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公说华山论剑时降龙十八掌没有大成,是否大成了就可以技压王重阳的先天功呢?

风雅斋


首先,王重阳和四绝之间的差距绝对不是许多人认为的稍胜一筹,甚至只有微弱优势。王重阳性格平和,与世无争,比武论剑旨在减少因为《九阴真经》带来的武林祸害,故而不下辣手,尚有许多保留,他的真正武功要比四绝要高出许多。



这一点从东邪、西毒、老顽童三个心高气傲的大佬那里都能得到佐证。他们三人无论脾气再傲、再毒、再痴,对王重阳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王重阳仅仅比他们稍微强一点,黄药师、欧阳锋和老顽童绝对不会如此推崇王真人。

其次,我们看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传到他这一代时,原来的乔峰留下的降龙十八掌已经差了几掌,全靠他的个人学武天赋,方才补足了缺陷。


所以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洪七公基本已经使出了全力,他的降龙十八掌修为业已到了瓶颈期。

第三,真正让降龙十八掌大成的是他的徒弟大侠郭靖,因为他身兼七十二路空明拳、《九阴真经》、左右互搏等武功,降龙十八掌到他手里,变得刚柔相济,超越了洪七公。

但是以洪七公当年的修为,是无法达到这一境界的。

故而综上所述,洪七公自认为降龙十八掌大成就能技压王重阳,只是一种自我心理的安慰而已,其中猜测的成分,远大于客观事实。


孙少侠品金庸


可以,君请听分解:

原因 一

降龙十八掌招式由《易经》而来,当年洪七公对郭靖也是这么说的:“我这降龙十八掌,根源于《易经》的道理。” 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鸿渐于陆、潜龙勿用……这些都是《易经》的卦象,而全真派的武功自然来源于道家,起源于《易经》

正如洪七公亲口所言 “这一招叫作‘亢龙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刚猛迅捷,亢奋凌厉,只要有几百斤蛮力,谁都会使了。这招又怎能教黄药师佩服?‘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领会到了这‘悔’的味道,这一招就算是学会了三成。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那便在于这个‘悔’字。天下什么事情,凡是到了极顶,接下去便是衰退,我这降龙十八掌,根源于《易经》的道理。易经讲究的是‘泰极否来,否极泰来’。‘亢龙有悔’的道理,乃是还没到顶,便预留退步。这才是有胜无败的武功。武功有胜无败,够厉害了吧?就算真的要败,那也不妨,咱们留下的后劲还是深厚得很。”

原因二

天龙八部各种神仙打架,武功第一的扫地僧认识各家武功包括修仙逍遥派,却说降龙十八掌天下第一

“便在此时,萧峰的右掌已跟着击到,砰的一声响,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着喀喇喇几声,肋骨断了几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这个“一”字一说出,口中一股鲜血跟着直喷了出来。

原因三

真正大招用的少

降龙十八掌威力最大的一掌,实际上第十七掌的“震惊百里”。这套掌法非常奇妙,因为他是毫无保留的一击,而且还引用了对方掌力叠加到自己的内力之上。我们来看看这一掌法的心法和妙处——《易》曰“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丹田阴阳之气,运至双掌,生雷霆,震百里。步与掌同时,向下引化敌力,其后,借势击其元首,五窍堪虞。震惊百里是降龙十八掌纯攻击的一掌,金庸也在最关键的时刻方才用处。而且都是郭靖打出,一次是在逼梅超风交出解药的时候打出的,还一次是和欧阳锋比武的时候也打过一次。两次都是在最危急的关头方才打出的大招!






