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寫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紳最終會成為禍害百姓的貪官?

吹球先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相信幾乎每一個人,都曾經讀過這一首詩,雖然許多人都不知道他的作者李紳,曾是一個禍害百姓的貪官!

那是在唐朝時候,一人二十七歲中了進士,被皇上招官翰林學士,這個人就是李紳,其才學足見高深。

而那首經典的詩句,正是發生在之後的某年夏天,李紳回故鄉亳州探親訪友。恰遇浙東節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經亳州,二人是同榜進士,又是文朋詩友,久別重逢,自然要盤桓一日。這天,李紳和李逢吉攜手登上城東觀稼臺。

二人遙望遠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餘,吟了一首詩,最後兩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臺這樣快就好了。李紳此時卻被另一種景象感動了。他看到田野裡的農夫,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不禁感慨,隨口吟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一首詩,盡顯悲憫農民的心思,但這並不是結束,他接著又吟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之後,又提筆寫道: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一連三首詩,將李紳的胸懷抒發出來,也讓人感受到了他悲天憫人的心思。後來,這些詩被武宗皇帝知道,李紳更道:“這是微臣回鄉後,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寫下的,望陛下體察!”

而武宗也因此封了他尚書右僕射。這時候的他,恐怕還不是那樣一個貪官。也更是讓他贏得了“憫農詩人”的雅號。若如此下去,誰又可以說,他不會成為白居易一樣的耀眼文人呢?可是誰又想到,他終究還是沒有抵擋過慾望,“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罵名呢?

其實要說起來,這和他的出身不無關聯,李紳出生於湖州的一個官宦世家。他的太爺爺李敬玄曾任職中書令,這是一個身居高位的官職,足以讓他有了非常好的文化底蘊,而他的爺爺李守一與父親李晤也都曾當過縣令。故而這也讓他從小就深知官場之為。

但是這並沒有阻擋他的一腔熱血,不單單是憫農詩,就在那之後,他的《樂府新題》20首,也是在詩歌之中接觸底層人民,感受他們的痛苦,體會他們的心酸。也讓他彰顯出自己的剛烈正直與滿腔熱血。

直到唐憲宗元和十年,當朝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這時候,政黨動盪,先有白居易被貶任江州司馬,後有李紳投入了李德裕的門下,開始了他的政治之路。

而這條路,或許同樣,或者說更展現了 他的天賦,從唐文宗太和四年到唐文宗開成五年,短短的十年間,李紳就從壽州刺史一路成了宰相,並敕封趙國公。

但是,他也徹底的淪為了政治的萬物,熱血散盡,陰謀叢生,一個人最終活成了他最不願意變成的樣子,可是或許那時候的他,卻渾然不知,只為自己的功績沾沾自喜吧。

那時候的他作惡多端,如《云溪友議》記,有一崔姓官員,乃李紳同科進士。一日崔同學特意前來拜訪他,不料他的僕人與城裡的百姓發生了衝突。這本是小事,可不成想,李紳得知這個僕人是崔同學家的後,竟然把其處以極刑。這還不算完,他又派人把崔同學也抓來了,訓斥道,“你之前既然認識我,來到這裡為何不來拜訪我啊?”崔同學不停的叩頭賠罪,李紳還是不依不饒,最後賞賜了他20棒子,才算了結。

更有史書記載李紳為官酷暴。在他曾經痛恨的苛政之下,治下百姓苦不堪言,紛紛外逃。當有下屬告知此事時,李紳卻說,“你用手捧過麥子嗎?麥粒都在下面,只有麥糠才被風吹跑。都是一幫賤民,理他作甚?這事兒,就不要再來煩我了。”

但是報應不爽這個詞真的應驗了麼?又或許沒有!畢竟李紳的一生可以說是順風順水,直到病逝揚州,終年74歲。還贈太尉,諡文肅。可以說對於他本人來說,或許這就是最終的追求吧。

只是他的惡行終究逃不過歷史的審判,也成為了千古的罵名。

不過如今,或許更多人只是記住了他的那兩句詩篇,而忘記了他本身的作為,至少這兩句詩篇仍舊保持著他當初的熱血,繼續行使著教化的作用,想來或許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井夫子


我是一個貪汙犯

我是一個普通的囚犯,但我又是個不普通的囚犯。

曾經我坐在審判席上,而今我身處被告席,曾經我是老百姓口中的“好官”,而今我是人人喊打的“老鼠”,我的前半生與後半生,千迴百轉。

我出生在一個偏遠的海邊小山村,家裡世代為農,靠著老天爺吃飯。村裡只有一條通往外界的黃泥路,一到下雨天,路上便坑坑窪窪,每一步都讓人深陷泥潭,舉步維艱。


兒時的我就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不停止追求,就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中,所以從小就萌生出跳出農門的想法。經過勤奮好學,我是村裡第一個依靠學習走出大山的人,師範畢業後成為一個老師,後來又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法院工作。


剛開始,我還是躊躇滿志,嚴格要求自己,在法院一線努力歷練,從縣城調往市裡,成為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我成了父母、親人,甚至整個村的驕傲。


為了感恩黨地栽培,我開始儘自己所能地報答社會,先後資助了8位貧寒子弟,從高中到大學的所有費用。

村裡那條曾經的土路,也在我的多方努力下,成了漂亮的柏油路。

那時候我的夢想,是做一個老百姓心中的好官,就心滿意足了。

那時候的我,站在陽光下,前途光明,現在的我,囚於牢獄,無門無邊。

大概很多從農村出來的貪官,都是矛盾體,我們一邊很努力,一邊又很脆弱,一旦有了機會,就容易唯利是圖,走入慾望的深淵。

我40多歲的時候,已經調到了一線城市,成為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前途無量。這時候我認識了很多做工程的朋友,不顧身份與他們稱兄道弟,來往密切。也就是在這時,身邊阿諛奉承的越來越多,各種私宴接踵而來,酒肉穿腸過,化作軟骨頭,我的心態就有了變化。

我開始抱怨命運的不公,為何自己傾盡全力,得來的卻那麼少?我覺得國家那麼多我拿一點也沒什麼?甚至我在想,我不拿別人也會拿,還不如自己拿!

