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01

2019年12月26日上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新華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接診了一對老兩口。

兩人發燒、咳嗽,像是病毒性肺炎症狀,奇怪的是,胸部CT片卻完全不同。

張繼先又檢查了他們的兒子,此時,沒任何症狀的兒子,肺部CT也有與父母一樣的表現了。

經驗告訴張繼先,一家三口都有一樣的病,除非是傳染病。

但相關檢查,排除了流感。

這一天,張繼先還接診了一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商戶,一樣的發燒、咳嗽和肺部表現。

敏銳的張繼先,於12月27日將情況向醫院有關領導進行了彙報。

此後兩天,門診又陸陸續續收治了3位類似症狀的病人,同樣來自華南海鮮市場。

7個病人,症狀和肺部表現一致,張繼先感覺,“這肯定有問題”。

她再次向醫院彙報,醫院隨即進行了專家集中討論。

大家都感覺“這種情況確實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視。”

此時,醫院還追問到還有兩例同樣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類似病史患者,在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治療。

醫院立即向省、市衛健委疾控處報告,兩級部門迅速指示,開始流行病學調查。

這一天,是2019年12月29日。

職業的敏感和高度的責任感,讓張繼先成為是最早上報疫情的人。

此後,張繼先隔離出了獨立病房,並在網上自購防護服,要求醫護人員嚴格做好自身防護。

類似病人越來越多,獨立病房不夠用後,她們又說服其他病人出院。

這使得她們所在科室無一例醫護人員感染和病人交叉感染。

越來越多的類似病人被收治,她自己身先士卒,與醫護人員一起,開始連軸轉地投入醫治工作。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為了醫治她從來沒有見過的病,她哭了太多次。

有的病人病情發展太快,手段用盡,還是走了,張繼先大哭;有時防護服快沒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張繼先大哭……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

看到病人慢慢閉上眼睛卻無能為力,眼見醫護人員無法保自身安全搶救病人卻無計可施,她恨自己能力有限,恨自己不能救助更多的人,恨自己不能為醫護人員做更多工作!

她是心中有愛、心中有責啊!

張繼先,你憑什麼痛哭?

你憑的是良知,是責任,是使命。

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02

明知道疫病“人傳人”,卻依然義無反顧地戰鬥在臨床一線。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張旃,在沒有告訴愛人的情況下,手寫了一封“與夫書”,刷屏朋友圈。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


同在該院工作、擔任神經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特別能理解妻子。

“我是從別人朋友圈裡看到她的請戰書的。我堅決支持她的決定,但我更希望她能在救治病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和同事。我等著你們凱旋!”

堅決支持,是信任,是放心,是驕傲!

保護好自己和同事,是心疼,是囑託,是關愛!

等待凱旋,是祝福,是期待,是相信!

身患漸凍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已連續30多天奔走在抗疫第一線。

他說,確實感覺到累,走路都邁不開腳。

記者問可以歇歇吧,他卻說:“以後我會被固定在輪椅上,我現在為什麼不多做一點。”

張院長是帶著笑意說出這些話的,但是聽著卻讓人淚目…致敬!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有網友說,“小時候以為英雄都在書本里,長大後才知道英雄就在身邊。”

其實,哪有什麼真正的英雄,那可是拿著自己的命,為他人拼搏到底的啊!

所謂的英雄,就是關鍵時刻,勇於挺身而出的人!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鄧秋霞,大年初一主動請纓赴武漢。

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她們忙一天可能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已經習慣了,她能憋8個小時,但有的人卻憋不了這麼久,尤其是女性,憋大便憋小便,但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也不受控制的,只能夠穿尿不溼。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一席話,聽得人們淚眼漣漣。

關鍵時刻,救人生命,遠比自己穿什麼更重要。

穿著尿不溼搶救病人的樣子,才是最美的風景。


03

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第四護理副組長郭瑋。

那天下班時,取下口罩的她,忽然哭了。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她看到自己滿臉勒痕,臉色黯淡。

長時間戴口罩、護目鏡,持續不停地搶救病人,她漂亮的臉,自己看了都害怕。

她從沒有見過自己這個樣子。

醫務人員中,像郭瑋這樣的臉,還有太多太多。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她們有一個共同的責任,就是要戴緊口罩,護好病人。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你認為最難看的臉龐,卻是付出後令人心疼的,最高尚的責任。

湖南“95後”護士胡佩,22歲,感染科護士。

在接觸病人更加密切的隔離病房裡,胡佩雙手因長期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慘不忍睹、道道血痕。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看了這樣的雙手,隔著屏幕,我們都能感覺到鑽心一樣的疼。

在隔離病房裡,她寫下了一封黨員家書,標題是《我隨時準備被隔離》。

對醫護人員的英勇擔當,我們惟有致敬!

