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羋八子和穰侯魏冉位高權重,為何讓秦昭襄王廢后攆出了宮?

李宣澤


這個得歸功於

應侯范雎,而此時的宣太后也確已垂垂老矣,秦昭襄王也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此時的昭襄王已經五十六歲,獨立執政合情合理。

本來嬴稷實無君主之份,非嫡非長,母親羋八子的位分也不高,有時真是天命所歸,嬴稷的哥哥秦武王舉鼎絕臏而亡。武王沒有留下子嗣,群弟爭立,這時就要比誰的身後力量大,贏稷的舅舅魏冉是母親羋八子的同母異父的弟弟,秦惠文王與秦武王時就屢有軍功,此時魏冉有能力一舉助外甥贏稷上位。


昭王即位以冉為將軍,衛咸陽,誅季君,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武王后為魏國女)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

太后一詞始自羋八子,先前的王后是附在先王的諡號後,比如惠文後。但羋八子雖是惠文王后宮女人,但惠文王生前她不是王后,現在已經有了惠文後,羋八子創立一個新詞,自稱太后,太字是大的意思,也是尊稱,比如:太姜、太妊、太姒。


宣太后這一自治時間可真夠長的,一是宣太后能力超群,二是宣太后以秦國大業為重,秦國日益強盛,所以秦昭襄王從未覺得與母后同坐朝堂有什麼彆扭,而魏冉已為國相,封穰侯,宣太后同母弟弟羋戎為華陽君,而宣太后的另外兩個兒子(不與秦昭襄王同父),一個為涇陽君,一個為高陵君(時稱秦國四貴)。

這一切都因一個叫範睢的人來到秦國而打破,

範睢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國相魏齊鞭笞而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藏匿,易名張祿,時秦國使者王稽入魏,鄭安平悄悄引薦范雎見王稽,王稽與范雎交談後認為其賢,回秦國時將范雎藏於車中帶回咸陽。

當是時昭王已立三十六年,厭天下辯士,王稽引見張祿(范雎),昭王不見,使舍食草具,待命歲餘。時穰侯魏冉欲越過韓、魏而伐齊,欲廣其陶封。范雎給秦昭襄王上了一書,昭王認為寫的很好,大悅,謝王稽,召見范雎。

於是范雎來到離宮,假裝不知永巷而進到裡面,宦者發怒攆他說:大王來了。范雎就故意大聲說:秦國哪有什麼大王,只聽說有太后、穰侯。以此激怒昭王,昭王至聽到了范雎與宦者的爭執,長揖說:寡人因義渠之事急,旦暮得請示太后,現在義渠事了,寡人才得以向先生請教。

昭王屏退左右,長跪三次向范雎請教,范雎才開言:我是羈旅之臣,現在卻要談論大王與親人之間這些大事,我願效愚忠卻不知大王之心,這就是大王三問我不敢答的原困……范雎發現宮中竊聽者多,恐,不敢再說內事,只言外事,跟昭王談論″遠交近攻”策略,認為穰侯越過韓、魏攻齊國綱壽不對,應以兼併韓、魏為目的,結交齊國……


秦昭襄王聽了范雎長談,欽佩不已,任為客卿,范雎與昭王的關係也日漸親密,信任范雎幾年後,一日,二人獨處。范雎說:

臣居山東時,聞齊國有田文,不知有齊王;聞秦國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不知有秦王。獨掌國家大權的稱做王,能夠興利除弊的稱做王,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的稱做王。如今太后獨斷專行,穰侯出使他國從不報告,華陽君、涇陽君懲處斷罰隨心所欲,高陽君任免官吏從不請示。這四貴湊在一起而國家卻沒有危險,真是聞所未聞。秦國子民處在這四貴統治之下,哪有秦王啊,大權怎麼能不旁落,政令又怎能由大王發出呢?如今秦國從小鄉官到各大官吏,再到大王左右侍從沒有一個不是穰侯的親信。看到大王在朝中孤單一人,我替您擔心,在您之後,擁有秦國的恐怕不是您的子孫。



秦昭襄王聽後如夢方醒,又驚又懼,遂廢太后,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於關於。拜范雎為相,收穰侯之印,使歸陶。時年為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五十六歲。


尋桂子


因為根本原因就是:宣太后羋八子和穰侯魏冉位高,但並不權重

權利重心仍在秦昭襄王手中

而所謂范雎的提醒,不過是給了秦昭襄王一個清理外戚的藉口而已,如果秦昭襄王沒有權力,如果權力掌握在宣太后羋八子和穰侯魏冉後中,即使秦昭襄王有再多的藉口,也無法清除他們勢力。



