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只有迎合大多數人審美的繪畫作品,才是一幅好的作品,你怎麼看?

影影圈圈


首先,繪畫是視覺藝術,畫家通過長期的歷練、學習和寫生將自己的理解透過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作品能達到氣韻生動,賞心悅目,和欣賞者能產生共鳴,進而透過作品能夠看到畫家的修養和對藝術、宇宙人生的理解,能引起觀眾的無限思考才能稱得上好作品。藝術家過於迎合市場和大多數人的需求只能算是商品畫,站在藝術的角度看,缺少藝術價值和藝術精神,不能夠推動藝術的發展和進程。


時雨軒主人


繪畫作品是不是一定要迎合大眾審美習慣,這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之所以一直爭論不休,一方面是因為大眾的審美能力跟不上藝術思維創新的步伐;另一方面,的確有些藝術家的創作存在故弄玄虛、譁眾取寵的情況,大眾接受不了實屬正常。

一般來說,寫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諸如達芬奇《蒙娜麗莎》那樣的古典寫實主義、安格爾《泉》那樣的新古典主義、陳逸飛那些描繪江南風情的浪漫寫實主義、冷軍的超寫實油畫等等,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繪畫作品,同時又能得到藝術界的專業認可,可謂雅俗共賞。

毫無疑問,能夠被大眾和專業領域都認可的寫實主義繪畫作品,當然算得上是出色的繪畫作品。但是,並非所有出色的繪畫作品都能符合大眾的審美習慣。比如說像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繪畫作品、趙無極的抽象主義繪畫作品等等,雖然在藝術界有著廣泛影響力,老百姓雖然知道他們名氣很大,卻很難看懂他們的作品。

從創作水準和藝術價值來說,畢加索和趙無極的繪畫作品都得到了專業領域的相當認可,甚至是推崇,市場價值也相當可觀。雖然並不符合大眾的審美習慣,這樣的繪畫作品無疑代表了一種新的藝術高度。

很多人不太理解,既然寫實主義繪畫作品能夠使受到大眾的普遍歡迎,藝術家為何還要去創作那些老百姓看不懂的抽象主義繪畫作品呢?其實繪畫創作也是藝術家藝術思維和內心表達的一種需要,並非為了創新而創新。在具備了相當繪畫功底的前提下,隨著閱歷和繪畫思維的改變,基本的觀察方法也會跟著改變,覺得自己這樣畫不夠了,內心提出了需要,自然就有了追求創新的可能。

羅中立幾十年前憑藉一幅《父親》的油畫名動畫壇,成為中國寫實油畫領域的代表畫家之一。但是在遊歷歐洲接觸到更多的經典繪畫作品之後,羅中立逐漸改變了畫風,後來的作品多為抽象主義畫風了。雖然羅中立再也沒有創作出《父親》、《春蠶》那樣受到大眾普遍歡迎的寫實油畫作品,卻不能說他後面的抽象主義繪畫作品藝術水準不行了。

所以,寫實主義畫風也好,抽象主義畫風也罷,能夠雅俗共賞當然最好,卻不能說必須雅俗共賞的作品才是出色的繪畫作品。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凡是喜歡繪畫藝術的人,都會去討論什麼樣的繪畫作品才算是好的作品,繪畫離不開“構圖、線條、色彩、光影”這四要素,很大程度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的作品與平淡的作品之間的區別在於構圖,問題來了:有人說只有迎合大多數人審美的繪畫作品,才是一幅好的作品,你怎麼看?


只有迎合大多數人審美的繪畫作品,才是一幅好的作品

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審美是存在差異的,至少人的審美能力有高低之分,而繪畫藝術的流派風格又多樣化,也就是說,藝術之中,美也是多樣的,由於人與人各自的品味差別甚大,導致每個人眼中認為的好的繪畫作品,又有些不一樣,比如,有人認為畢加索的抽象畫很美、很有個性,


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認為畢加索的抽象畫一點都不美,甚至看了極為難受,可讓人感到矛盾的是,畢加索的抽象畫都是名畫,所謂名畫,就是好作品,所以,並不是所有好的畫作,都迎合大多數人的審美,這很難解釋為什麼會這樣,或許這不迎合大多數人審美的抽象畫作,是繪畫藝術的“新鮮事物”吧,“物以稀為貴”終究成為了名畫,

當然了,像畢加索這樣的例子並不多,經過時間歲月的洗禮,人們對繪畫這門視覺藝術的審美,也迴歸了正常狀態,美與醜是有顯著區別的,不過,依然有少數人的審美不正常,或許本身缺乏審美能力;所以,只有迎合大多數人審美的繪畫作品,才是一幅好的作品,

我們可以有很多事例說明,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畫中女人五官端正,畫作的構圖、線條、色彩、光影效果都非常鮮明,就連三歲小孩看了都會說“蒙娜麗莎是阿姨,而不是叔叔”,這說明了畫作的主題很明確,

畫家試圖通過繪畫的渠道與他人達成思想、精神方面的溝通,所以畫出來的畫,必須保證大多數人能看懂、讀懂,這樣人們才會願意宣傳作品的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藝術並不是藝術家在自娛自樂。