看著他們住豪宅,坐豪車,我萌生了拜金思想,享樂思想,我也想追求像他們一樣的生活。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對逢年過節上我家送禮的人來者不拒,有求必應。我忘記了自己的出生,忘記了自己的信仰,對金錢的慾望佔據了我的心,從每一個器官裡散發出來,源源不絕。


壞人並不是生來就是壞人,貪官也並不是一開始就貪,而是嚐到了甜頭,漸漸的才泥足深陷,就像人人都知道酒醉會斯文掃地,卻難以抵擋喝到酣處的興奮。

短短几年,我收到的東西堆成了小山,很多連封都沒有開,你們一定很好奇,我既然不需要為何還要收下吧?

剛開始別人送我東西,我貪圖的是東西本身,所以每樣東西我都會打開來看。夜深人靜時,我會把門反鎖,房間四周是黑暗的,只留一盞檯燈,在小塊光影裡細細地撫摸那些金錢、珠寶、香菸、名酒。

後來我開始對收到的東西失去心怦怦跳動的快感,我開始變得只貪圖那種被需要的感覺,享受收禮的過程,而對於收的物品是什麼已經無所謂了。

其實貪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把握不住方向,樂此不疲,既弄髒自己也弄髒別人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慾望像雪球越滾越大,直到東窗事發。

53歲那年,當腳鏈發出聲響,提醒我身處牢籠的時候,我反而輕鬆了,感覺得到了解脫。

只是我給國家,給家人帶來的傷害,用盡一生也無法補償。


不喜灰


想當年苦孩子李紳也是一個有志青年。他出身貧苦,但是卻沒有因為自己家庭的環境而自暴自棄,他向命運發出了挑戰,走向了讀書這一條道路,最終實現了他自己當官的目的。

剛開始他家裡還是很不錯的,爺爺當過官,父親還是一個縣令。在唐朝,有這樣的人出生也是很不錯的。但是在他6歲那一年之後,他父親死了,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他可以說是見識到了人間滄桑。


他現在學的知識都是他母親辛辛苦苦教的,一個沒有孩子的父親,在他和同伴玩耍的時候,受盡了很多的白眼。憑藉著自己還有點家底,李紳是不用種田養活自己的,他可以努力的去考取公民。但是因為家境並不怎麼富裕,所以他也不能夠去過上層社會的生活,這個反而讓他接觸了很多老百姓,老百姓他們的日子真的是非常辛苦。


這個小時候的經歷讓他明白,底層社會的人民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同時也激勵了他奮發向上的志氣。所以李紳讀書的時候就非常的刻苦,再加上他的天分也特別的突出,在他20多歲的時候就中了進士,可以當官了。

他終於一掃前半生的倒黴,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剛開始的時候,他也是想要做一個清官,畢竟是在底層社會里生活這麼久了,過了這麼久的苦日子,對於那些窮苦的老百姓,他是和他們是有著深厚的感情。他非常嫉惡如仇,也最痛恨那些貪官,很同情底下的老百姓們。希望自己能夠做官越來越大,給手底下的老百姓更多的幫助。


但是在唐朝那麼腐敗的政治上,李紳是越來越陷入了,從一步又一步的往深淵走,最後把自己也吞噬了進去,變成了一個令人憎恨的大貪官。

在他剛剛在皇帝身邊工作的時候,李紳就給皇帝寫下了最著名的倆首詩。這個非常得到皇帝的歡喜,為此皇帝還非常誇獎了李紳。皇帝覺得自己對於民間的疾苦幾乎是毫不知情,多虧了李紳的提醒,自己才能夠請回答老百姓的生活是多麼不容易,然後給李紳升了官。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本來李紳剛開始寫這些詩的時候,沒有打算給皇帝看。但是當時他有一個好友李逢吉,覺得他是寫的不錯,非常嫉妒,於是讓他繼續寫下去。然後準備告訴皇帝,李紳是個想要謀反的人,寫出了這些反詩,說人民過得很不幸福,這個怎麼可能呢,在皇帝的治理下,所有人都過得很開心。

但是皇帝聽了,覺得李紳寫的非常的好,這一切的責任都是因為皇帝不體恤民情。然後這個李逢吉被貶官了,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從這一刻開始,李紳覺得官場是非常黑暗的,一個這麼好的朋友都敢出賣自己,誰又能夠真正相信呢?