秦昭襄王嬴稷之所以能當上秦王,原本並不是靠羋八子和魏冉的支持,而是靠趙武靈王的強力干涉才當上秦王的,羋八子和魏冉原來是想在公子芾和公子悝兩人中選一人成為秦王,但是由於趙武靈王的干涉,羋八子和魏冉迫於形勢,才接受嬴稷成為秦王的,反正嬴稷也是羋八子的親兒子,而且還是長子。

嬴稷成為秦王的那一年,已經有20歲,完全是一個成年人,完全可以親政,我們從秦昭襄王即位次年發生的一件事,就能看出秦昭襄王是否有權力?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即位的當年,楚懷王派兵攻打韓國,韓襄王派出使者向秦國求救,當時的使者叫尚靳,他求見宣太后請求出兵,但是宣太后隨便找了個理由拒絕了,原因是宣太后是楚國人。

之後韓國再次使者求見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召集群臣商議,左丞相甘茂主張出兵救援,並詳細地分析了原因,秦昭襄王覺得有道理,於是同意了韓國國使者的請求,派出秦軍支援韓國,楚軍聞訊撤退,於是解了韓國之圍。



這事發生在秦昭襄王即位的當年,如果秦昭襄王不掌握大權的話,如何敢駁逆太后的主張,而擅自出兵救韓呢?可以看出,秦昭襄王是有話語權的。

秦昭襄王作為新君,即位之初是需要自已的力量來鞏固權利,他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已的母親及舅舅魏冉、舅舅華陽君等人的支持,來打擊反對他的勢力,按道理來說,秦昭襄王應該是重用了羋八子、魏冉、華陽君,決定權及朝政大權是掌握在自已手中的,而不是作為傀儡的存在,重用並不代表這些人就能專權,秦昭襄王能重用外戚,同樣就能驅逐外戚。



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即位的第二年,在秦國任庶長的公子壯聯合部分王公大臣、惠文後、其它公子等人造反,想通過政變奪取秦昭襄王的王位,他們並不滿意嬴稷的即位,在秦國發動叛亂,最後被秦昭襄王聯合外戚一族消滅,自此秦昭襄王真正鞏固了自已的王位。

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魏冉,魏冉在秦武王時期,就在秦國做官,擁立嬴稷成功即位後,被秦昭襄王任命為衛戍咸陽的將軍,相當於京城衛戍司令,手握兵權,所以才能成功的剷除了公子壯一黨。



但是魏冉的官職一直處於變化當中,魏冉先後四次被任命為丞相又四次被免職,魏冉第一次被任命為丞相是在公元前295年,而這時秦昭襄王已經即位秦王12年了,三年後因病被免職,第二次被任命為丞相是在公元前291年,不僅後又被免職,第三次被任命為丞相是在公元前288年,六年後又被免職,第四次被任命為丞相是在公元前280年,直到範睢被任命為丞相後,罷免了魏冉,如果魏冉真有決定權,怎麼會如此之多的被任免和被罷免呢,而且這都是秦昭襄王的直接命令,唯一的解釋就是權力都控制在秦昭襄王的手中。



而宣太后在位期間所做的最著名的事,莫過於色誘義渠王,並斬殺了義渠王,消除了秦國的心腹大患,這件事只不過說明了宣太后為了秦國的將來,而犧牲自已的身體而已,並不能說明宣太后有多大的權力。

范雎的出現,只不過是為了提醒秦昭襄王加強集權而已,秦國的四貴“穰侯、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及宣太后的存在,只不過分了一小部分秦昭襄王的權力而已,最終的決定權是在秦昭襄王手中的。


范雎設法讓秦昭襄王明白了加強集權是成就霸業的基礎,秦昭襄王一聽就明白了,因此很輕鬆地就驅逐了穰侯、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及宣太后等權貴,一點障礙都沒有,完全可見秦昭襄王獨掌大權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41年)在魏國人范雎的遊說幫助下,成功收回秦國的軍政大權,並採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使秦國國土國力都達到同時期的巔峰狀態,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秦昭襄王的江山是在其舅舅魏冉的協助和其母親宣太后的籌謀下做到六國翹楚之位。兩人為秦朝江山奉獻近四十年的光陰,隨著兩人年齡越來越大,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心無旁騖的維護秦昭襄王的利益,後被秦昭襄王發現並乘機奪了老舅魏冉的權利,順帶著把同父異母的兄弟一併驅逐出咸陽城。

秦昭襄王為何要奪了老舅、老媽的權利呢?


