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醫院醫生感染新型肺炎隔離在家,發熱、咳嗽、肌肉痠痛,經歷了最難熬的一週

2003年,非典肆虐全國,彼時的江生(化名)讀高三,醫務人員不畏犧牲的精神給他帶來極大心理震。高考後填報志願時,江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醫學。17年過去了,已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的江生見證並參與了又一場肆虐全國的疫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由於早期對病毒情況缺乏深入的瞭解,整個醫院、整個病房中處處瀰漫著著一種不確定性的危險。在接觸病人的過程中,江生也不幸被感染了。因病情較輕,床位緊張,江生選擇了在家隔離,服藥治療。寒顫發熱、咳嗽、肌肉痠痛、乏力、噁心,他經歷了最難熬的一週。

和普通人一樣,江生每天也刷新聞,關心各項進展:火線馳援、物資緊缺、科研進展。今天,江生跟我們分享了這段日子的所見所聞,希望能激勵公眾,緩解恐慌,共克時艱!

以下為他的口述:

2003年,我正在讀高三。SARS疫情爆發,當時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醫務人員不畏犧牲前仆後繼的精神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心理震撼。高考結束報志願,我毅然決定選擇學醫。2019年,我作為一名醫生工作已5年有餘。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我與同事們並肩戰鬥,由於早期對病毒情況缺乏深入的瞭解,整個醫院、整個病房中處處瀰漫著著一種不確定性的危險。

2020年1月20日,我出現了乏力的症狀,當時如常工作,並未重視,以為只是感冒或者勞累之後的疲乏感。1月21日,症狀稍加重,於我院篩查CT。看完CT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表現,自己應該是被感染了。當日做核酸檢測,進一步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之後,其實並沒有預想中的慌張或無措,我第一時間做好防護措施以防感染他人,然後打印患者列表、寫好交班,並與同事交代了重點患者的處理要點。

在步行回家的途中心裡有三個念頭:1.目前沒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重症表現,所以暫時不住院,把床位留給更需要的病患。2.要諮詢感染科和呼吸科同事,確定藥物治療方案,於家中服藥、觀察,並嚴格自我隔離以防傳染家人。3.要有樂觀的心態,要有信心。抗病毒沒有特效藥,但好的心態是對抗任何疾病的良藥。之後的一個星期,最為難熬,反覆經歷了寒顫發熱、咳嗽、肌肉痠痛、乏力、噁心等症狀,終於還是挺了過來。雖然目前複查CT仍然顯示肺部有大面積感染灶,但是症狀的緩解、體力的逐漸恢復讓我在與病毒的搏鬥中愈發有信心。

隔離期間種種信息鋪天蓋地,而自己最大的感覺就是沒辦法參戰,有一種無力感。每天會接到醫院、科室、社區、親朋、同事的電話,詢問我病情是否已經好轉,是否需要什麼幫助。也會有人告訴我,誰可能感染了但是還沒確診,誰疑似感染但住不了院。刷新聞會看到全國各地醫務人員的火線馳援,也會看到某些醫療機構物資仍然短缺,看到國內外對於抗病毒藥物的研究進展,也會看到疫情防控中一些環節的滯後與不足。

前方的同事們在與病毒、與死神的陣地戰中已經不堪重負,只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康復、早日迴歸崗位,再與兄弟姐妹們並肩戰鬥,直到戰“疫”最終勝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1月26日開始,由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母公司字節跳動,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2億元人民幣成立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經全面啟動運行。

截至2020年2月2日,已經有57位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獲得資助。其中,55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線醫護人員,獲得了每人10萬元的資助;2位因抗擊疫情不幸殉職的一線醫護人員,每個家庭獲得100萬元的資助。江生是第五批收到基金資助的醫護人員之一。

(應受資助者要求,文中江生為化名)

申請方式

2.打開今日頭條、抖音搜索“字節跳動醫務救助基金”

中南醫院醫生感染新型肺炎隔離在家,發熱、咳嗽、肌肉痠痛,經歷了最難熬的一週


基金介紹

往期資助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