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文史
說同姓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是同一個姓。覺得可能是同一個祖先。“五百年來”只是形容一個時間很長的概念,不是真的就說五百年,事實上同姓為一家的可能性很低。
人們見面時,總是問對方的名字。如果他們發現他們有相同的姓氏,他們會感到更加親切,因為他們認為“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些人主動與名人建立關係,比如姓孟的人,就說自己是孟子的後代。劉姓自認為是劉邦的後代,李姓自稱李世民的後代……
然而,這一說法並不準確。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一個姓可能有幾百種來源,如中國第一大姓張,源於姬姓,出自聶姓,三國張遼原姓聶,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其子孫便以張為姓;出自賜姓,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被三國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源於古奚族,張忠志,居住在范陽,被范陽守將張鎖高收為義子,遂從義父姓張;由少數民族改姓而來。古代的女真、羯、鮮卑、契丹等少數民族,有改姓張的。
一些學者解釋說,同一姓氏古代祖先不可能是單一的,而應該是一個家族。比如姓孔的,古代祖先可能是孔子,也可能是孔子的兄弟。再比如,中華民族所有姓氏追溯到頭就是炎帝和黃帝,但不僅僅是這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
中國的姓有5000多年的歷史。例如,伏羲姓風。除了賜給他兒子除12個姓外,還有徐姓、鄧姓、周姓、丁姓、長姓、東姓,都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中國姓氏的形成歷史悠久,原因眾多。但從百家姓來看,絕大多數都是以國或地名為姓的。原來是某個國家的國王,國家滅亡後,居民把國當作自己的姓氏。
中國姓氏的起源是多元的,決定了姓氏的起源多種多樣,令人眼花繚亂。有以國為姓的、有以地方為姓的、有以職業為姓的、有以官為姓的,還有皇帝賜姓、外族改姓等等。然而,較大多數是以國為或地為姓。
更重要的是,姓氏在傳播和演變過程中,會影響姓氏“世系”的純潔性。大量的改姓、賜姓、為了避諱皇帝姓等,使得人們很難確定“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說法。
然而,姓氏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紐帶,“許多海外華人不得不花錢修繕家譜,他們必須找到自己的根。家譜修訂這個過程中,通過與大陸的接觸,對地方的經濟發展也帶來了很大幫助。
西漂逐夢
同姓人有可能是一家人,這樣的情況非常複雜。我碰到一個情況,一個是東北的,一個是南京的兩人都考進同一所大學,通過互相聊天,偶爾發現,原來他們是一家人!只因為這一家人70年前就失去聯繫了。
所以說,同姓人家500前是一家人的可能性,那就更大了不是?因為,一家人在500年中能夠生產出2000個規模的新家族呢。例如,趙姓在宋代以前的姓氏人口還不是中國姓氏的五大姓氏,但是,經過宋代200多年的發展,一下就成為中國五大姓氏人口了。
中國的姓氏漢代以後有了比較確切的宗族記載歷史。但是,這些記載往往應為是以家族為單位的,所以,如果一個家族不孝衰落,那麼,這個家族的來歷就很不清楚了。
比如宋太祖趙匡胤,他的老祖先是造父。但是,他的家族距離造父已經1800多年,趙匡胤自己連200年前,他的祖先是誰都不知道了,那麼500年前的祖宗就更不知道了。
在比如說,唐代大詩人杜甫家族的老祖宗是晉代杜武庫大將軍,但是,杜甫距離杜武庫也500年的樣子了,可是,杜甫也不知道300年以前的老祖宗是誰了。
由於,同姓一家人這個說法是以姓氏為基礎的,而姓氏的組成往往比較複雜。
大體來說有如下一些情況,對“同姓一家人”構成複雜的因素。
第一,改姓。一些本來是姓張的,由於各種原因改姓李了等待。也有集體改姓的。例如,一些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改漢族姓氏的。
第二,賜姓。這種姓氏,主要是黃帝給有功的大臣“賜姓”以表示,皇帝家族對他的敬重有“一家人”的意思 。
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都有“賜姓”的例子。可能只有元代和清代沒有對漢族人“賜姓”的。
所以,我們現在的姓氏,比較複雜,既有本姓的血緣宗氏,也有非血緣姓氏,你有純粹的漢族同姓,也有不同民族血緣的同姓。
所以,對姓氏,我們只要看你是從血緣來說一家人呢,還是從文化說一家人呢?總之,我們中華民族都是一家人,為什麼同姓不是一家人?500中是一家人,500年前也是一家人!希望我們世世代代都是一家人的感覺吧!
