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感觉月薪一万好高,毕业后真的一万了,反而感觉不高了,这是为什么?

勋章6043


看见这个问题,想起了我毕业那年的事。

我是2006年毕业的,当时在哈尔滨,找工作时,当地工资都只有一千多点,有的公司以我们是应届生为由,压价压倒700元一个月,管吃不管住,还和我们说找个床位很便宜。

我是抱着“父母在,不远游”的态度一定要回大连的,根据其他老乡的经验,我觉得1500到2000都是我能接受的范围,毕竟学机械的女生找工作真的太难太难了。

好在我回家后的第二个月就找到工作了,1700元,有五险一金!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什么税前税后,只知道到手工资。因为当时全国已经实行五天工作制,那家公司周六算加班有50元加班费,我的到手工资基本还是1700。

可是和初中老师的一次偶遇,让我知道我的工资有多惨。

和老师见面寒暄过后,他问我工作怎么样,工资能不能达到三千。我想这可能是其他同学的收入水平了吧?初中同学中考上大学的并不多啊!

于是三千成了我的目标。可在这家公司干了四年,工资虽然有波动,但除了春节发几百过年前,就从来没超过两千。

于是跳槽、找一个月薪三千的工作进入我的日程。

好在一切都顺利,我很快找到了这样的工作,税前三千,依然五险一金,等工资到手我才知道,原来五险一金要扣那么多啊!于是我又有了更高的目标,并且在这个公司一步步实现了。

当我发现这家公司已经无法再达到我的目标时,我又跳槽了…

但其实,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满足,因为物价在上涨,生活水平在提高,父母在一天天变老,还有孩子的出生和培养,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还有通货膨胀要抵抗…

我记得上大学时,我家曾经的房子只要三千一平,现在那个房子已经超过一万一平了,房价也许是虚高,但物价是实实在在的在增长,这些恐怕在学校里都不会想到,因为那时候,大部分花的都还不是自己挣的钱。


榴莲猫觉主


题主觉得月薪1万不高了,和毕业不毕业没什么关系,主要取决于这3个因素。

为什么达到月薪一万的人,反觉得不高?

在我毕业的前三年,都觉得月入1万好多啊,特别羡慕。

还记得那时老婆在某企业上班时,电梯里有人讨论,这个月能够领取8000元薪水,回家给我说这件事还说了半天。

对于大多数人,月薪1万太难了,但为什么达到这个水平又觉得不多了呢?原因在以下几点:

①你身边的人层次变高了:

实话实说,现在我月薪近3W了,兼职收入还有1万,我觉得我太穷了。因为身边朋友,不是年薪60W以上总经理,就是年入百万的老板。而这些人曾经都是自己的同事,当初和自己一样屌丝,现在呢?别人一步步走向光明,自己还在赚辛苦钱。

如此对比,不说月薪1万,月薪3万都觉得不高。

每个人都是这样,到一个阶层了,从不会向下对比,永远都是向上,除非到了马云那个层面,否则永远都不会满足。

② 你开支变大了

有个陷阱叫“中产阶级陷阱”,简单来说,为了表面自己“身份”,消费水平也会强行提高对于阶层。于是发现,收入变多了,但存款还是没变,仍旧感觉很拮据。;其实题主也是如此,之前在大学开支非常小,当然觉得1万元多,现在踏入社会,方方面面都要花钱。

③你麻木了

初拿1万元时还是非常兴奋的,但时间久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就好比马云说的:我对钱没什么兴趣。

持续久了,再多钱也会这样。

总结:

为什么月入一万都觉得不高了:

①你身边的人层次变高了。

② 你开支变大了。

③你麻木了。


给自己定个目标吧,朝着月入2W、3W、5w继续出发!


歪理直说


毕业前我一直觉得月薪一万很高,但毕了业真拿到月薪两万,觉得不过如此。为什么呢?因为我读研三年,上海房价天翻地覆啊!