最後他又見識了各種各樣的事情,他發現了一個道理,要是想做清官的話,這個是根本不可能的。這所有的人都存在著貪心,面對這樣環境,他想要堅定自己的內心,可是發現這一切都做不到。

當時還生了朋黨之爭,李紳必須要選擇立場。以後他選擇了李黨,可是沒過多久,他們這個黨派就失勢了,然後李紳被貶了官,從一個朝廷內部到了外面流放。這個讓李紳感到非常大的怨氣,自己不過只是想要在朝廷裡安安分分的過日子,花費了這麼大的心血,結果一下子付之東流了。於是李紳的心態崩了,走向了他的黑化道路。


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權勢,他越來越巴結有權的人,並且隱藏著自己的內心,經常做著陰奉陽違的事情,對於自己的敵人就狠狠打壓。為了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好,他再也不會有對老百姓廉潔了,久而久之,自己越來越壞。自己想要升官的話,就必須要賄賂有權的人。可是自己當官的那點錢根本不夠用,也捨不得用。他把目標轉移到了那些老百姓手上,反正當官都是為了賺錢,哪用得著管老百姓的死活。

就這樣,李紳從一個有志青年活成了他最討厭的模樣,再也不是能夠寫出憫農這首詩的作者了。而是露著獠牙,展現出一副醜惡嘴臉的大貪官,人人得而誅之。


史研


說起李紳這個人,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感到很陌生,但要說起他曾寫過的一首詩,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這首詩叫做《憫農》,全詩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從這首詩的內容來看,肯定很多人會覺得李紳是一個心繫百姓的好人,他如果能當官,一定能夠造福一方。

後來,這位李紳也不負眾望,成為大唐帝國的宰相,但令人意外的是,身居高位得李紳並沒有造福一方,反而墮落得讓人不齒,這究竟是何緣故呢?

這位李紳,原本也是一位官二代,他得父親是浙江湖州市烏程縣的縣令。

但是,在李紳6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意外去世,家道也由此中落,他和母親不得不顛沛流離,四處討生活,也是在這種情況下,你親身驗到到百姓們的疾苦,這才有了流傳千古的《憫農》詩。

不過,李紳的才華雖然出眾,但他的科舉之路卻一定都不順利,他一生當中多次科考,直到34歲才考中一個進士,隨後候補了一個國子監助教的官職,也就相當於在國子監教書,只有俸祿沒有品級。



後來,李紳覺得這個官沒有什麼前途可言,就離開京城南下到南京,到當時的鎮海節度使李錡府中當幕僚。

結果這李錡竟然暗中想要謀反,李紳可不敢跟著謀反,於是被李錡抓緊監獄關了起來,直到一年後李錡被殺後才獲釋,心灰意冷的李紳便回無錫惠山寺讀書。

此後五年,李紳一直在惠山寺居住,因為其貧困潦倒,寺中的僧人都對他非常苛刻,動不動就冷嘲熱諷。唯有一老僧厚待他,還湊足盤纏助其到京城去謀出路,特意囑託:“郎君今後必定會發達,千萬不要因為我輩犯了過錯,就以災禍相加。”

然而,這位老僧卻不知道,這五年的窮困潦倒和受人白眼的生活,已經徹底改變了李紳的心性,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憂國憂民的熱血青年,而是淪落成一個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的勢利小人。當李紳再次來到從長安時,他的命運也從此變得不再一樣。

李紳先是通過巴結權貴,謀取了一個校書郎的小官,這段時間裡,李紳還算安分守己,他還與元稹、白居易共倡新樂府詩體,為唐詩做出巨大貢獻。

等到公元819年,唐朝中央政府爆發著名的“牛李黨爭”,李紳見機投靠李德裕、元稹等人,成為一名“李黨”,並且還成為李黨的三俊之一。



自此,李紳的仕途就開始扶搖直上九萬里,先後擔任御史中丞、戶部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等職。隨著權力和地位的不斷上升,李紳心中隱藏多年的陰暗也開始爆發出來,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人,他都要一一進行最嚴厲的報復。

比如,惠山寺的很多名僧人,都被他抓緊監獄整得慘不忍睹,甚至惠山寺,都差點被他給查封。還有李紳在發跡之前,經常到他的族叔李元將家中尋求救濟,每次見到李元將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叔叔”。當然,這其中也遭受過不少白眼。

所以,等到李紳發跡後,他就不再叫李元將為叔叔,反而要求李元將降低輩分,李元將稱自己為“弟”、為“侄”,李紳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於是乎,李紳的族叔反過來做了他的孫子。

不僅如此,李紳還開始了窮奢極欲的生活,他愛吃雞肉,確切的說,愛吃雞舌頭,其餘部分,全部扔掉,傳說他為了吃一把雞舌,需要殺掉500多隻雞,奢侈程度可見一斑。與此同時同時,他家中還養有無數的美女歌姬。

有一次,和他同朝為官的大詩人劉禹錫被邀請到李紳家中做客,結果當他看到李紳府上這奢華的情形後,便忍不住做了一首《贈司空妓》來諷刺李紳:“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翻譯一下就是說,李紳家中那是美酒佳餚,歌女美色,輕歌曼舞,這對於李紳而言是司空見慣,但這奢侈糜爛的生活,卻讓我劉禹錫肝腸寸斷,於心不忍。由此可見李紳是有多奢侈和腐敗。

後來,李紳為討好李黨老大李德裕,還一手炮製了著名的“吳湘案”,將曾經得罪過李德裕父親的吳湘等人全部處死,製造了唐朝中期的一場大冤案。最後,就是這樣一個壞人,竟然還善始善終,終年74歲,死後被追贈太尉,諡文肅。

不過,正義終究不會缺席,在李紳死後的第二年,朝廷為“吳湘案”平反。這時李紳雖已去世,但按照唐朝的規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剝奪爵位,子孫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紳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我是趙帥鍋


唐代大詩人李紳,是不是大貪官不好說,畢竟史料沒有明確的記載。只是,他的品行確實是有瑕疵。但是,如果說他禍害百姓,魚肉鄉民,那這就應該是有人斷章取義了。李紳整體上,應該還是比較同情勞苦大眾的。