千千千里馬
有可能,不一定。
一、人數較少的姓,源頭單純的姓,幾百年前是一家的可能性較大;人數較多的姓,源頭多的姓,就不一定了。例如目前人數最多的李姓,其來源有5種:
1、最早的李姓,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後改為李氏。著名的老子(李耳)就是這一支的。
2、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
3、北魏時有代北複姓叱李氏、高護氏,隨孝文帝入中原後,改為單姓李氏。
4、唐代建立後,給開國元勳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16氏賜予唐朝國姓,賜姓李氏。
5、我國延邊朝鮮族也有不少姓李的。
這些都姓李,但上溯五百年、一千年未必出自同一源頭。當然有族譜或字輩證明的肯定是同出一家了。
二、不同姓的人本是一家的情況也有。古代的以氏為姓建立新姓、改姓就不說了。當代的改姓,聽到過的有這幾種情況:
1、過繼給舅家。有一同事,舅舅無子,他弟弟過繼給舅舅從舅家姓。他的後代和他弟弟的後代,雖不同姓,但往上溯源本是一家。
2、頂門。由於種種原因一人頂兩門,姓雙姓,後代再分別姓單姓。見過一個叫侯胡連的,念起來很不順口,他說他頂了侯胡兩姓,他兩個兒子一個姓候一個姓胡。還見過一個頂了三門的,叫何李齊祥,他說他爺爺民國十八年年饉時逃難,和一個姓李的、一個姓齊的一起乞討流浪,最後那兩人病死了,只有他爺爺活了下來,他爺爺感念那二人,就讓子孫給那二人頂門;但他父親和他都是單傳獨苗,就都姓何李齊;他有三個孩子,兩兒一女,不好分姓,就都姓雙姓頂兩門,老大是兒子叫何李慶,老二是姑娘叫李齊梅,老么是兒子叫齊何平;這一家的後代這姓氏比較熱鬧。
3、改姓。常見的是父母離婚後,有的由母親撫養的孩子改從母姓。如聶棋聖與孔祥明離婚後,兒子聶雲驄歸孔祥明撫養,從母姓改名孔令文。聶衛平與第二任妻子王靜生子聶雲青。孔令文的後代和聶雲青的後代要論起來,那可真是多少年前是一家。
西北風212827095
中國人宗族意識強,相同姓氏無論起源都叫做本家,本家意味著血緣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五百年前是一家是句客氣話,通過這種方式快速拉近了兩個陌生人之間的距離,可以看做是一種交際方式。
站在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
首先:五百年本身是一個約數,並不嚴謹,也許一百年前兩個姓氏的祖先見面是這麼說,一百年後還是這麼說,再過一百年,也許還是這麼說,所以說從時間上是不成立的。
其次:拋開時間限制,相同姓氏是否起源一家也不一定。
中國古代的姓氏起源十分複雜,最初的時候,姓和氏是分開的,一般而言:姓指向來源,氏指向去向,比如說你姓姬,是高陽氏。我姓姬,是軒轅氏。大家起源都是姬,但是形成了不同的部落,要有區分,於是就分為不同的氏,氏族形成以後,由於子女眾多,要區分,許多氏族根據封地來確定姓氏,比如說筆者姓“祁”,有種說法就是皇帝二十四子封地在“祁”,就以祁為姓,延續下來。大名鼎鼎的諸葛亮,祖上原姓“葛”,可以追溯到楚漢戰爭時期追隨張楚大王陳勝起兵的大將軍葛嬰,葛嬰死後,西漢感念葛嬰當年有大功,將其後裔遷居山東諸城,葛嬰後人就把諸城和葛姓搭配起來,改稱“諸葛”。
還有一些其他原因的起源:比如:你當史官,你就是史氏。你是殺豬的,那你就是屠氏。姚姓最有意思,舜帝叫姚重華,他家附近有個姚墟,還一條媯河,所以他既姓姚也姓媯,不知道姚明他們家是不是就是這麼來的。
除此以外,姓氏的形成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說皇帝賜姓,這在中國歷史上十分常見:唐朝開國大將徐世勣就被賜姓“李”,後避諱李世民的“世”,改為李勣,武則天當政年間,李勣後人李敬業起兵反叛,被武則天收回“李”姓;再比如鄭成功叫做國姓爺,就是基於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