原因其實在秦昭襄王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兄弟身上。熟悉秦國那段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宣太后為了秦國的長治久安,不惜犧牲色相和狄戎的義渠君扯上關係併為其生下兩子,就是後來被驅逐四貴之中的兒子公子悝、公子芾。


秦國在宣太后等家人的幫助下,國力國運在當時都處在繁榮穩定時期。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秦宣太后掌握天下軍政大權,家人自然跟著封侯拜相。


其中太后的親兄弟魏冉被封為穰候,羋戎及兩個兒子皆被封為郡王,封地全部都在物資豐厚,土地肥沃的平原區域,主要的是這幾個人除了魏冉羋戎有軍功在身,其他二人都是關係戶,而且日子過得逍遙自在奢華無比。


特別是穰候魏冉在位期間竟然利用手中軍權以公謀私,在出兵東征之際為了擴展自己的封地,竟然命令將士私下掠奪別人的土地,然後佔為己有。


還有就是秦宣太后雖然幫著兒子處理朝政48年之久,從來沒想過稱王稱霸,獨坐朝廷,一心一意想著為秦昭襄王謀劃。


但到了晚年時期,卻對幼子極其寵愛,造成幼子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把秦昭襄王權利架空,視若空氣。這讓同樣坐朝聽政四十多年的秦昭襄王是不能容忍,不能放任不管的事情,苦於一直沒有機會,知道遇到魏國人范雎。



而范雎的一番話讓秦昭襄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范雎曾說:


聞秦之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不聞其有王也…今臣聞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華陽、涇陽佐之,卒無秦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也…昭王聞之大懼

正是因為范雎的話,讓秦昭襄王幡然醒悟,自己隱忍多年的心裡話終於有人替自己說出來,從此以後重用范雎對國策大加改革,並在范雎的出謀劃策下,收回了宣太后手中的權利,其餘幾人驅逐出咸陽城。



奪回權利的秦昭襄王拜范雎為相,對周邊小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國在秦昭襄王后來掌政的十幾年間得到飛速發展。


相同的歷史事件,不同的解讀觀點。我是微風之語歡迎大家的關注評論。



微風之語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宣太后本是楚國人,後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1]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2]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后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隨後平定了王室內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秦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輔政。[3][4]

主掌秦政

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長達五個月不能攻克。韓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國求援,但秦國軍隊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動。韓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國,尚靳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說秦國儘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后因為自己的故鄉是楚國,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見尚靳對他說:“當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大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並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秦國要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就無法解救韓國。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麼好處?”韓襄王於是又派張翠出使秦國。甘茂認為韓國一旦投靠楚國,楚、韓兩國就會挾持魏國來危害秦國,他主張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韓國。秦昭襄王於是下令出兵,楚國聞訊後撤軍。[5]

前287年,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攻秦未能成功,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停戰。秦昭襄王想讓韓國公子成陽君兼任韓、魏兩國的國相,韓、魏兩國不同意。宣太后通過穰侯魏冉對秦昭襄王建議不要任用成陽君。因為成陽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緣故困居於齊國,在他窮困的時候,秦昭襄王沒有任用他,而成陽君受寵,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會使他滿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陽君而韓、魏兩國不同意,會有損於秦國與這兩國的關係。秦昭襄王聽後打消了這個念頭。[6]

誘滅義渠

義渠是東周時期活躍於涇水北部至河套地區的一支古代民族,長期與秦國發生戰爭。前331年,義渠國內發生內亂,秦惠文王派庶長操平定內亂。前327年,秦惠文王在義渠設縣,義渠王向秦國稱臣。前319年,秦國攻打義渠,奪取了鬱郅(今甘肅省慶陽市東)。[7]作為報復,次年義渠參與了公孫衍合縱楚、韓、趙、魏、燕的五國攻秦之戰。義渠趁秦軍主力與五國交戰之機,大敗秦軍於李帛(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義渠,攻取了徒涇(位於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境內)等二十五座城池,義渠國力大損,但仍保留一定實力。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宣太后與義渠王私通,生下兩子。後秦昭襄王與宣太后日夜密謀攻滅義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入秦,殺之於甘泉宮。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8]

失勢隱退

宣太后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主政。宣太后及四貴的專權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秦國國內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後,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弒君篡國的禍亂。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后,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驅逐出首都咸陽。[9]