笔墨清茶


降龙十八掌估计是金庸武侠中最出名的武功,小时候男孩子喜欢模仿武侠剧打闹,最常用的武功就是降龙十八掌,还会按照电视剧乔峰的动作比划出来。

降龙十八掌属于大开大合的武功,招式简单,干脆利落,威力全在运力发力的法门上。跟一般武功不同,降龙十八掌没有内功,只有招式和运力的口诀。然而,降龙十八掌对内力要求很高,因为它运力法门十分高深,如果内力不够强行修炼,不但发挥不出威力,还容易走火入魔。

当年洪七公应邀参加华山论剑,他只掌握了降龙十八掌的前十五掌,后面三掌已经遗失。不过洪七公一代宗师,天赋也不是盖的,后期他补足了剩余三掌,降龙十八掌得以大成。洪七公后来每每想到这里,都难免会觉得遗憾,因为他认为如果华山论剑时候会全部的降龙十八掌,说不定就可以夺得天下第一了。

洪七公这个想法倒不是他狂妄,当年华山论剑不是简单打架斗殴,而是五绝之间互相验证武功,一共讨论七天七夜,对彼此武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洪七公一代宗师,肯定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王重阳当时只不过是技高一筹而已,其他人跟洪七公半斤八两,洪七公如果那时候会全套降龙十八掌,很有可能拔得头筹。

不过没有假如,王重阳虽然年纪比其他四绝大上很多,但是他属于先文后武,自创武功,真实修炼武功的年限不见得就多于其余四人。在武功上,王重阳追求不高,他一心想得是抗金报国,其次是修身养性,最后才是武功。但就算王重阳随便练练,他也取得了天下第一。就像欧阳锋狂傲自负,他对洪七公也不怎么放心上,对王重阳却是忌惮不已,在王重阳活着的时候一点不敢造次,等王重阳死后才敢作妖。

实际上当时不仅洪七公有遗憾,其他人哪个又没有遗憾呢,比如欧阳锋蛤蟆功就圆满了吗,黄药师的弹指神通就大成了吗,段皇爷的一阳指分品级阶段,当时肯定也没有练到家。就算是王重阳的先天功,估计还有很多没完成的地方。

其实当时还有一人可以说明王重阳武功,那就是周伯通,周伯通也是难得的武学奇才,一身武功都是王重阳所传。后来王重阳看到周伯通沉浸在武学中无法自拔,认为自己师弟走入歧途,便不再传他厉害武功,周伯通回忆起来,总是遗憾不已,王重阳许多厉害武功都失传了。即便这样,周伯通武功也是很厉害了,他在当时仅次于五绝和裘千仞。

也就是说王重阳自创的厉害武功绝不止先天功一种,他还隐匿了许多厉害武功。王重阳武功厉害还有一个原因,其他四绝都是独立修行,身边除了自己就是弟子,而弟子跟他们实力相差甚远,像洪七公连个徒弟都没有。王重阳不一样,王重阳身边不仅有周伯通这个高手,还有一个亦敌亦友实力不弱于五绝的红颜知己林朝英。

林朝英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性格坚毅,争强好胜,屡屡跟王重阳争先。王重阳虽然尽力避免跟她争斗,但总有避无可避的时候,两人动手切磋对于王重阳武功的提升也是很有好处的。林朝英也是十分厉害之人,后期她居然创作了专门克制王重阳的武功,奇妙的是她创作的玉女心经表面克制全真教武功,但是如果配合全真剑法,又会成为一门崭新的武功,而且威力大增。有了这么一个好对手经常跟他缠斗,可以激发王重阳更多的武学灵感,所以王重阳技高一筹倒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周伯通眼里,王重阳更是神仙一般存在,用他的话说就是天生了不起。周伯通属于武痴级别,除了练武就没有什么爱好,而且他后期能够创造武功,足见他天赋很高。但是即便如此,他跟王重阳随便练练也有不小差距,毕竟在王重阳活着的时候,在周伯通上面有其他四绝,四绝上面是王重阳。

