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題馬虎,家長該怎麼辦?

A小仙女45


不知道家長朋友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每次考試下來,孩子都能把考試中出錯的題做對過百分之七八十?然後,我們都會以孩子做題馬虎為藉口放過孩子的這一過失。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這樣做的,至到孩子初中的時候,我們遇上了他的班主任老師,我徹底的改變了對孩子做題馬虎的認知。



這個老師教我孩子的數學,在市裡教學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但是最開始的時候,我和許多家長都不認可他,因為他教數學從來不給孩子佈置家庭作業,不管寒假還是暑假,真的他這種放養式的教學讓我們家長非常不認可。但是後來見孩子和他們班上的成績一直名列學校年級20多個班第一時,我們懸起的心才放下來。這個老師從來不認可孩子做題馬虎,他覺得平時做的起,考試又出錯,就是知識點沒有掌握牢固,沒融會貫通,不能舉一反三。他給我們的建議是,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做題馬虎,最好是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把孩子每次考試出錯的題打印下來拿給孩子重做一次。如果每次正確率是百分之百,那麼就是孩子考試不用心或緊張過度造成的;如果還是有很多錯誤,那麼就需要家長監督孩子把這道題相關方面的知識拿來學習和鞏固。最好形成錯題本,寫上解題思路。

第二: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不管是在學習還是日常生活中,都要鍛鍊孩子的心智。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件事情都是稱心如意的,學會自我控制和調節將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培養的方式是家長教孩子下棋,打撲克,玩魔方等等。



第三:拒絕孩子的懶惰和拖延。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生活的獨立能力就不在那麼重要。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他拿什麼去照顧自己的事業?特別是正在讀小學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糾正孩子懶惰和做事挺延的習慣。這種壞習慣很耗時間,有的孩子動作慢,拖延丶做作業,考試的時候總會比同學慢半拍,為了趕時間完成任務,匆匆忙忙交卷。這不是馬虎的過,是形為習慣需要家長幫忙改正。



做完以上幾點,我發覺孩子的馬虎不知什麼時候沒有了。我相信我做了,如果你相信也可以去做。為了孩子好好學習,我們家長也是很拼的喲!


王子書童


感謝遨請!

孩子做題馬虎,這個問題,我最近特別有共鳴感,肺都快氣炸了!

從過年到現在,一直沒有出門,家裡也有個四年級的男孩(外甥),尋思給他補補課把,本來是抱著很大的設想的,我認為畢竟都已經四年級了,很多東西都應該是有認知能力的,然而實際並沒有按照我的預想進行。

每天早上讓他背一篇短課文,有時候還勉強可以背過,但大多數是背不過的,需要兩天時間。下午給他講數學,在講的過程中還是很配合的,但是在做題的時候,就有想打他的衝動,同一類題,假如說有四道題,他總會錯兩道,你說不會吧,另外兩到都做對了,你說會吧,另外兩道題為什麼要做錯呢!為此我沒少收拾他。

通過這一個禮拜的補習,我明白幾個道理:

第一:父母確實挺辛苦的

長時間接觸這些孩子,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確實不容易,孩子成績不好,被老師訓,孩子自個沒事,該吃吃該喝喝,生活充滿樂趣。我們那個時候,成績不好,是被老師收拾的,那會有父母幫助挨訓?

第二:新時代的“產物”都會討價還價

現在的孩子,讓他做幾道題,不停地跟你討價還價,比如做完題,玩一個小時遊戲等,不然就不做或者就不好好做,而且非常囉嗦,一句話說好幾遍,問好幾遍,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第三:溫室成長的孩子缺乏“記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覺得就是“沒記性”,至少我外甥是這樣的,每次收拾完,讓做題就沒有錯的,不收拾就老是錯。

所以,我個人認為,就是父母太愛護孩子了,當然現在可能都是這樣,大環境變了!


靈雨即零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陪伴,學習也是一樣的,儘自己最大能力做到相伴左右,若能共同學習,效果更好。

說說我家孩子,小學一年級,輔導家庭作業發現孩子做題馬虎,出錯率高的往往是簡單的題,甚至常常漏題,讓人苦惱,訴說多次效果不佳。幾次摸底考試問題仍存在,後來觀察,造成做題馬虎的原因是孩子沒有仔細讀題並理解題意,沒有檢查習慣。我和他爸爸商議,分工訓練孩子手指著一字一句讀題及複查能力,並加以表彰和鼓勵。在我們的陪伴和監督下,孩子做題馬虎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家長堅持陪伴孩子學習,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讓其養成細心認真的好習慣。


玲瓏師姐


[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你知道這個問題有多戳心嗎!

