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现在看到天上的飞机少了,而小时候经常看到天上的飞机?

人间至善3


小时候跟城里人吹牛,你们这算啥,我们那飞机天天飞。

因为他们笑话我们乡下没汽车,没公路,所以我这样回敬他们。


手机用户95729131709


我家附近就有座空军某师的军用机场,可以说童年就是在战机的轰鸣声中度过的,那时候机场还是清一色的强5(小时候只知道是战斗机,长大了才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五爷”),每当天气晴好的时候,天空中就会传来强5巨大的轰鸣声,我们小伙伴就会跑出来看,那时的强5总是编队出现,多的时候有6架强5咬着尾巴从天空中飞过,那场面极其震撼。


小时候的确感觉天上的飞机太多了,因为机场总在不间断的起降飞机,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夜,总能看到强5机尾上那闪烁的红灯,一明一灭的逐渐消失在璀璨的星空中。
近两年随着强5的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先进的歼轰7“飞豹”战机,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飞机的起降次数少了,编队也少了,最常见的就是双机编队,两架“飞豹”一前一后飞过天空,但其轰鸣声更大了,因为“飞豹”飞的更低了,有时候感觉“飞豹”就是从树梢上

飞过一样,抬头看总能看见“飞豹”那两个大大的发动机尾喷口一掠而过。
由于家在机场附近,所以我感觉自从机场换装了“飞豹”战机后,起降频率明显比强5时代少了,而且夜间训练的也少了,由于习惯了飞机的轰鸣声,这会不会是一种错觉呢?


那年那月那兵说


我之前去民航局空管局实习过一段时间,多少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在这里和大家做个探讨。

一、现在飞机真的少了嘛?

首先我们来看下民航客机的数量,从下图可以看出,2018年我国民航客机的数量为3639架,2009年全国民航客机仅为1417架,10年时间整整翻了一番。

我国军用飞机历年来的数量不详,但是我们通过《world air forces 2018》、智研咨询查询到了我国2016年的军用飞机数量为2955架,2017年为3036架,2018年为3187架,根据这个趋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较于10年前,我国军用飞机数量同样有大幅度增长。

我们从百度天眼查上也可以实时看到我们上空密密麻麻的飞机数量。

综上所述,毫无疑问当前我国上空飞机数量多了,而且增加了不少。

二、为什么看不到了?

数量增加,但是看不到了,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飞机先进性增加

相比较于很多年前,我国无论是民航客机还是军用飞机,其性能都有很大提升,重要的额标志之一就是飞行巡航高度的提升。

上图是我国当前民航客机的主要型号。

上表是我国当前军用飞机的主要型号。

举例说明,当前民航客机主流机型为A320/B737机型的主要巡航高度为8000米至1200米高度,而当年的运7、包括后来的新舟60等机型的巡航高度在5000米左右。

军用飞机当前的歼10/歼11的实用升限也都较老式战斗机有了较大提升。

因此,很多飞机由于飞行高度的增加,我们看不到了。

(二)城市的发展

以前我国居民生活居住比较分散,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前往大城市集中居住,导致城市发展越来越大,以前很对城市的机场均位于城市距离不远的地区,距离城市中心大约10km左右,大家能够经常看到飞机起降,但是目前很多机场为了自身发展都迁到了距离城市较远的郊区,大约距离都在50公里左右,这样城市居民也很少能看到飞机起降了。近10年来,就有合肥、青岛等机场完成搬迁。

另外,很对军用机场进行从新布局,很多军用机场搬迁至人烟稀少的山区,一方面便于保密,另一方面不会对居民造成安全影响。

(三)环保的原因

以前小时候,天空比较蓝,能见度较高,一般能达到5000米以上,这样在这个高度的飞机都能看到,现在由于环保的原因,存在很多雾霾,能见度较低,有时可能只有1km的能见度,因此很多天空中的飞机是看不到的。


何甬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小时候各城市机场多在市区内。

以南京为例,本来的民航机场是大校场机场,就在南京秦淮区大明路附近。

在50年代,大校场机场属于南京郊区了,比较偏僻。

但到了今天,大校场机场附近早已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1997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建成启用后,南京民航搬至禄口机场,之后大校场机场扩建,有一条2700米跑道,偶尔用于部分军机起降。

2015年7月空军大校场机场也关闭了,由此军机也没了。

而禄口机场距离南京市区很远,在这里无论怎么起降,市区都是看不见的。

为什么要搬迁民航机场,有很多考虑,其一是安全。

只要是机场,就存在出事的可能,大校场机场也不例外。

1992年7月31日,从南京大校场机场起飞的飞机出现严重空难。这几中国通用航空2755号雅克-42客机起飞后,就坠毁在跑道上,机上126人中有108人当场死去,其余全部重伤。

飞机离地仅仅1分钟后,这架雅克42机头突然失控,滑出跑道,冲过草坪,撞上2米高的护场圩堤后爆炸。

现在看来,这虽然是很大的悲剧,却也有万幸的地方。因为飞机刚刚起飞就坠毁在机场!