近年來更是考證出許多來歷神奇的姓氏,比如說:湖北黃梅有一支鄂姓就自稱是岳飛的後人,岳飛當年曾被南宋朝廷封為嶽鄂王,他遇害以後有部分子女流落黃梅,為了防止仇家報復就以鄂為姓;還有一支改為𡶦(嶽字上下顛倒),讀ya,也自稱岳飛後裔,現居山東高密的比較多。
被動改姓氏的歷史上很多,主動還姓氏的也不少,比如北魏拓跋氏,入主中原以後皇族改為“元”姓,隨之改姓的胡人更是過江之鯽,無法統計,而到了近代,改姓依舊不稀罕,比如說我有個高中同學,複姓“皇甫”,早年家裡為了避免複姓驚世駭俗,改姓“皇”,另有一個大學同學,家族原姓“賴”,因覺得難聽後改為“來”。
還有一種更加神奇的:姓氏不同卻是一家人,比如說“陳”姓和“胡”姓在一些地方就長期保持不通婚的傳統,據傳就是因為祖上本是一家,而在今天的臺灣以及福建一代:洪、江、翁、方、龔、汪六姓之間也有互不通婚的禁忌,因為這六姓屬於所謂的“六桂宗親”,據家譜記載祖上也是一家人。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姓氏的起源發展多種多樣,同姓異源,或異姓同源都存在,隨著時代的變化,各種姓氏也在不斷演化,僅僅從姓氏上判斷五百年前是不是一家人從科學的角度已經變得沒有意義,當然作為一種文化傳統,這種說法依舊保有一定的價值。
日慕鄉關
不僅不一定五百年前是一家,而且可能5000年都沒關係。同姓可能完全沒有關係,因為有很多都是改姓的,李姓非常多就是因為唐朝皇帝愛賜姓,看誰比較順眼,讓誰跟自己姓了,不花一分錢當個獎金髮了,省錢,這老闆太會算計了。所以有很多李姓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還有就是少民融合,選漢姓,北魏改革後,要求鮮卑人都改漢姓,這部分人現在已經併入漢族,所以這部分人雖然同姓,但5000年前和原有的同姓的人就沒有關係。後來的遼人、金人、西夏人也都是這種情況。而不同姓的也有可能500年前是一家,比如明滅亡時,清軍要殺光朱家後人,很多人就改姓了,比如遊這個姓可能就都是朱家改的,雖然不同姓,真的是500年前是一家。所以拿姓來找祖源是靠不住的。
海中巖haha
夏普洱
相同姓氏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有這個可能。就是不相同的姓氏的人五百年前也可能是一家,想知道原委聽我慢慢道來。
“五百年前是一家”這句話大概來自清末民國初年,往前推五百年是明朝初年。因為元末的戰亂,中原被波及的最為厲害,基本上已經沒有人煙了。朱元璋奪得天下後為了恢復中原的生機,必須往中原移民。這時他注意到了山西,山西因為環山又不是各方勢力爭奪的主戰場,因此當地還是很富足的,人口也是很眾多的。於是採用勸說、欺騙、強迫等手段把當地人分批的遷往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湖北等地,歷經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帝,時間長達五十多年。
當時出發時聚集和登記的地點是洪洞縣廣濟寺大槐樹下,若干年後被遷者和他們的後代已經不知道自己的家鄉準確位置,只記得出發地洪洞縣大槐樹,於是洪洞大槐樹成為一個符號,是他們尋祖歸鄉之地。
那麼為什麼說不是一個姓氏也可能是一家?是因為朱元璋怕同族的人生活在一起不容易管理有可能造反,於是要求同一個姓氏必須遷往不同的地方。很多的兄弟為了能在一起生活只能調換身份改變姓氏,這樣造成雖姓氏不同,但出自一家。
在未來他們的子孫因為各種原因去全國各地生活,更有甚的已經移居海外開枝散葉。但不管走哪裡,都不會忘記洪洞大槐樹,自己的“根”之所在。
黃金濤7
出門在外,兩個原本毫無交集的陌生人,因為有著相同的姓氏,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就會迅速拉近距離,讓人倍感親切。
那麼,相同姓氏的人五百年前真的是一家嗎?有書君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1、同一姓氏起源不一
中國人的姓氏源遠流長,來源也多種多樣。
古時候,大多數人以國為氏,國滅亡之後,原先的國民仍以國為氏,如齊、魏、吳等等。
還有以邑為氏,以職業、以官職、以居住地、以祖名字為氏。
