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高产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呀

养虾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有多么多么的坚强,其实,有时候击溃一个人的意志很容易,养几造低产虾就可了。

对虾的要求,说白了,谁的虾长得大、死得少,谁就能高产。要想长得快 、死得少,首先要要控制对虾体内外的弧菌其次。我们,保护虾的肝胰腺健康,都说养虾必保肝。最后,我们一定要预防纤毛虫爆发。

养虾高产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呀

由于对虾生活在水中,发病早期不易察觉。一直以来,发病的早期容易变化为晩期,主要可分为显性和隐性的感染,在水面游的,食欲下降,体色异常可定为显性;而隐性的就是毫无征兆,偷死来的快,连体色异常来不及看。

为了防止发病,养殖户要精心管理,少不了检测弧菌。重症的对虾,都被弧菌夺命的。

养虾高产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呀

有些养殖户认为在对虾发病前,总有预兆,主要抓住两点的变化,就可挽救不良局面。这两点分别是养水和知氧,也是对待养虾的不二法门,对提升产量至关重要。

养虾先养水。就是这三言两语已是震荡养虾人的心。虽然千叮万嘱,但仍有人对养水不注重。为了高产,某些养殖户进行了“四高”指标:高投料,高投药,高密度,高增氧。

养虾高产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呀

高投料

养虾是一种徐徐渐进的过程。在对虾的养殖前期,有些养殖户就耐不住性子大量投喂,导致对虾出现白便,甚至不能够顺利转肝。

高投药

大量长期的使用一些有毒性的药物,不但破换了养殖的水体环境,而且大量的药物严重的损伤了对虾的肝胰腺健康,降低了对虾的抵抗力,加大了疾病的发生几率。

养虾高产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呀

高密度

有些养殖户认为少于3万尾虾苗/亩(按一米水深计)已不属于高密度了。大于3万尾虾苗/亩才称得上高密度。养虾过程虽然复杂多变,但养殖户把养虾得出的计算公式就简单了,如投了一百包料,每包料40市斤,共4千市斤,而对虾的上市规格支数为60支/市斤,放养30万尾虾苗。如果按料比1市斤虾:1.2斤料计,就可能有3千斤以上的对虾上市;如果按成活率7成计,同样可能有3千斤以上的对虾上市。对于成本较高的冬棚虾少于7成的成活率时,养虾的利润率就低。

高增氧

两亩水面设置一台增氧机,带负荷计,每台功率1.8千瓦时,一天24小时,就用43度电,一个月(30天)就用1200度电。该什么时候开足增氧?一直存在争议性,这都是养殖户个人认为的,有的养殖户认为对虾上罾后,就开足增氧;有的则认为饲料用到4O包后,就开足增氧……如果溶氧的分布达不到一定范围,虾塘的生产力就会低。切莫在对虾需氧的时期节约电费。因为增氧除了针对密度外,还着重用于分解有机物。少开增氧也不利于高密度养殖。

养虾高产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呀

有些养殖户认为在养虾过程中的起决定成功的因素中,虾苗始终排第一位。事实上虾苗好,再利用好“四高”,养出虾的机会大。有些养殖户感慨了对虾种质一旦退化,有养不大的情形;对虾种质差,肠道也差,较易发生大小不均的现象。因此选苗不能疏忽。明确虾苗的可靠性,才不致于走向养虾“难养”的境地,才有机会高产。

总结:

能让人养出高产的对虾就说明人的运气好,那是牵强附会的说法,能养好虾,一定是保护好了对虾的肝胰腺。拌料添加胆汁酸可以保护对虾肝胰腺,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减少偷死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