如果飞机是飞出机场以后坠毁,必定会殃及附近的居民区,那时候伤亡人数就无法计算,可能高达数百人。

第二,现在飞行和以往不同。

以前很多飞机早早的就将高度降低,可能在城市上空低飞甚至盘旋以后,才选择降落。

起飞也是一样,很多飞机会缓慢爬升。

这主要同当年的飞机性能有关系,爬升和下降都需要时间,如果太急的话乘客会比较不舒适,同时也可能出现机械故障。

今天客机都很先进,一般起飞后就会迅速爬升到几千米高空,随后进入8000米以上平稳飞行。

由于爬升很快,除了机场附近,市区市民不可能看到这些飞机。

降落也是如此,一般在降落前15到20分钟,飞机才开始下降,但下降到低空则是降落前几分钟的事情。

同样道理,市区的老百姓还是看不见。

第三,军用战机训练尽量避开市区。

南京其实很有意思,萨沙以往在雨花台区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江宁土山机场的直升机训练,通常是2架一组。但这几年就不常见了。

同样道理,以前大校场机场还频繁降落军机。萨沙有一次看到一架大型预警机以剃头降落的方式,从我头顶飞过。

但这几年也很少见了。

目前军用战机除了无法避免的转场以外,训练都尽量避开市区。

因为军用战机的安全性不如民航,同时训练时也容易出现故障,是比较危险的。

如果在市区训练,一旦坠毁后果不堪设想。


萨沙


小时候经常看到的是战斗机巡航或飞行训练;现在看到的则是架次频繁的民航航班……。



一九五九年十月七日,中国空军新组建的地空导弹部队用“萨姆-2型”地空导弹,击落了窜入中国大陆的台湾空军侦察机RB—57D。从此开始,一九六二年九月九日、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一日、一九六四年七月七日、一九六五年一月十日、一九六七年九月八日,导弹部队先后在中国大陆各地上空击落过五架台湾U-2高空侦察机。由于当时比较特殊的国际政治环境,于是在白天经常可以看到炫目耀眼的银白色歼-6战斗机,以长机、僚机编队作巡航飞行。战术飞行训练时,甚至还能够看到飞机作横滾、翻转等精彩动作;即便在晚上,也经常可以在夜空中看见闪烁着红绿黄灯光信号的歼-6战斗机的身影。当时觉得在天空中看不够,于是跑到城郊一个军用机场,隔着铁丝网近距离观看一架架银白色熠熠生辉的歼-6战斗机频繁地飞起落:飞机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呼啸声现在还萦绕耳中;喷气式发动机从尾喷管喷出的炽烈高温气流,至今还历历在目……。




或许是当时因经济条件较差,普通国民乘坐民航客机那可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便是单位有关人员因公出差,也须要向民航售票窗口出示单位证明、介绍信这类的东西,否则你根本买不到机票。因此,当时在天空中看到的战斗机架次远远多于民航客机的架次。现在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国民远行乘坐民航客机已然成为常态:从白天到夜晚,都有频繁的民航航班飞行。某天晚上在天空一隅:

几乎同时出现四架民航航班,而部队战斗机则基本上一直难觅踪影。


Mrttlzz99


当然不是飞机少了,而是飞机飞的更高更快(平流层、超音速),续航性能提升(无需频繁起降),因此,普通人不容易察觉出到。

坐标京津冀,现在工作的学校在渤海边。个人感觉,小时候,90年代那会好像真是经常听到喷气式战斗机的声音,进入本世纪非常少了(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机场迁走了,我家又在市中心)。我妈说一“过飞机”,我就睡的特别安稳。

后来上大学,在保定,倒是经常过直升飞机,而且飞行高度极低,甚至还遇到过军用直升机进行编队飞行训练的场面。用望远镜看,很像米-17运输直升机,可能是咱们仿法国“超黄蜂”的直8运输直升机(双发、五叶单旋翼的大型直升机)。个人感觉,貌似保定上空出现的多是螺旋桨飞机(直升机),喷气机我一次也没见过。

