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影视蜃楼


这首诗自始至终没感觉哪里好了,字句读来生涩拗口,不能脍炙人口,没有好的意境,意境过于沧桑悲凉,老气横秋,读之让人心情沉郁,也没有表达任何有意义的中心思想,也无任何发人深思意义深远的哲理,无边,不尽,千里,百年,修辞过于夸张夸大,全是夸张词句堆砌,不切实际毫无意义,诗句意境非常不紧凑,前后上下没有联系和呼应,东一下西一下,反正我不喜欢。


岚椛雪玥


唐诗中有两首诗常被拿来作比较,一是崔颢的《黄鹤楼》,一是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曾被被后人评为七律第一。

崔颢的《黄鹤楼》,被宋人严羽、清人吴昌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评价之高,较《黄鹤楼》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那么,为什么杜甫的《登高》会被评为七律第一呢 ?

其一是格律精严。

崔颢的《黄鹤楼》虽然也有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但就格律而言,《黄鹤楼》是一首半古半律之诗,而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七律。

平仄合律自不必说,诗评家赞赏最多的是此诗的对仗技巧。

有人评,杜甫的这首诗八句皆对,这要具体分析,我们都知道格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通首对仗会让律诗章法缺少变化。

《登高》的首联是句内对举,“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联间“猿啸”与”鸟飞”倒是对仗,但整体又不对仗,因为“哀”与“来”都是平声,且已入韵。这种句式工整中又富于变化,显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格律运用手段。


颔联和颈联都是标准的对仗,颈联的词性对仗稍宽一点,但这在格律诗中是完全允许的。

尾联并不对仗,但“艰难”与“潦倒”相对,让句式看起来十分工整,所以才会有人让为此诗八句皆对。

对格律的精确要求,往往会限制诗意的发挥,但杜甫 这首《登高》,你看不到一点刻意的地方,读起来句意浑成,诗意申畅通,还在其中探索了更为复杂的对仗技巧。初读《登高》,仿佛八句皆对,细读则首尾未尝有对,全诗“无意于对”,仔细玩味,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诗薮》)。所以诗,杜甫将诗中的格律探索到了极致,他将格律诗这种体裁推到了古诗艺术的颠峰。

当然,这里并没有贬低《黄鹤楼》的意思,《黄鹤楼》的技术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就格律而言,《登高》显然更标准。

提到格律,要补充一点,有人会觉得这首诗不太押韵,这当然是语音变化的问题,诗中“哀”、“回”、“来”、“台”、“杯”,均属平声灰韵,所以《登高》的押韵也是非常标准的。


其二是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

一首诗并不能因为格律,就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诗中的气象、情感、意境,才是一首诗的核心。

《登高》的开头,便落笔不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天的高空广阔无垠,劲急的秋风中,夹杂着哀转久绝的猿鸣,意境苍茫萧索。接着,诗人的视线从高空转向江水沙洲,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鸟儿在秋风中低回盘旋,与上句的意境进行对比,形成复调。

在首联中,杜甫描绘了一幅极富层次的秋景图,这情景里有声音,有颜色,空间上有高远,有低矮,声调上有高亢,有低回,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工整句式,句内的对举,联内若有若无的对仗,读起来奋亢的悲慨与低回的呜咽高低音混响,形成奇妙莫名的境界。

颔联承接上末句的低回之势,从广度展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远近诸山,尽是无边的秋木,无边的木叶萧萧落下,眼前的长江,从无尽的天边,滚滚而来。“无边”、“不尽”,赋予了秋景无穷无尽的时空感,“萧萧”、“滚滚”,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如见长江汹涌之状。在这广大苍茫的时空中,个人是渺小的,无形中传达出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两句诗,有着百川灌海的磅礴气势,杜甫通过沉郁悲凉的对句,展示出他出神入化的笔力,前人盛赞此句已经到了”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反挑前面两联,点出诗题。沉郁悲凉的情感,使前二年苍茫萧索的意境有了落脚点。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这里杜甫层层渲染自己凄凉的情景,读来无限深沉悲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无限感慨,抒之不尽,言之不绝,只叹人生艰难,白发满头,自己却因病废酒,连借酒浇愁也是不能了。

前三联飞扬震动,最后却软冷收场,如同一首震撼人心的乐曲,并不是戛然而止,由音调由强变弱,渐渐消隐。此亦老杜独特的结法。

杜甫此诗,在高浑博大的气象中,抒发其沉郁悲凉的情感,诗气浑灏流转,形成极为悲慨的艺术境界

。明代诗评大咖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言不虚也。


谢小楼


杜甫的《登高》确实是七律之中的佼佼者,为什么被评为第一?

