族來說,只能儘量做到這一點。

2、鹽不僅僅包括食鹽氯化鈉,還包括醬油、醬豆腐、鹹菜、醬菜等等這些食物,也要控制。

3、遇到口味重的菜少吃幾口,不要覺得好吃就猛吃,吃多了滿足了口福,但過多的鹽會損害血管。

4、自己做飯炒菜,比平時少放一點,多吃一點水煮、蒸、涼拌菜,多吃一點可以直接生吃的蔬菜。

5、要培養孩子養成低鹽習慣,我們的口味都是從小養成的,長大後很難改變,所以我們不要把我們的口味傳給孩子,我們高血壓了,本身就有遺傳因素,別再高鹽飲食。

總之,每天每人少於6g鹽是一種低鹽飲食的習慣,是一種低鹽飲食的態度,是健康的基礎,要從小做起!

#鹽不過6#


心血管王醫生


鹽由鈉和氯組成,研究證據表明,食鹽攝入過多可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健康成人每天所需要的鈉為1500mg,每克鹽能夠提供400mg的鈉。

我們每天所攝入的鈉,包括三個方面:

1、我們所吃的天然食物中基本都會含有一定量的鈉,所以很多專家建議嬰幼兒在開始添加輔食時不要放鹽,天然食物是有味道的,不能按照成人的標準來判斷。

2、隱形鹽。很多加工食品雖然沒有鹹味,但是在加工過程中加的鹽也不少,比如麵包、麵條、餅乾等。很多調味料。如醬油、醬類、雞精、味精等鈉含量都較高

3、炒菜時放鹽。做菜不加鹽,簡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有些人重口,放的鹽多一些,有些人口味淡,放的鹽少一些。

為什麼每天鹽的攝入量定為6克

根據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顯示,全國每人日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10.5克,城市為10.3克,農村為10.7克。同時營養檢測表明,每標準人鈉的總攝入量為5706.7mg/d,其中食鹽提供的鈉為4127mg。

5克食鹽含鈉2000mg,氯3000mg,能夠滿足人體對於鈉和氯的需要。碘鹽中碘的含量為20-30mg/kg,6克食鹽可提供碘120ug,碘的來源還包括海產品、強化食品等,減鹽也不比擔心碘攝入的問題。

食鹽減量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1、量化。使用量勺,逐步減少用量。一家三口吃飯,做一道菜放鹽6克,一頓3個菜,那麼每人平均每人頓攝入鹽6克;下次做菜時,試著每道菜只放4克鹽,那麼每人每頓攝入的食鹽就為4克了,如此循序漸進,逐步將鹽控制到每人每天6克的範圍內。

2、替代。烹調時多加一些醋、檸檬汁、香料、姜等,能夠加強鹽的鹹味,進而替代一部分鹽。

3、適量吃肉。往往在做肉菜時,放的鹽較多,如果減少一點肉的攝入量,鹽的量也會相應減少。而蔬菜不吸鹽,所以做蔬菜時一般放鹽比較少。

4、少吃零食。零食多為高鈉食物,多看看包裝袋後面的營養標籤表。


小小瑜說營養


現在的人,只知道米是從商店裡面出來的。。。。題主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

從農村或者是從以前物質缺乏的年代走過來的人,無一不通過自身實踐否定了上述論題。。具體的說,農村出來的人,有幾個外出勞動時出汗,汗水乾了時,沒有發覺皮膚上佈滿一層白花花的的鹽?(海上作業的人,如海軍戰士同樣也有此體會)。。或許,他們一頓飯吃進去的鹽量,就不止6克了,結果怎樣?他們無一不會患上什麼高血壓之類的症狀,即使貧困缺醫少藥,幾乎沒怎麼有機會到醫院看病,他們同樣長壽。。。人體本身是有一個很完美的體系,多餘的東西,會自動想法子排掉的,別過於擔心,什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之類 ,更多的是與你的運動有關,而不是與鹽有關。


皇家師爺


這個是根據以往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得出,高鹽與高血壓,胃癌,以及腦卒中等疾病有著正相關的聯繫,因此為了減少慢性病的發生,根據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推薦每天攝入食鹽量不得超過6g。

如何控鹽:

  • 食物搭配。有些食物纖維高,水分少,吸鹽的速度慢,若是煮熟了再放鹽出鍋,幾乎放鹽量很少就可以感覺到味道,而有些纖維低,水分還很多,吸收的鹽分就很快,滲透到食物深層,當我們攝入嘴裡,味覺不容易感覺出來,因此可以把這兩類菜搭配再一起吃,減少鹽放量,還可以讓味覺體驗不同多種味道。


  • 食物烹調。多采取蒸,燉,煮等不同的烹調方式,保留更多的食物天然的味道,提高味覺對各種味道的敏感度,而並不是單一的鹹味。
  • 選擇新鮮食物。食物越新鮮,天然味道保留的越多,味覺更傾向與天然味道的享受。
  • 學習量化。可以使用限鹽的少罐,放鹽時記住自己每次放的量,慢慢的根據味覺的反應做響應的減少。
  • 注意隱藏性高鹽食品。如醬油,耗油,辣醬,鹹菜等調味品,這些食品含有的鹽分很高,若是必須要食用時,方可以減少放鹽量。

除了以上的方法,選擇鹽時要特別注意,儘可能選擇低鈉碘鹽,再者做菜放鹽要盡晚,減少菜餚吸收過多的鹽分,同時做菜可以添加醋,檸檬汁等,可以讓味覺嘗試不同的味道,減少對鹽的敏感度。


營養師May姐


鹽是人體的必備之物,也是我們每天吃飯時必須要攝入的原料之一。鹽的攝入過多或者過少對我們都有危害,正如提問者提問的那樣,為什麼鹽每天只能攝入6克左右呢?

一、鹽攝入多少算合理?

每天攝入鹽分的多少,並不是只有6克才是最標準最合理的。也不是攝入的量超過6克,就不能生存下去。但相關的研究顯示,每日食鹽攝入量,超過6克以上,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也就是說,攝入量超過6g會增加風險,但並不會直接致命!那食鹽每日攝入量是不是越少越好呢?當然也不是,Na離子是人體必須的離子之一,其參與了很多生理作用,所以過少的攝入,也會嚴重危害到我們的生命安全!所以,食鹽的攝入量,以3—6g每天為宜!



二、現在我們每天攝入量有多少?

我國的飲食結構,決定了我們是以食鹽過多攝入的現狀!目前我國北方地區,或者是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食鹽攝入量甚至可以達到每天12—15g甚至更多,所以,我國是食鹽攝入過量的重災區!即便是我們嚴格控鹽,也有很大部分的居民食鹽攝入超標。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一直控鹽的原因所在!


三、怎樣減少食鹽的攝入?

食鹽的攝入,主要以烹飪用鹽和醃製品,食鹽的攝入為主,所以如果想要控制食鹽的攝入,要減少烹飪用鹽,減少醃製品的攝入。使用控鹽勺、使用其他少鹽烹飪調味品、制定合理控鹽計劃等都是控鹽的有效方法。但控制實驗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其控制不在於一朝一夕,而且飲食口味的改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控制和減少食鹽的攝入,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但控制食鹽攝入,確實可以有效的減少高血壓等相關疾病的發生,並且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為了我們更好的生活,從現在開始控制食鹽攝入吧。


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