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喜歡天天待在宿舍睡覺打遊戲,他們沒有感到迷茫嗎?

用戶4437252902755276


有,很迷茫,

至少我知道的一些同學就很迷茫,問他們為啥天天待宿舍打遊戲睡覺,基本上的回答就是:無聊啊大學生活太自由了,反而不知道怎麼做了,好多上完課就回到宿舍待著了,越呆越無聊。打發時間就打遊戲睡覺。而且宿舍氛圍很重要,很容易帶動自身。

還有大學生基本上沒有壓力,工作壓力還不是很大。生活費又是每月都有,所以就很容易變成廢柴了,,,雖然心裡不想但是還是這樣做了,偶爾愧疚一下,但是就被無聊的煩躁給代替了,

唉。越迷茫越逃避


波妞820


先來看我身邊的一個例子:一位朋友的孩子,2015年考上華東五校中的某高校,按照正常發展軌跡,應該能有非常不錯的前途。但讀到大三,卻因為學業成績不合格被退學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沉迷遊戲。

在被退學之前,老師和家長做了很多挽救工作,但是他的發展軌跡,基本可以概括為七個階段:

第一階段:剛進大學,抱著放鬆一下的想法,高中壓抑已久的遊戲癮開始露頭;

第二階段:找到了身邊幾位一起玩遊戲的同學結成遊戲夥伴,相互影響。加之大學裡空餘時間較多,管理不像高中一樣嚴格,逐漸膽子越來越大,玩遊戲的時間增多,有時候甚至通宵達旦。

第三階段,學業開始異常,老師家長注意到問題開始介入。他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經溝通後有想要改正的心態,但是發現問題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把控,想要把課程補起來,卻發現欠賬太多,不知道從何下手,所以學習的熱度維持不了三天,心態不穩,容易煩躁。

第四階段,由於學習狀態一直調整不好,也會有自責感,但確實不知道該怎麼辦,感覺承受不了壓力,於是又開始從遊戲中找快感。從這一階段開始,玩遊戲的心態不再像之前那樣放鬆和放肆,玩的時候可能會忘乎所以,但是一旦停下來就會覺得空虛,心理莫名慌張,所以乾脆變本加厲把時間精力投入到遊戲上。

第五階段,學業問題越來越嚴重,開始躲避老師和家長,甚至原來一起玩的同學都開始不願一起了,交流更多的是來自網上的陌生人。家庭矛盾開始出現,並且越來越激烈。老師,家人的勸誡已經起不了太大作用。

第六階段,這位同學在大學裡最後的結果,是在大三下學期得知自己要被退學,無法繼續讀書的時候,選擇了離校出走,老師和家長在警察的幫助下,一週之後在一家黑網吧裡找到他,做了將近四個小時的思想工作,把他勸了回了學校。

第七個階段,經過與家長一整晚的交流溝通,他主動提出退學復讀的想法,但有個前提,自己還要回之前的網吧,到八月底高中開學的時候再回高中複習。這時候他的身份已經是一名成功的代練,在學習上沒得到的成就感,他從遊戲中找了回來。

去年八月底,他如約回家復讀,他同期的大學同學,今年大學畢業,而他今年6月再次高考。

通過這樣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可以對題目中提到的天天待在寢室裡睡覺打遊戲的同學的特點進行一個分析。

首先,每一位考進大學的同學,都會有一個目標,但由於自制力,身邊環境的不同,對待大學生活的態度從進入大學後就開始分化,一部分同學高中階段學習太過壓抑,面對大量的自有時間,由不知道如何安排到開始放鬆。

其次,剛開始玩遊戲睡懶覺他們確實不會感到空虛迷茫,甚至會感到非常愉悅,因為其他問題都還沒有暴露出來,而和同學朋友玩遊戲會感到很輕鬆,有成就感。

第三,真正感到空虛是發現自己已經和身邊環境脫節,跟不上同學節奏的時候,只要沒有老師家長監督,就更願意以待在宿舍睡懶覺打遊戲的方式來逃避。

第四,當身邊同學都取得成績,自己還掙扎在被警示,被退學,或者混到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才會感受到壓力,但又感覺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會變得煩躁甚至暴躁。