李紳在翰林院做學士時,曾經寫過三首《憫農詩》,其中一首“鋤禾日當午”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詩。第二首、第三首詩,所寫的農夫、織女等底層勞苦大眾的生活狀態,可以用悲慘來形容了。其中的“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對天下百姓生活狀況的描寫,可謂是一針見血。種糧食的農夫,種出了糧食,卻是飢腸轆轆,甚至被餓死;織布的織女,織出了布匹,竟然無衣可穿。當時的大唐盛世,真實的社會狀況是什麼呢?正應了同時代杜甫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呀。

此時此刻的李紳,已經是翰林院學士,並非窮困潦倒。李紳是從內心深處同情勞苦大眾的,並非像某些說法中,李紳只是在自己還未出仕前,家庭貧苦時,才同情勞苦大眾。

而李紳所寫的第三首《憫農詩》,原本是李逢吉想用來陷害李紳的。李逢吉將詩舉報給了當時的唐武宗。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武宗看過之後,卻檢討了自己久居高堂,忘卻民情的過失,還晉封李紳為尚書右僕射。李紳陰差陽錯竟然成了當朝宰相,甚至李紳當時還誤認為是李逢吉推薦了他,對李逢吉是千般感謝。

而實際上呢,李逢吉是李紳的政敵,只是想借舉報李紳之機,邀功請求封賞,讓自己升官而已。事實上,李逢吉後來,一抓到機會,就繼續這麼做。這讓後來知道了真相的李紳會作何感想?恐怕是信任越深,傷害越深呀,這絕對會影響到李紳以後的行為舉止。再加上李紳為人剛直,在李紳得勢後,那些曾經欺壓過他,讓他心存怨恨之人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李紳幹了兩件讓人所不齒的事情。

第一件事,叔叔變孫子。

說是李紳有一段時間,長期寄居他鄉。每次路過一個名叫李元將的人家門時,李紳都要叫李元將為叔叔。多部史書上都記載,“李公羈旅之年,每止於元將之館,而叔呼焉。”其中,並沒寫李元將對李紳多好多好呀。有些人,表面堂皇,背地齷齪,如果遇到過,就應該有所體會。李元將到底對李紳好不好,恐怕很難說。李元將到底是正人君子,還是虛偽小人,從他之後的舉動也可以看出來。

李紳發跡之後,李元將為了巴結討好李紳,竟然自稱為弟,然後又自稱為侄。他見李紳還不滿意,最後竟然自稱孫子。這時候,李紳才接受。如果李元將真是一個忠厚正直之人,恐怕不會如此。根據李紳對眾多故人好友的態度,如果李元將真是對他很好,李紳應該不至於這個態度,這個我們後面講。

第二件事,流放同窗。

說是有一名姓崔的巡官,與李紳同窗。有一次,特意來拜訪李紳,因為天晚,就沒直接去打擾李紳,而是住在了旅館。崔巡官剛住下,其家僕就與一市民發生爭鬥。李紳得知是崔巡管的僕人(就是針對崔巡官的),竟然將僕人和市民都處以極刑。李紳又讓人將崔巡官抓來,問為什麼不立刻來見他。崔巡官就解釋了原因,並且磕頭謝罪,請求放他歸鄉。李紳卻把他綁起來,打了20杖,然後發配到了秣陵。崔巡官嚇得面如死灰,甚至都不敢哭一聲。

李紳果然是不念舊情之人麼?恐怕不是,這個我們也放到後面說。

但是,因為這兩件事,時人開始紛紛議論:“李公(即李紳),宗叔翻為孫子,故人忽作流囚。”當地的士紳百姓開始恐懼李紳再次突然發瘋,牽連到自己,很多人都渡過長江、淮河,逃往了外地。有人說百姓逃跑,是因為李紳徵收苛捐雜稅,魚肉百姓所致,純粹瞎扯。只是因為李紳未說明原因,懲罰了兩個人而已。李紳不宣佈原因,的確是李紳做的不到位,顯得有點酷暴了。

更大的問題是,兩個故事到這裡並未講完呀。對於百姓逃跑,李紳是這麼應對的:

主吏啟曰:“戶口逃亡不少。”丞相(即李紳)曰:“汝不見淘麥乎?秀者在下,糠秕隨流。隨流者,不必報來。”自此一言,竟無逾境者也。

下屬跟李紳彙報了士紳百姓逃亡的事情,李紳以淘麥作比,說飽滿的麥粒留下,糠秕被淘去,是正常的事,不必在意。而百姓聽聞此言後,知道李紳沒瘋,也就不再逃走了。

從上面的兩個故事來看,李紳應該是睚眥必報,鼠肚雞腸之人。如果真是完整的看過史料上的相關記載,那就應該知道,在兩件事之後,還記載有一件事。

李紳故交辛丘度的兒子拜謁李紳。李紳有點禮節不周,稍顯怠慢。結果,李紳被辛姓少年作詩給罵了。而李紳卻自嘲說:“辛大有此狂兒,吾敢不存舊矣。”很多懼怕李紳的官宦子弟,還為李紳受辱而高興,而李紳也並未因此事,去報復辛丘度父子。從這裡看,更多害怕李紳的人是誰呢?不言自明麼。李紳又不會去魚肉欺壓普通百姓,百姓有什麼害怕李紳的。而那些真正懼怕李紳的人,正如史料所載,“趨事皆驚神破膽矣”,被李紳嚇壞了。所以,李紳被人斷章取義,進行完全的黑化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呢,我們還是要客觀對待李紳發跡之後的所為,的確有點為官酷暴,生活奢靡。