王重阳有一个理念,就是习武之人一定要有一副济世胸怀,这样武学修为才能达到巅峰。在他的武学理论里,武学修为会随着个人修养的提升而提升,如果只是单纯的去死练武功,不去提升个人修养,那最后也是一场空。但实际上,武林之中能人异士不计其数,很多绝顶高手人品都一般,甚至有人还很坏,但不妨碍他成为一代高手。王重阳也不是武林菜鸟,他为何还坚持这个理论呢,甚至他门下周伯通、丘处机等人痴迷武功都会被他训斥。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王重阳自己确实是通过提升个人修养来提升武功的。他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他就希望自己的弟子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实际上,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点其实早有先例,九阴真经的创作者黄裳就是这样的人,他根本就没有练过武功,而是在年纪很大的时候帮皇帝整理道家典籍,参悟多了居然不知不觉就练成了绝世武功,后来更是结合众多敌手的武功进行总结,创作了九阴真机。王重阳以前也是读书人,他应该也是从书中参悟武功,一旦顿悟,便会修为暴涨,所以王重阳的武功不是勤学苦练练出来的,更多的是他自己悟出来的,这种人武功进步速度远超其他人。这也印证了周伯通的话,王重阳是天生了不起,而且在周伯通眼中,如果王重阳不是那么早死,那么他的武功进步只会越来越快,第一次华山论剑要七天论证才能折服其余四绝,如果二十年后华山论剑,王重阳只要半天就能让其余四个心服口服。

所以洪七公就算后面降龙十八掌大成了,他也不会是王重阳的对手,因为王重阳也在增长呢。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来洪七公不可能超越王重阳,因为二十多年后,洪七公武功大成,其余三绝也都没闲着,四个人比起来仍然是半斤八两。想想看,如果王重阳还活着,洪七公超过他,其余三人也都会超过他,那他当年那个天下第一也太水了吧,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如果说后面改成洪七公练成降龙十八掌,武功远超其他三绝,那这样的话,他还有超越王重阳的可能,但是书中已经设定好了,四绝水平一直就是半斤八两。就算后来欧阳锋由于逆练九阴真经,曾经一度领先,但后面也被追平,所以四绝的水平就永远都在王重阳之下了。


一览众河小


《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在教郭靖降龙十八掌的时候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当年华山论剑之时,自己的降龙十八掌没有真正练成才会输给王重阳。如果自己能把降龙十八掌练到大成,或许能跟王重阳一较高下。

灵冲霄认为,洪七公即便是将降龙十八掌在现有的武学体系下,练到他所力所能及的大成程度,也照样不是王重阳的对手。

洪七公的外家武学体系潜力有限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绝中,洪七公是外家高手,他的武功体系主要是以外功为主的。他一生深厚的内力,是由外而内练出来的,虽然也是武功了得,照样成为了当世顶尖的绝顶高手。但洪七公这种外家武功的体系,却潜力有限。老顽童周伯通点评天下武功时,曾提到外家武功练到洪七公这种程度后,基本上是到极限了,再难有进步的空间了。而以全真教为首的内家武功体系,却是无穷无尽的。洪七公也对郭靖、黄蓉说过全真教的武功确实是天下玄门正宗。

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不久,西毒欧阳锋去全真教夺取九阴真经时被王重阳重创,王重阳以一阳指破了他的蛤蟆功。南帝动用一阳指和先天功给被欧阳锋打伤的弟子疗伤,而武功尽失。西毒南帝的武功在一二两次华山论剑期间,都受到过重大损失。但毫发无伤的洪七公却没有把原本是同一水平线上的对手甩开来,二十多年再见之时,东南西北四绝依然在同一水平线。这也说明了洪七公的武功体系的潜力有限,并不占据优势。

王重阳的武学层次要比四绝高上不少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虽然齐名当世,但王重阳的武功却要比另外四绝高上一筹。而且王重阳的整个武学层次上都要比洪七公在内的四绝要高上不少。据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旁观者王处一讲述当年的情形,五绝是手上比武,口中论武,最终东西南北四绝心服口服地承认王重阳是天下第一。很多人会在输掉之后放这样的嘴炮:我所练的武功不好,而是我个人修为不到,才输给了你。但四绝却在论武时,都输给了王重阳,就足见王重阳的武学境界要比他们更高。

在欧阳锋去全真教夺取九阴真经之时,王重阳能一指破了欧阳锋的蛤蟆功,更见他武功了得。虽然这一指有偷袭的嫌疑,但王重阳此时已大病在身,命不久矣了。在这种情况下,王重阳还能一指将欧阳锋重伤,就足见他巅峰状态时的武功要远高过四绝。

