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雍正,谁的治国水平更高?为什么?

史海深处


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所以对比两位皇帝的执政功绩,不能简单的画一个等号。

康熙皇帝画像

康熙皇帝执政时期,清朝江山还未稳定,内部反清复明起义不断,外有沙俄在东北虎视眈眈,南方有三藩,有郑经,西北还有葛尔丹,所以肯定不能按社会稳定时期来进行统治,康熙皇帝统治时期,征战不断,基本上巩固了满清的统治。

但是因为这连年战乱,也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百废待兴,国库支出颇多,一直处于严重的财政赤字中,康熙皇帝对大臣们相对比较宽松,所以也就导致了康熙一朝晚期吏治腐败,国库空虚这些问题,康熙皇帝如果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下,他未必会是一位好皇帝。

康熙皇帝画像

我们再来看看雍正皇帝, 在他继位之前,经历了激烈的九子夺嫡,对康熙一朝晚期官场,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他都深有体会,所以雍正皇帝上台后,力排众议开始整顿吏治,推行新政,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些政策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雍正皇帝登基后,社会环境也不算稳定,但是比康熙时期好了很多,主要是准格尔部蒙古和青海罗卜藏丹津,但是有岳钟琪,年羹尧等人,军事上没啥需要雍正皇帝担心的,但是雍正皇帝执政期间,他在文人,士绅,大臣中口碑非常不好,虽然往清朝的长远发展来看,雍正皇帝的政策更有利于普通百姓的生存,但是皇帝和官吏之间,矛盾非常激烈,也可以想象,雍正皇帝的政令要推行下去,面临的阻力会有多大。

雍正皇帝画像

所以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这两位虽然都是非常优秀的帝王,但是两人执政期间的缺陷都是非常明显的,如果非要对比一个,我认为雍正皇帝比康熙皇帝更为杰出,治国理政的水平也会更高,雍正皇帝登基的时候,处理政务的能力已经非常熟练了,即便让他来对付三藩,郑经,沙俄,葛尔丹,也许不能像康熙皇帝那样得心应手,但是也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动荡。

但是如果让康熙皇帝在雍正时期执政,搞定准格尔蒙古,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问题不大,但是要追缴各地官员亏空的库银,整顿吏治,他未必有雍正皇帝这样的决心,首先康熙皇帝就不可能得罪士绅,对待大臣也会顾忌情面,改革,推行新政这些举措多半不会在康熙皇帝的选择之中,在这一方面,康熙皇帝是远比不上雍正皇帝的。

雍正皇帝画像

雍正皇帝就如一剂西药,执政的时候见效快,但是副作用也明显,康熙皇帝就如一副中药,虽然执政期间的问题,不一定能迅速得到解决,甚至这副药不一定就治病,但是却在各个反面都会产生一些镇定的作用。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首先就是从行政态度来说,雍正绝对是第一,其实不仅是在清朝,即便是在整个历史上看,在所有皇帝当中,论执政的勤劳雍正也是无人能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雍正自从登基以来,可以说日夜不休,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其余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处理奏折、朝政。他在位一共十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批阅的奏折字数一共达到了二千多万字,将那些奏折如果按照一卷一卷的来计算,也达到了三百六十多卷。平日里他整天休息的日子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生日,而即便是过年也不多休息。所以我们看现在的那些影视剧里面雍正整天谈情说爱,完全是在胡扯,纯属编剧的一种极度无知的表现。所以在这方面康熙和他的孙子自然也比不上。

再来说说业绩方面,康熙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以说刚好处于一个初期的不稳定阶段,所以他做的事件就相对多一些。首先是平定了三藩,消除了内部军事力量对朝廷政权的威胁。在和沙俄的战争中也取得了胜利,接着在台湾上,也是消灭了郑氏政权,算是将台湾纳入国家领土,多次出兵蒙古各部落。但同时他的问题也不小,首先就是在他晚年时的文字狱,打压汉人,这种文化的打击使得汉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从吴三桂到台湾,再到准噶尔,再到沙俄,可以说他在位的时间里,战事就没有停止过,常年的征战使得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即便是在对待台湾上,虽然嘴里喊着不加赋税,结果反而是极其的严苛,造成了土地兼并的激烈化。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他晚年的时候,极其怠政,对于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吏,几乎是充耳不闻,以至于达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如此状况之下,就使得整个社会不断出现矛盾冲突,已经非常的危险,但是他已经没有能力去管理。

接着这一个烂摊子交到了雍正手里,对于社会局势的不稳,朝廷国库的空虚,开始了他的挽救国家的手段。首先就是惩治贪污问题,对于那些贪官,一旦发现,直接处死,将家里的财产充公。而对于那些廉洁的官员,则是选择奖励。而且在任用官员上,他也没有过于区分满汉,而是任用了田文镜、李卫等一些汉人。对待百姓和土地上,则是取消了人口税,推行了摊丁入亩,这几让百姓有地种,可以放心生娃,让人口得以迅速增长。

可以说,从综合方面来讲,还是雍正的作用更大一些,可以说挽救了清朝。




清水隐士


01

所谓时势造雄主!