對於這一類同學,大學入學階段的調整適應尤為重要,相應大學裡的入學教育如何引導就顯得更重要了;出現問題,自己及時調整,老師家長及時發現和介入還有可能糾正過來,一旦時間拖得太長,個人的習慣,心態完全發生了改變,糾正過來的可能性就太低了。


象牙塔裡講故事


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我從高中開始迷上了王者榮耀,打了不到一年時間,手機壞了,用一臺被家人用過的三手手機,這手機我只能用2G網,很卡,平時也就打個電話發個短信,因為發微信都會卡。然而從那開始,我就斷了王者榮耀。

直到大一,買了新手機,又開始這沉迷遊戲的生活,不到一個學期發現,這遊戲也沒什麼好玩兒,刪了,又過了一個學期,又下回來,然後也玩,但是都是偶爾玩一下,不沉迷。有趣兒的是,我不喜歡玩電腦遊戲,手機裡倒是經常換遊戲玩,基本上沒有遊戲是讓我玩很久的,所以王者榮耀的確是讓我沉迷了。

然後作為一個高中堅持每天背單詞的人,我覺得我在學習方面是夠勤勞得了(其實遠遠不夠,我還沒從高中的學習模式轉到大學來,高中學習只為高考,我現在學習更多為的是學習技術技能,以便在以後出了社會有立足之地,然而我玩遊戲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玩,每天都是空虛地過完一天,什麼都沒學到),然後我舍友基本上比我還懶。

至少在更多時候時候是這樣,我有一個舍友是晚上在我們睡覺還在學習,根本不知道學習到幾點,然後早上起來很晚,所以我自己知道不能像他那樣,我身體素質遠遠不及他,他很喜歡打籃球,在期末成績下來的時候,他平均分比我多一分,我不客氣地說,這一分是他在體育課方面超過了我,除了體育課之外的話,我的平均分是絕對超過他的,在宿舍不應該是排名第二,也就敢在宿舍這樣,在班上還是有很多厲害的同學,或許有的人說體育課也是一門重要的課,沒有說去掉再比這種說法,也對,不過我還是想感嘆一下,體育課我選的是足球課,他選的是籃球課,我的老師在平時訓練很嚴格,期末打分我覺得還是很客觀公正的,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我在體育課上有認真又刻苦,我是足球小白,考試的時候我是一次過,雖然僅僅過了及格線,然後身邊的同學百分之九十要重考,然後籃球課的舍友日常老師出差不上課,然後期末考試也是普遍高分,我怎麼玩?這是題外話了。

在一個可怕的日子,我失戀了,我再也沒有以前的動力,頹廢了很久,還是決定給自己找點兒事兒做,別老是頹著像廢人一樣,我給自己列了目標,每天下午鍛鍊至少半小時,每週週一週二肯定去圖書館,然後其它時間有空的話可以選擇去,因為有時候會去做一下兼職,每天必須看一下課外書(文學類的或名著)。

然後前不久,我有個高中同班同學告訴我,今年十一月她就要拍畢業照了,她是大專三年,時間是差不多。我突然害怕了,平時心裡一直擔憂要是畢業了怎麼辦,現在自己雖然四年大學,但也差不多了。說沒有迷茫肯定是假的,我每天都為著各樣的事擔憂著,頗為杞人憂天。我已經著手下去改變了,雖然覺得成效還是一般,還是要加大力度才行。


嚮往掙扎


我就是這樣的,先說說自己的故事吧。

上大學前,我從來沒接觸過網絡遊戲,那個時候就是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好孩子“。考上大學後,一下子就沒人管我了,那種突如其來的自由感,讓我完全放縱了自己,除了專業課,我放棄了所有的社團、所有的社交活動,完全沉浸在網絡遊戲中。這個時候,我是真的喜歡。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喜歡的感覺也漸漸流逝,畢竟,沉迷永遠是暫時的。但此時的我已經離不開遊戲了,我就是單純想上分,想突破自己,想向朋友證明自己”很厲害“。也是這段時間,我開始研究這個遊戲,技術突飛猛進,我自己也很滿足。

