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今人讀《紅樓夢》,如同吃拔絲山藥,扯得沒邊沒沿,只有一根細絲相連。大家以為呢?

空谷幽客


紅樓夢,按魯迅的說法,它改變了小說不是帝王將相,便是才子佳人的小說,應很多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了自己的東西!

而毛澤東主席,高見遠矚,認為它是政治小說,四大家族的興衰,說明了歷代王朝,可興何敗的深刻內因!

但無論如何,它就是一本小說,一個落魄的公子文人,對人生經歷中的懷念,一種感悟,一種對青春女性的同情理解,或是明之末期,思想文化解放自由的大成!

說到它是一本八十回的小說,對女性推崇至之的小說!思想解放之大膽,藝術運用之高絕,絕無愧於四大名著之首也!

藝術之魅力極點,就在於,它創造的人物永遠都是鮮活的:今日誰敢王熙風不在你我身也?林黛玉仍在淚珠點點?薛寶釵撲蝶沉思?小晴雯敢怒敢恨?一群少女,組成了世界文學人物不可磨滅的畫廊!

——至於人多屁多,何足道也!


果凍布丁踏終南


嚴重同意問主觀點。紅學界流行的幾大家,比如周汝昌大師,各方面都有成績,對紅樓用功頗深,講情講史都有涉獵,但員外認為周老並沒讀懂紅樓,主旨是講什麼沒搞清楚,象《枉凝眉》就解到湘雲身上去了,懂了就不會出現這樣嚴重的錯誤。劉心武老師緊隨其後,得出可卿為公主的結論,明顯不對呀。可卿喻象員外剛寫過一點,張友士為她診病,這都是象,不是野史人物呀。

再如臺灣的蔣勳先生,解紅從美學和佛學角度,大灌心靈雞湯,不會解處就講心靈孤獨,只是讀者的體會而已,並不契合紅樓主旨。從去年各平臺不知受誰影響,強推他的作品,有眾多跟風者,實際也沒讀懂,他講的情並不是《紅樓夢》中的情,因文中"情"是丹道中的性情的情,典型的會錯意了。再如白先勇先生,其書厚厚的,但也是不知所云。

再如網上草根賴磚家為代表的,講清朝野史,這麼一個皇帝阿哥,那麼一個太后皇后,脫離了文本解讀,捕風捉雨,完全是臆想。員外講,有本事,拿出文本,一段一段講,看能講出什麼史!還有君雅倩侃紅樓,屏山語紅樓,少讀紅樓,與心幽歡等等,有的扯得重,有的扯得輕,掐頭去尾,美其名曰紅學,實際都脫離了文本,欺騙讀者而已。

至於員外的觀點,只能感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置野藤中″了。


十八員外


讀《紅樓夢》,我也是年輕的時候讀過,現在也都忘記了。我們大家愛讀《紅樓夢》,就是因為曹雪芹寫的有血有肉,各個景色,故事情節,及人物的個性都描繪的如臨其境,林戴玉的揉情病弱身體,和聰明才智。賈寶玉的美貌惜玉的性格。王熙鳳的雙面人生,薛寶釵對寶玉的愛意和失落感。現在拍的《紅樓夢》場景也都是按照作者曹雪芹的筆畫溝拉出來的。可見曹雪芹用功之處是何等高超絕筆。讀起來愛不失手,越看越想看,要說讀《紅樓夢》如吃拔絲土豆,絲絲縷縷扣人心絃。也不為過。








愛國40335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笑了。題主的比喻既恰當又形象,我也有這種看法。好多關於《紅樓夢》的文章存在著憑空臆想、過度解讀的現象。任何論點都應該有論據支撐,文本也好,伏筆也好,脂批也好,總要有所依據吧?可是我看到不少觀點真的是過於牽強了。扯來扯去,就剩下人物的名字是《紅樓夢》中的,就像撥絲山藥的那根絲一樣,一線相懸。拔絲山藥拔出的絲千絲萬縷,我們來捋一捋這些“絲線”。

