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名小学生为遭碰瓷“的姐”作证,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悲凉”,对此你怎么看?

洞见大学


国家要立法,严惩碰瓷者。因为碰瓷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闲庭信步0202


碰瓷的事情,经常发生,没啥悲哀或者进步一说,这个说难听一点,就是违法犯罪,国家应该严厉打击。

我一生曾两次遭遇碰瓷,第一次:2005年初,过完年后,回到这座城市,下火车后,在火车站广场人行道上行走时,一个男的把腿伸过来,假装摔倒,崭新的皮鞋瞬间裂口,男子一顿吼:你怎么走的路?你看,我新皮鞋,都被你踩坏了,咋办?那时候年轻,没有社会经验,慌了,就说,那咋办呢?男子说,你要赔偿,我问他多少钱,他说800元,那时候的800元,至少跟如今2000元差不多,我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1100元,我说,大哥,有点贵啊,能便宜点不?我去商店给你买200元的烟,可以不?男的说,我们去那边说,随后他指了指一个偏僻的墙角,这里比较隐蔽,还有三个小伙子在那儿等待,我立即觉得有点不对劲,感觉被碰瓷了,瞬间反应过来,在跟他走的时候,我留意身边情况,这时候,一个穿铁路制服的女同志在前方行走,我立即跑过去,向她求助,女同志说,这是专业碰瓷的,火车站比较多,你不要理他,上车就可以了。


我随后就跑到火车站附近的公交车站,上了2路车,车辆启动后,透过窗外,我看到那个男的,看着我,无奈摇头,估计在想:煮熟的鸭子飞了……

第二个:是三年前,同样这座城市,一条人行道上,我急匆匆走路,男子突然撞过来,他的“眼镜”立即掉地上,碎了一地,依然是老伎俩:呕吼,要求赔偿。我不是年轻时候了,假装询问,多少钱,他说,刚买的眼镜,1000元。我说,可以,不过,我们去派出所协商吧,男的一下不高兴了,说你咋能这样?把我眼镜打碎了,还这个态度?我说,滚你的蛋,专业碰瓷是不是?看老子打不死你!男子立即悄悄。

所以,遇到专业碰瓷,理都不要理,不要给他们机会,也不要私了,当然了,学生给“的姐”作证,体现出学生们的单纯、善良品质,要大大点赞,更要肯定,同时,我们要有自我判断意识,自己究竟有没有碰到,心理清楚,对于没有的,就不要20,要赔偿?报警,警察来定性吧。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记得上中学有老师讲过:(原话记不得了)当文明被拿来标榜,说明我们太欠缺文明了!

也不知几年前看了小品《扶不扶》,弟弟问我,:“哥,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扶不扶?”

不用问,我肯定扶!

“那如果有人讹你,你会怎么做?”弟弟接着问。

“如他所愿”,这是我坚定的回答!弟弟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我一直都是言出必行,尤其是当了几年兵之后。

现在,退伍回家六个年头了,也遇到些许事情,但是如果有需要我想我会去扶的,不过要先留有此事我无关的证据!

在一个人做好事都要有顾虑的当下,我不知道是不是社会的病态!我只是一介草民,只想呼吁大家,不要让心受了寒


据说这样才行


事实证明,这届小学生技能强大,被他们打败的,不仅是书桌前陪写作业的家长,还有试图碰瓷者。

据媒体报道,近日,河南郑州女出租司机王林营在等红灯时,两人骑电瓶车摔在其车后。眼看着后面排队等通过的车越来越长,她准备掏400元赔偿,路口21名小学生站出来作证“阿姨你不能给他钱,他是在碰瓷”,碰瓷两人见势不妙后逃走。

此后,王林营和公司领导为小学生们送去锦旗。而小学生们为“的姐”作证的视频,也在网上热传。

“阿姨,你不能给他钱!我们都看到了,他是故意往你车上撞的,你赶快打110报警,查路口监控,我们给你作证!”——“打110报警”、“查监控”、“作证”,这21个小学生的这一番操作指示,堪称“思维清楚、逻辑严密、具体可行”。

身为旁观者,他们能一眼就识破碰瓷者的把戏,实在是让人感慨:如今的小学生啊,可不得了——段子没少上演,作业没少做,爹妈没少气,该掌握的常识也是一个都不少。而在制止“的姐”给碰瓷者赔钱后,还防患于未然,集体签字写出证明,防止碰瓷者事后再来讹诈,这招后手留得也着实漂亮。