李紳愛財不,應該愛,但並沒有關於他巧取豪奪的記載。李紳好色不,絕對好美色,但還不至於完全沉迷。李紳家中私妓成群,經常邀請好友到家中聚會玩樂,足見其的奢靡。

一次,劉禹錫(做《陋室銘》那位)受邀到李紳家中做客。他看到李紳家的美姬時,有感而發,不由得作了一首《贈李司空妓》的詩。食色,性也,過於壓抑了倒是會出問題呀,當然也不能太不負責任了呀。李紳呢,看到劉禹錫對美姬如此著迷,竟然還賦詩一首,很大方的將自己的家妓送給了劉禹錫。

還有一個記載,說是李紳與同僚張又新有嫌隙,兩人做什麼事都對著幹。而張又新被罷官後,回鄉途中,又因翻船失去了兩個兒子。張又新非常悲痛,又擔心李紳報復他,就給李紳寫信,對以前的事情表示歉疚。“酷暴”的李紳對張又新的遭遇表示非常同情,還說過去只是爭論,他又怎麼會記恨。張又新親自去見李紳道謝。李紳發現張又新竟然跟自己請來陪酒的風塵女子,在數年前就已經相愛,只是有情人未成眷屬而已。“酷暴”的李紳,竟然讓張又新這個昔日的對頭,將女子領去,一起歸鄉,成就了一樁姻緣。李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恐怕不能簡單而論。

從李紳對辛姓少年,及後面這兩件事來看,李紳的“酷暴”並非針對所有人,而是有所區別的。這也是李紳跟通常所認為那些貪贓枉法的貪官汙吏,有所不同的地方。只是呢,曾經做過壞事,欺壓過人,侮辱過人的那些人,都希望曾經被欺壓、被侮辱的人,在得勢之後,原諒自己過去的所為,最好還優待自己,所以,就給人們不斷的洗腦。這才讓人覺得,凡是事後報復的人,都是鼠肚雞腸之人。這種觀點應該改改,對於真心悔過之人,應該原諒;對於那些只是想投機之人,應該讓他們負起應有的責任,給與懲罰。

所以,李紳所做的事,還真不一定就值得詬病。而李紳最最為人不齒的事情,也被認為是他人生最大汙點的事情,就是製造了一樁冤案,“吳湘案”。

當時,74歲高齡的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時任揚州江都縣尉的吳湘,被人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李紳接到舉報後,直接將吳湘逮捕下獄,判處死刑。案件上報朝廷之後,諫官懷疑其中有冤情,派御史崔元藻前往復查。崔御史經過調查之後,認為吳湘貪贓屬實,強娶名女則不實,所以,罪不至死。

但是,李紳卻堅持處死了吳湘。同時,朝廷中維護李紳的宰相李德裕也將崔元藻給貶官外放。

事情的真實原因呢?應該是李德裕的父親與吳湘的父親有世仇,而李紳屬於李德裕一黨。此時的李紳該怎麼做呢?有過類似經驗,特別是吃過大虧的人,估計選擇都不會有什麼太大差別。

所以,與其說李紳發跡後變壞了,倒不如說是唐朝末期的“牛李黨爭”影響了李紳。所以,對李紳的評價,通常是文學才華非凡,卻因為“牛李黨爭”,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反而變得酷暴,奢靡。李紳跟那些完全自私,完全為了自己利益,而貪贓枉法,酷暴無情的官吏,還是有所區別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紳也就是缺了那麼一點為了理想,英勇獻身的魄力。所以,他妥協了,還染上了欺軟怕硬的壞毛病,甚至為了派別利益,不惜枉法。因此,相比同樣被黨爭影響的杜甫等人,李紳過得相對好了點,也就沒有杜甫等人的名望更好。

不管如何,史料上並沒有李紳禍害百姓的記錄。而李紳曾經敢於冒著殺頭的危險(如果遇到只喜歡報喜不報憂的,這李紳完全就是在汙衊大唐盛世,應該早就獲罪被處死了),直接寫出了底層百姓的困苦與悽慘,這一點是值得敬佩和永遠讚揚的。同時,也為虛懷若谷的唐武宗點贊!


奕天讀歷史


有人說李紳是“漸次豪奢”,而我覺得李紳是從小大大本性上就有很嚴重的問題,或者說天生如此也可以。其實李紳還有一首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包括題目上所寫的《憫農》,都闡述出他對社會底層群眾所處惡劣生存環境的感嘆與不平。

詩如其人?我覺得肯定不是,其實我們可以從他的幼時看起,這個人基本上沒有什麼感恩心,對他有深恩大德的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天下的窮苦百姓了,更沒一毛錢關係,所謂的憫農不過是說說罷了,也可以說是沽名釣譽的利器。

李紳曾祖李敬軒官至宰相,但家世日微之下,其父也不過一屆縣令而已,最悽慘的是僅僅6歲,父親去世,家道徹底中落。

在那個時代的寺院,只要稍具規模,都會出錢辦學,招攬貧困學子去讀書。李紳的家境是上不起私塾的,所以先是進了惠山佛寺,在這裡他得到了完全免費的衣食住用,得到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卻絲毫不懂尊重他人的崇拜信仰,損壞寺產,把僧人視為法物的經書,拿來自己做草稿紙用。

他這種自私且缺德的作為,自然受到了僧人的斥責,於是李紳憤懣之下耿耿於懷,不久就離開了惠山寺,又到了另一家寺院天宮寺讀書,寺中有一老僧,為了能提供給他更好的學習條件,安心學習,將自己的僧舍讓了出來。

等到李紳學成將要趕考的時候,老僧又資助了他不少盤纏,並一再叮囑,如果萬一寺中的僧人有了過錯,請看在這段香火情,不要加害,留些情面。對此,李紳是不以為意的,後來發達後,也只是將天宮寺改為龍宮寺,並且為了炫耀,還在寺前立下一石碑。

