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差的學院比得上一個普通一本嗎?

靈城城主


你應該想問中科院下屬最差的研究所和普通一本相比吧,否則如果是中科院大學裡面的專業和普通一本,那無異於再問清華北大最差的專業同普通一本相比如何,答案不言而喻!如果是前者,中科院研究所數量眾多,而且水平良莠不齊,其中好的所不比任何一所985水平差,你要是說最差的能不能比得上一本學校,我認為別說一本了,可能連某些水平較高的二本都比不上。


習慣039翀翼


說的是中科院大學吧,要是同專業學院比較,比普通一本肯定要好,不同專業對比也比985、211比較沒有什麼特別劣勢專業,比如護理學,即使專業排名靠後,畢業就業壓力也比普通一本好。湖北去年該校理科錄取分數線662,而600左右就可以上211了。



昨夜有風36386966


中國科學院大學現階段已經發展成為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以科教融合的創新型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現有116個培養基地,分佈在全國各地,共有直屬教學科研單位55個;現有專任教師30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13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75人;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1737名,其中兩院院士240人,博士生導師6600餘人;有在校本科生1514名,在校研究生4.9萬餘人,其中博士生佔52%,博士生數量居全國第一,理學博士生佔全國三分之一,在學外國留學生1757人,外國博士生數量居全國高校第一。

目前,中國科學院大學已經累計授予16萬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大學各類基礎教育科研設施配備齊全,各類國家實驗室、實驗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眾多,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眾多,為學生培養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創新實踐平臺。


現階段中國科學院大學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分佈在哲學、教育學、理學、農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7個學科門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分佈在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等10個學科門類。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國務院學位辦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國科學院有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在ESI最新排名數據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排名第88名,為例內地高校第一位,在22個學科排名中,材料學和化學學科躋身ESI前萬分之一;材料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植物學、農業、地球科學等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7個學科入選ESI前百分之一。

總體來說,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學科科研發展實力水平位居全國高校前列,特別是理工科科研實力強大,科研設施齊備,主體教育以研究生教育為主,師資力量配備結構體系雄厚,有很多教師都是行業領域內的泰斗;幾乎擁有全國65%先進科研設施,58%的國家實驗室,33%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開設專業多元化,主體院校(系)有32所,院校中開設的學科專業陣容強大,優勢學科比較多,例如微電子學院開設的專業微電子專業、信息與通訊工程類、計算機類、自動類、軟件類、光電技術、物理與應用物理學、材料等專業科研實力發展形勢良好,專業領域內的水平位居全國高校前列,雖然眾多學院相互融合專業發展,形成專業領域內融合與創新發展方向,科研優秀成果轉化率高,科研綜合實力發展形勢突出。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就讀,良好的科研發展前景和範圍,學生基本上都繼續攻讀讀研究生,由於學校的專業領域科研技術性比較強,有行業領域內的高水平教師指導,學習以科研實驗為主體的授課和教育模式,學生科研技術專業能力比較突出,加之利用學校比較多的科研項目,鍛鍊科研研究水平,畢業生質量高,大部分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就業率高。

由此可見,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教育教學單位水平和辦學地位整體力量都比較超前,綜合實力和水平發展良好,絕對可以和一所一般性的普通高校一本院校相提並論,部分一般性一本院校的學科體系結構遠遠比不上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一所二級學院的綜合實力,因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大部分二級學院薈聚了專業行業領域內的頂尖專業人才和高層次的指導教師,藉助國內最為先進和強大的科研實驗室以及豐富的資源平臺配置,創造了學科巨大發展和技術力量的提升。

再者,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中科院為了培養高水平研究型人才而設置的研究型高創新高校,其研究生的招生髮布在各個科研院所培養,科研經費充足,實驗條件好,科研便利。對於各階段的研究生生活補助比較多,碩士研究生3000-4000元,博士5000+。雖然需要每年按照規定繳納學費,但高校按照研究生層次進行學費返還。

但唯一不同之處,由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創辦與發展過程相對比較“短暫”,主要以科研和創新技術研究為主導方向,大部分人對於中國科學院大學不太瞭解,特別是北方地區人們眼裡只有北大清華,甚至根本不知道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