真正大成的降龙十八掌可以与王重阳一较高低

真正练到大成之后的降龙十八掌,毫无疑问是极为厉害的。在《天龙八部》中,扫地僧甚至称赞过降龙十八掌天下第一。

纵观降龙十八掌的三个最有名的修炼者中,除了洪七公是以外功入得门,由外而内修炼成绝顶高手的之外,乔峰和郭靖都是由内而外,在修炼了少林和全真最正宗的佛道内功之后,才转修的降龙十八掌。

乔峰能够一掌击伤,无敌状态下的扫地僧,让对方都由衷地夸赞这一掌的威力。不世出的武学大宗师张三丰,在精修百年之后,都觉得自己在武功上还未必及得上当年的郭靖。所以,在乔峰和郭靖武功大成之后,是可以胜过当年的王重阳的。洪七公在修炼了九阴真经的总纲之后,内外兼修的情况下,将自身的武功提升到了新的层次后,也当能跟王重阳一较长短,但要说胜过对方还不见得。因为王重阳的师弟,老顽童周伯通在神雕时期已经后发先至,超过洪七公等四绝一筹了。

总结:

洪七公在他现有的武学体系之下,即便是练成了降龙十八掌,也难以真正胜过巅峰状态时的王重阳。直到他后来被欧阳锋偷袭,武功被废后,修练了九阴真经的总纲,突破原有武功体系的局限后,才有可能跟王重阳相抗衡。


开最大的脑洞,品最热血的武侠。我是灵冲霄,欢迎关注评论!


灵冲霄



这降龙十八掌乃洪七公生平绝学,一半得自师授,一半是自行参悟出来,虽然招数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绝大威力。当年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之时,这套掌法尚未完全练成,但王重阳等言下对这掌法已极为称道。后来他常常叹息,只要早几年致力于此,那么“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或许不属于全真教主王重阳而属于他了。

这段书中原文是本文问题的由来,只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假设。

假设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因为在人生的舞台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你只有努力面对。

所以当你看到奥巴马55岁就退休,特朗普70岁才当上总统,还是默默地努力工作吧,毕竟一万只草泥马也没个卵用。

放在武侠江湖中,每一次的决战,你也很难选择对手与时机。

耄耋老者可能年老力衰,但人家内力深厚;黄口小儿内力差,但人家有高人指点,还有各种宝血异果,神功秘籍暗中加持,你被虐只是家常便饭,连看武侠小说的都觉得恶俗。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王重阳和逍遥子、独孤求败、达摩祖师、黄裳、前朝太监只能是武林的神话。

当然王重阳的成就似乎相比其他几位稍逊一筹,毕竟他的历史还太短也无盖世神功传世,身后事也不太尽人意。但他在自己的时区里却无疑是绝对的王者。

回到标题的假设,要回答这个假设就必须分成两个问题来研究:

一,降龙十八掌和先天功,两种武功都各有那些特点?

二,练过这两门神功的人功力如何?

搞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才能回答标题中的假设是否成立。



世界是发展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降龙十八最早出场是降龙二十八掌(这是新修版设定的)。

在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廿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

这是降龙十八掌最早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出现,一出现就是“战神”萧峰的标配。

而对降龙掌最详细的介绍则来自于《射雕》中。

“降龙十八掌”的精要之处,全在运劲发力,至于掌法变化却极简明。

降龙十八掌,根源于《易经》的道理。易经讲究的是“泰极否来,否极泰来”。“亢龙有悔”的道理,乃是还没到顶,便预留退步。这才是有胜无败的武功。

精义只在“有余不尽'四字,一掌之出,必须留有余力。不管对方击来的拳掌如何刚猛有力,势若雷霆,我总之应以一招行有余力,掌力始终无尽无漏,那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说明降龙十八掌是一门讲究运劲发力的掌法。而另一门掌法:裘千仞的铁掌,则威猛虽不及降龙十八掌,但掌法精奇巧妙,犹在降龙十八掌之上。

至于修习降龙十八掌的人,萧峰是书中天生的战神,可以不作参考。洪七公和郭靖则成就显然有别。

《射雕》中周伯通曾说他们全真教的武功是没有尽头的,而洪七公的外家武功已经练到了尽头。但不能说洪七公的武功就不可能没有进展。

洪七公的武学本是纯阳至刚一路,但刚到极处,自然而然的刚中有柔,原是易经中老阳生少阴的道理,而“亢龙有悔"、“履霜冰至”这些掌法之中,刚劲柔劲混而为一,实已不可分辨。

