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师之间为了成绩抢课上,你怎么看?

雪莉老师的生活日记


评价教师的工作,很多地方都是拿教师所授班级,学科成绩来作依据。看你所教学科在同级同科中是什么水平。很在乎在本乡镇排名第几。在县市级同类同科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因此,教师都很注重自己所教学科的考试成绩。

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存在教师抢课上的现象。语数外的其它所谓副科课时经常被语,数老师"抢着"改上语文或数学。甚至有的室外体育课也被占用上所谓的主课。

因为所教学科,特别是语文,数学,期末考试成绩高低对教师影响很大。作用不小。

可以作晋升职称的业绩成果,如果取得乡镇同类同科前三名,说明你教学成绩优秀,可以作为教学先进推荐到县级表彰。就有县级先进证书,在职称评定时算业绩成果之一。如果是在县级排名前三名,那荣誉证书含金量将更高。

可以作评定先进的重要条件,一般都会列入先进首推人选。年度考核优秀也是重要参考条件。

对期末,或年终绩效工资,奖金分配等级上也要优于其它老师。

所以认真努力的教师,愿意多上课,哪怕"抢"别的课时上自己的课,没有报酬也愿意。

然而这种现象一是不宜提倡,二是即将过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再不会停留在口头上,高考,中考改革,将更加重视各个学科,初中,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涉及全部规定学科。将彻底纽转小学中语文,数数是主科,其它的是副科的错误倾向。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洪爷33344611


我的孩纸现在读七年级,经常回来说:今天语文老师占了午自习的时间讲课,让他们没时间做课堂作业,生气。今天语文老师又在早自习的时间讲试卷,孩子去做清洁没听见,生气!今天语文老师又占了体育课,体育老师不高兴。。。。。。

其实家长们都理解这语文老师,第一次月考,一百二十分的总分,一个过九十六分的都没有,最高分九十一,近一半的学生不及格。想来这老师应该是受了校领导的批评,因此下功夫想多用时间让孩纸们多学点语文,每天在校期间,孩纸们没时间做别的课作业,晚上家庭作业也多。

久而久之,形成一恶性循环,大家不喜欢语文老师,成绩也没有提升。

每个老师,在大学期间都要一门教育心理学。可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就放弃了这门学科,只是一味的题海战术,结果效果不佳。

有回俗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孔圣人千年前就提倡:因材施教。

首先要做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那些事倍功半的,爱占课的老师要反省了。




刚刚说段子


为了成绩而抢课上,这样的老师我们身边还真不少!我们年级组就有这么一位老师,教政治的,他经常拖堂,直到下一节课上了还没有下课,最严重的一次几乎占了人家一整节课,是出了名的爱上课。

其实,这种争着上课的老师也不全是为了成绩。

有的时候一个学期时间相对很短,比如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比往常就要上了2个周左右,课时量不够,课程也实在是上不完,因此只能想方设法争去上课时间。尤其政史地理化生这些小科目,一个班一个周也就2、3节课,不像语数外天天都有课,所以抢课上也是很正常的,这些能说明这些老师是非常负责任的。

然而,如果经常性的抢课上不但让其他科目教师难堪,学生也是极不情愿的,好不容易一个周一节体育课,结果你周周都给我占了,那个郁闷啊!所以抢课的事还是尽量少做,即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作为教师,我觉得应该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课程进度,尽量不要拖堂,也不要抢占别人的课,如果实在是课程上不完,可以向学校申请,进行适当的调课,比如语数外课程较多,可以适当地匀给需要的科目几节。


师说新语


我认为教师之间为了成绩抢课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因为:

教师抢课会导致学生各科发展不均衡。

记得妻子怀孕时,语文老师主动找到她说要将她每周四双节课上语文,原因是他今年要晋级,如果所带科目为倒数第一,就要一票否决。妻子怀孕不方便,就将2节课私下让给了他,结果每周连续两天语文上双节,学生很反感,一个月后他的语文并没有提高多少,反而妻子的英语成绩有所后退了,所以又将课要了回来。所以抢课上所得到的成绩是建立在其他科损失的基础上的,毕竟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一科上用的时间多了,另一科上用的时间就少了。高考考的不一门,两门,应该合理分配各科时间,只有各科均衡发展才能考高分。