詩夜城主


應該是絕大多數的人不理解真正的繪畫藝術,包括外國大師的作品,就是學習了很長時間繪畫的都不一定真懂,就如黃賓虹黃秋園死後幾十年才被發現認可,所以說大多數的人只喜歡畫的逼真的畫,其實這種畫就是工匠畫,沒有功力和思想靈魂,比印刷品稍好點,如畫老虎畫葡萄畫牡丹等流水線作業的,毫無收藏價值,但是他畫的逼真,迎合大眾口味,難道這是好作品嗎?絕對不是,真正的好作品不可能迎合大眾口味。




實力派畫家師大華


如果為了迎合多數人的審美而去創作的作品個人認為這幅作品根本沒有靈魂。





愛畫畫的老阿姨


迎合多數人的高能物理,才是好的物理!

多數人看的懂的數學才是好的數學!

多數人喜歡看的文學才是好的文學作品!

……

諸如此類的反智言論。文藝界最嚴重!

藝術作為一門學科,不經過最基本的學習,卻想看的懂,這是反智的!!

任何專業面相的用戶群體首先是專業人士,而不是專業外的人士。但它會影響到非專業群體。

不要說大眾根本看不懂大部分藝術作品,就是作為美術工作者,有些門類也未必看的懂。這就是專業的深度。

然而許多群眾不學無術卻挺能指點,這就是小學初中美術課音樂課被主科老師佔用帶來的副作用。


有魚戶外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有人說迎合大多數人審美的繪畫作品,才是一幅成功的作品

個人拙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並不是絕對的

個人粗淺的理解,對於大眾都喜歡的作品,迎合大眾審美的繪畫作品,無非是寫實造型的繪畫作品

對於寫實油畫作品,更受大眾歡迎

對於普通大眾,不一定都學習過畫畫,甚至許多學過畫畫的人,都不一定能接受晦澀難懂的抽象油畫

對於寫實造型風格的油畫作品,深受大眾喜愛

對於沒學過畫畫,對畫畫不瞭解的普通大眾而言,欣賞一幅油畫作品,不懂一幅油畫作品的構圖,色調,造型語言,只有欣賞一幅畫畫的是什麼

或者網上搜索一下,這幅世界名畫,講述的怎樣的故事

所以對於大眾,很欣賞寫實造型風格的油畫

對於一個畫家而言,如果大眾喜歡你的油畫作品,自然會傳播你的油畫藝術,甚至會向更多的朋友推薦你的作品,你的作品可以通過大眾幫你傳播,畫展,網絡傳播你的作品,所以你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有許多人訂購你的作品,然後你的名氣越來越大

大眾喜歡的油畫作品,迎合大眾審美的油畫作品,不一定代表這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

畫家創作的終極目的,並不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

如果畫畫是為了迎合別人的口味,這幅畫本來很成功,但是為了迎合畫商,大眾的審美口味,而改過來改過去,這幅畫也會變得面無全非

畫家創作,是為了迎合自己,表現自己的個性,自己獨特的原創性繪畫風格

如果一個畫家,本來擅長畫表現主義油畫風格,但是為了迎合大眾審美,逼自己創作寫實造型風格的油畫,反而畫不出自己的個性

對於油畫創作,不一定大眾不喜歡的油畫風格就不是好作品,梵高在世時創作的印象派油畫也不受大眾喜愛

但是梵高去世後,大眾的審美口味提高了,梵高的油畫藝術才深受大眾認可

所以一幅畫,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無論原作畫家是否在世,留下的作品依然經久不衰。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能迎合大眾口味的繪畫作品不一定都是好作品!藝術須有個性且有創新方可談的上是好作品。美術史上有很多畫家當時的畫不被世人認可,若干年後反而被推上藝術巔峰,如凡高、塞尚、高更,中國的黃賓虹、黃秋園等等。




藍月閣139


這個問題應該在每個時代都被拿出來討論過了一番。

在19世紀印象派獲得成功以前,主流社會里,學院派的繪畫作品應該就是符合當時大多數人審美的畫了吧,各大知名畫廊都以推薦他們的作品為主,上流社會的沙龍里他們是真正的寵兒,而今天被我們捧進殿堂的印象派當時被排擠到犄角旮旯去了,是屬於野蠻人的。

當然,學院派裡也不乏真正好的傳世的作品,安格爾的素描到今天依然經典,安格爾是不可否認的大師。

我認為,關鍵是怎麼看待“迎合”,如果畫家對自己的作品定位是取得商業的成功,那麼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來購買,那就要按照大多數人的心意、審美去努力

至於這樣的作品好壞與否,留給喜歡她的人去評價。

20世紀法國實驗藝術的先鋒代表馬塞爾·杜尚說過:“藝術要麼是剽竊,要麼是革命”。而要做時代的革命者,就勢必要與主流的審美為敵,身後的支持者肯定是少數。

但對於這些追求自由表達的反叛英雄,可能心靈的真正釋放才是最為重要的,哪怕與整個世界為敵,也要對自己誠實。只是不是人人都有這個勇氣去付出隨之而來的代價。這也是我喜歡杜尚的原因。


生活旅行家


藝術有其審美規律。迎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觀,沒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