無論寺院是否管他吃住,無論是否管他醫藥,無論是否教他學習,無論生活上是否照料,無論別人如何給他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他腦子裡記住的就僅僅是毀壞寺產後,眾人對他的斥責,終生不忘,犯到他手裡,只要是僧人都是頂格嚴辦。

所以我說,對自己恩人尚且如此,你讓他心懷天下,同情天下悲苦蒼生,那是不可能的,他只在乎他自己。

憑藉著才情,他火速攀升到中央決策機構,而後便發生了臺參之爭,也就是官員調任前,要參拜御史臺,以顯示上級領導的威嚴,咱們所熟知的文學家韓愈,當時從政,當時應該赴職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這是李逢吉搞黨爭的結果,所謂的臺參之爭就是李逢吉藉機挑撥韓愈和李紳的關係。

皇帝認為韓愈本來一副部級轉京兆尹一首都市長職位有些虧待韓愈了,所以特許他無需臺參,但這不能盡顯御史中丞李紳的官威呀,所以李紳彈劾韓愈,韓愈就擺事實講道理,這是皇帝特許的,他說話不好使麼?他倆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旁觀的李逢吉看火候夠了,直接彈劾他倆搞內部鬥爭,所以韓愈被罷免,轉兵部侍郎後轉吏部侍郎。

李紳的品格缺陷,太過嚴重,最主要的就是忘恩負義。絲毫不念及韓愈等對他的推薦之恩。當初李紳的行卷(個人作品集,試卷以外的參評條件)引起了韓愈的重視,他對李紳比較賞識,並予以推薦,但最後李紳因為筆試成績極其不好而落榜。時人皆有評價,雖然觀點角度不同,但都認為臺參之爭理屈的一方是在李紳。

挾私報復,睚眥必報。吏部侍郎錢徽主考,韓愈推薦人才,人家唯才是舉,而李紳則是受了人家銀錢、名貴字畫刷錢辦事,錢徽不吃這套,李紳推舉的人全部落榜,李紳告發錢徽取士不公,中間有貓膩,造成錢徽被貶,而錢徽呢也是性情中人,其他一應證據都在手中,但也沒有申訴,直接不幹了。

李紳也有低谷,也被貶出了長安,但是這廝會來事,謊稱治下境內的蝗蟲不吃莊稼,這是皇帝仁德的表現,屬於祥瑞,這樣一來皇帝心氣一順,李紳就再次步步高昇了。

一老僧拜會李紳,與他習慣性的打個機鋒,這本來很正常的事,李紳多年在寺院耳渲目染應該不以為意才對,而僧人一句“貧僧從來處來”,李紳不顧老僧高齡,直接杖責20,甩人家一句,我讓你“任從去處去”,這人簡直不可救藥。

李元將,李紳的大恩人,李紳當初混得連狗都不如的時候找到李元將,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住人家的,按輩分李紳喊李元將叔叔,後來李紳發跡了,了不得了,李元將覺得李紳位高權重,得給些面子,得,你是我哥,咱們兄弟相稱,李紳不幹,侄子?不幹!孫子?嗯嗯~李紳這才有了好臉色。

再說民力,我早說了他不會真的考慮民生問題的,還“粒粒皆辛苦”呢,那和他一毛錢關係沒有,冬天李紳要徵收蛤蜊,下面縣官不樂意了,這大冬天的,蛤蜊都在深處,要潛入沒頂的水才能撈上來,人是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沒錯,可這性命可是一樣的性命呀,會死人的。

有的條友說李紳心理上是有個漸變過程的,我覺得不是,他是初期官太小沒得可貪,表面上是“漸次豪奢”,其實是在職位的支撐下才得以越貪越多。

朝廷最終如何定性李紳呢?酷吏!

底層老百姓苦啊,耕田勞作更屬不易,尤其是在李紳治下那就是超級不容易了,他治下的百姓渡江逃難者不可計數,苛政猛於虎,寧可背井離鄉也不能讓這塊料繼續管理了,不光普通百姓逃難,連鄉紳豪強也都躲著走,儘量不和他打交道,都盼著他趕緊調任走人呢,除了李紳自己以外,誰也受不了,這李紳從來沒變,本性如此。

現在咱們在回過頭來看看-“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您看,李紳多不要臉,農夫為啥猶餓死呢?你逼的唄,你貪汙的唄,他想到自己的詩作良心怎麼不會痛呢?

趕上胃口欠佳,一頓飯百貫錢,否則能上千,這要百姓勞作多久才能獲得,他愛吃雞舌頭,一盤菜要宰300多隻雞。

高級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這是詩豪劉禹錫寫的,他和李紳認識,還參加了他的宴會有感而發,大概意思就是美酒佳餚,佳人美色,輕歌曼舞,李紳早已習以為常,天天過著這種奢侈糜爛的生活,可我劉禹錫卻肝腸寸斷於心不忍,奢侈浪費呀。

當時的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文人,對李紳都是相當鄙視的。

李紳最終當上了宰相,封趙國公,而這時的他已經70歲了,擔任宰相兩年以來並無建樹,主動請辭,回家養老,後死於揚州,終年75歲,朝廷賜給他太尉之職,並賜諡號文肅,還得了善終。

他是什麼時候受到清算的呢?