我曾经跟我小伙伴开玩笑说,我们读研三年,至少亏了一百万!说说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吧。

读研三年,房价疯涨,血亏百万

我本科毕业是2015年,那时候上海房价远比现在低,所以我一直想着好好学习,毕业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就可以买房了。为了自我提升,我报着这样的梦想继续读研。结果刚读研不久,2016年上海房价疯涨了。可我在学校里也没毕业,不是上海人也没户口,只能眼睁睁看着。

那个感觉我至今难忘,后来我研究生毕业后,有了户口,想要再买房就发现很困难了,家里给准备了点钱,我自己也攒了点,但房子大小却急剧缩水了。等到后面我买了后,看之前的成交价,起码多花了一百万。

血亏百万,我后悔读研吗?那倒没有

但我后悔读研吗?其实没有,买房是我一直的想法,是多花了钱,但我买时上海也阴跌了一年多,所以也没买在高峰。但我觉得读研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收获。金钱上收获当然有,工资高了,亏的一百万,我觉得靠我自己也能赚回来。而且收获的是不一样的眼光。

没读研之前,我就想着找一份不错的安稳的工作,毕竟女生,考个公务员也不错。但读研后我想凭借自己努力去闯出一片天,上进了很多,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人。调整了方向,选择了计算机,做了算法,感觉入对了行。至于月薪两万块不够花,主要是有房贷,那就继续慢慢赚。

最后

最后,我想说时代在改变,薪水只有越来越不够,但我们总得去适应这个变化,多赚一些钱,才能更坦然。尽情去努力吧,虽然生活辛苦,但依然动力满满,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都能发财呀!

以上,祝好。

欢迎关注缓缓,500强程序媛,观点直接犀利,态度温柔坚定,一起成长~


缓缓在上海


我老家是三四线城市,在浙大读书的时候,大二的时候听出去实习的师兄说,我们专业毕业后混得最差的,工资也有5000元。当时就觉得真好,在老家要是有这么多工资,什么都不用愁了。

毕业后,工作数年,从月薪7000多起,到年薪几十万,到不再纠结薪酬收入,说句贪心的话,出来工作后,随着收入的增长,我很少会满足地想,自己的工资足够高了。

甚至于想起自己大二时觉得月薪5000元真好时,总觉得很傻。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自然是和眼界、消费需求、欲望等因素有关。

可以说,想要更高工资是每个人正常的欲望,但最可怕的是,大部分人还没有达到那个能力,却总想着要求更高的工资。

毕业前后的消费需求不同,月薪一万确实有压力

毕业前,在学校的消费比较有限,不愁吃住,没有生存压力,每个月花不了多少钱,这时候对钱的概念没有那么强烈,所以觉得月薪能有上万已经很高。

当然,这也与家庭经济背景有关,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都没接触过那么多钱,预想下如果每个月能够上万的收入,可能会觉得很高。

但毕业后,个人消费的需求就有明显的不同,且往往有较大经济压力,如买房买车,承担家庭支出,结婚养育子女等。在这种巨大的消费需求下,就会觉得月薪上万都不够用,自然不会觉得有多高。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月薪上万想要买房还是有很大难度,很难满足家庭的经济需求。加上,月薪上万在以二线城市,确实算不上多高的水平,大部分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以上。

欲望总是累加的,当你达到目标后,只会想要更高的目标

当我月薪只有7000多的时候,我也觉得那些年薪几十万的人,收入真高。而当我达到年薪几十万的时候,觉得也就这样,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会担心失业怎么办,同时往上看到身边也有人年薪上百万,于是就想要赚更多钱。

人都是这样子,但你月薪几千的时候,你就想着月薪上万的人收入真高,但你月薪上万的时候,你就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想要赚更多钱的除非你赚到的钱到了顶尖,能够满足所有的经济欲望,才能停下来。不然,当你达到小阶段的目标,比如月薪上万时,你就会想达到更高的目标。

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出来工作本来就是为了赚钱,只不过,如果欲望过高,而自己暂时达到那个水平,就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甚至于误入歧途。

合理的薪酬由个人价值决定,以及行业的薪酬范围

当我们谈起薪酬的问题时,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员工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在要求高薪酬的同时,自己的能力并没有跟上来,或是能力突出,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在公司创造出足够的价值,因此没有升职加薪的机会。

在这个问题上,除非员工能够有证据,百分百证明领导压榨员工劳动力,或是奖金分配有内幕,否则大概率是员工自身的问题。

领导确定员工的薪酬合理范围,往往是根据其创造的价值来定,如个人业绩高,拉来重要的项目,创造出爆红的产品等等,或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出领导的认可的价值。

而员工常常吐槽的是工作的过程,如工作很认真,个人很努力,但结果不理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如果员工想要高薪酬,最合理的角度是个人的创造的价值,以及行业的薪酬范围来定。

要想提高工资,就先提高自己的价值产出,再找机会和领导聊聊。


学习委猿


看到这个,突然想到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却有恃无恐!

