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林:關愛防疫前線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4.抗疫之後白衣戰士可能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個人認為以下4點建議有利於緩解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壓力。“我是個醫生不是神,只是個普通人”

,一線醫務人員應該樹立正確認知,學會接納自己是個醫生不是神的事實,認可自己付出的艱辛努力。每一個醫療活動對患者都是有價值的,但也不免自身能力有限。疫情蔓延是疫情發展的必然過程,切忌過度自責。承認自己有情緒反應是正常現象,及時尋求同伴支持和專業人員的幫助,以更好地奮戰在防疫一線。

2.保證充足睡眠,適度運動

睡眠與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息息相關,嚴重睡眠不足不僅會直接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顯著增加醫務人員感染病毒的風險;還會影響個體的認知功能,增加決策失誤和醫療事故的發生概率。因此,即使面臨艱鉅而繁重的防疫任務,也應保證一線醫務人員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少於7 h。此外,建議一線醫務人員儘可能每天保持30~60 min的室內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等。適度的運動有利於緩解神經高度緊繃的狀態,消除緊張情緒,釋放心理壓力,促進深度睡眠,確保一線醫務人員身心健康地攻克病毒感染。

3.掌握正念放鬆,讓心旅行

一線醫務人員在完成一天的高度緊張的工作後,大腦思維過度亢奮,不受控制地思索與工作相關的事情,無法讓自己完全放鬆下來,長此以往,他們很快就會達到體能和心理的極限,變得精疲力竭。因此,要想打贏這場持久的防疫戰,一線醫務人員需要掌握科學的放鬆方法,在工作完成後儘快地恢復自身的精力和體力。正念呼吸練習是簡單有效的放鬆訓練方法,正念呼吸讓我們把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以減少雜念,放鬆身心。剛開始進行正念呼吸練習時,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在呼吸上,經常遊移,但通過不斷地練習,正念呼吸一定能對緊張焦慮的情緒起到緩解作用。

4.開展危機干預,積極應對

一線醫務人員暴露在病毒濃度極高的環境中,隨時有被病毒感染的風險。如若突然遇到同事因病毒感染而犧牲的情況,一同戰鬥在防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很容易產生巨大的心理創傷,他們會感到恐懼和焦慮,變得高度警覺和敏感,甚至遊移在崩潰邊緣。這時應及時讓心理衛生專業人員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最大程度地減少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創傷。專業人員通過預防性和災後集體晤談,疏導一線醫務人員的恐慌情緒,給予相應的支持和安慰,在一定程度上可預防一線醫務人員在疫情過後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

保障一線白衣戰士的心理健康,是精神心理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戰疫情,精神心理工作者在行動!

陆林:关爱防疫前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陆林:关爱防疫前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