只是洪七公武功的风格毕竟已经定形,不太容易突破了,这也是“四绝”之间不论发生如何变故,武功始终相若,谁也很难占到绝对的上风。而郭靖后来的成就显然就高得多了。

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挡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乘隙反扑,越斗越是挥洒自如。……兼之他在掌法之中杂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阵的阵法,斗到分际,身形穿插来去,一个人竟似化身为七人一般。

这固然是因为郭靖的诸多奇遇与勤奋,也和自己心地忠厚,胸襟博大相得益彰。

周伯通:师哥当年说我学武的天资聪明,又乐此而不疲,但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当时我听了不信,心想学武自管学武,那是拳脚兵刃上的功夫,跟气度识见又有什么干系?这十多年来,却不由得我不信了。


先天功没有留下实战现场记录,但依据原文更像是一门高深的内功修为心法。

书生道:“姑娘身上受了极厉害的内伤,须用一阳指再加上先天功打通周身经脉各大穴道,方能疗伤救命。自从全真教主重阳真人仙游,当今唯我师身兼一阳指与先天功两大神功。但以这功夫为人疗伤,本人不免元气大伤,五年之内武功全失。”

这是唯一的先天功功效的说明,应该和《天龙》中“小无相功”,《倚天》中“九阳神功”相类似。

虽学了先天功的一灯大师并无过人的战绩,但我们知道一灯大师因为周伯通与瑛姑的事而消沉出家,又因为救黄蓉耗费了自己相当的功力。

其后,一灯大师仅在《神雕》末期与金轮法王交了一次手,从此再也不见先天功的踪迹。

因此,只能回到第一次华山论剑来找答案。

第一次华山论剑借老顽单之口道:

“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第一次华山论剑的具体过程我们只能脑补,但联系其后“四绝”在平日里的比试较量,这场“五绝”足足比了七天七夜的赛事想必是什么法子都试过了。

单挑,混战,拳脚,内力,兵刃,音律,创新,见解,疗伤,阵法……有关武功的比试方法应该通通都得到展示。

否则以:

丐帮帮主之能;

桃花岛主之博;

大理帝王之尊;

白陀庄主之傲;

何以齐齐折服。

要知当年华山之上“少年心事当拿云”,论剑之后却是一生低首拜“阳明”,从此江湖咏流传。

这就说明,第一次华山论剑绝对是全方面、多维度、含金量极高的综合较量。

就象今年被清华录收的“才女”武亦姝,她的实力绝对不仅仅是在诗词大会上绚烂绽放。


其后王重阳虽在江湖只存传说,却还有“全真七子”一众弟子和“老顽童”周伯通这个师弟,从他们身上也可一窥王重阳武功的堂奥。

首先来说全真七子和天罡北斗阵。

全真七子这几个老道虽然忒不争气,“年纪都活在狗身上了”打架从来没赢过。但全真七子凭着王重阳传下的天罡北斗阵就让“东邪”“西毒”心惊不已。

黄药师在阵中斗了一夜没占到半分便宜,引得欧阳锋以一派宗师的身份下手偷袭杀死了谭处端才罢手。战后黄药师更是耗费数年心血创立二十八星宿大阵,才自感挽回些颜面。

在《神雕》中天罡北斗大阵与大侠郭靖也是大战一场,只因对手是当世绝顶高手且熟悉阵法才功败垂成。

总得来看,天罡北斗阵无疑是金庸武侠世界中一等一的阵法且无之一。

其次,老顽童是得王重阳亲传武功的师弟,虽无习得先天功,但从老顽童能自行悟出天下至柔的“七十二路空明拳”,全真武功永无止尽当是不假。

后来老顽童用空明拳与武功大成的杨过一番比试,虽近百龄也和杨过在怒涛狂浪中练就的黯然销魂掌斗个旗鼓相当,可知全真武功实则独步武林。

“重阳一生,不弱于人”当真不虚。


还有参考三次华山论剑我们发现:

第一次华山论剑,借争夺《九阴真经》,五绝比试确立了五绝的江湖地位,但无一人学过《九阴真经》;

第二次华山论剑,参与者都或多或少学过了《九阴真经》。郭靖练了全本,一灯、七公练了《易筋锻骨篇》,老顽童熟知全文,黄药师看过下半部,欧阳锋逆练真经;

第三次华山论剑,黄药师依旧只是下半部,但已观摩过众人习练真经后的武功;杨过练过真经精要且师从多人武功大成;老顽童读过的真经已与自己的武功化为一体;郭靖是习练真经的大成者,后世张三丰直言所见过内力最强者只有郭靖等寥寥数人;一灯还和上次一样打酱油,但排名不变。

所以只要活者,人们都在进步。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标题的假设,也就明白真正的武林高手,永远依赖的是自己的能力与进步而不是所谓的盖世神功。这也是《天龙》中金老借枯荣大师和本因方丈要告诉众武侠小说爱好者的:


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枯荣大师道:“外魔来时,若是吾等道浅,难用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枯荣大师问道:“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第几品境界?”本因额头出汗,答道:“弟子根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第四品。”枯荣大师再问: “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相较,孰优孰劣?”本因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枯荣大师道:“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本因道:“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枯荣道:“倘若你再活一百岁,能练到第几品?”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颤声道:“弟子不知。”枯荣道:“能修到第一品吗?” 本因道:“决计不能。”枯荣大师就此不再说话。

片羽舞雪


如果洪七公降龙十八掌大成,也不会在华山论剑中技压王重阳,有以下二点原因:

华山论剑时,洪七公所谓的降龙十八掌没有大成,是后来修炼武功时领悟到的

高手学武功,是越练越“胆小”。不是他们在江湖中消磨了勇气,而是他们悟得了一个道理:武学一途学无止境,江湖路上人外有人。

试想,就连人品不堪的裘千仞都认为自己武功不济,躲开了华山论剑,以图日后再扬名天下。侠肝义胆的洪七公焉有不自知之明?所以说,洪七公敢上华山论剑,一定是当时的他认为降龙十八掌已经练成。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年岁最高,其余四人正值壮年。洪七公天资聪颖,勤修武功,加上降龙十八掌本是刚猛的外门功夫,表面上看来,洪七公已经趋于大成。可为什么洪七公后来说当时降龙十八掌没有大成呢?是因为洪七公年岁渐长,在经年累月的修习过程中,发现降龙十八掌并非当初认为的那样简单,越练越有感悟,乃知当初自己上华山论剑时,对自己的武学认知还是太过浅薄了。

华山论剑时,王重阳的武功修为已经深不可测,他组织参加华山论剑,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把祸乱江湖的九阴真经“据为己有,引火烧身”。可见,当时他的武功境界已经到达不用看九阴真经也很有自信的地步了,王重阳一介出家之人,能有如此自信绝不是空穴来风。他与其他四绝在华山打了七天,目的是给这些后起之秀杀杀锐气,也有可能让他们参悟一些武学上的问题,顺便再观观人品。最后的结论是,西毒欧阳锋必来夺经,所以垂垂老矣的王重阳习来一阳指,一招即破蛤蟆功,打的欧阳锋休养生息十载。此等功力,就算一灯也未必有之。

洪七公有“贪念”,王重阳已经窥破尘世。在武学上,一个专心致志的人和一个有杂念的人孰优孰略,一看便知

华山论剑的五绝中,除了王重阳以外,其他四绝均有不“专心”之处。黄药师玩的是智慧,要胜过天下人;欧阳锋玩的是执著,不择手段的也要学神功;一灯大师看似看破红尘,其实是一个弃国弃家的懦弱之人;洪七公呢?什么都好,就是有些贪吃,有些“潇洒”。他为了惩罚自己贪吃误事,自砍一指,成为“九指神丐”,即便这样,也没有改变他贪吃的习惯。再看洪七公平时的作风,偌大一个丐帮,他烦与帮务,成为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太上帮主,不是他太有信心,而是他生性潇洒,或者说有些懒撒,不愿意为世俗杂务缠身。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抛去种种奇遇不谈,只有心怀家国,对世俗之物无所眷恋的自律之人才会成为“大侠”,如此说来,王重阳、郭靖算得上是,洪七公则略输一筹。人如果太多自律,没有了情调,也就没有滋味,干巴巴的没意思。王重阳、郭靖这样人的性格实在不讨人喜,洪七公那样的才让人真心佩服。