晚年去世

宣太后十分寵愛情夫魏醜夫,宣太后生病即將去世時,傳令讓魏醜夫為自己殉葬。魏醜夫得知後十分害怕,於是請庸芮遊說宣太后。庸芮先問宣太后人死後是否能夠感知到人世間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說不能。庸芮繼而說既然人死後不會有什麼知覺,那您又為何要將自己心愛的人置於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覺,那麼先王早就因出軌之事對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彌補過失都來不及,又怎麼能和魏醜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認為庸芮所說有理,於是撤銷了魏醜夫為自己殉葬的旨令。[10]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於芷陽驪山(今陝西西安臨潼區驪山)。[11]

人物評價

馬非百: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後設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她的功勞不遜於張儀、司馬錯攻取巴蜀。[12]

軼事典故

始稱太后

太后稱謂,始見於她。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卷一》雲:“《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範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太后專權,也自她始。宋代陳師道《後山集·卷二二》雲:“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她以太后身份統治秦國長達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發展了國力,“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史記·穰侯列傳》)。[12]

后妃掌政

從為子奪位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個“弱質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視女人的眼光來看她,必將自嘗苦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個三十歲上下的成熟美婦人一躍成為封建社會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國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時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三十六年(也有說是四十一年的)。

三十歲上下的她當上了秦國太后,稱“宣太后”。為了鞏固幼子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聯姻——也就是為自己的兒子迎娶楚國的公主為王后,同時也將秦女嫁與了楚國。

與此同時,執掌了大權的宣太后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

不用說,親信都是宣太后的孃家人。在楚懷王的推薦下,宣太后讓自己母親的族人向壽擔任秦國的宰相。(從這項推薦來看,羋八子的母親應該是姓向的)。同時為相併控制兵權的,還有力保外甥為王居功至偉的魏冉,他被封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鄧州市),後來又加上陶邑(山東定陶)——這是宣太后的異父弟弟。還有一位宣太后的同父弟弟羋戎,被封華陽君,封地先是陝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變成了河南密縣(今河南新密市)。

至於宣太后的另兩個兒子,當然更是要封。公子芾封為涇陽君,封地在今陝西涇陽,後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宛(河南南陽);公子悝封為高陵君,封地在西安高陵,後來又換封地為鄧。[13]

秦兵馬俑主人是宣太后一說係為造謠

此觀點由學者陳景元提出,但無證據證實觀點。考古學界並不認同。

兵馬俑曾出土過刻著奇異文字的兵俑,當時的考古學家將其定義為“脾”。但學者陳景元提出質疑,左邊的“月”字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當他翻遍《金文編》和徐文鏡編寫的《古籀彙編》時發現,右邊“卑”字有很多形式的寫法。然而,在眾多的字形當中,沒有一種寫法符合兵馬俑坑中發現的那個奇異的文字。一個偶然的機會,陳景元結識了古文字專家段熙仲教授,段教授認為,這應該是兩個獨體字,月邊的應為“羋”,兵馬俑身上刻的“月羋”和阿房宮遺址筒瓦上刻的“羋月”應該是一回事。

陳景元說,秦俑的一些特點其實是楚風體現。比如秦俑身上以紅、紫為主色調的綵衣,其實是楚人的習慣。他還從軍事、交通等角度對兵馬俑進行了剖析,指出兵馬俑的主人若是秦始皇的話,兵馬俑的一些特徵則成為難解的懸疑。他得出結論,兵馬俑的主人並非秦始皇,很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

事實上,兵馬俑大量證據均表明兵馬俑主人是秦始皇,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兵馬俑出土的兵器戈胡部兩側均刻銘文,正面:“五年,相邦呂不韋造。詔事圖、丞蕺、工寅。”背面:“詔事。屬邦。” [14]表明兵馬俑系相國呂不韋所造,呂不韋所造兵器絕不可能出現在宣太后年代。

兵馬俑身上以紅、紫為主色調的綵衣不能作為兵馬俑是宣太后的證據,秦國尚黑,但不可能人人皆穿黑,更何況秦國王室來自楚裔的不計其數,比如秦始皇祖母華陽太后。

宣太后葬於芷陽驪山,兵馬俑地址並不在芷陽。

史書記載

《史記》[13]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史記·卷七十二·穰侯列傳第十二》

《史記·卷百一十·匈奴列傳第五十》

《戰國策》[15]