学校的课表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各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来排的。

学校排的课表都是按照国家标准来安排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不应私自改变或去抢课上。

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提高效率,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各科的课时安排对这一科所有老师来说是一样的,也是公平的,只有认真备课,精选例题,提高效率才是正道。

总之,抢课这种行为不但不应该表扬,还应该批评,它既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


教育黄金眼


你好,我是九哥朱建文,我试着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对于有些老师为了提高成绩抢别人的课上,九哥首先表态——不支持。

理由如下:

第一,从老师抢课的动机来讲。

这些老师之所以抢别人的课上,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是为了晋升职称等荣誉。

做人做事的动机很重要。

虽然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为己,而不是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和考虑。

等职称问题解决了,他们也许就不再抢课了。甚至,课都不想上了。

第二,从教师的个人发展来看。

这种只增加课时量,用体力来教学的方式,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要提高教学成绩,不能只是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更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老师的个人发展。

难道我们要这样一直抢到退休吗?

第三,从学生的发展来讲。

这种抢别人课的老师,侵犯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

另外,对于一些学生来讲,这样的学习是一种浪费。因为对于有些学生来讲,他们这一学科本来就不差,而需要将时间用在别的学科上。但是由于这些抢课老师的原因,他们没有办法按自己的想法去学习。

这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第四,从学校的教学环境来讲。

这种做法只能导致学校的恶性竞争,不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也不利于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

进而不利于学校形成一种良性的校园文化和发展前景。

大家说呢?


九哥朱建文


这学期,我们县里搞“县管校聘”,声称要以成绩来考核教师,甚至要以成绩来评定教师的年度绩效奖金,要以成绩决定明年哪个教师落聘......于是乎,学校开始上演“抢课”大戏:

早自习,本来是让学生自习的,现在都被班主任和个别个性强势的教师霸占了;

中午,班主任看班,于是,很多班级便只能学习班主任所教的学科了;原本20分钟的“午读”时间,学生也别想阅读了,全部做作业、讲题;

期末考试前两周,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写字等边缘学科,被考试学科“预定”一空,甚至有的班主任利用自己做班主任的优势全部抢占;

......

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感叹制度的威力、利益所产生的驱动作用是多么强大!

学生最可怜,完全变成了学习机器!

在我看来,教师抢课,是一种无序竞争;连续高强度上课也是不科学的;长远来看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

教师抢课,打破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容易造成“剧场效应”,使竞争逐渐变态。对于其他守规矩的、老老实实的老师来说,是不公平的,也容易伤害他们的积极性,造成同事之间的矛盾。

对学生来说,无限度地压榨学生,并不科学。

课程表上的所有科目,是国家要求开设的,也是必须开足开全的科目。这样的安排也是有科学依据的,高强度的学习,大脑极易疲劳,体音美等实践科目对学生来说,是书本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难得的放松机会,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中喘口气,可以换一下脑筋,也算是一种休息。学生内心非常不情愿被占课,但是他们没有话语权,不敢说也不敢反抗,但是一部分学生会消极抵抗,占课的课堂效率怎么样呢?恐怕不会尽如人意。严重的话,会导致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对教师产生不满。

学校应负起领导和协调责任,科学安排师生的学习。

有的领导看见教师抢课很高兴,乐于坐观其斗,这其中有一种官场的制衡思想,但是学校毕竟是学校,不适合过于玩弄权术,否则,长此以往,不出事则可,出了事就不妙了。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就应该进行干预。

应看到现象背后潜藏的问题,注重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起领导和管理责任,统一协调、科学安排期末复习。比如,每周两节体育课一定要保障,早晚自习分配给不同学科,中午要保障学生有一定的午休和阅读时间。

还需要向教师重申制度,给班主任开通气会,教导班主任统筹班级各科目的复习,形成班级抱团、合力发展的良性竞争;学校也应该加大管理巡查力度、改革班级考核机制,使评价更科学。

总之,教学工作应该是尊重科学的、按部就班的,教师抢课上,必然是学校内部出现了一定问题,学校领导层应及时进行反思、干预、调整。

我是“初中语文戚老师”,感谢关注阅读。


初中语文戚老师


我们学校教师就有抢课上的情况。

他们平时都是抢一些不参加考试的科目,比如地方课中的生命教育、科学课等, 再有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