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各说各的道理,依我个人意见继续争论下去

已无意义,都是上乘之作。 首先我们看看唐代诗圣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写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请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在风急天高的深秋,猿声叫都似哀鸣一样,

沙洲上水鸟来回飞着。无边无野的树叶都萧萧的落着,不尽的长江还

在滚滚的流淌,离家万里的漂泊,居无定所,感到心情像秋光一样

的悲凉,带着体弱多病的身体登高,世事真是太艰难了,双鬓都像

繁霜一样白了,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只好放下借酒浇愁的酒杯。





第二,我们再看看作者的写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在蘷州所写,夔州地处长江边上。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几年了,

但是地方军阀连年割据抢占地盘,由于严武病死,没有了依靠,只得离

开了经营了几年的草堂,行船南下,几经周折到达夔州,却因疾病缠身

呆了三年,亏了当地都督的关照,但他生活非常艰难,疾病缠身,在贫

困潦倒,年老体迈的五十六岁时写下了此诗。当时登高远眺百感交集,

看到景色联想到当前自己生活的窘迫,发自内心的感慨,抒发了病

老的忧伤,情绪激越,慷慨激昂,被人誉为七律第一,七律之冠。





第三,七律《登高》的写作特点。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就写出了天地景物

之比,地面风急猿啸,天空高旷流云。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与首句对仗工

整,天高对沙白,風急对渚清,猿对鸟,啸哀对飞回。一字一对,真是字字珠

玑,整诗更是两两相对意境幽远,显示了诗人非同寻常的笔力,虽然表达了

诗人的忧伤和感慨,但有天工之美,不愧为唐代诗圣,所以被誉为七律第一。

篇幅有限不每句细说了......

我就不啰嗦了,说它七律之冠肯定是有过人之处。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支持!


封护胜463


《登高》被称作古今七律第一,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唐朝以来,作为格律诗中篇幅适中,适合记事抒情的格式,七言律诗产生了无数名篇。

而在到底谁才是冠军,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登高》到底谁才是第一,一直是历来诗词爱好者的争论话题。《黄鹤楼》意象为先,一气呵成,但在格式上因为前四句不合平仄格律,只能视作“半律体”。

这在诗歌意象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在后人格律诗的学习中,是不适合拿来作为七律样板学习的。就好比学李白的人,没有学得好的,而学杜甫的,基本上都能小有所成。

所以单就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七律来讲,《登高》的第一之称算得上是名符其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诗成于杜甫老年流离夔州之时,这段时间是他穷困潦倒的时期,又身体抱恙,但“文章恨命达”,这也是他诗作爆发的阶段。无论平仄、对仗等体式,还是起承转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来。他的诗句在格律中游刃有余,功力已臻化境。

这首诗是标准的仄起首句押韵的七绝平仄格式。韵脚“哀”、“回”、“来”、“台”、“杯”在平水韵中都属于“十灰”部,也就是说发“回”的韵母音,念起来是“ui”、“回”、“lui”、“tui”、“bui”的发音。当然只是大概发音,不过肯定是押韵的。

除了平仄、韵脚,律诗在格式上的要求还有对仗。一般要求颌联、颈联对仗,后来因为太难,就只要求颈联对仗了。但是这首《登高》,前三联皆是工对,第四联对仗虽然不工整,但是看上去也不突兀。

认真细读此诗,就能感觉到《诗薮》中说的:“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除了每一联都对仗,在首联中“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字词工巧而不露痕迹,对仗圆融贴合景色,这就是出神入化,游刃有余。

是以可称为格律样板。

此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登高见景,后四句抒发心情。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六种景物天造地设,自然成对。随着诗人的视线,由高处转向江上沙洲,水清沙白,鸟群迎风飞翔,来回盘旋,构成一幅精美的画卷。

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对仗的基础上换了一种写法,开始融入自己的感情。身边是萧萧而下的落叶,眼前是奔流不息的江水,“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让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不绝,长江滚滚而来的气势,自然生出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汹涌悲怆。语义沉郁悲凉,对仗却十分工整,气势磅礴,古今独步。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转换明叙诗人情境。“悲秋”、“多病”不但相对,也是有逻辑关系的。秋,未必悲,可多病又潦倒,悲伤自然汹涌而至。写到这里,终于点出了“秋”、“登台”,为前面描写的景色做好注脚,同时“万里”、“百年”又与颌联“无边”、“不尽”相呼应,诗人的羁旅愁和孤独感,萧条志和多病身返回映射到“萧萧落木”、“滚滚长江”,互相结合,让诗意更加厚重深沉。这种写法,独一无二吧?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承接颈联,又是以对仗结句。诗人穷困潦倒,白发却越来越多,原指望大醉忘怀,怎奈因病断酒,无法借酒消愁,着实可恨。原本兴致勃勃重阳登高,却因了这无边秋色让人陷入悲愁。

这种江湖悲愁同时切合了大时代混乱和老百姓日子的艰难,也反映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不违“诗圣”之名。

这样仔细分析下来,从格律、对仗、文法、构思、意象、境界各个方面来看,有哪一首律诗能超越它?