有皇帝把自己的姓賜給有功的大臣,如李、劉、趙等等;
也有人為了逃避災難而隱姓埋名,有一些少數民族被迫改為漢族的姓,還有人從小被過繼給外姓等等。
到了現代,人的姓氏來源也不一致。比如有人隨父姓,有人隨母姓;
有人隨母親改嫁後,跟了繼父的姓;也有的地震孤兒和棄嬰,因為無法知道其原來的姓,被工作人員統一為“黨”姓。
網上曾有報道,有姓“操”的人,因為這個字念起來不那麼文雅,就把自己的姓改為“曹”姓。
有書君一同事的父親,在文革時為了與原生家庭劃清界限,為了能夠飛黃騰達,他把自己的姓改成了“毛”姓,以表明自己將緊跟毛主席的決心。
2、“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來歷
“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說詞源自於清末民初,往回倒500年,就是元末明初,與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官方移民有關。
明朝初年,因為元末的戰亂和災荒,北方很多地方屍骨遍野,土地無人耕種。
而山西富庶,人口也比較密集。明王朝為了維護其統治,歷時五十年,採用欺騙和強制等手段,從山西向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分批大量移民。
為了便於登記造冊,將出發前的移民集中於山西洪洞縣的廣濟寺三棵大槐樹下,以此為大本營,向各地分派移民,被統稱為“洪洞大槐樹移民”。
統治階級害怕同族的日後勢力大了造反,要求同一姓氏必須遷往不同地方。有的兄弟不想分開,只能讓人改姓改身份,因此,後來在同一地方的不同姓氏中,也有來自於同一家族的。
到了清末民初,“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子嗣已經遍及全國十多個省份,這些後人在外出辦事與人寒暄時,習慣性地問人籍貫?如果對方也來自於山西洪洞,老鄉見老鄉,就格外親切。再問對方貴姓?如果是同姓,感情便又進了一步,“哦,原來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 從此以後,“五百年前是一家!”便流傳開來。
3、“五百年前是一家”是一種交際用語
後來的人們在交際應酬中所說的“五百年前是一家”,只不過是一種套近乎的客套話。
目的是為了拉近談話雙方的距離,想辦法找出更多的共同話題來,以營造一種更加和諧的氣氛。
而且這個“五百年”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字,是泛指很久以前,有可能是一百年,也有可能是一千年,也有可能是更久。
因此,同一姓氏,因為起源不同,五百年前有可能是一家人,也有可能不是一家人;
而不同的姓氏,出於各種原因,也不能排除他們曾經是一家人的可能性。
不能一概而論,說“相同姓氏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
但是,有書君認為,不管是相同的姓氏,還是不同的姓氏,大家其實都是炎黃子孫,說到底還是一家人。
有國才有家,唯有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人民更加富足!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從字面的意思來看,“五百年前是一家”這個說法不成立,同姓人有的不超過五百年就是一家,有的超過了五百年未必是一家。
“五百年前是一家”這是一個民間俗語,是有特定的歷史含義在裡面,如果不瞭解這個俗語的源流就下定論是不科學的。
現代很多人初次見面一般也會問到姓氏家鄉,為的就是攀關係,能夠順利辦一些事情,如果碰到了老鄉可以照顧一下。這個俗話的來源被很多民俗學家進行考證,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個俗語來源於“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後代。(山西洪洞大槐樹是一代移民的根)
“五百年前是一家”指的是具體哪個時代?