为了成绩抢课上,可以说教师的积极性是高的,但是这会产生一些问题:

学生全面发展不均衡

新课标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一些教师抢课上则会导致学生只能学习参加考试的科目,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文化课。

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且很多学生很少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是被动的在学,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各科成绩不均衡

有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频繁抢课,学生课后需要的“消化”时间增多,且有的教师还会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导致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减少,这会使学生各科成绩不均衡。


学生对抢课教师心生不满

教师频繁抢课,占用了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有的学生会对教师有意见,会出现对该学科不感兴趣的现象,有可能该科成绩不升反降。

团队意识不强

同一年级同一学科通常会有两个以上教师任教,我们学校在每年的年末教学评比时也是这几个平行班的教师综合评比,所以有的教师会为了提高成绩去抢课。

但是,每年教育局还会对每个学校的教学成绩进行比较,这就要求教同一年级、相同班级的各科教师间的相互协作,团队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某一科教师频繁抢课,势必会对其他教师所教科目的成绩造成影响,团队的总体成绩也会跟着受到影响。

教师间产生矛盾

你也想抢课,我也想抢课,而能被占用的课节是没有那么多的,所以教师间会为了抢课产生矛盾,即使表面上关系很好,但是大家都会对对方有不满意的情绪,同事关系相对来说并不和谐。

总之,我认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抢课的教师都是有私心的,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剥夺了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权利和全面发展的机会;损害了被抢科目教师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对其他文化课教师也是不公平的。



长乐未央君



刘道元3


上高中时,数学老师是学校的二把手,主要负责外出考察、学术交流等。因此虽然只带了我们一个班,但总有缺勤。所以常常让其他跟其他科目的老师窜课。但他很少让生物老师代上,因为我们的生物老师是一个为了学生发狂的人,你可以让他代课,但绝对不是窜课,他代上多少节课都可以,但从不“归还”,很可爱吧?

还有,高中最难以解释的就是为什么体育老师总有事。而且必由其他代课老师来解释,特别是快要联考时。

对于这些可爱的老师,我从来没有责备,虽然我特别喜欢数学和体育。

教育,严格的来说,其实属于服务行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相互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同科之间、跨科之间都是如此。老师总是希望孩子们在总成绩出类拔萃的同时,其负责的科目更占优势。这样,家长才会因此更满意,学生也因此更自豪。

如果一个老师总是有理由去消极怠工,那才应该责备。而面对抢课上的可爱老师,我们有怎能有怨言?

无论是偏科、对某个老师厌烦,还是对某个科目始终提不起兴趣的学生,确实会因为个别老师抢着上课感到苦恼,可是优秀的老师并不会对这个孩子有偏见。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老师目的不纯,可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一个放弃了休闲,选择了付出的可爱的人,这些不是他应得的么?

老师是一种职业,而这种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他们的光辉形象。他们会因为某个学生某方面表现突出而自豪,他们也会因为某个孩子调皮捣蛋而头疼。请让我们为这些可爱的老师点赞!


刘经纬18232587950


有些教师之间为了成绩上课上,你怎么看?山村觉得这样的现象很好,比有课没人上要好。当然,上课上的老师多数为小科目的老师,因为小科目的老师平日里课比较少,往往都是课上完后差不多就要考试了,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复习。

语数外三大主科的老师往往很少会出现抢课上的现象。因为三大主科平时的课程量就大,一天下来都比较累,而且学生也非常疲乏,上多了也效果不好。就拿山村来说,山村上着两个班的主科,一周下来三十节课,一天平均下来也得上六节课左右。学生也有审美疲劳,而一些小科目一个班一周也只有一两节课,为了成绩而抢课上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说明了上课上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



试想一下,一个小科目一周也就一两节课,一本书的内容,如果讲得慢一些或者被某些检查或法定节假日耽误后,想要补上来就很困难了。所以山村认为,老师能够为靠自己的成绩,也为了学生的成绩主动抢课上这是一件好事。总比课空着没人上要强太多,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