河南扶溝縣人民醫院護士劉海燕,從大年初一到初七,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丈夫帶著9歲女兒一起給一線的她送去餃子。

為防止交叉感染,母女二人隔著幾米的距離,泣不成聲。女兒把餃子放在地上,劉海燕再上前拿走餃子。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面對哭泣的的女兒,劉海燕二人哭著,隔空“擁抱”。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乖,媽媽是個共產黨員,共產黨員什麼都不能怕,戰勝病毒,媽媽就能回去了,你要聽話!”

都是人啊,哪個醫護人員沒有情感!但重任在肩,再重的情感,也要暫時捨棄!

金銀潭一名男醫生,接受記者採訪時,一開始還是正常的表情,說著說著,這位年輕的大男人,已經泣不成聲:

“醫生看慣了生死,但這幾天我確實禁不住淚流滿面,不是為我自己流淚,我是看見我的同事,不能上廁所,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我們已經做了一個醫務工作者所能做到的一切。

如果你看到那個場景的話,任何鐵石心腸的人,都很感動。”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是啊,他們原來可能都像我們一樣的心理和表現,也會害怕,也想過得舒服一點。

但是,因為肩上有了更沉重的責任,他們一下子變得堅強無比!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04

不僅僅是醫務人員,社會各界,都在傾力付出。

成都68歲的環衛工李學明,為武漢捐款10711元。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有整有零,因為,那是他從事環衛工人5年的積蓄。

捐款的時候,他怕別人認出,戴了線絨帽子,還戴了口罩。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網上報道後,周圍鄰居一眼就認出是他,但他卻一直不肯承認。

樸素的老人說,他只是想盡自己的一份能力,能多救一個,就算一個。

再華麗的詞藻,也不如李大爺的這句真心話,更暖心!

而像李學明爺爺這樣的捐贈,還有很多很多。

關鍵時候,口罩也成為民警等執行特殊任務的緊缺物品。

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小華山派出所內,一男子悄悄抱著一大撂口罩來到值班室。

放下時,說了句:“你們辛苦了!”轉身就跑。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兩位民警急忙跑出去追趕,卻並未追上,只得用敬禮表示謝意!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這陌生小夥,你在派出所緊匆匆逃跑的樣子,真帥!

1月23日,武漢決定在2月3日前建設一座“小湯山”醫院——火神山。

無數人的手機鈴聲響起,上百輛工程車輛,數千名工人奔赴武漢。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接到通知的時候,有人中午才為妻子戴上婚戒,有人陪著生病的女兒,也有人剛剛回到幾百公里外的家鄉。

為了完成一場“不可能的任務”,這群人拼了。

為了搶工搶時,在工地上,工人們公然要打架鬥毆。

2月3日,這方佔地6萬平方米,設置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正式開始收治肺炎患者。

當接力棒從7000餘名建設者的手裡,交到了1400名部隊醫護人員的手上時,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勢在必得。

隊員馬凌,在採訪時慷慨激昂:

“在疫情面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一定護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誓死不退,決不是說說而已!

而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與患者零距離接觸,與病魔拼搶時間、毅力和能力的艱難過程!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全國公安民警、輔警又一次義無反顧選擇逆行,與全國醫護人員並肩戰鬥,抗擊疫情。

短短11天,蘇萊曼·巴馬丁、何建華、程建陽、劉大慶、尹祖川、李弦、曾文聰、張新忠8名戰友先後倒在抗擊疫情一線。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在逝去的人員中,輔警曾文聰,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大年初二。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這天,他才剛滿26歲。

他的一雙雙鞋子,擺在地上,似乎仍在等待他再次穿上。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小夥子,抗疫的戰鬥中,你的名字,將永遠被人牢記!

56歲的湖南省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局長張輝,堅持連軸轉10多天,一直堅守在防控一線。

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最早上報疫情:張繼先,你痛哭的樣子,全國人民都記住了

生命誠可貴,履行責任,價更高!

05

2020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年份。

這一年,原來熱鬧的傳統春節假期,因為疫情,在寂靜的氣氛中度過。

這一年,我們見證了萬人空巷,見證了一些城市的封城封路。

這一年,有多少人為了阻止疫情的傳播,被隔離在家。

我們與親人分開的是距離,拉近的卻是我們的不變的心。

我們隔離的是病毒,不隔離愛!

有人說,原本覺得2020年是個神奇的年份,但現在只希望它像往年一樣普通。

甚至還有網友說,20200202這一天,我們想把日期對摺一下,真想讓2020重啟一下!

但是,日子永遠不會重啟。

這一年的一開端,我們已經收穫了不平凡。

這一年,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這場鬥爭中,多少人在和死神的鬥爭中,日夜奮戰在一線,成為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一次次讓我們感動流淚!

這些人,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他們。

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了安全的保障,才有了美好的希望,才有了幸福的底氣!

致敬,每一位抗疫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