而在我看来,此事中最难得的,或许是他们路见不平能及时站出来的“无问西东,只问敢勇”。

就明辨是非的能力而言,成年人或许都高过这21个小孩;就逻辑思维来说,大人也比这些小孩要成熟。但就较真精神看,这21个小孩甩很多成人N多条街。

“小孩子才分是非,成年人只看利弊”,这是段子,也是现实。在当下,碰瓷违法的道理很多成人不会不懂,通透的见识和正义感很多大人不是没有,但这些也会撞上“说真话”“认死理”的行事成本之墙。所以很多人干脆在“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犬儒心态牵引下,从行动派缩回到“键盘侠”的壳里,在网上正义感爆棚,现实中却是“云看客”。

这些小学生当面制止碰瓷,既让很多人自惭形秽、羞赧不已,也让人们看到了两个字的力量,那就是“初心”。

这年头,许多人都感慨:走到最后,发现初心不见了。“初心”的内涵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这股敢说真话、敢较真的勇气。

孩子确实还是孩子,囿于体能等各方面与成人的差距,提倡让他们不分环境地点地见义勇为未必妥当。但这21名小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品质,仍令人欣慰。

有句话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该在成年人身上“归来”的,一定不是那种少年老成世故的气息,而是这样该出手时就出手、伸张正义的少年气。

□喻辛(媒体人)


学缘课堂


这是一个人见义勇为、弘扬正能量的温馨故事。

1、“的姐”停车等红灯时遭遇碰瓷。河南出租车王“的姐”在红绿灯停止线前停车,等红灯时发生的:当时车已停稳,突然,“有一辆电动车在自己的车旁倒下,而且声称是她在开车的过程中把自己撞了”。遇有突发情况,大部分人都会懵,何况是一个女的。

2、商谈,“赔偿”从1000降至400元。对方是两个男的,说王“的姐”碰了他们的车,他们受伤了,需要看病修车,费用1000元。本着息事宁人的心理,心底善良的王“的姐”懵懵懂懂的,已做好支付对方费用的心理准备。那么就只能在金额数量方面和对方谈,从1000元谈到400元,王准备付给对方钱了。

3、勇敢的一群孩子。孩子的眼里只有真和假。他们正好目睹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七嘴八舌的告诉了王“的姐”是那辆电动车碰瓷,愿意作证,并且留下了班级和姓名,表示愿意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此时,骑电动车碰瓷的两人见势不妙,已趁机溜掉,逃离了现场。

但是,事件不应到此结束。

1、骑电动车碰瓷的那两个人的身份要搞清楚。这俩人时机选择的如此精巧,配合的如此默契,谈判的语言是如此流畅,这水平像是“碰瓷专业户”,警方可以运用天眼等综合技术手段查到这两个人,将其抓获、打击处理。

如果这俩人真的是被王小姐的车碰了,那么无论如何是不会逃离现场的。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期待他们认为的公平。

2、真的出事你别慌。该给警察打电话则打电话,该叫救护车则叫救护车。超出自己第六感觉的奇特“事故”,坚决不私了。特别是一上来谈钱的,更需要注意。如果碰见这些,坚决的、毫不犹豫的打报警电话,让警察来处理。那些碰瓷的一听你叫警察,早都跑的没影子了。比如这两个货。

3、为孩子们的勇敢点个赞

。社会呼唤良知,呼唤正义,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做人诚实、爱恨分明的道德诺言。为孩子们的勇敢、良知点个赞。

4、要继续推进诚信建设。要让高压线带电,谁碰谁吃苦。要将碰瓷的、讹人的坚决纳入失信人员黑名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让其生活处处受限。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社会,有好人的同时就一定会有坏人。我们要努力建设、完善社会制度,制定一套行为规范,鼓励人向好,惩罚作恶者。这样,好人就会越来越多,坏人就会越来越少。

注册消防考试那些事


21名小学生作证是是社会的进步;屡现“碰瓷”是社会的悲凉。具体分析如下:

作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 屡现“碰瓷”是一种社会的丑恶现象,是恩将仇报的具体表现。21名小学生能够作证表明:小学生已经认识到“碰瓷”非正义;作证是弘扬正义。至少小学生已经认识到“碰瓷”的丑恶,通过作证可以防止“碰瓷”的延续。在我国,即使法庭开庭证人的出庭机率也不是太高,说明我国敢于作证、弘扬正义尚待加强。21名小学生敢于作证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

“碰瓷”反映了社会的悲凉

  •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报恩,并且进一步阐明以德报怨,而“碰瓷”正是与传统文化的根本背离。当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求助了受害人,该受害人不知道报恩,反而诬陷救助者为加害人,道德品质沦丧这样的境界也是我中华的大悲。“农夫与蛇”的现实版本是“碰瓷”的真实写照,难道我们还不感到社会的悲凉吗?从另一个层面看,“的姐”需要21名小学生作证才可以洗冤,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凉。