又過了一段時間,遊戲的熱度漸漸下降,再也沒人會誇我玩得厲害,也沒人需要我”帶“,連開黑的朋友都不好找。我漸漸開始瞎玩這個遊戲,天天和”豬隊友“互噴。

有一天,我突然感到迷茫,突然感到恐懼。於是,我開始自學拉下的專業課,可是不知道咋回事,專業課是真的枯燥,我半點興趣都沒有,效率也奇低。我問自己:為什麼會選這門專業?其實就是家人覺得前景好,他們說:工程師越老越掙錢。就這樣,強行死磕了兩個月的專業課後,我放棄了,我又不知道做啥了,我又迷茫了。我開始想去學習一些其他的技能,但我又突然覺得:有空學習其他,還不如學專業課!於是,我開始了一種奇怪的生活方式,每天學了一小時的專業課,剩下的時間都打開直播,看主播玩遊戲了。而且,生活狀態也從之前的早起玩遊戲,變得越來越晚起床,甚至早餐中午一起吃了。

後來大四了,我自己找了個專業對口的實習崗位,被忽悠得天花亂墜,結果進去擰螺母、搬東西。過了兩個月,公司還倒閉了,錢也沒拿到。可能因為這樣,我沒有再去找實習了,開始自學一些東西,這些東西還是和我的專業可相關,不過方向更明確,也更前沿!這次我努力了半個學期。難道我要鯉魚躍龍門?不不不,我畢業後還是找不到工作,但我每次面試被拒,我的感覺居然是小高興,對!你沒聽錯,面試被拒,我自己感到高興!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感受到的,只是前所未有的迷茫。

有一天,我突然問自己一個問題:完全不考慮實際,有關人工智能的書籍和老子道德經,我會選擇看哪本?似乎是很難的問題,但我居然真的讀起道德經了。或許我發現我應該幹啥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明明自己很討厭這行,卻不敢離開。

我終於下決心了,自己重新選擇,從零開始!或許很難,但不會比現在糟。


隨緣下筆


因為大學生活真的閒。

我已經在外工作快一年半了,可我卻感覺彷彿過去很久很久。仔細算下時間,竟然畢業才不到一年的時間,卻彷彿有經過了數十年的錯覺。

大學的生活裡,經常逃課,每天睡到下午一兩點起來,點個外賣,打遊戲看電影。偶爾去打球,晚上再去聚餐high一下,週末通個宵。

當你進入大學,一個遠離父母遠離家鄉的地方,一個沒有高中老師每堂課盯著,沒有強制作業任務的地方,你感到的是自由,而不是迷茫。

因為,在大學時候的你,對於迷茫是什麼,沒有一點認知。

你有的,是自由的快感,自由地揮霍自己的時間。你去做曾經因為學習而沒有做好的事情——玩和睡覺。

大學前三年,我彷彿把曾經沒休息好的睡眠和未玩的遊戲時間全都補了回來。

直到大四,即將畢業走出社會,即將完成畢業論文面臨找工作的時候,我才感到了壓力。一種來自社會的壓力。

而如今進入社會工作後,日復一日的機械生活,為賺錢和生活開支精打細算,很多自己想做的都不再有時間去做,這時候你才開始迷茫,你找不到方向,你也找不到自己想要什麼。

大學,並不迷茫。是因為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哪怕是看似荒廢的睡覺遊戲,但是你想去做,你去做了。

而不是,你不知道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這才是迷茫。


多隳oHu


正因為感到迷茫,不思進取,所以才睡覺打遊戲,而整天睡覺打遊戲,更加劇了迷茫,導致難以走出這個惡性循環。

我上研究生有一段時間很迷茫,考研是非常辛苦的,當考上研究生後,突然覺得沒人管了,對自己也就放鬆了要求。

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樣,不再劃分班級,除了幾門公共課,幾乎不用集中到一起上課。我當時進入到時的實驗室,分了一臺電腦。

剛開始導師並沒有分配課題,感覺無所事事,每天就是看電影、看綜藝。吳宗憲的《我猜我猜猜猜》、蔡康永的《康熙來了》幾乎每週必追。每週一到兩次的NBA也是必不可少的欄目。

