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人类的刚需,有的人却能用来赚钱,扒一扒“掘金”的新姿势


社交是人类的刚需,有的人却能用来赚钱,扒一扒“掘金”的新姿势


一、社交的刚需

人类需要社交。偶像马斯洛大师告诉我们,我们渴望找到归属感。另一位大师马云告诉我们,员工从公司里主动辞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钱少了,另一个是受委屈了。钱少了,就是生理需求没被满足。受委屈了,就是归属感和受尊重没被满足。

所以只要不是玩罗宾逊漂流游戏,作为正常人,我们确实一直需要处在一个人群中。英国人打招呼的hello,其词源之一是lo,lo就是“看到”的意思,我们期望“被看到”“被注意到”,这是一个只有在群体里面才能发生的事情。

而所谓的“社群”、“老乡会馆”其实首先就来自这种人际关系的聚合,我们假设在一群相似的人中,自然被关注到。我们通过社交关系,寻找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带来了我们在漂泊中的安全追求。


社交是人类的刚需,有的人却能用来赚钱,扒一扒“掘金”的新姿势


但实际上,这并不长久呀。别忘了我们一直再说的“商群”,这个“商”字,才是强化和持续化那个“群”字的关键。

社交追求和归属感的寻找,一直都是人类的刚需,首先是有归属就有安全,但现代社会法制健全,社会稳定,安全感的诉求大大降低,刚需归刚需,但不是痛点了,她实际上已经被解决了;那么什么才是一直没有被解决的呢?就是那个“商”字,我们发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从最底层的生理生存需求到最高层的自我实现需求,实际上是个循环,在现代社会里,能实现贯穿这个循环的,最好借用的就是“商”,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解决理想问题,实在是居家必备之良药,要随身携带。


社交是人类的刚需,有的人却能用来赚钱,扒一扒“掘金”的新姿势


也因此,那些靠“社交”关系启动和引发的“群”,是人类发乎天性的刚需,却非人类相处的终点;人类核心需求,在于不断把马斯洛的5个层次贯通循环,而这一点,从来就没有被完全实现过。

这就需要借助最有效的道具,现在我们找到的,就是“商”,但其实“商”被严重的曲解和狭隘化了,她没有被有效率地调用,那么这个刚需,和这个刚需的绝佳解决方案,现在就构成了痛点,全地球人的痛点,包括中国,你和我。

古老的行会、延续到今天的老乡会馆、风头火势的电商平台、炒翻天的社群,其实在今天面临的是同一个话题:社交构成刚需,商业机会才构成痛点。而亚马逊和阿里们之所以成了大器,并并生生不息,恰在于此,哪怕社交的刚需满足的并不充分,但无碍大局。


社交是人类的刚需,有的人却能用来赚钱,扒一扒“掘金”的新姿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