李紳死後僅僅一年,被人彈劾辦過冤假錯案,而且就是其死前不久辦的。

當時有個武官叫劉群,看上了一個大美女叫阿顏,所以藉著酒勁向她的養母提親,但是礙於當時的法律,官員不能娶治下平民女子,所以要求阿顏的養母等自己調任後再把阿顏嫁給他,沒想到阿顏的養母早就將阿顏另許他人,也就是苦主江都縣尉吳湘,在吳湘把阿顏接走後,劉群醋意大發,直接舉報吳湘貪汙腐敗、違法迎娶治下女子,要不說李紳是酷吏呢,直接判處死。

這件案子有兩種猜測:

①李紳接案後,曾與苦主吳湘商量,把阿顏讓給他,他要送給宰相李德裕,怎麼商量都不成,所以李紳把小罪定個死罪,因為僅僅貪汙和違法迎娶的話,怎麼判也不可能是死罪呀。他處死吳湘後,威脅阿顏從了自己方便送禮,阿顏不堪受辱自盡身亡,如果僅僅是吳湘死的話,阿顏沒理由自尋短見。

②陰毒個性使然,這個就不解釋了,心理多少有些扭曲。

③替李德裕解決政敵,吳湘家與李德裕一脈有私怨。

苦主的家屬在李紳死後上訴,說是違法迎娶不過是杖責100,李紳竟然把嫁妝算為貪汙款於法不公,按照唐朝的規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剝奪爵位,子孫不得做官,因此李紳“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


古今通史


在浩瀚的唐詩海洋中,李紳的《憫農》不僅通俗易懂,還頗具深意,因此,千百年來被人廣泛傳誦。而李紳也因這首詩流芳萬代,成為憂國憂民的詩人代表。

(李紳)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李紳,是不是也像他在詩中所表現的那樣,憂國憂民,幫助百姓呢?

實際上,真實的李紳,生活是極講排場的。

有一個成語叫做“司空見慣”,就是從李紳那裡來的。李紳在家裡蓄養了很多年輕貌美的家伎。當時,詩人劉禹錫在蘇州當刺史,他到李紳府中赴宴時,看上了一個容貌嬌豔的歌伎,於是在宴會上寫下了《贈李司空妓》一詩,其中有“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一句。李紳見了,哈哈一笑,當即把歌伎送給了劉禹錫。

雖說在唐代,這其實是極為風雅的一件事,但是從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李紳的生活,確實是比較奢靡的。

李紳除了生活奢靡外,在做人上,似乎也有許多為人詬病的地方。

唐代筆記小說《云溪友議》記載了一件事,說李紳在年少時,由於家境貧寒,經常到族中經濟優裕的親戚家中打秋風。

有個叫李元將的人,是族中家境最好的,於是他百般巴結,甚至還主動把自己在族中的輩分降了一級,稱呼李元將為叔叔。

李元將很高興,經常收留他在家中吃飯。

李紳做官後,一改往日對李元將的態度,每次待他都極為倨傲。

(劉禹錫)

李元將為了巴結李紳,再也不敢以“叔叔”自居。他主動降低輩分,先以弟弟自稱,接著又以侄兒自稱,結果李紳都對他愛理不理。最後,李元將只得自稱孫子,李紳的臉上才有了幾分笑意。

這件事不知是否屬實。如果是真實的,李紳的人品確實是有問題的。

李紳雖然身居高官,但是,他似乎並沒有把精力用在為國為民上,而是參與了當時危害朝廷的“朋黨之爭”上。

當時,李紳由於依附“李黨”宰相李德裕,得到李德裕和元稹的扶持,仕途上平步青雲。

不過,後來,“牛黨”強力反擊,李德裕和元稹都被貶到地方為官,李紳也被貶到千里之外的南海去了。

新皇繼位後,李德裕重新得寵,李紳也跟著從南海一步步調回了京城,並重新位居高位。

正因為參與了朝廷傾軋,所以,李紳雖然當了大官,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作為。

李紳在當官期間,不但做的利國利民的大事不多,而且還做過草菅人命的事情。

(李德裕雕像)

宋代筆記小說《冊府元龜》記載,李紳晚年的時候,曾經辦過一樁“吳湘案”。當時,有人告發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行賄受賄,強搶民女。

由於吳湘與李德裕有世仇,李紳為了取悅李德裕,於是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竟然羅織罪名,判處吳湘死刑。

朝廷在看了李紳的案宗後,認為破綻很多,必有冤情,經過調查後,發現吳湘所貪金額不大,強搶民女一事不能成立,所以罪不致死。

可是,李紳卻執意對吳湘處以斬刑,甚至都不能等複核後便定論。

李紳去世後次年,李德裕被貶去了地方,李黨勢力因此大不如前。這時候,有人再次提起“吳湘案”。經過徹查,皇帝發現是一起冤案,於是給予平反。

詩人應該是德藝雙馨的。所謂“我手寫我心”,心裡面是怎麼想的,筆下才會怎麼寫。李紳一生生活奢靡,為了個人的利益,依附權貴,讒陷攀爬。而且把自己的一生時間都陷入“朋黨之爭”中,並沒有幹出多少幫助老百姓的事情。由此可見,李紳確實是對不起他寫下的《憫農》這樣的詩歌的。

(參考史料:《新唐書》《云溪友議》《冊府元龜》)


張生全精彩歷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這兩句教導大家要珍惜糧食的詩,是任何一個小學生都會背誦的。但諷刺的是,寫出這首《憫農》的李紳,卻是個生活奢侈、禍害百姓的貪官。


歷史上真實的李紳:生活奢侈

李紳雖然是《憫農》的作者,但他並不是個悲憫的人。

相反,當他走上官場時,生活可謂是花天酒地、驕奢淫逸,是個不折不扣的禍害百姓的貪官。


舉個例子。

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被貶去蘇州做刺史,當地的司空正是李紳。

某次,李紳邀請劉禹錫去他家做客。進入李紳的家門後,劉禹錫發現李紳家竟然是歌妓成群,好不熱鬧。於是,劉禹錫就寫了一首《贈司空妓》來諷刺李紳。詩云: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李紳不僅生活奢侈,而且品行也有問題。