五百年前是一家中的500年前具體指的應該是明朝洪武年間,距今有600年左右了。明朝建立的過程中,很多地方由於戰亂民眾被屠殺或者逃難的很多,大都逃到比較安定的地區生活。洪武年間,很多地方官吏統治的轄區內百姓非常少,荒地很多。據統計當時河南189萬人左右,河北189萬人左右,而山西有403萬人,尤其是山西西南部人口最為稠密,還不包含一些隱匿的戶籍。朱元璋因此而開啟了長達50年的移民計劃,以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為移民聚集點,向全國各地進行移民。(明初洪洞大槐樹移民路線圖)
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北京、山東、河北等地人口驟減,永樂皇帝也在山西移民填充百姓少的地區。
據明朝的《明史》、《明太祖實錄》等記載,統計明初自山西大規模移民有18次,起始於1373年(洪武六年),終止於1417年(永樂十五年),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移民移居全國30個省市,2217個縣市,很多居住在全國各地人是大槐樹移民的後代。很多同一家族的人在這裡分離,天各一方。(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聚集遷徙地)
“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俗話形成於清末民國初年,此時距離明朝初年洪洞大槐樹移民正好500年左右。
民國初年的中國人初次見面一般都會問到家鄉,如果家鄉是洪洞大槐樹的移民,接著都會問到姓氏,如果是同一姓氏,一般都會說到——五百年前是一家!
這句話沒毛病,如果同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又是同姓,一個家族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這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千萬不要較真。
穿越再現彼岸
“五百年前是一家”應該是源自明朝初年的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民。
元代末年,由於元朝統治階級對老百姓的殘酷剝削壓迫,導致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並且水災、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不斷,再加上兵亂,使得山東、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區民不聊生、餓殍滿地,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區人煙稀少,土地荒蕪。
到了明朝初年,中原地區因勞動力嚴重不足,大片土地荒蕪,導致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明王朝統治。由於中原地區的兵亂幾乎沒有影響到山西,而且沒有發生大的自然災害,風調雨順,相比其他省份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丁興旺。為了維護明王朝的統治,統治者決定開始移民屯田,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歷經數朝的移民就開始了。
移民點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是洪洞大槐樹下的移民。由於這個點在歷史上影響最大,移民的後裔們逐漸地認同自己的祖先是從此出發的。洪洞大槐樹下的移民,遷入地有豫、魯、冀、京、皖、蘇、鄂、陝、甘、寧、晉等省市。隨著歲月更替,人口繁衍,這些移民的後裔遍佈全國,甚至世界上其他國家。
後來後世同姓子孫見面一問是從哪裡遷來的,一說洪洞縣大槐樹,就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以示親近,拉進了彼此距離。
這句話僅能對照中原地區的人們,並不能推廣到全國。畢竟中國姓氏的來源多種多樣,有以氏為姓氏,以分支氏族的標號為姓,如姬、姜、姒;有以國名為姓氏,如程、房、杜、雷、宋、鄭、吳、秦、陳等;有以邑名為姓,如蘇姓;有以居住地為姓氏,如東郭、南郭、西郭、北郭;有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如林姓;有以排行為姓氏,如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以官職為姓氏,如司馬、司空;以技藝為姓氏,如巫、卜、陶、甄、屠等;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的姓氏,如慕容、宇文、呼延;賜姓,如鄭成功被皇帝賜給朱姓。
就是同姓,比如陳姓由來也有幾種: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封舜的後人胡公滿在陳這個地方,建立陳國。到了陳閔公的時候,陳國被楚所滅,亡國後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這就是陳姓的由來。陳姓除了源於國名,還有從少數民族姓氏改名而來的。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侯莫陳改為單姓陳。
可見這句話只是模糊的說法,只是人們為了表示親近而講的一句俗語,並不能說同姓之人五百年前真的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