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心靈正沉淪於冥暗之中


現代人的心靈正沉淪於冥暗之中

海德格爾(1889年—1976年),德國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1927年撰寫的《存在與時間》使他聲譽鵲起。

在《存在與時間》一書中,海德格爾引用柏拉圖的名言:“當你們用‘存在著’這個詞的時候顯然你們早就很熟悉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不過我們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們現在卻茫然失措了”。

海德格爾說,首先必須“在”,然後才有“在者”。同時,為了認識“在”,還要通過一個個的“在者”。因此,他強調個體就是世界的存在,世界是由於人類的存在而存在,他以此開啟存在主義思想之先河。

海德格爾從重建形而上學的高度,批駁西方理性主義哲學和科學人生觀,其思想有著非同尋常的穿透力和深刻性。

現代人的心靈正沉淪於冥暗之中

他認為,理性主義哲學把人抽象出來,並當成能夠自主思維的絕對主體,於是人們把自己的生活世界變成了分析、探究、利用、佔有的對象。這種“算計之心”表現為從嚴肅的科學成就和科學方法中,徒勞地尋找證明人生價值和自由的可能性。

現代人的宿命是,利用科學技術征服自然和宇宙太空,卻未意識到人的心靈正沉淪於冥暗之中,“本真”的個體生命消解為中性的、平均狀態的“常人”。

“常人”是海德格爾獨有的概念,指的是隨大流的人、不獨立思考的人、贊同公眾意見的人,此時人的生存不是其自身,而是“本真”生命的異化和變式。

現代人的心靈正沉淪於冥暗之中


理性主義哲學和科學人生觀造就“常人”,個體生命被迫交給科學技術去生硬地處理。“常人”以褫奪的方式開展生存,導致人的世界趨於漆黑的午夜。“夜到夜半”是最大的時代貧困,是現代人夜難以逃脫的命運和結局。

海德格爾進而提出克服危機的藥方:把理性主義哲學一筆勾銷,尋覓新的人生價值,營造“詩意地棲居”的精神家園。“詩意地棲居”,就是通過人生藝術化來抵制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個性泯滅和生活的碎片化,使生命的“本真”存在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

海德格爾在分析整個西方哲學和社會危機之後,在思想上似乎迴歸到中國的老莊和禪宗。老莊告誡要人們,要摒棄功利主義,所謂“道法自然”、“心齋虛靜”;禪宗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水一心法,一石一禪心”,這些觀點對海德格爾肯定是有啟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