为何“碰瓷”屡屡发生

  • “碰瓷”之所以屡屡发生,是因为有人从“碰瓷”受到利益,也就是说“碰瓷”在没有相反的证据下能够得到支持。事实上,“碰瓷”能够受到利益是“人心本恶”的观念的体现。持有“人心本恶”观念的人认为,助人为乐也是“恶意”的支配,将做好的事理解为沽名钓誉,实现不正当的目的。因此,“你不碰我,为什么救我?”是人心本恶的人自然推论。
  • 当今社会,持有“人心本恶”观念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怀疑一切,传递着负能量。当异性相处的时候,他们想的是不正当关系;当领导与女性职员出差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不正当关系。如此等等。

怎样防止“碰瓷”发生

  • 求助时的证据意识。事实上,这也是无奈选择,是面对悲凉手段之一;
  • 社会的谴责。全社会应当不遗余力的谴责“碰瓷”,让“碰瓷”丑恶现象成为过街老鼠,使坏人不敢做“老鼠”。
  • 最为重要的是法院不能为“碰瓷”作备注。从法律层面看,“碰瓷”仅仅是一般侵权行为。当“碰瓷”人指明加害人时,“碰瓷”人仍需要证明加害行为的存在,以及损害与加害行为的因果关系。一般侵权行为不实行举证倒置的规则。遗憾的是,有些法官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将举证责任倒置。也许是利益纠缠,也许是“人心本恶”观念的支配。

本回答可能离题

  • 本回答可能脱离了悟空回答的原意,在本悟空回答中的“碰瓷”,可能是诈骗行为,也有可能是本回答中的“碰瓷”。诈骗行为的“碰瓷”本身是违法犯罪行为,讨论意义不大。本回答可能离题,敬请设题者谅解。

教育与法律之一


这是社会的进步。


如果这21名小学生从旁边一声不吭地走过去,才是社会的悲凉。


可是这些小朋友很可爱,很正直,他们看到了一件事情,和他们的父母、老师、日常读物中学习到的良好的价值观不一样,和我们社会提倡的价值观不一样,所以很顺其自然地为遭遇“碰瓷”的人作证。


而“碰瓷”的人呢?被这21名小朋友身上升腾的正义感逼退了。这是一群体力上非常弱小的人,面对有压倒性力量的成年人,而且是一小撮社会丑恶现象的成年代言人时,一次令人振奋的胜利。


这个胜利值得更多的人来口口相传,值得更多人来实践,帮助更多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知道:面对非正义的胁迫,每一个人都可以挺身而出!而且我们的社会具备让人挺身而出的基础。


我们会有这样的讨论,是明哲保身的观点太根深蒂固

小时候,我经常听到一句让人无语的话,就是“枪打出头鸟”。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是儿童读物,教育了从明代之后无数的中华儿女,有没有烙印到骨子里不知道,但绝对在文化中有体现。


现在先不去追究这句话最原始的出处是什么,但我头几次听到它时,就已经包含了中国人明哲保身,中庸之道的教育意义了。


和我说这句话的人们,是要让我这个小朋友安安分分做自己的事情,别去管其他人的闲事,因为管了闲事,就是做出头鸟,要被枪打...


比如别的小朋友受人欺负了,别管他,管了要一起被打;比如地上的垃圾看到了不要捡,不仅会弄脏自己,还会让人误认为是乱扔垃圾的(小学时因为这事被值日生抓到过)。


那会真的年龄小,很天真,觉得要被枪打真挺可怕的,一定很疼,从此我看到别人的闲事,或者不关自己的事,就慢慢的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大人们还免费送给我一句,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和“枪打出头鸟”一样,只不过这次不是用枪打你,而是把你骂成是狗。


这届小学生很强,但我们这些成年人不能光指望小学生

emmmm,小时候只是觉得挺伤心的,现在成年了,不希望看到心中有正确价值观的小朋友还被骂成是狗、更不希望他们每天担心被枪打。



未来希望记者能传递出更多这种有强烈正义观点的新闻;

也希望有更多人在教育下一代时,抛开几千年来的价值取舍,问问自己内心,最想让孩子成为什么人;

还希望有更多成年人在面对丑恶现象时,发正义之声,做正义的事。(这个希望已经有很多年轻的我辈在实践了!)


斯坦星球


我的观点:不是社会的“悲凉”,而真的是社会的“进步”,国家教育的进步,更是国家整体水平的进步!我为这21名学生点赞并致敬!