紅學名家的“絲線”

紅學大家的很多觀點論證縝密,我心有慼慼。但也有部分觀點不敢苟同。

一、周汝昌先生和劉心武先生獨闢蹊徑,認為紅樓夢曲“枉凝眉”中的“閬苑仙葩”是史湘雲,“美玉無瑕”是妙玉。曹雪芹寫的是“釵黛合一”,所以黛玉寶釵共用一首判詞。紅樓夢曲用寶玉的口氣感嘆,“終身誤”又是黛、釵一起,“枉凝眉”則是說寶玉黛玉有緣無分,只落得空牽掛。這些都是從字面看出的東西。如果說“枉凝眉”中的“閬苑仙葩”是史湘雲,“美玉無瑕”是妙玉,那麼“樂中悲”和“世難容”是指誰呢?湘雲和妙玉還沒那麼重的分量各佔兩首曲子。

二、劉心武先生的“秦學”。劉心武先生在百家講壇“揭秘紅樓夢”講座很受歡迎,我也很是追捧,還買了實體書。但對他的“秦學”有微詞。從秦可卿的臥室佈置解讀出她是廢太子胤礽的女兒,從“張友士診病”解讀出“日派”“月派”的政治鬥爭,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草根紅學的解讀

草根紅學的解讀更是五花八門,生拉硬套。

一、和清廷秘史聯繫在一起。有“磚家”指通靈寶玉代表皇權,續文中通靈寶玉的丟失暗示胤礽丟失了皇權,被廢除太子之位。而王夫人為尋找通靈寶玉,不許人隨意進出,就是指胤礽被圈禁。

二、生生能找尋出賈敬“扒灰”來。寧國府的老僕焦大罵“扒灰的扒灰”,從文中賈珍的種種超出常理的表現,還有秦可卿的判詞、“紅樓夢”曲,畸笏叟的批語,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扒灰”的人是賈珍。但有的作者竟然也找出賈敬“扒灰”的“證據”來,所謂的證據是尤氏“悲痛欲絕”。但是在文中我卻沒找出尤氏悲痛欲絕的描寫,聞聽賈敬暴亡,

尤氏一聞此言,又見賈珍父子並賈璉等皆不在家,一時竟沒個著已的男子來,未免忙了。

她只是感覺無人做主,有點著急。然後自己就有條不紊的把事安排妥當了,沒見有什麼感情上的波動。

三、還有說黛玉就是妙玉,妙玉就是黛玉,兩玉為一體的兩分身。誠然,黛玉、妙玉有相同點:孤標傲世,目下無塵,才華橫溢,但曹雪芹寫這兩個人物有不同的意義,怎能因為性格有所重合是為一人呢?脂硯齋批語不止一次評論曹雪芹的筆是“無一筆寫一人”,“無一閒筆,無一閒人”。

曹雪芹聽了這些論斷大概也會樹大拇指:“原來我是這個意思呀!我自己也沒想到。”

我看了“旁觀者嵐”老師的回答,有一句話說的好,讓我們無視這塊“拔絲山藥”拔出的光怪陸離的絲,只好好吃美味的山藥吧!


淡看雲起


這個問題提的好,我很贊同!本人是《紅樓夢》萬千讀者之一。從17歲開始閱《石頭記》至現代印《紅樓夢》,己閱歷四十多年,一百餘遍至多,並私著有《我的紅樓夢注評》一書。因為處於對《紅樓夢》鉅著的敬仰欽佩,對其包羅萬象的妙述,至奧至深的文化底蘊,令人至今仍未敢隨心所欲的發表一知半解!可是回望人間紅樓"大師"續雕,簡直多如牛毛,可謂″百花齊放、百鳥爭鳴"令人目不瑕接,難以適從!可以說是群雄逐鹿,百狼撕肉,讓人心驚膽擅!而且這些續者僧說僧有理,堅守、固執,容不得他人半點置疑。尤其是網絡發達的今天,寡人快搜,點得一知半解,拿來炫耀,點贊即得意仰揚(洋洋),置疑反遭痛斥!″君"說紅樓大結局,″帝"曰紅樓人蹤影,又可謂五花八門,淋雨和泥。不但紅書如此,紅劇、紅網、紅戲,但凡紅,都及涉獵!我謂《紅》學大師:你有多少憑據來推理,來"蓋棺定論"?定論中又有幾分自信?如果僅僅是臆想推測,還不如潛心閱讀,認真研究!何必嗶眾取寵?我敬《紅樓夢》是一部歷史鉅著,實再是不能讀不懂而去妄議!更不能接受對曹先生本意的抵毀!諸位紅學高師,愚人憤文,多加眷顧,歡迎評論!"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糸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君臨天下102102459