只有看綜藝的時候,才能獲得短暫的快樂,看完之後就會陷入深深的迷茫。

也想改變這種狀態,但是不知道要做什麼,要怎麼做。越空虛越不想幹任何事,越不幹越空虛。

這情況一直持續到正式開展課題,漸漸忙起來了之後,每天感覺很充實,沒有空餘的時間看綜藝,慢慢的也不再感覺迷茫了。

走出迷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幹一件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哪怕每天就幹那麼幾十分鐘,也能緩解迷茫、空虛的感覺。乾的時間越長越充實,慢慢的就能走出迷茫的狀態。


小馬老師說


現在很多大學生的確存在"不務正業"現象,不是睡覺,就是在宿舍裡打遊戲。記得我們在讀大學那幾年,有很多同學沉迷於網絡遊戲,通宵達旦地玩,白天上課就睡覺。這樣一來,掛科是很正常的事,也有同學因為掛科太多,主動放棄學業,混入社會。


還記得四川那個考霸嗎?他是四川廣安嶽池人,叫張非,先後參加過4次高考,第一次考入復旦大學,他嫌復旦大學太差,便主動退學。有2次考入清華大學,還有1次考入北京大學。當時網絡上對他的討論很多,說法最多的就是,張非不斷退學,又不斷參加高考,是為了騙取復讀學校的獎學金,這種說法在網絡上流傳很久,影響深遠。

其實,後來才得知,張非並非騙取復讀學校的獎學金,而是自己進入大學後,整天沉迷於網絡遊戲,在虛幻的世界裡遨遊,沒日沒夜的刷經驗、打怪和打架。由於大學裡的學習沒有高中時的壓力,對自己的學習管理也很鬆懈,導致學業一塌糊塗。



人的一生,有迷茫、有彷徨,就連張非這樣的"天才"也不例外,要正確認識自己,增強自己的約束力,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學習,這樣的人生才不會遺憾。


Lance課堂


正是因為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茫,缺乏對未來的規劃,才把大量時間浪費在睡覺和打遊戲上。30年前,我剛上大學那會,也沒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因為那時候大學生工作包分配,考上大學就業就有保障,所以一下子沒了奮鬥的理由。考前抱佛腳,60分萬歲,拿了文憑萬事大吉,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過完了大學四年,稀裡糊塗地走上工作崗位。那個時候的大學生雖然畢業就有工作,但大多對未來也是迷茫的,不知道也不去想自己5年後、10年後的發展方向,走一步看一步。

現在的就業形勢和30年前大不相同,隨著高校擴招,大學文憑貶值,工作門檻越來越高。為了應對在一年比一年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不得不提前做好就業規劃,高校也紛紛設立就業輔導中心,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很多學生從大一就開始找實習,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可以說現在的年輕人比我們那時候更有想法,也更有意識去規劃未來。

誰的青春不迷茫?大學生離開父母的庇護、老師手把手的指導監督,面對未來時難免會迷茫和無助。人生路必須要自己去趟。找工作的焦慮、等待錄取的煎熬、面對幾個工作機會不知如何選擇的的糾結,都是人生的歷煉。看到幾個回答說有些孩子只要大學畢業就能憑父母關係在老家找個職位,衣食無憂,他們天天在宿舍打遊戲睡覺不影響什麼。這種被父母包辦一切的孩子,缺乏自我認知和對人生的規劃。他們第一步走的可能比一般人順,但未來遇到挫折需要自己解決的時候,他們會陷入迷茫和無助,今後的發展不一定會順利。

大學生沉迷遊戲和睡覺,有些時候是對現實的逃避。

在學業、就業雙重壓力下,很多大學生會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就自暴自棄,不敢直面挑戰,用打遊戲和睡覺麻痺自己。大學要加強心理輔導,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通過心理輔導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平衡學習和生活。

