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為何又分北方和南方?農村都哪些習俗?

農人阿橋


小年,為何又分北方南方,這個老祖宗立下的規矩無法考研清楚。

北方二十三過小年的習慣肯定有它的故事和道理。

南方二十三是先接請灶神爺,灶神爺大於祖宗,請灶神爺上天說好說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家家都平安有豐衣足食。

二十四才是南方過小年,首先備好三生,魚、肉、雞、酒飯,有公廳堂祖宗牌位的排放在牌位前,點亮明燈、香爐,燒紙錢、放鞭炮,家裡所有男丁特別是家主向門外跪請祖宗們回家過年,祖宗就位了再向牌位跪拜,請各位祖宗先喝酒吃飯,沒有公廳堂的家家在門口燒點紙放鞭炮,新思想新辦很多舊禮節都免了。

再家人老少包括出嫁的女兒一起團聚,吃頓團圓飯,長輩們介紹過年了有哪些風俗規矩理節,新的一年理想和處事所要做的一切事務目標安排等。



華至尊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記錄農村真實生活的“曉曉小龍民”。

小年,為何又分北方和南方?

小年又叫祭灶,農村有句俗話“過了祭灶就是年了”,說的就是祭過灶就要準備過年的東西了,小時候我們也流傳著一個兒歌:祭過灶,年來到,閨女要花,兒要炮


一般的小年我們都是認為是在臘月二十三,不過有的會在臘月二十四那天,那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日子呢。

據我們這邊老年人說,以前所有的人都是在臘月二十四那天祭灶的,後來由於雍正皇帝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就是向天地神明彙報一下今年的工作情況,當時他了節省開支,就把灶神一起祭拜了(帝王家祭一次神,耗費還是挺大的)。

後來許多王公貴族也都效仿皇帝,都改在了臘月二十三進行祭灶王爺。隨後就有了官民不同日子祭灶的習俗了。

後來社會進步了,推崇人人平等了,就有很多農民為了沾沾皇帝的帝王之氣,也改成了二十三祭灶。不過還是有很多人是二十四的,當時在中原地區建國的比較多,所以北方地區受到的這些思想的影響較大,而南方地區還是保持著最古老的習俗,於是就有了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北方地區大部分是臘月二十三祭灶。

我們小時候就有這樣的說話:君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賊祭六,意思就是當官的在二十三祭灶,農民是二十四祭灶,後面兩句小時候也不知道啥意思,就知道是罵人的。

農村祭灶的時候有哪些習俗呢?

1、大掃除。

祭灶這一天不僅將廚房內外,全部清掃一遍,就連家裡的所有房間都要掃一遍,包括房子的牆上和頂部,稱“掃房”。而全年的平時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掃房子。

2、祭灶王。

這個現在很少人在做了,以前村裡很多老人會在灶臺後面燒注香,還要將準備的年貨,蒸的、炸的,丟一塊到灶洞裡,就算是祭灶王了。

3、聚餐。

晚上的時候準備一大桌子菜,家裡的男女老幼座到一起,吃一頓飯,從這天開始就有了過年的氣氛了。

4、放花炮。

晚上吃飯的時候要放一盤炮,為了慶祝小年夜。


不同地方的習俗不同,以上時我們這邊的,我們這邊地處北方,相對規矩少一點,不知道你們那邊都是哪些習俗,大家可以一起說說看。


曉曉小龍民


作為一個95後山東人來說,我的記憶就是小年應該吃餃子,趕大集,打掃衛生,蒸饅頭,為過年做準備了。

小年距離除夕夜只有一個星期了,小時候到了小年新衣服肯定是要準備好的,沒到大年是不允許穿新衣服的。所以從小年開始,基本上每天都會把新衣服拿出來試穿一下。29晚上一定要洗個澡,把新衣服疊好放在枕頭邊上,過年那天穿上先出去轉一圈再回來吃飯。


威海房產經紀人小孫


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彙報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建立和諧社會,皇帝順便把灶王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

於是,既然國家機關和政府部門都在這一天拜神,那麼工作人員(衙役下人之類)就只能推後一天再拜。自然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到了民國,民間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說法,就是科級以上幹部二十三祭灶,一般群眾推遲到二十四。

後來,據說是因為社會進步了,人人平等,大家也就隨了皇帝,沾沾“貴氣”,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祭灶了。而由於過去的皇城是北京,所以北方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大。而南方依然保持以往的和人民群眾的一致的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小年的由來

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關於祭灶,還有一個傳說有關,由於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爐灶,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駐一位灶神來監督考察這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小年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每家每戶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有歡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儀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植物植物牆


