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和佛陀的言行對比(3)

3·佛陀和老子都反對戰爭,孔子主張用兵禁殘止暴

佛陀視所有的眾生為自己的父母,視所有的國家為自己的國家,他勸國王“以法治國,以德化民,不行非法事”;“多行善護之事,不要暴戾”。他勸所有的人都“以慈悲為要”。佛陀住世時的印度,大小國家林立,戰爭不斷,有一年,阿闍〔shé〕世王因一樁小事感到不愉快,一氣之下要攻打越祇國,佛陀即用至誠的言說進行了化解;當兇惡殘暴的琉璃王,統領大軍來滅亡迦毗羅衛國時,佛陀曾三次一個人坐在大軍必經之路的枯樹下,攔住軍隊,琉璃王為其慈悲的勸說所感動,三次下令撤軍。佛陀還勸有緣的國王皈依佛門,成了對內不用暴力、對外不動武力的仁慈君主。

老子也是極力反對戰爭的。他說:“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意思是說,戰爭,是不吉利的東西,大家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是不和它相處的。用道輔佐君主的人,不靠武力稱霸天下。動用暴力戰爭這種事,是必定有報應的。軍隊所到之處,荊棘叢生。大軍過後,必是百姓的災難之年。以殺人為快樂的好戰分子,是不可能久控天下的。

孔子則不然,他主張使用戰爭和暴力。當魯哀公問他:“用兵者,其由不祥乎?”他說:“胡為其不祥也?聖人之用兵,以禁殘止暴於天下也。”譯成白話的意思是:魯哀公問他,動用軍隊攻打別的國家,用心不善,會不會不吉利呢?孔子說,這怎麼會不吉祥呢,聖人用兵打仗,是在天下禁止殘暴啊!——這是孔子在多個國家主張發動戰爭的最大理由。

孔子投奔到衛國後,他主張衛靈公出兵討伐蒲人。得知齊國的陳成子殺了齊簡公,他立即齋戒沐浴,上朝報告魯哀公說:“陳成子把他的君主殺了,請您出兵討伐他。” 在孔子的言行錄中,不僅有讚美他到處主張戰爭的記載,還有讚美他親自指揮弟子殺敵和表彰弟子殺敵的記載。因為歷代統治者和御用文人,都認為孔子的“聖人之用兵,以禁殘止暴於天下也”是金科玉律。

很多人都以為孔子只是一介書生,其實他還是個武功了得的人,這就是歷代的孔聖人畫像都佩帶寶劍的原因。孔子“為正義而用兵”的理論,成了全人類的用兵理由。擁有了核武器的、反對再造核武器的和堅持製造核武器的,理由都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為了人類正義,為了人道主義。

戰爭都是由老子說的“樂殺人者”發動的。非常遺憾的是,很多人都未意識到,那些教孩子殺人、騙人、算計人、玩弄人當英雄的罪惡遊戲,就是正在培養新一代的“樂殺人者”。未來的世界,不是人類自滅戰爭,就是戰爭毀滅人類,和製造它的人類同歸於盡。

孔子、老子和佛陀的言行對比(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