大學生打遊戲、睡覺的現象也反映了我國大學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中國的大學過去一直是嚴進寬出,對學習成績的要求不嚴。一部分高校“重研輕教”,教師備課不認真,學生上課興趣低。一些大學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教授脫離實際嚴重。這些都會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學習動力不足。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容易因此放縱自己、荒廢學業。近幾年教育部發出“給大學生合理增負”的號召,要求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對大學畢業資格的成績作出嚴格要求,相信這些措施會讓大學生重視大學的學習。

讓大學生重視學習,不等於把成績和畢業、考研、留學等機會掛鉤,這樣做無疑是用應試教育的方法要求學生學習。人生是持續學習、持續提升的過程。大學階段的指導應該側重對學生人生規劃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職場火鍋


不你想多了!他們天天打遊戲的人是不會覺得迷茫的,每天不知道有多興奮呢,迷茫的只會是我這種又沒事幹卻天天照樣呆在寢室的人!我們寢室裡面有三個人在打遊戲,兩個打的比較厲害,尤其是其中一個,她能每天打到很晚,有時候都睡著瞭然後被吵醒!

昨天晚上就有一次,我當時都已經睡著了,結果她激動餓對著手機說了一句話,聲音比較大,然後我就被吵醒了!我迷迷糊糊的說句讓她別吵,我要睡覺!然後就繼續睡了,要不是今天她自己提到這件事情,我都沒想起來昨晚上我還醒過一回!

其實我就現在就處於很迷茫的狀態,因為我現在都已經大二了,一般的大二學生很多會去兼職!但我大一的時候就去試過,有很多都需要給錢,就是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反正就是要給錢!這種兼職我根本就不想去做,但是那種不用給錢的兼職我又不知道咋找!

而且天天去兼職的話,平常上課也就會很累,雖然平常上課有些課我也聽不進去,但是如果上課總是睡覺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課的話還好,沒課的時候我在寢室待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覺得很煩,因為找不到事幹!而且我現在每天都有課,如果出去兼職時間又不夠!

而且我們現在連星期六都有課,就星期天有一天的時間,但是就是因為已經上了大二了,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相比大一的話還是有進步的,平常我認為的一些重要的課,就是真的是逼著自己去聽,因為沒辦法,大二是最重要的時期,如果再不學的話,就真的來不及了!





葉子菌


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覺,不要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安逸。

大學生,年輕,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揮霍;大學生,高知識人群,已經走進象牙塔裡的精英人群;大學生,有著很多人豔羨的資本……但當他們在宿舍睡覺打遊戲時,真的特別讓人為此痛心。

遺憾的是:當事人並不自知。

我也是從大學時代走過來的,分析一下打遊戲的大學生們的心理活動:

1、經歷過高考的“廝殺”,覺得終於“解放”了。

在經歷了高中的痛苦後,剛上大學,他們是真的覺得自己能夠解放了。所以剛開始他們會沉浸在打遊戲中,甚至不想去上課。這都是高中所帶來的一種困擾。待在宿舍睡覺打遊戲只是他們的一種解壓方式。

2、對於部分同學來說,打遊戲是一種解壓方式。

大學生活,真的特別考驗個人的自制力與意志。從被家人的高度管制到一下子的放鬆狀態,再也沒有人管自己。累的時候,躺在床上眯一會兒,一下子就過去了半天時間;打遊戲,闖關廝殺還沒過癮,又半天時間過去了。打遊戲睡覺的大學生,有的時候根本沒有感覺到自己的鬆懈,就不自覺地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

3、最迷茫的大多數:人生方向到底在哪裡?

也會很迷茫,因為並沒有找到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要辦的事都有很多,但是,事情很亂,沒有明顯的方向,所以也就不想努力,在很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情況下,也就在宿舍睡覺打遊戲。在宿舍打遊戲可能是他們很迷茫之後所選擇的一種方式。

結語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對孩子進行職業規劃真的非常有必要,甚至有家長從小學就開始有意識地讓孩子接觸各種職業,讓孩子去嘗試規劃自己的人生。

如果一開始,家庭教育中能讓孩子樹立將來的人生榜樣,有自己長遠的人生規劃,是不是可以避免學習中的不自覺?高考選擇中的盲從?大學生活中的迷茫與墮落?

我是人魚媽媽,文學碩士,80後辣媽。專注研究家庭教育,喜歡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