读研究生的时候学校在北京西山,颐和园脚下,此时倒是安静了许多,几乎没见过什么飞机低空航行的场面。倒是那里的自然环境太好了,吸引了不少野生动物,尤其是猫头鹰一宿一宿的声嘶力竭的嗷嗷叫,差点没把我整成精神衰弱。现在想起来,那地方可能是禁飞区。

后来在渤海边的学校任教,这些年,可开了眼。隔三岔五的,学校上空就会出现超低空训练的战斗机。拿望远镜一瞧,非常明显,是歼—11,双机伴飞,在搞超低空飞行训练,长机和僚机相互配合,做出各种炫酷的战术动作。而且,飞的那叫一个低,感觉快要蹭到教室公寓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如果赶上学生们正在搞无人机活动,无人机一旦干扰了超低空训练的战机,后果将会非常可怕。实际上,大型无人机活动都需要跟当地空管部门报备申请的。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发现,平日里咱们能感觉到的,几乎都是战机,很少能用肉眼看到民航。因为,出于飞行安全和省油等因素考虑,除了个别通用飞机,一般民航飞机大多都会在7000到1.1万米之间的高度内飞行,即,多选择在平流层内飞行。


在平流层,基本摆脱了风、雨、雪、雷电和寒潮对流层常见的天气现象,安全性好,还可以避免鸟类的干扰。民航都这么老高,你自然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了。

一般来讲,战机的飞机飞行的自由度比较大,更需要去辨别地面目标,所以,可能飞行得较低,咱们就明显感知到了。

不过,目前,从三代机开始,战机都讲究超音速巡航了。也就是说,它的巡航速度比声音跑得快,战斗速度就更是甭提了。对于超音速战机来说,你根本来不及感觉到它的噪音,人家转瞬间就走远了。

当今的战机一直往高空发展。比如,美国U2侦察机、苏联的米格25战机,可以飞到近2-3万多米的高度,都已经达到人类生命承受的极限。因此,大家印象中的那种酷酷的皮毛一体的飞行员夹克早就被淘汰了,也只能在二战电影中刷刷存在感。现在的大部分飞行员,穿的都是性能类似宇航服的高空荷压服,这种飞行服内部含有电加热系统和单独的供氧装置,以保证飞行员的人身安全性。这样,即使在高空、高速状态下跳伞,飞行员也不会因气压、风力和高寒而丧命。

(现在战机飞行员,不论男女,早都不兴穿皮夹克了)所以,一般的民航太高,跟不不可能察觉到;战斗机又高又快,咱们也来不及听到看到。除非是有战机搞超低空战术训练,普通人才有机会一饱眼福。不过,奇怪的是,距离70周年国庆没几个月了,学校周边的飞机们目前还比较安静,照说,应该正是卖力气训练的时候。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不是现在的飞机少了,而是更多了。家住飞机场附近的应该都看厌烦了吧。

小时候经常能看到飞机有以下几个原因

1、80年代前,世界格局处于冷战时期,我国刚经过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印度边境线战争,两岸关系也很紧张,战斗机经常起飞巡逻演习。回想一下,小时候看到飞机基本都是战斗机。

2、当时飞机性能、续航都不很好,起降频繁,看到飞机的机会就大。

3、现代飞机性能大幅度提升,无论战斗机、客机,飞行高度动辄上万米,续航里程超长,所以除了飞机场附近的居民之外,基本上看不到飞机了。

4、现在中国繁荣富强,国力空前强大,国外飞机基本不敢来中国领空挑衅,所以战斗机身影就不多见了。



大江东刘


看到此问题,只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爱护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以后也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看到天上的飞机。


现在的飞机怎么会少?肯定比小时候还要多!看不到它们,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原因:

1.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飞机肯定比我们小时候的飞机更先进,所以它们肯定飞的更高。

2.各种废气造成大气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往天上看的时候,只会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视线被阻挡,又怎么能看到飞机呢?

……

虽然现在的天没有小时候的蓝,云彩也没以前白了,但在晴天的晚上仰望天空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到天上有一闪一闪的飞机经过的。

以上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我想不出其它原因了,麻烦各位看官补充一下理由!谢谢!


痕迹证明曾来过


在我们河南焦作武陟县内经常听到战机轰鸣声却看不到一直在循环飞行而有时天气好也能看到就是时间太短,像是歼10


疯狂割草机


1.现在的人没事基本都低着头

2.现在吸引人的东西太多,不像小时候就一个黑白雪花电视机能吸引人的视点

3.现在噪音污染太严重,不会有小时候那种全村唯一的声音就是高空那一路过分铁鸟

4.光污染、空气污染也严重了,也看不到小时候那么远的距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