话糙理不糙。当你真正拿到1w的时候,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1. 没有真正理解税前和税后的区别

毕业前,大家都是大学生,还没真正上过班,仅仅听到月薪过万实在是太让人项目了。雷哥刚刚大学毕业的时(2015年),找的工作刚好月薪就是1w。说实话,当时挺开心的,身边90%的同学都是1w左右的工作,完全没落差。想着月薪1w,以为到手后也差不多1w,当时对未来是充满希望。

等我真正入职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公司社保和公积金缴纳的基础是10000元,补充公积金5%,计算后到手7K+。 真正到手后,才明白自己可支配的钱原来只有7000多。

2.生活成本的差别

我们读书的时候,住宿舍空调独立卫生间,住着很舒服,每年才需要1200元。吃饭是食堂,一天十多块钱撑死了。 可是毕业后呢,1w的工资,到手7千多,每个月的房租2千,每天午餐50元(早饭5块+25块+20晚餐),每月1500元左右,电话费100元,买水果200元,朋友聚餐,买衣服,买书,周末上培训课.....

最后发现每个月真的存不下钱.......

此时才发现,月薪1w真的是很苦逼的。所以当我们真正月薪1w的时候,工资真的不高。

3.人的欲望无止境的

人的对金钱的欲望真的是无止境的,即使现在月薪10w+,估计也会很焦虑,感觉也不多。雷哥拿到1w的月薪时候感觉3w月薪应该挺多的了,如今真正的月薪不到3w,感觉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真的是不多。

因为你月薪提高的同事,各方面的花费也就提高了。今年报名学习的课程就花了不到5w。

总结

人们对金钱的欲望确实是无止境的,无论赚钱多少,生活开心最重要。您说是吗?

如果事少钱多离家近,那就爽了。

最后祝大家财源滚滚,2019撸起袖子加油干!!

欢迎大家关注【头条送书小王子】雷哥office,每周免费送书/分享职场办公神技,希望我的分享可以提高大家工作效率,从此不加班~

雷哥office


在学校的时候,听说辅导员一个月也才三千多,想想,如果毕业能有四千确实不错,比辅导员还高呢。


毕业之后,工资三千五,包吃住,感觉有点少,但是花销少,所以开始也没感觉很少,毕竟身边有些同事都有孩子了,也就四千多。


什么时候改变我的想法了,和前对象出去旅游玩的时候,感觉花钱真的是流水,随随便便小几百小几百的,出去一次三天,起码一千消费,这个时候开始觉得工资真的低了,每个月剩2000,自己都觉得好笑。


后来,身边有个同学全款买了辆七八万的车子,没找家里要(以前在学校也挣了点),这个时候,仅仅毕业几个月,我算了一笔账,如果,我不和前对象出去玩,一个月能留三千(自己花两百,给女朋友买东西花三百),一年三万六,三年才能买车。这个时候真的心里是慌得一批,我不知道那些同事是怎么生活的,但是我知道我真是收入好低。

又是两个月,毕业四个月了,听说同学结婚了,我又算了一下,结婚礼钱我们那里一般是166666起步,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如果我自己出钱的话,不吃不喝得五年,而且还有期间的开销,酒席(不去酒店),去老丈人家,买车,发红包,这个时候不是心慌了,而是着急,想想那些同事,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而且还没说最大的开销,买房。感觉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了,辅导员月薪三千多,但是人家生活滋润,肯定有我所不知道的东西,后来找老板谈工资,老板说年后涨一千,19年能力上来的话,五六月份再涨一千,我心里稍稍有了一丝安全感,但心慌的感觉一直在。


现在能力慢慢得到认可,但是和自己想要的东西还遥遥无期,有些老同事说,你就知足吧,但我认为,年龄不同,观念不同,他们生活就是简谱,想吃什么都不敢吃,每顿饭炒菜也很少炒菜,很少带孩子去旅游,没有吃过开心果,没有吃过榴莲,我不想未来生活就是那样,在家里吃个螃蟹都是不敢吃。