再比如,在唐代筆記《云溪友議》中,記錄了李紳的這樣一則故事:


  • 李元將評事及弟仲將,僑寓江都。李公羈旅之年,每止於元將之館,而叔呼焉。榮達之後,元將稱弟稱侄,皆不悅也;及為孫子,方似相容。

這句話的意思是:

在李紳發跡前,曾長期寄宿於一個名叫李元將的人的家中。每次見到李元將,李紳都會尊稱對方為叔。

李紳發跡後,李紳對李元將的態度是180度大轉變。無論李元將在李紳面前自稱弟弟,或者還是叫李紳叔叔,李紳都不滿意。非得李元將叫他爺爺才高興。

這樣一個人品敗壞的人物,在歷史上也算是少有了。


HuiNanHistory


李紳在唐朝並不是非常出名的詩人,只因為寫了兩首《憫農》,讓他得到了“憫農詩人”的稱號。也成為膾炙人口、兒童都會的著名唐詩。

那麼,能寫出如此悲天憫人詩句的李紳,到後來為什麼是一個禍害百姓的貪官,實在是無法相信。

李紳寫下這兩首詩的時候,他才不過30歲,不過他要一直到35歲才考取進士,也就是說寫這首詩時的李紳還在讀書,還是個窮秀才,親眼看到農民辛苦勞作收穫的糧食產量也不多,這引發了李紳的同情心。

一、官二代家庭

此前家裡的爺爺、父親都是高官,李紳就是個官二代,不過父親在小時候就死去了,讓李紳家一下子窮苦起來,受到了同族的排擠,這在李紳小時候的心中埋下要做官發財奪權的念頭;

二、流浪生活

後來母親也跟著過世,就剩下李紳過著流浪生活,充分接觸了底層人民,不過他依舊沒有忘記讀書。這樣的苦日子造成了李紳雙面的性格,一個是自強不息憐憫貧窮;二是立志成材做官發財;

三、一朝成魔

唐憲宗時的宰相被刺身亡,成為李紳命運的轉折點,由於之前所忍受的白眼,李紳一朝成魔投入李德裕門下,成為李黨頭馬,一步一步向權利臣服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政客;

四、奸人李紳

有一個姓崔的官員,和李紳是同榜進士,有一天,崔同學特意來拜訪李紳,可是在路上他的僕人和城裡百姓吵起來了,後來被李紳聽說了,就把這個僕人處以極刑。還把崔同學也一起抓了,嚇得崔同學趕緊磕頭道歉,李紳還是打了他20棒子,才算了結。

李紳因為被權利徹底矇住了心,才做出一些無法理解的事情,在他眼裡,只要能保住他的權利,百姓的性命算的了什麼?他就如同一個小丑般,飛揚跋扈。

最終,死去的李紳因為“酷吏”被褫奪三官,子孫不得再入仕。


不務齋



都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不知道為什麼能寫出這麼優秀詩詞的詩人最後竟然變成如此一個大惡人。

1,濫施淫威

《云溪友議》中記載,李紳發跡之前,認一個叫李元將的人為叔叔,等發跡之後,李元將為了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叫哥哥叔叔,然而李紳並不滿意,知道自稱孫子之後,才勉強接受。還有一位崔巡官與李紳有同科進士之誼,因為沒有特地拜訪他,最後因為一點原因,將其杖打二十。後崔巡官被送到秣陵,嚇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上報。人們議論紛紛,李紳的族叔成了他的孫子,友人成了他的囚犯。由於為官越發殘暴,當地百姓擔驚受怕,敢怒不敢言,都偷偷逃離家鄉,下屬向他報告百姓逃了不少。他回答,你見過手捧麥子嘛?飽滿的顆粒總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隨風而去,這事不必報來。

2,熱衷結黨

李紳實為李黨骨幹。發跡後的李紳熱衷於拉幫結派。唐朝中晚期,士族勢力逐漸衰微,庶人階層通過科舉進入了政權的核心。而原來掌握大權的士族又不甘心放棄政權,於是同庶人出身的官員爭奪權力。士族官員以 李德裕為首,故稱李黨。庶人官員以 牛僧孺為首,故稱牛黨。牛李兩黨水火不容,雙方互相傾軋了近40年,史稱“ 牛李黨爭”。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權力鬥爭中,李紳緊跟李黨老大李德裕,是李黨中的骨幹分子。

3,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釀成一生最大汙點。李紳一生中最大的汙點,是他晚年經手的“吳湘案”。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74歲高齡的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其時,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被人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李紳接報後立即將吳湘逮捕下獄,判以死刑。但此案上報到朝廷後,諫官懷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揚州複查。崔元藻調查後發現,吳湘貪贓屬實,但款項不多,強娶民女之事則不實,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紳卻一意孤行,強行將吳湘送上了斷頭臺。

當然這件案情並不屬實,後人也盡相猜測。不過曾能做出如此悲天憫人佳句的李紳,卻因為官場權力,而變成如此醜陋之人,真的是可痛可悲。


“憫農詩人”的雅號也成了最大的諷刺,同為好友的白居易以詩入魔,成就了自己,成了中國詩壇僅次於大李杜的存在。

李紳卻因為權力,成為了權力的傀儡,留下千古罵名。

其實除了痛恨厭惡,還是有深深的惋惜,能夠做出“粒粒皆辛苦”的他,我相信當時,他也是有著一腔熱血,一心只為老百姓,可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