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還沒評中級職稱,真當職稱沒有用?將來多的是你後悔的地方

大家好,又到了每天的老張說職稱環節了。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的,不妨收藏、點贊、轉發。

36歲還沒評中級職稱,真當職稱沒有用?將來多的是你後悔的地方

真當職稱沒有用?有的你後悔的

每次老張都會接到網友們的同樣的私信:評中級有什麼用?能做什麼?中級的好處雖然老張說了很多次了,但是總有人喜歡出來反駁老張。一是覺得職稱無用,二是認為職稱評審太難太麻煩,自己還想再活幾年不想考。

36歲還沒評中級職稱,真當職稱沒有用?將來多的是你後悔的地方

老張今天對聲稱職稱無用的作個統一回復,告訴他們職稱到底有什麼用!篇幅有限,老張只做個總結。

1、跟工資掛鉤

2、有晉升空間

3、單位升資質時對職稱有要求

4、招標時對職稱有要求

5、可以延遲退休,職稱高的還會被優先返聘(這個好處有多大,大家都懂的)

6、退休工資增加

真當職稱沒有用?有的你後悔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身邊一位朋友的例子,暫且稱呼他為大寶吧。今年36歲了,本科畢業13年到現在還只是個助理工程師。至於為什麼會這種,原因他兩者皆佔。覺得職稱無用,到後面又覺得收入也還過得去懶得去評中級也沒有去考二建、一建、造價師等等證書。直到前幾天跟老張借錢給小孩交補習班的費用時,才想到職稱的好。跟我說以前沒評職稱真是浪費了時間,現在後悔的不行。

以前覺得錢夠用,就懶得折騰了。雖然比有職稱的同事少個兩千多,但是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直到有了孩子,孩子一天天長大,各種開銷大起來了,生活中總是差那三四萬週轉時才發現工資多拿兩千的好處。更別提晉升的機會了,同等資歷學歷能力的情況下,公司肯定會去提拔有職稱的人。不是說你能力不行,而且人家有證書做擔保,領導不會觀察到每個人的,只會認證不認人。

  • 記住老張說的一句話:生活會用各種方式懲罰那些不肯努力的人。

最後大寶下定決心,今年必須評上中級。也許會有人問,都36歲了評中級還來得及嗎?老張可以很自信地說,只要想評多大年齡都來得及。老張給大寶做了個規劃,今年評中級,明後年拿下一建,造價。接著專心準備副高,論文業績提前準備,五年工作年限一到評上副高也是問題不大的。

對於認為職稱評審太難太麻煩的,老張只能說你們沒掌握好技巧也沒用心去評!

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省劃線通過率在80%左右,下屬各單位基本都按照這個標準執行。

一般個人申報評審的話,中級通過率在10%-30%之間,機構申報平均水平在80%左右。個人申報高級通過率也只有5%-10%左右。機構申報的話,一般在30%左右,有實力的機構申報評審70%-90%左右。

36歲還沒評中級職稱,真當職稱沒有用?將來多的是你後悔的地方

至於評職稱的技巧和注意點,老張給大家做個總結:

1、論文

論文查重率十分嚴格,並將長期保持這個趨勢。建議查重率控制在4%以下!期刊方面必須能夠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到期刊信息,有國內、國際雙刊號(CN、ISSN),至少被知網、萬方、維普、龍源這四大數據庫之一收錄。

大多數地區只要發表省級期刊就可以,部分地區評高級職稱、正高職稱會要求發國家級期刊,甚至還有單位要求發核心期刊的。

2、按時修完所有繼續教育課時

根據所在地區的要求,修完每年的繼續教育課時。這個是最基礎的,沒修完課時,再厲害都沒有資格申報。

繼續教育課時可以分為專業課和公共課兩個部分,其中公共課又有線上、線下兩部分。

評審中級職稱:公共課20(線上5+線下15)+專業課140=160學時

評審高級職稱:公共課20(線上5+線下15)+專業課340=360學時

3、業績

業績材料該蓋的章一個不落,參與的項目以及自己的工作內容全部整理出來。

而且最好提供3-5個業績,並且是最近5年內的工作業績。評審時,項目不在多而在精,提供3個大項目業績即可。若是公司規模較小,參與項目也較小,業績數量可以提高到5個!

4、材料蓋章

中、高級職稱評審所需要的材料基本相同,共分三部分:表格、第一分冊材料、第二分冊材料。需要注意的是,這三個部分全部都要蓋章!沒錯,全部需要!而且一個都不能少!

36歲還沒評中級職稱,真當職稱沒有用?將來多的是你後悔的地方

真當職稱沒有用?有的你後悔的

還有其他職稱諮詢服務,論文發表,專利申請等需求的可以關注我私信諮詢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