我想好好生活,而不是为了生存而活着。真的物价是高,需要开销的是真的多。


话唠小毛炉


欲望不同;

大学时,你的女朋友喜欢coach,两三千块钱的包,攒攒钱还是能经常给她惊喜;

工作后,她身边同事都是lv,你发现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攒小半年的钱才能买个她喜欢的款;

大学时,你坐火车去旅游都能很开心,因为有的是时间;

工作后,你发现旅游只能趁着黄金周假期,机票动不动就上万;

大学时,喜欢听歌的你买了个500块钱的高保真耳机能高兴一周;

工作后,森海赛尔HD800放在面前,顶多能抽时间听一两回;

大学时,200块钱就够几个好友大一吃顿;

工作后,情人节高档餐厅一个人就要1314元;

大学时,梦想买个卡西欧MRG,要一万多

工作后,你了解到一个牌子叫百达翡丽,基本款20万起

无限膨胀的欲望,挣多少钱也满足不了


异乡置业


毕业前感觉一万月薪好高,毕业后真的一万了,反而感觉不高了,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感受。记得我当年在学校时,看着亲戚朋友每月都有两千左右的收入,那可是真的羡慕啊,想着等自己工作后也有这么多钱,不会为基本的生活发愁了,想想都高兴。可是等自己工作后真的有了两千多后,却不这么认为了。原因如下:

第一:生活开销不同

学生时期主要工作就是学习,考虑的也是怎么好好学习,怎么找个好工作,除了日常的生活学习方面的开销外其他方面的花费比较少。工作以后就不同了,生活标准比以前高了。人情世故方面开销大了,同学结婚、同事办酒之类的都要花钱。孝敬父母长辈、过年给小辈的压岁钱都要花钱。有些男同学工作以后要考虑结婚买房的问题,需要开始存钱了。所以工作后的收入不仅觉得不高,反而感觉时常不够花。

第二:体验不同

以前我们没有亲自体验赚钱的难处,觉得有一万的收入蛮不错。当我们真正自己通过辛苦努力赚到一万后,体验到了赚钱的不易,付出跟收获基本对等,也就不会觉得多,反而有时会感觉少了点。有时我们通过努力完成一件刚开始期望值很高的事情后,没有刚开始那么兴奋,因为这里面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有这样的结果是正常的。

第三:参照物不同

以前的圈子以是同学为主,大家基本差不多。工作后接触到了比我们收入更高的人,做对比的参照物不同了,现在是拿月薪三万的人来做对比,所以会感觉不高了。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毕业前的月薪一万和实际工作中的月薪一万会感觉不同,希望我的回答能为你排忧解惑,不足之处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茶馆老九


毕业之前月薪一万确实很高,可是走出社会看到确是另一番风景,到手的薪水比不过物价涨得快。因为我自己是从农村出来,所以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读书那时候,读初中每周能有十元钱,已经很开心了。学校可以自己蒸饭,食堂有各种菜肴:荤菜一元、素材五毛。如果自己不想蒸饭也可以,食堂有米饭卖;两毛钱一两,基本上一顿饭也就一块钱左右。那时候还自己带菜,比如泡酸姜,萝卜干炒肉这些,都可以带去吃几天。所以十元钱足够一周使用,而且每到周末还有结余。

至于以后上职高上大学,职高上每个月200也就是一周50。因为那时候就不在镇里了,要去县城,坐车的交通费以及吃饭的钱都在里面了。每个月200元感觉也是刚刚好,每次坐车回家还能买点东西带回家。

后面上了大学每个月大概就在1000~1500了,同时自己也搞兼职每个月有900。那时候就是感觉,不错了,父母给一部分,自己还能挣一点。每个月两千左右怎么都够用了。如果说那个时候告诉我,我出来工作可以每个月拿到薪水是10000,可能我会激动的跳起来。

可是如今感觉平平,好像很正常的样子。因为,如果说出来拿不到一万,或者接近一万那才会引起好奇。

我个人总结了一下,大概是在学校里和走出社会工作,从几个方面对比寻找原因:

一.学校体会不到挣钱的感觉;

学校属于“象牙塔”,在里面什么都不用操心,唯一需要操心的是下一顿要吃小炒肉还是吃蒸排骨,因为自己不挣钱,都是父母给予的,体会不到挣钱的心酸。

而走出社会,自己来摸爬滚打赚钱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钱不是那么好挣,弯腰捡都会腰疼。这就是眼界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自己经历之后体会也不同。