《戰國策·秦策二·秦宣太后愛魏醜夫章》

《戰國策·秦策三·五國罷成皋章》

《戰國策·秦策三·范雎至秦章》

《戰國策·秦策三·范雎曰臣居山東章》

《戰國策·秦策三·應侯謂昭王章》

《戰國策·魏策一·秦敗東周章》

《戰國策·魏策三·魏將與秦攻韓章》

《戰國策·魏策四·芮宋欲絕秦趙之交章》

《戰國策·韓策二·楚圍雍氏五月章》

《戰國策·燕策二·秦召燕王章》

家族成員

丈夫

秦惠文王嬴駟

兒子

秦昭襄王嬴稷、涇陽君嬴芾、高陵君嬴悝

孫子

秦孝文王嬴柱、悼太子

曾孫

秦莊襄王嬴子楚

玄孫

秦始皇帝嬴政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宣太后於第九十七回《死范雎計逃秦國 假張祿廷辱魏使》中短暫登場,篇中只描寫宣太后與四貴專權,秦昭襄王重用范雎後,將宣太后安置於深宮,不讓其參與政事。


雨過天晴37999091


小生斗膽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孫皓暉先生寫過一套大秦帝國,並且有幾本被翻牌成了電視劇,這其中的一部《大秦帝國之崛起》就演的是秦昭襄王時期秦國東出崛起的事情,裡面也具體的敘述了穰候魏冉從下等秦兵到獨攬大權的丞相,最後又落魄被貶的一生!好了,廢話不多說,下來,我們道道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魏冉,楚國人,羋姓,羋八子的弟弟,秦惠文王的小舅子,秦昭襄王的親舅舅。

魏冉本是楚國皇室,奈何後期家族沒落。於是早年的時候啊,落草為寇,成了山賊,後來得幸讓縱橫家張儀救出帶回秦國,於是其洋洋灑灑的輝煌一生開始了。

魏冉初來秦國便得知,自己的姐姐是當朝的皇妃,但是卻沒有靠姐姐來博取官位,而是入營為兵。此時,恰遇戰神白起,與白起一起出生入死成為兄弟。



後來秦惠文王去世,武王繼偉沒有多久便舉鼎而死,於是只得接遠在巴蜀的贏稷和母親羋月回國。而此時的魏冉,大權在握,兄弟白起領兵。魏冉不僅平安接回羋八子母子,還替昭襄王除掉異黨不讓年幼昭襄王知道殘忍的排除異己方式,此為愛秦親秦之一。


與此同時,白起的一路戰功赫赫也歸於魏冉的功勞,戰神白起郢都之戰攻打楚國(魏冉的母國),魏冉並沒出面阻止,而是替秦國著想,此為愛秦之二。

但是,人的慾望是無限膨脹的,一旦得到權力便不想放棄,穰候魏冉也不例外。昭襄王所做之決定被穰候盡數否決,而且還藉著姐姐宣太后之力拉幫結派,大舉提拔人士,貪汙腐敗,到處壟斷,使得朝野內外只知丞相而不知網上,此為被貶原因之一。



據史記載,穰候魏冉自視清高,目空一切,毫不把平庸窮困之人放在眼裡。有一次,魏冉因公出使魏國,恰遇當時鬱郁不得志的魏人范雎。范雎高興得不得了,想著一代賢臣穰候定能看到自己的能力與志向。於是便見到魏冉,說自己有能力,希望可以遇明君,一展才華。但是啊,天公不作美,魏冉想:你沒錢,我便不會用你。並且又想,我要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便侮辱他,在他面前當眾如廁,還讓范雎給他擦屁股,此乃被便原因之二。後來范雎到了秦國,仍記得當面被辱之事,於是和昭襄王聯手,扳倒丞相魏冉,就連他的姐姐宣太后這次也無能為力了。



瑪格麗特安


據《史記.穰候列傳》記載“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可見穰候有擁立昭王穩定政局之大功,當時秦昭王年紀還輕,宣太后親自主持朝政,讓魏冉執掌大權。在此之後,穰候憑藉自己的軍事能力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也為自己撈下極大的政治威望和經濟利益。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當時相國魏冉與客卿灶商議,要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藉以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這時有個魏國人叫范雎自稱張祿先生,譏笑魏冉竟然越過韓、魏等國去攻打齊國,他趁著這個機會請求勸說秦昭王。秦昭王於是任用了范雎。范雎向秦昭王闡明宣太后在朝廷內專制,魏冉在外事上擅權,涇陽君、高陵君等人則過於奢侈,以致比國君之家富有。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魏冉的相國職務,責令涇陽君等人都一律遷出國都,到自己的封地陶邑去。魏冉走出國都關卡時,載物坐人的車子有一千多輛。魏冉死於陶邑,就葬在那裡。秦國收回陶邑設為郡。最後魏冉也算憂憤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