因為我家就有這麼一個女漢子,不僅人有點漢子,性格比漢子還漢子。

考試前他爸輔導了幾個晚上,還讓她當老師再給我們講一遍,當時覺得差不多可以還給考試老師了,結果考試回來後比沒有輔導時候錯的還多。關鍵是人家還很樂觀,不就錯了幾個嘛,我還對了好幾個呢[捂臉]

這算不算非暴力溝通養出來的孩子

咋辦?索性就別互相折磨了,放了她一馬,也放了我一馬🐴,咱們女人別互相折磨了[淚奔]



楊帆論銷售


在我小時候,經常被父母說,你太馬虎了,這道題不馬虎就能做對了!

現在我長大了,我時常在想,我真的是一個馬虎的人嗎?如果我真的很笨,真的很不細緻,我想我不會順利的考上大學,然後去日本留學。

我們必須承認小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家長和老師說這個是對的,孩子回想為什麼呢?哪裡是對的?當孩子提出來又會責罵孩子,你頂嘴,你腦子不好使,你跟別人不一樣。

很多時候孩子的馬虎,是因為思維太發散。我們用成人已經被統一化的標準衡量一個未被約束過的孩子,告訴他你這樣做就是馬虎——不是很不公平嗎?

誠然,在現在的社會中,考試需要統一的分數,工資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可是在孩子的天真,思維未被束縛未消散之前,為什麼不能多給他一些鼓勵呢?

告訴他,這樣也可以,你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不過為了得到統一的標準,我們需要去那樣做。但是你的做法,並不是不對的。

少一些批評質疑憤怒,多一分理解鼓勵,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都是我們親愛的小孩。如果那樣的話,我想我不至於在近三十的年紀,依然對自己的“馬虎”耿耿於懷。


青學紀


之前我的小孩的英語作業很亂,總是提不上什麼情趣,後來就想了個辦法,為了讓小孩對英語感興趣,我就提出,每天嘗試著用簡單的英語口語交流,不許說中文,逼著他跟我說話都用英文,哪怕說錯了,我來給他更正,久而久之,他的腦海裡就會不間斷的有英文單詞顯現出來,截止到現在習慣了,天天給我飆英文,興趣提高啦,成績自然而然就上來了,我覺得這個方法還是挺有效的


常德寶哥


1.錯題集。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 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確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 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多是馬虎,有利於認識錯誤的 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馬虎是從草稿開始的。所以家長要教 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從草稿開始就要嚴肅認真。這有利於克服馬虎的 毛病。   

3.不要依賴橡皮。橡皮是造成馬虎的一個根源,反正錯了可以 擦,於是錯了擦,擦了錯,孩子不在乎。家長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 錯了不許擦,孩子就會認真一點。“三思而後行”,想好了再做,爭取 一次做對。   

4.學會自檢。有些家長總怕孩子錯題,得不了高分,於是天天給 孩子檢查作業。這樣做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反正錯了媽媽能給檢查 出來,所以做題時馬馬虎虎。家長不要給孩子檢查作業,讓孩子養成自 檢的習慣。錯了又沒檢查出來,就讓他不及格。這樣他才能認識到馬虎 的危害。有了自檢的能力,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5.讓孩子考家長。讓孩子出題考家長,孩子很感興趣,他 們會成心出些容易錯的題,把家長考住。家長成心馬虎,讓孩 子批評,這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將來他們做題時也會防止馬虎。


胖胖強


1.錯題集的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馬虎是從草稿開始的。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從草稿開始就要...

3.不要依賴橡皮。橡皮是造成馬虎的一個根源,反正錯了可以擦,於是錯了擦,擦了錯,孩子不在乎...

4.學會自己檢查。有些家長總怕孩子錯題,得不了高分,於是天天給孩子檢查作業。 這樣做使孩子...

5.讓孩子考家長。讓孩子出題考家長,孩子很感興趣,他們會成心出些容易錯的題,把家長考住。


新疆烏市濤濤哥


做題馬虎問題,所有家長都遇到過,也比較頭疼,下面簡要分析一下個人感受:

1、孩子馬虎問題的根本是這個知識點沒有掌握,這是最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我們家長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孩子在一、二年級時,家長還沒有轉換角色,認為孩子在學校學習的都是比較簡單的知識點,出錯肯定是因為馬虎造成的。其實不然,我們家長認為孩子學習的是簡單的知識,但對於孩子來講,可能認為學習的知識很難,這種情況下就對我們家長提出更高要求,孩子做完作業後要主動對其檢查作業,發現錯誤的地方不能只是簡單的說錯了,應該怎麼怎麼改正,作業一改,就當孩子學會了,正確的做法是,發現孩子有做錯的地方時,應當問孩子這個題是怎麼想的(不能因為題目簡單對孩子大吼大叫,這樣孩子更不敢說實話了),通過孩子的講解知道哪個問題沒有掌握,然後再著重給孩子講一下,必要的話,還要給孩子舉一反三的出題,讓其真正掌握該知識點。