二.消费能力不同;

在学校我们每个月拿1500~2000,基本上就是除了坐车以及在学校吃饭,最多就是出去玩玩游戏,用不了多少钱,男孩子既不爱买衣服又不喜欢买各种洗脸洗头的防护用品,有一瓶洗发水就可以了,冬天有一瓶大宝或者百雀羚就是属于完美过冬了。

而走出社会,随时都需要应酬,还要和朋友时常联络感情。衣服需要买,洗脸护肤一样都不能少。这些吃穿用度都需要用到钱,而且离开了学校还得找地方住下来,总不能睡桥洞吧。

因此,事事都离不开钱,到最后就算每个月能够拿到10000的月薪。到时候东扣西扣,扣完手里也没多少钱了。所以也不会感觉一万真的像以前所想的那么多,当然如果是10000的现金拿到手看起来也还是不错。生活压力带来了精神层面的压抑。加上身边同事各种攀比,你看这个发工资买了耐克新款鞋子,那个耐克阿迪达斯的新款运动服等等。生活在其中,怎么能够高兴起来。除非中了500万大奖,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不到感觉10000钱不多反而不够花,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简单的算一下每个月的支出:

1.房租每个月至少700~1000。

2.公司没有工作餐,每天最少需要50元。晚上如果想改善一下可能伙食,费用可能就超过了100。

3.每两个月买一套衣服1000左右。

4.人情世故,红白喜事每个月最少也有两三个。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同事,平常我们送礼最少也是300~500元(本地行情),七八月份以及年前年后那真的多的不行,每年送礼都接近15000左右。

5.日常的生活用品以及水果零食,一个月也有小1000。

6.偶尔还要应酬,每个月差不多2000。

7.通讯费用加网费一个月500。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最少也需要支出8000左右,手里剩下来的放支付宝存着,以备不时之需。这都还没有算谈朋友还需要话花费一笔钱。到了最后忙忙碌碌一个月,却变成两手空空的月光族,妥妥的四个口袋一样重……


三.消费观念不同;

在学校能吃饱穿暖就满足了,最多再买点小零食早上下自习一躺,吃吃零食玩玩电脑上的游戏就过了一天又一天。但是现在,忙碌一天还得参加活动。如果不去,同事说你这个人小气以后没法交。去了就是又伤身又费钱,一来二去到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

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挣得越多,用的也就越多。

总之,在学校里面的单纯,自从走出校门之后再也没有见到。走出社会来到工作岗位除了努力工作,还要应付各种勾心斗角,就算自己不能更进一步,也不能让别人踩着自己的头上位。

闲话职场大小事,谈论职场你我他;在下是[职场豆丁丨银灰灰]驻足职场,关注、点评、每天分享新知识。


职场Xiao蚂蚁


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我认为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认知和接触的事物不一样

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正八经的工作经验,就算是兼职,工资也很少,实习的时候也是被压榨,所以觉得1万的工资很高。

我记得我大学时做过兼职,一小时4块钱,室友发了一天传单,60块钱。

此外,上大学时接触的都是老师和同学,每天周转于图书馆和教室之间,很少与利益挂钩,同时不了解具体的工资标准和工作行情,就会觉得1万的工资高。

二、上学和毕业后消费点不一样

上学时主要的花费用于吃喝,而且食堂的饭菜也不算太贵,平时也没有多余的花销。

而毕业后要面临租房子、随礼、 请客吃饭等各种问题,无论哪一项都是不小的开销,各种开销加起来,1万明显不是那么够用了。

三、与所在城市有关

除此之外,你所在的城市也是影响因素。

你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1万块钱肯定不多;你在二三线城市,一万块钱还是够用的。

四、自身因素影响

虽然毕业后花钱的地方增多,但自己比较节省、不买奢侈品的话,1万块钱还是有剩余的。

如果1万的工资,你要住2000的房子,穿1000的衣服,用3000的化妆品,顿顿叫外卖,2万工资也未必够用。

所以有余力的话,还是要攒点钱的,以备应对不时之需。

钱是永远也不够花的,所以利用空余时间提升自身技能,增加收入来源最可靠。

欢迎关注 ,每天和我一起学点职场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