古今第一七律实至名归。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梧桐树边羽


欣赏一下就知道了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颈联如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若从字面义来理解,“万里悲秋”时常来做客,诗人不应是孤独的,而是有人陪伴的,所以与下一句“独登台”产生矛盾。实则不然,且看诗人用字便知。从一般用法来说,“作”连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难、作废、作别,而“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如做作业、做工、做衣服。“客”本是实际能感知到的具体事物,一般指“人”,诗人在这里用了“作”,不用“做”,令人疑惑,细细想来,是诗人用词巧妙之处。“万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诗人感伤情绪之景物是会令人心生孤独悲伤之感的景色,不是实际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故不用“做”,而用“作”。达到的效果是加深悲秋之感,更强烈浓重,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转载于古诗文网。


读书是福


一首春江花月夜,王炸,秒杀一对2点。[抠鼻]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 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誓屠东京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因为这首诗的写法和布局,使诗人忧国伤民的情操,不仅反映了自己的苦痛,更是写出了当时国家的许多难以直说的东西。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1.杜甫的《登高》也受到了历代诗评家的推崇,评价之高,较《黄鹤楼》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2.之前小楼精读过的《黄鹤楼》,就被宋人严羽、清人吴昌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不过,在小楼精读《黄鹤楼》那篇文章的评论中,很多朋友认为,七律第一,应该是杜甫的《登高》。

3.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曾在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青春作伴好还乡”。

但他的归乡之旅并没有成功,时势动乱,他又贫病交加,行至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严武。可惜,不久严武逝世,杜甫失去依托,他只得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最后到了夔州,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


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首先文无第一,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不过人各有所好,有的人读到一首诗,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将其推为心中第一,这也是情理之中。而能被历代诗评家推崇,被很多人评为心中第一,必是诗中难得的精品。


江水趣谈


很多年来,更确切地说是两千多年以来,诗评家和律诗爱好者都喜欢争论自古以来的七律诗歌中排名第一的是哪一首。这个问题其实源自我们爱为一类事物排名次,争长短的习惯,尽管明明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人们常拿崔颢的《黄鹤楼》诗与杜甫的《登高》作为七律第一的侯选篇什。两首诗如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r

渚清沙白鸟飞回。\r

无边落木萧萧下,\r

不尽长江滚滚来。\r

万里悲秋常作客,\r

百年多病独登台。\r

艰难苦恨繁霜鬓,\r

潦倒新停浊酒怀。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r

此地空余黄鹤楼。\r

黄鹤一去不复返,\r

白云千载空悠悠。\r

晴川历历汉阳树,\r

芳草萋萋鹦鹉洲。\r

日暮乡关何处是,\r

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诗皆以气贯全篇,畅达无滞。但是《黄鹤楼》意象单纯,以单一意象黄鹤楼纵横时空,令人怀想仙人乘鹤优游后,诗人自身的落寞感,空虚感。全篇以“空”字为诗人的主观感受。仙去地空,鹤去楼空,云游天空,树外川空,草上洲空!完全是一种闲愁。至结句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仍不外乎乡愁。这种意境是比不过《登高》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

再拿格律来说。《黄鹤楼》是半格律,只是后两联合律,而《登高》格律精严,全篇通对,句中自对,这是《黄鹤楼》所不能比的。

再孝看二诗的主题思想。《黄鹤楼》与《登高》都写了愁思,《黄鹤楼》只是抒发个人小情怀,《登高》中的悲苦与忧愁掺杂了个人情怀,人生遭遇,忧家忧国诸多复杂因素。孰大孰小,一读即知。

最后比较崔颢与杜甫的人品,我们就会呵呵一笑:诗圣第一!





白马侃诗词


“唐诗七律第一”人们总是用这个话题做文章,在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登高》之中相比。其实“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就不能不说几句了。《登高》与《黄鹤楼》相比,有几个方面显然高出一筹。

一,格律的工整。杜诗格律规范严谨,平仄对仗押韵,都是登峰造极的。而崔诗则不合七律格律,前三句显然胡闹。

二,感情的丰富。杜诗情感丰富饱满,颈联包含有八种悲秋之感,前人已经多次论述,不赘言。而崔诗仅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思乡之情。

三,炼字的功力。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用“木”而不用“叶”,展示了老杜的老辣之处。“木”就本质而言是死亡的无生命力的,就色彩讲是灰暗的,冷色调的,就音韵讲带有鼻音的合口呼。而“叶”是有生命的,色彩绚烂的,齐齿呼的。一字的锻炼极见功力。尾联“艰难”与“潦倒”单纯字相对,“苦恨”的“苦”做“非常”解与“新停”相对,造成四联皆对仗的奇迹。而崔诗前三句三次重复“黄鹤楼”不仅显得啰嗦,而且严重违背了七律的格律。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除第一个字“黄”以外其他全是仄声,哪有一点七律的样子。

至于说李白见到崔颢的诗不敢写诗了,更是无稽之谈。李白可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生有诗在上头”,只是为前两句压台的,戏说李白的夸张。其实信不得,更不能以此证明崔颢的诗是“第一律诗”。


桃之夭夭老牛


一家之言。《登高》显然过誉。但凡千古佳作,其气象都是疏而有致,留白深广。登高意象过密,把话意说满了。其流传度不广也说明了这点,它还不如五律《春夜喜雨》这首。

就意境上,登高肯定是不如《黄鹤楼》的。

杜最好的诗如果非要举一首,只能是五律《春望》。如果非要穷举杜的七律,发现很难找到绝佳之作,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虽然很好,但总差那么一点宽阔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