虽然性格上不让人喜欢,但就武学来讲,则是大大的有利。同样的降龙十八掌,虽说郭靖生性鲁钝,但他练什么功夫都是心无旁骛,看着笨,实际上是最有可能大成之人。洪七公则不然,他风趣幽默的性情,降龙十八掌在他手上也属当世第一,可总感觉会有一丝瑕疵,就像他的性情一样,不会无懈可击。

两相对比之下,洪七公终究胜不了王重阳。


作品均为原创,请关注风舞鹰翎,欢迎批评指正。


风舞鹰翎


对于射雕英雄传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想当年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也不是浪得虚名的!而对于这部剧对人印象最深刻的肯定就是里面的五大高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而这五大高手又各自有自己的绝学,比如东邪的弹指神通,西毒的蛤蟆功,南帝的一阳指,北丐的降龙十八掌还有王重阳的先天功。而这五大高手中又以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跟王重阳的先天功最出众!那么大成后的降龙十八掌跟先天功哪个更厉害呢?

首先说一下这个先天功。先天功是道家的绝妙武功,亦是重阳真人,当年华山论剑,技压群雄的武功,所炼的就是独门不传之秘—先天功,如果说打通任督二脉会让习武之人经脉通畅武功大涨,那么修习武学至高奥秘的先天功似乎需要先天造化之力,或机缘巧合之下方能学成,此功先天真气,生生不息,祛百病、调虚实,治疗沉重的内伤。先天功里的奥秘能使人潜能意识被激发到极限,武学自会步入深不可测之化境。

降龙十八掌是一种刚猛的外功,,后由萧峰用自身所感及义弟虚竹逍遥派武学天山六阳掌的精要,化繁为简,合力创出此天下第一刚猛掌法。而金庸也暗示过降龙十八掌是天下第一的掌法,像萧峰,洪七公,郭靖他们都学过。

如果真的巅峰时期的降龙十八掌对上巅峰时期的先天功,就好像最强的矛对上了最强的盾,至于是矛断还是盾毁,其实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在我个人观点,我觉得降龙十八掌会取胜。


向日葵69768


洪七公说华山论剑时降龙十八掌没有大成,大成以后是否技压王老的先天功?我觉得可能性很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d60000b06cf27ec63d\

深漂创业者华夏VLOG


首先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都是当代最顶尖的高手,王重阳的武功成就要比其他四人略高一筹,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王重阳的年纪要比其他几位要年长二十多岁。根据书上描述王重阳只是比其他要略高一些并没有领先很多。

二十年后郭靖去桃花岛招亲的时候洪七公和欧阳锋比武从黄老邪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两人武功大为精进比当年增长不止一筹。而且二人对自己的武功都相当有信心

我觉得如果说二十年后的洪七公的武功应该是大于等于王重阳的


黑夜妖魔


洪七公在世即使是颠峰时刻,也未能战胜王重阳,否则,王重阳就不会称王了。华山论剑,无论东邪南帝西毒北丐,皆承认中神通王重阳武功第一,难道过段时间,等洪七公的武功大成了,王重阳就不敌了吗?

要知道,外家功夫再厉害,永远也比不过以内功修为为根基的先天功。生生不息!这是最强大的力量源泉。

外家功夫练到极致,就再没有上升的空间。过刚易折。而且,修习外家功夫如果没有转化那种凌厉的罡气,还有可能会伤到自身,并不是人人皆可练到化境的。


走威猛路子的外家功夫,永远无法跟以内培元的先天功。就好比建房子,人家从第一块砖就工工整整地砌好,你却是贪快贪功,一味赶工,不管砖砌得整不整齐,一概先码上去再说,能一样吗?

根基扎得深,建多高的房子,不用担心会倒塌,反之,则不然。道理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