2、孩子馬虎的另一個重要體現是讀題不認真,存在漏字或加字現象,結果把題意讀錯了。這種情況就要平常加強教育,讓孩子在讀題時用手指著題目讀,這樣讀錯的幾率也能降低。

3、出現孩子馬虎現象的又一原因是孩子語文知識的積累不夠,根本讀不懂題目,題目讀不懂,孩子怎麼能不出現馬虎症狀呢?現在不管哪科的學習,都要求語文功底達到一定要求,雖然語文是單獨的一門課程,但我們所有的科目學習都是以語文為基礎的,也就是現在的大語文時代,所以我們平常一定要加強孩子的語文學習,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個人教育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嘎子談


要糾正孩子的馬虎粗心,有以下幾種辦法可以嘗試: 1。從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我們發現,如果一個孩子的房裡一團糟,鞋子東一隻西一隻,他的作業往往字跡潦草、頁面不整,做事丟三落四、憑興致所至,觀察沒有順序、思考缺乏條理,那麼他已經表現出典型的馬虎粗心的特點。

因此,從生活中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減少孩子的馬虎粗心問題。 常用方法是:讓孩子整理自己的衣櫥、抽屜和房間,培養孩子仔細、有條理的習慣;讓孩子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和複習進度,培養孩子有計劃、有順序的習慣;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來改變他的個性。

天長日久孩子的馬虎粗心就會漸漸減少。 2。從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做起 孩子的馬虎粗心,最根本原因是缺乏責任心所致。一個有很強責任心的人(也包括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馬虎、不可能粗心。

所以要糾正孩子馬虎粗心的習慣,首先要從責任心的培養做起。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從而避免馬虎。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凡事父母包辦得太多、關照得太多、提醒得太多,從而導致孩子責任心的減弱,養成了馬虎粗心的習慣。

所以家長們應少一些包辦、少一些關照、少一些提醒,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多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有時候家長要狠得下心來,讓孩子吃苦頭、受懲罰。

比如,上學前讓孩子自己整理該拿的東西,如果他忘了,你也不要給他主動送去,而要讓他受批評、受教育。再比如,孩子外出之前,讓孩子自己準備外出所帶的食品和衣物。家長只做適當的提醒和指導,不要大包大攬,也不要強行將自己的意志加於孩子,等他少帶了食品,少帶了衣物,或落下別的什麼東西,在外吃了苦頭的時候,他自然會吸取教訓,責任心自然而然會加強。

等下一次外出的時候,他肯定不會粗心,肯定不會丟三落四了。 3。從家庭環境和家長自身找原因 對於學習粗心的孩子,家長應避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把電視聲音開得過大,也不要打麻將或打牌。

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是極易受到干擾的,你的這些做法讓孩子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一心二用、馬虎粗心的壞習慣。 有些粗心的孩子,他們在做作業時不專心,做完作業後也不檢查,因為他們習慣於父母幫助檢查。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檢查並改正錯誤,這樣才能有助於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另外,不要為了粗心打孩子,許多家長都打過孩子,可是打的效果到底怎樣呢?表面上看,打孩子會使他們較快認識到錯誤,捱打時候孩子就告饒:“我不敢了……”可是過了兩天還是老樣子。

家長也不要為了讓孩子克服粗心,老是提醒他別粗心。有時候,家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不要粗心,其實是在強化他的粗心啊,孩子甚至會因此沮喪自責。如果我們反過來做,在他粗心的時候不指責他,然後在他偶爾不粗心的時候馬上表揚他,強調他的細心,這樣慢慢地他就會向著細心方向發展了。

4。從孩子的作業量中找原因 有時候孩子功課太多,緊追慢趕,往往就丟三落四,忙中出錯,表現出馬虎粗心。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和老師交流,適當減少孩子作業量,以少而精的練習,克服因為趕時間的忙中出錯。

當然有時孩子的作業量也不大,但他老是因為念著看電視、玩電腦或是與小朋友去玩而馬馬虎虎匆忙應付,等大人檢查的時候卻錯了一大半。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應該首先斷了孩子玩耍的念頭,讓他靜下心來學習,這樣就能避免學習時的馬虎粗心。

當然,更好的辦法是把規定學習時間改為規定學習效果。我不管你用多長時間,只要你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我要求的學習任務(一定要符合實際,不可隨意加減),你就去看電視或者玩耍,否則一切免談。 這樣做不但可以克服孩子學習中馬虎粗心的壞習慣,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養成高效學習、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而且對他以後的做事風格都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