今人讀《紅樓夢》,好象拔絲山藥,扯的無邊無際,只有一根細絲相連。

能說出這句話的,是個天才。

不過不只是今人,自從《紅樓夢》成書後,就有各種解釋,各種續書,對作者的各種探究和對原型的各種猜想,乾隆皇帝就是第一人。

但紅學的出現,和拔出的各種絲,不管是索隱派也好,考證派也罷,還有各種續作,各種猜想,其實踏下心來看,都可以看出作者獨具的匠心,如果確實是《紅樓夢》研究者,也可以擦出碰撞的火花。

但可惜只有那麼一絲絲。

作為普通讀者,不用那麼費力,我們還是隻吃那塊山藥吧。

《紅樓夢》文本給我們的營養已經是夠我們受用一生了,我們可以從中瞭解封建社會,從中瞭解那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看到活生生的人物,詩詞、文章、建築、食品,可看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我無視那拔出來的絲的美麗閃光,只吃其中那美味的山藥。


旁觀者嵐


吾贊同員外先生的論點,如果紅樓夢淺讀敷衍只能懂皮毛。讀懂四大家族的人物關係,以及四大家族興衰起因不難。主要是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為主線,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矛盾腐敗和墮落。但是,難就難在諸多人物一顰一笑內心活動,其附近的花開葉動竹影枝搖,所有一切都襯托和影響人物的喜怒哀樂。吾才疏學淺,不敢評點紅學大家,若論我覺得哪位大師懂得紅學,我倒是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情有獨鍾。王先生的作曲不是簡單的泣腔哭調,而是根據整個主題段落節點。設計與人物嚴絲合縫的慢低迭起高潮回味,因故,每當主題曲和插曲優美動情歌聲響起,令人感慨萬千又肝腸寸斷得熱淚盈眶。87版紅樓夢成為不可逾越的經典,與王老師的作曲錦上添花緊密相連。不喜勿噴。🙏🙏


翰林藝客


紅樓夢寫有一幅盈聯:

假到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時有亦無。

所以紅樓夢中的故事每每暗有所指,不是一般的小說,直來直去,所以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耐人深究。

毛主席曾說:紅樓夢應讀五遍。

但要深刻細究,讀五遍都不夠。


老兵64559


你本來只想吃口山藥,通過幾根細絲吃到別的菜蔬,算是意外收穫。倘若連到的是些老鼠屎,你還能吃得津津有味嗎?



幽客說電影


讀《紅樓夢》,理解《紅樓夢》我覺得最根本的應該從文本本身出發。

1. 參與《紅樓夢》交流的人,讀《紅樓夢》更應多的從頭至尾的認真的細緻的去讀,不能尋章摘句,則否有害於閱讀《紅樓夢》的,特別是耽誤自己,就如傳試家的兩個婆子對寶玉的錯誤理解一樣。

2. 要儘可能多的瞭解當時的文化背景,不能用我們現在的價值觀去套當時的價值觀,如說寶玉不讀書就是對賈政這樣封建家長的反抗,芳官的乾孃衝進賈寶玉的裡屋,就是對不平等的一個挑戰。

3. 當然我們不否定對《紅樓夢》理解的多元化,因為這是由文學作品本身特定的屬性所決定的,但理解的核心不能脫離文本,不能脫離當時的文化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