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危在旦夕,馬上氣管插管,我上!”

“無創呼吸機已經無法維持患者生命,病人危在旦夕,時間緊迫,馬上氣管插管,我上!”2月1日下午,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病區,江蘇馳援武漢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專家潘純副主任醫師,在病情緊急、充分防護來不及準備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為危重新冠肺炎病人施行緊急氣管插管,並與戰友們密切配合,藉助國際最先進的ECMO(人工心肺)技術,保住了患者生命。

“病人危在旦夕,馬上氣管插管,我上!”

2月1日臨近中午,正在金銀潭醫院5樓重症病區忙碌的馳援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潘純,突然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邱海波教授的指令,請他儘快趕到同在金銀潭醫院的3樓重症病房,配合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會診救治一名呼吸無法維持的重症新冠肺炎病人。

接到命令後,中午12點多,潘純帶著襄陽市中心醫院主治醫師張露,迅速趕到上海醫療隊主管的重症病區。患者是一名50多歲的女性,當時正在使用無創呼吸機救治,但病情發生惡化,出現了嚴重的呼吸窘迫症,氧飽和度不斷下跌,最低只有65%,情況十分危急。

“如果不進行氣管插管,氧飽和度撐不住,病人就面臨死亡。”潘純說,在對患者情況進行全面瞭解後,潘純與重症病房的戰友們進行了會商,決定立即為患者做氣管插管,以保證病人呼吸和生命安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依靠呼吸道飛沫傳播,在此類肺炎的重症病房內為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施行氣管插管,其感染風險可想而知。

“來不及請麻醉科醫生,病人危在旦夕,時間緊迫,馬上氣管插管,我上!”關鍵時刻,作為共產黨員的潘純挺身而出,在沒有充分防護準備的情況下,他將白色的正壓通風系統往頭上一套,來到重症病人的床頭開始操作,為病人插管,訓練有素的潘純副主任醫師僅用了5秒鐘時間,就乾脆利索地完成插管,病人呼吸的危急情況立即得到了緩解。

“這個病人病情嚴重,身體基礎條件很差,僅靠氣管插管,如果不給予體外生命系統支持,可能撐不了多久?”潘純在給病人插管後,馬上對於患者進行了氧合通氣和呼吸力學評估,患者的平臺壓和驅動壓遠遠超過肺保護的限值,向國家專家組彙報後,經過緊急討論後決定,給予床旁安裝人工心肺(ECMO)支持治療,以求最終實現挽救她的生命。

此時已是下午3點左右,身穿厚厚防護服的潘純和戰友們,已經在隔離病房內緊張工作了近3個小時,汗水早已溼透了後背。

“趕快準備,上ECMO!”潘純等人又開始了緊張戰鬥。正常安裝ECMO需要3人團隊配合,但目前只有他和張露兩人,在上海醫療隊專家、重症醫學專家陳德昌的指導下,臨時搭建的2人團隊克服困難迅速行動。由於身穿防護服影響操作,加上病人基礎條件差,難度加大,已經在隔離病房被連續工作了3個多小時的潘純和張露,熱得實在難以忍受,不得不暫停15分鐘,跑出隔離病房調整了一下,渾身大汗淋漓,又熱又渴的兩個年輕人,一下子補充了2000多毫升水分,再次進入病房,最終到晚上7點多,成功為這位危重患者裝上了人工心肺。而在潘純馳援武漢的7天時間內,已經成功實施了4臺ECMO手術。

2月2日下午,記者連線仍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忙碌的潘純時,他欣慰地告訴記者,經過他和戰友們的努力,目前,該患者氧飽和度達到了97%,生命體徵穩定,正在接受進一步救治和觀察。而他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於擔當的舉動,也受到了戰友們的讚許。當記者詢問當時怕不怕被感染的時候,潘純笑著說:“當時沒想這麼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中組部、團中央第十九、二十批赴青海博士服務團成員,理應衝在前面,救人要緊!”(程守勤 劉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