康熙八岁登基,十六岁智取权臣鳌拜、后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其一生可谓是功勋卓著,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只不过康熙虽然有如此多的辉煌成就,足可证明其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治国能力有多强!因为上方所描述的功绩基本属于军事方面,与治国本身并无太多的关联。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治国》

通过上述这段引文,所谓治国,就是先使民富,那么康熙执政时期,百姓的生活如何呢!康熙年间,由于国家战争不断,因此国家财政的压力转嫁到了百姓头上,造成百姓入不敷出。

据《清史稿•灾异志》记载,康熙时期几乎年年发生大饥荒,“人食树皮”、“立人市鬻子女”“父子相食”“人相食”之类的记载不绝如缕。

并且由于康熙晚年对贪官的纵容,导致吏治十分腐败,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因此康熙的治国能力并不能说有多么的出色,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雍正的治国能力如何!

02

雍正在位共十三年,期间,雍正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以汉文写的朱批奏折多达22000多件,以每件朱批平均为100字计算,字数就有220多万字。因此他被誉为清朝最勤奋的皇帝!

他即位之后,所面临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康熙少。自康熙后期开始,清朝就一直处于财政紧缺状态,国库严重短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康熙晚期的纵容,吏治严重腐败,风气极差。官员们挪用公款,压榨百姓,上下其手,大肆贪墨的事情屡屡发生。

贪污之风的盛行造成百姓负担重,朝廷的赋税难以如数征收。而当时社会上对官员贪污并不为耻。相反,如果官员清贫返乡,还会遭到宗社乡邻的耻笑,他们会告诫子孙,不要向这种人学习,赚钱才是正道。内患又极重,雍正要面临西北局势不断紧张的情况。

因此如何处理好眼前的内忧外患,无疑是考验皇帝治国能力的标准。但治国就要先整顿好吏治,否则,即便朝廷推行好的政策,也会因为官吏腐败无能,最终成为祸害百姓的苛政。因此,吏治水平就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

所以雍正为了大力整顿吏治,他加大了对官员腐败的整治力度,不仅树立官员模范,而且以铁腕手段纠正官场风气,并推行制度保障。他通过火耗归公,推行养廉银,解决官员们的生活所需,想要从根本上防范官员腐败。西南推行归土改流,加强中央统治。

并且实行秘密立储、废除坚籍、大规模采用密折制度,这都是雍正用来治理国家的办法。而且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大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执政后,国库存银达到了六千万两,比康熙年间整整翻了数倍,足可见雍正的治国能力要比康熙强。


渔公子读史


历史上能称得上盛世的不多。其中就有"康、雍、乾"时期。拿康熙和雍正父子二人在治国水平方面相比较、分高低,各有千秋吧!

康熙是历史上被史学家称为少有的几个大帝之一,自然要高出一筹。

他八岁登基,擒敖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是清朝康雍乾盛世的开创作者。也是大清版图的奠定者。

在位六十年,大部分时间,无论朝政治理还是知人善任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在清十二帝中,唯康熙做到了不言自威!

他的继任者雍正,有冷面王之称,十三年的皇帝当的很辛苦。日均朱批两三万字,可算最勤政的皇帝,但这丝毫遮不住他皇位来路不正的嫌疑、洗刷不掉篡位的非议,就连他的死至今仍是一个谜。

康熙晚年已国库亏空、腐败现象也很严重。雍正继位后,采用强有力的措施,自然得罪不少朝臣。他的三大新政: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可谓利国利民,至他去世,国库己有六千多万两白银。

但却触犯了权贵们的利益,至死都落个"骂名滚滚来"的结局。康熙晚年的怀柔和雍正的严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表相看,在治国本领、民心、名声上,雍正远不及父皇康熙。但雍正十三年的作为应功不可没!他为接下来时间更长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晚亭与落霞同晖


小雪历史微鉴:在小雪的心目中,康熙肯定是比雍正治国水平更高的,不关乎父子的关系,而是康熙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而且在位期间,是清朝国力最强盛的时候。

过河拆桥,然后平定三藩叛乱,康熙由此奠基大清盛世

背景:在清朝建立之前,努尔哈赤为了集中力量,联合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攻打吴三桂和明朝的势力,然后在清朝建立之后,将这三个人封为了藩王。