换做十年前二十年前,同一件事情,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吗?当然,碰瓷的常会发生,但21名学生齐心协力上演的这一幕,恐怕不会发生。大多数成年人往往也会躲着离开,避之不及。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土多好打墙”,前提条件是必须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保证在事后,也能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做的是对的。是的,光天化日之下,马路上无时无刻监视着的

天眼的存在,不就是一种有力的保障吗?不是就对犯罪份子的强力震慑吗?

小学生们为“的姐”作证的视频,当时也在网上热传——“阿姨,你不能给他钱!我们都看到了,他是故意往你车上撞的,你赶快打110报警,查路口监控,我们给你作证!”——“打110报警”、“查监控”、“作证”,这21个小学生的这一番操作指示,堪称“思维清楚、逻辑严密、具体可行”。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一代懂得更多,更知道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只是无知无畏往前冲,凭一腔热血。这一代的小孩,是有知无畏往前冲,凭一腔自信。你坏人怎么啦!我们人多,谁怕谁,你就一碰瓷的,不信你还敢在马路上作恶?我们大部分都有电话手表,随便打110,叫警官叔叔抓你。我爸就在那边,你等着啊!我打电话,诶——别走!话音未落,“嘟”的一声,坏人跑没了。好快的动作。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不是任何环境地点都提倡“见义勇为”的,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第一时间打110找警察,第一时间找附近路过的大人帮助,尽量约伴一起发出正义的声音。该出手时就出手,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更多口中一套正义懔然实际却明哲保身的成年人“汗颜”去吧,也让这个社会看到我们下一代成长发出的力量!


求知探索号


大家好,这些小学生的表现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我们一些有不良行为人的脸上。使他们脸发烧,使他们惭愧!

当今社会,讹人、碰瓷、恩将仇报成了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这现象就像雾霾一样笼罩着整个社会,这些孩子就像清风一样,会慢慢吹散雾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这些孩子的行为给我们的教育指明了一个方向。要使社会文明,要从我们的孩子教起,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个个有知识,讲文明,是非分明的人。让孩子们的良好行为,感动我们这些不文明的成年人?


风和树里


21名小学生为遭碰瓷"的姐"作证,是社会的“悲凉”,但未必是社会的“进步”。关键就在于作证的是21名“小学生”。

一、先说说社会“悲凉”的确定性:

1、碰瓷的出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碰瓷这个现象,甚至有所谓的职业碰瓷者,专找开着好车名车的人去撞,以此为生。曾看过新闻报道有碰瓷者不惜以身犯险,冲向正在行驶的车流中就为了讹钱。

社会的悲凉之一——钱都到了比命还重的地步。

2、被讹之人的怕麻烦和妥协

上一条说了不少碰瓷者找好车去撞,为啥?车主有钱啊!有一句挺火的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赔了钱,就可以走人了,多省事儿,反正咱不差钱,自认倒霉呗。不然还得花钱带人去医院鉴伤,取证找证人,有这时间我都能多赚多少钱了,何必呢?何苦呢?一个这样想,两个这样想,碰瓷的人吃到了甜头,哟,这钱来得挺快挺容易啊,于是碰瓷的人越来越多。

社会的悲凉之二——碰瓷者固然无耻,被讹者未必无辜。

3、是谁“助长”了碰瓷者的气焰

有些被讹的人也是不想妥协想报警处理的,但他们报警后就能得到一个公正的判断吗?除非能证明是被碰瓷者“故意”撞上的,否则即使机动车没有过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甚至因为机动车一般都有交强险,有关部门出于保护弱势群体,也有可能让机动车方负全责。在这种情况下,碰瓷者讹不到钱才是怪事了。

社会的悲凉之三——弱势群体不弱势,判罚不公被钻空

二、社会“进步”的不确定性

这位“的姐”遭碰瓷时,周围肯定不会只有这21名小学生,但为什么是小学生站出来作证。如果有成人朋友们站出来帮助这位“的姐”证明清白,又何必小朋友们出面伸张正义。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毕竟自己的事儿还忙不过来呢,哪有空管别人的闲事。往往出了一个公共事件,看热闹的多,管事儿的少;用手机拍摄的多,上前帮助的少。也只有纯真的小学生们,个个赤子之心,助人为乐,遇到不平事件,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但若他们长大了呢?

我们小时候也是被教育:要拾金不昧,要友爱互助,要思想进步,但我们长大之后怎么就不去做了呢?是什么改变了我们?

希望有一天,当生活中再出现不平事件的时候,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各个阶层的大人们,都能够站出来,伸出援手,发出正义之声,让社会“进步”,希望那一天不会太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