小年,為何又分北方南方,這個老祖宗立下的規矩無法考研清楚。

北方二十三過小年的習慣肯定有它的故事和道理。

南方二十三是先接請灶神爺,灶神爺大於祖宗,請灶神爺上天說好說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家家都平安有豐衣足食。

二十四才是南方過小年,首先備好三生,魚、肉、雞、酒飯,有公廳堂祖宗牌位的排放在牌位前,點亮明燈、香爐,燒紙錢、放鞭炮,家裡所有男丁特別是家主向門外跪請祖宗們回家過年,祖宗就位了再向牌位跪拜,請各位祖宗先喝酒吃飯,沒有公廳堂的家家在門口燒點紙放鞭炮,新思想新辦很多舊禮節都免了。

再家人老少包括出嫁的女兒一起團聚,吃頓團圓飯,長輩們介紹過年了有哪些風俗規矩理節,新的一年理想和處事所要做的一切事務目標安排等。


金霞姐姐


做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來說,還真沒在南方過過小年,對於北方地區的小年時非常瞭解的,接下來分享一下魯西地區小年怎麼過。北方地區的小年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

1、祭灶王: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2、吃糖瓜、飴糖、麻糖: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3、吃餃子: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

4、趕亂婚: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

        5、掃塵:“塵”與“陳”諧音,故而掃塵旨在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家各戶都要不留死角地徹底清掃,做到窗明几淨。


魯西林二


困為北方過小年是臘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臘月二十四,習俗是大同小異,這一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這天晚上要祭送灶神昇天,故此也叫祭灶節,另外還有剪窗花,吃餃子,吃灶糖,吃糖瓜,炒玉米,年糕等習俗。


南寧周邊玩樂


小年,為何又分比方和南方?今天正逢我國北方人過小年的日子,而南方地區就要等到明天過小年了,過小年是喜迎新春的開始,也是人們常說的“辭灶”在小年這天的晚間,各家把買來的一些瓜果、糖塊,之類的祭品《以前沒有糖塊,是用一種糖稀做成的糖瓜》來祭奠灶王爺,傳說在過了小年後,灶王爺應玉帝邀請,去天上和眾神一起賠玉帝、王母娘娘在天堂過年,於時各家都把美好的願望寄託在了灶王爺身上,為求灶王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同時也為了讓上天保佑一家老少,平平安安的過日子,所以,在過小年的晚上,大家用買來的這些祭品,放在灶王的畫像前面祭奠,已求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大家還在灶王爺畫像兩邊貼上對聯,對聯是這樣寫的,“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美好願望!對於為什麼,我國的北方和南方不在同一天過小年,這在很早以前就有句俗語,君辭三,民辭四之說了,當然百里不同俗,各地有各地不同的民族習俗和特色,因此,也就有了北方和南方不在同一天過小年的風俗習慣了。以上就是本人的淺短回答。是否正確望朋友們多多指教!


沂蒙人1499534683793


先說說“小年”的來歷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仿效,於臘月二十三祭灶,從此開始就有了過小年的習俗。但是後來發生了變化,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是大年的序幕,無論南方北方都有一些共同的風俗。

祭灶

從上面這個傳說來看,祭灶是小年最大的習俗。每家都在鍋臺上面的牆上,供奉灶王爺的尊像,在像的兩邊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爺四季常住灶間,主宰一家的興衰禍福,家家都把灶王爺奉若神明。

在擺貢品的時候,一定少不了灶糖。灶糖是要麥芽糖凝固而成,粘性很大。傳說灶王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的神仙,聯絡天上人間是他的職責。人們供它灶糖,是希望他在玉帝面前多說甜言蜜語,同時粘著愛說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不讓她說閒話。

掃塵

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土”。也就是說小年這天,家家都要進行衛生大掃除。為的是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另外,“掃塵”,即“掃陳”,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有“除舊迎新,拔除不祥”的意思。

剪窗花

中國不論南北,過小年的時候,總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這些窗花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等等。這些窗花把小年裝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寄託著人們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願望!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北方小年有祭灶王、掃塵土、剪窗花,貼對聯等習俗。

祭灶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再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掃塵土,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那麼過了小年就更是年了。過了小年離過新年,就不到十天了這天人們要將屋裡屋外徹底打掃乾淨。“俗稱掃除”北方稱為“掃房”南方稱“撣土”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辭舊迎新,迎詳的福,剪窗花,臨近春節,家家戶戶剪出形形色色的窗花,以便張貼迎接新年。貼對聯,這個是全國各地都會進行的風俗以寄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