在康熙皇帝继位以后,为了巩固皇权,只能选择削藩,当时的吴三桂在云南基本已经成了土皇帝,吴三桂于1673年在康熙做出削藩决定之后,就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云南王。

此后,康熙选择对除了吴三桂以外两路藩王进行诏安,决心对吴三桂进行军事打击,反观吴三桂,在以湖南为边界地区设置军事防御体系,过了五年以后,吴三桂在云南自立为帝,其实这段时间已经是吴三桂的暮年,而后郁郁而终。

公元1681年,清军攻入云南,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自杀,历时八年时间的削藩之路宣告结束,从此以后,清朝进入了大一统的阶段。

雍正打击了九子夺嫡的皇子争权现状,设立秘密立储制度

都说康乾盛世,但是对于雍正来说,他只是一个过度时代,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制度。

秘密立储制度对于高度皇权的清朝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决策。

除此以外,清朝之所以能够创建康乾盛世,雍正时期的过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康熙、雍正、乾隆而言,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就是康熙,因为他开创了康乾盛世。

综上,对于康熙和雍正而言,只有康熙可以做起“千古一帝”的称号,历史贡献也是比雍正多很多的。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论治国、育人水平,康熙远超雍正。但是康熙留下的局面,也只有雍正能接。都做好人是不现实的,总归要有人做恶人的。


康熙更懂得顺应形势,借力使力,充分运用权谋,所以康熙不但开创了盛世王业,奠定了后来中国幅员最大的版图,留下千古一帝的盛名。自己也是风流一生,留下子嗣无数,并且对皇嗣的培养,也是别具一格,留下类似《皇明祖训》的《圣主训》。所谓“九子夺嫡”,正是因强而斗。

而雍正的性格是有问题的,康熙曾经评价胤禛,“为人轻率、喜怒不定”。这种性格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不稳定,无法给人以帝王沉稳的感受。所以雍正即位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

的确雍正也是如此,比较固执,特别容易钻牛角尖。宠幸别人的时候恨不能捧上天,恨别人的时候,甚至恨不能让别人万劫不复不说,还要再踩上三脚,以泄心愤。

宠幸年羹尧的时候,不但给年羹尧超乎历来的权限外,自己吃个荔枝,觉得好吃,八百里加急让人送到西宁给年羹尧。挺田文镜的时候,直接不惜得罪整个士绅阶层,还说“自己就是这样的汉子!”

但是收拾胤禩、胤禟等人的时候,圈禁、抄家、削宗籍不算,还要给他们起“阿其那、塞思黑、菩萨保”这些辱骂人的名字。

曾静污蔑他,他逐条反驳,还要亲自操刀修改。弄出一本《大义觉迷录》,还要广大天下告诉世人。


所以雍正最终谤满天下,除了他立志改革,得罪了很多利益集团外,他这种性格也是造成他一直被历史误解的主要原因。

但康熙属于创业阶段,打下偌大一份家业。他靠的是满足和拉拢不同利益集团,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以康熙到了晚期,是一个国库亏空、积弊丛生,吏治腐败,各种既得利益集团横生的局面。所以这种摊子交给任何一个仍然做“好人”的皇子,大清都会出问题。


也只有这样脾气不好,一根筋,喜欢钻牛角尖,顶得住压力,敢于得罪各种利益集团,不怕后世骂名的雍正,才能迅速改变局面,澄清吏治、革除积弊。

雍正在位期间,没有照耀后世的文治武功,留下的不过是那些扯不清道不明的一地鸡毛和各种污名。但正是他在位的13年,撑起了后来60年的乾隆盛世。


炒米视角


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个人感觉应该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一位是稳定大清得统治,一位完善大清的统治。都分别对于清朝贡献出自己得最后一份力量!

康熙皇帝清朝进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千古一帝”。在顺治爷驾崩后年仅八岁就登基皇位。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六十一年里康熙爷可以是说是功绩无数,政绩辉煌。先是在康熙八年的时候拿下了权臣鳌拜,处置了鳌拜的亲人随和党羽,稳定了皇权。

* 鳌拜图

* 少年康熙图

又在康熙二十一年的时候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由康熙十二年开始到二十一年结束整整十年!康熙爷运筹帷幄最终取的胜利,加强了中央集权,届时全国的统治权几乎都在皇帝手里。

平定三藩之乱后又于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将台湾纳入清朝的版图。次年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加强对于台湾的管辖。增进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康熙在位的六十一年中一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收复土地扩张版图。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总而一句话康熙皇帝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彻彻底底稳定住了大清的根基,稳定了大清的统治!

