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的日記 2月2日

2020年2月2日 多雲 星期日


今天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統計以來的第11天,我在今日頭條上看到確診人數是14490人,疑似病例19544人,死亡人數304人,治癒人數434人。不知道疫情拐點何時會出現,激增的確診和疑似病例人數還是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前幾天還隔兩天就出去買回菜,今天決定每隔一週出去採購一次。


我是大年初三從父母家回到自己家,我的弟弟還給父母打電話,擔心我四處亂跑,其實我是離開就不打算再回去,直至疫情解除。特殊時期,減少和外界的接觸,包括和家人隔離,其實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負責。弟弟本來打算今年帶老婆孩子來西安過年,後來也因為疫情取消行程,我認為這是對的。


我離開父母家主要是因為我的作息和他們完全相反,他們睡得早起得早,另外我也抽菸,對他們健康不好。回來之後第一件難事就是吃飯,其實我是會做飯的,但在父母家總有依賴心理,父母把一切做好,我居然吃得理所當然。有時候我感覺我像個小孩子,即使父母年紀很大,也覺得在他們身邊,我是那個需要被“照顧”的人。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愛。愛其實是無私的,不管你富有還是貧窮,是達官顯貴還是屌絲一枚,父母是不會嫌棄你的,這就是愛。而我們大多數人眼中或者口中的愛情,其實充滿了雜質,這些雜質可能是金錢,地位,榮耀,房子,車子,或者是奢侈品,豪華酒店等一切能給你帶來面子和消費快感的東西。我也在追求這些東西,但它們一旦成為某種衡量標準或者等價交換物的時候,我的內心又充滿了厭惡。我今年出版的小說《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其實是對自己青春的一次祭奠,那種純潔、唯美甚至感覺像活在真空中的絕對愛情,在現實裡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我把她寫成了小說。某種程度上,我是一個活在幻想裡的人。儘管可能很多認識我的人,不會同意我的這個結論。我一直覺得,每個人都有很多的面,我們的社會性只是我們的一個面,這個面可以給我們帶來我們生存的必須物質,但無法完全地滿足我們內心真實的那一面。這就是藝術(包括文學)會誕生的原因。如果人的社會性可以解決人類的所有需求,那麼,藝術是不可能誕生的。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並非他的社會性,儘管社會性對人類的發展和繁衍來說舉足輕重,但真正創造人類文明的,還是人類內心深處的精神性需求,我暫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來準確形容,只好用精神性需求來表述。舉個例子,我們害怕孤獨,所以要交朋友,交朋友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但實質是為了滿足我們內心的精神需求。有一部分人通過交朋友無法完全滿足這種精神需求,甚至在交朋友的過程中衍生了更多的精神需求,這種需求就會轉化成某種能量,通過藝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的方式釋放出來。


很久之前,我看過一本書,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向死而生》,這次突如其來的瘟疫讓死亡變成一件近在咫尺的事情,因為誰也不想不明不白莫名其妙的就離開這個世界。1348年,意大利佛羅倫薩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10個故事,一共講了100個故事。這就是薄伽丘的《十日談》,曾有人把它與但丁的《神曲》並列,稱之為《人曲》。1348年流行於歐洲的瘟疫,應該就是著名的“黑死病”,歐洲正處於中世紀,而中國,則是元朝的至正八年。這本書被稱為歐洲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實主義鉅著,是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我想薄伽丘在黑死病流行之時肯定倍感無聊,無聊至極之時,便催生了創作的靈感。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宇宙中充滿了辯證主義,昨天一個朋友說,疫情期間,待在家裡,做好吃的,陪家人和妻女,還學會了打麻將,是自己從商十餘年來最輕鬆的日子。我挺羨慕他,因為我還沒完全學會享受這個特殊的假期。我們過去總說,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勞、最能吃苦的人。我們習慣了忙碌,習慣了追逐金錢和名利,習慣去完成一個又一個目標,習慣了觥籌交錯的社交場,一旦讓我們靜下來,什麼都不能做,只能待在家裡,很多人,包括我,反倒極不適應。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去打發這個漫長的假期,如果不能回到辦公室,回到團隊之中,沒有人安排工作,沒有人找自己,便變得極其煩躁和無聊。因為我們大部分欠缺自律精神,我們習慣了被社會和別人去推動,而無法真正去“主動生活”,給我們一個意外的“奢侈”的假期,很多人反倒無法去“享受”。


假設疫情要持續更長的時間,那麼,在生命面前,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如果封閉生活的日子要延續更長的時間,我們如何安排好自己這段特使的時期,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規律,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靜,讓自己的工作不受耽誤,這個,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我想我以寫日記這種方式來督促自己,接受暫時封閉的生活,儘可能地安排好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工作和生活,是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可能隨著日記的推進,我的變化也會體現出來,我想,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當疫情結束之時,再回頭去看,甚至若干年之後,再回顧這段經歷,不知道會是什麼感受。


鄭佔錄

2020年2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