*少年康熙图

雍正皇帝大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主要的贡献就是勤政,一生都在为大清操劳,最后累死在皇位上。同时他实行的种种改革措施让大清在百废待兴的局面中迅速的走了出来,使大清朝在稳定统治的同时快速的发展经济文化。让百姓过上稳定太平的日子。

于雍正元年实行摊丁入亩,改变过去由人丁地亩双重征收的政法。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百姓的负担压力。

实行火耗归公建立养廉银。这一新政使以往大小官员在征收钱粮和加工银锭时在其折耗上的贪污行为有所收敛。既通过火耗归公增加的中央财政收入,又因养廉银助于了廉政。

* 雍正画像

改变立储方式建立秘密立储的方式。因为康熙朝的“九子夺嫡”让雍正看到了历代立储的不足之处,决定改变立储方式。将选好的皇子姓名写下来放在“正大花明”匾后,有写密旨放于内府,便于以后校对。这样一来避免了皇子之间因为太子位的争夺。从而促进皇子之间的感情,稳定局面。后代都沿用这个方法。

整饬贪污,对于康熙朝的贪污腐败问题,下令建立一个由自己得亲信大臣组成的集团,大力整理调查,对于有问题的官员不管在任还是退休一律严查。很快就追缴回来康熙朝的国库亏空。而且肃清了整个官场。

对于雍正皇帝推行的各种新政还有太多,我们简单列举了几个!个人觉得一个是稳定,一个是完善。所以觉得这两位皇帝对于大清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小房谈史


我认为康熙皇帝的治国水平更胜一筹,因为康熙时期是满清入关后最艰难的一个首创期,当时人心不附、社会动荡,外忧也不断。康熙自幼登基,平内乱,攘外侵,发展农业生产,为后期的雍正王朝打下了安定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生产布局。



烛夜听雨


康熙和雍正,但论治国水平,那是没法去比较的,但两个人的执政风格确实是不同的。



康熙的执政风格属于抓大放小。康熙继位之初可谓内忧外患,内有权臣擅权,外部势力也没有完全平定。所以,康熙必须要笼络各路利益集团,为我所用,来平定内忧外患,实现其江山一统的目标。而也正因为如此,在某种意义上他也必须对既得利益集团的一些非法行为睁一眼闭一眼,甚至还要加官进爵以安其心。

所以我们发现,到康熙朝晚年,虽然康熙富有四海,文治武功兼备,但由于对功臣多年的笼络和放任,导致朝堂内外被既得利益集团所把持,国库空虚,贪腐横行,吏治败坏。



但雍正的执政风格与康熙不同,他属于那种事无巨细型的,说通俗点就是眼里不揉沙子,与康熙的抓大放小正好相反。因为雍正年间,外部势力已经基本平定了,阻碍清朝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实是内政问题,比如吏治问题、财政问题、税制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归根结底这都是康熙朝遗留下来的既得利益集团造成的。所以,雍正必须对既得利益集团死抓不放,狠抓到底,顶住压力,把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彻底打断,逼迫他们放弃既得利益,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保证清朝后世的延续。



所以康熙和雍正的治国水平都很高,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之所以会有不同,是因为他们面临的时代不同,问题也不同,所以执政风格也会有不同。


达摩说


大家好,我是读史如品茶,欢迎大家听我解答《康熙和雍正,谁的治国水平更高,为什么?》

康熙帝和雍正帝的治国水平都很高,康熙帝在清王朝内外交困之际力挽狂澜,稳定了清王朝统治,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他的统治重在“安邦”。雍正皇帝即位后,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解决了康熙朝留下的各种弊端,完善了清王朝的统治,为清王朝的长远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在位期间重在“治国”,各位皇帝治国各有千秋,难分高低。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智擒鳌拜,还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限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政治影响等。另一方面,康熙将用人之权、奖惩之权亲自控制,不许大臣干预;并设立密奏制度,完善满清官僚政治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皇权。同时,康熙皇帝命人纂修了《大清会典》,从此,清朝官僚政治的运行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初步实现了政治运作的规范化。

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遏制了沙俄的扩张,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武力平定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使台湾回归;康熙还亲征新疆准噶尔,击败噶尔丹,使蒙古土尔扈特臣服清朝。在西藏问题上,康熙除了承继顺治帝册封达赖政策外,还派兵于1718年至1720年(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间入藏,击败了占据西藏的准噶尔叛军。此后,清政府分兵驻藏,并任命康济鼐和颇罗鼐二人分理前后藏事务

在发展经济方面,废除“圈田令”、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此外,康熙还重视兴修水利,大力修治黄河,终将“淮黄故道,次第修复”,暂时缓和了黄河中下游和沿淮各地多年水患的威胁,保证了百姓的耕种,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为大清王朝的延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雍正皇帝即位后,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皇权,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权势,通过重整机构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并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

在经济上,实行火耗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充实了国库。同时,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划定了清俄中段边界,稳定了清俄边界局势,促进了清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在军事上,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