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最早上報人《張繼先》

武漢最早發現疫情並上報的醫生,終於找到了!全國人民欠她一個特等功嘉獎!

作為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他發現異常後,及時報告院領導和衛健委,最早判斷並堅持上報病新型毒感染肺炎疫情。被譽為此次“疫情上報第一人”,並獲記大功獎勵。2019年12月29日,元旦前夕。2003年,在非典疫情防治期間,張繼先是武漢市江漢區專家組成員,那時她的工作是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患者,這段經歷讓她對傳染病疫情始終保持高度敏感。

武漢疾控中心忽然接到來自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緊急報告:發現7例“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

正是因為這份報告,武漢疾控中心和武漢病毒研究所才能在第一時間趕赴病毒發源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去採樣,並於2020年1月1日元旦當天查封了該市場。並且,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確認、分離出了致病的罪魁禍首,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一個醫生——張繼先。

4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毒性肺炎患者

張繼先是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科的主任,是她最早發現並甄別出了這種病毒性肺炎,說服院領導上報疾控中心。

2019年12月26日,在張繼先醫生當值的門診中,來了兩個不同尋常的病人。

他們是居住在醫院附近的兩個老人,因為發燒咳嗽、半個月未治癒,所以來中西醫結合醫院檢查。然而,兩例病人的胸部CT成像結果讓張繼先大吃一驚:患者的肺部已經出現嚴重的感染,呈現毛玻璃樣改變,這是一種與其他肺炎完全不一樣的臨床影像表現。

她給兩個患者開了甲乙流、支原體、衣原體、腺病毒等檢查,全部都呈陰性,檢查結果也就排除了流感、支原體/衣原體或其他病毒感染。

這種病毒性感染,她從來沒有見過,除了17年前她參與的SARS。但是,本次這兩例患者的症狀又與SARS明顯不同。

出於職業的敏銳和醫者的責任心,她問兩個老人還有哪些家人,有沒有患病。兩個老人叫來了他們的兒子。張醫生給老人的兒子做了CT檢查,儘管他沒有咳嗽等症狀,但是肺部已經出現了類似的毛玻璃樣病變。

於是,儘管滿腹疑惑,張繼先還是將他們一家三口收治入院,治療觀察。

事情還沒有完。就在12月26日當天,還有一個去張繼先門診看病的患者,臨床症狀和上午那對老夫婦一樣:發燒、咳嗽、嚴重肺部感染,來自於華南海鮮市場,是那裡的商戶。

一下子冒出四個具有相同症狀的病毒性肺炎患者,這讓張繼先感覺不簡單。第二天,她整理病例後即向院裡做了彙報,並由院長夏文廣立即上報給了武漢市江漢區的疾控中心。

更讓張繼先吃驚的是,緊接著後面兩天,她又收治了3類症狀類似的病毒性肺炎患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來自於華南海鮮市場。7個患者,4個來自於華南海鮮市場,這是不是一種流行性的傳染病?

張繼先判斷,這肯定有問題。於是第二次向院裡打報告,並建議召集院裡呼吸科、感染辦公室、ICU、放射科、臨床檢驗科等相關科室的專家會診。大家對7名患者的病例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一致認為:這種病毒性肺炎確實不尋常,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另外,張繼先在與華南海鮮市場的患者詢問病情時瞭解到,市場還有兩個類似病症的患者去了武漢協和醫院和同濟醫院。院裡當機立斷,於12月29日直接向湖北省衛健委和疾控部門打了報告。

儘管是週日,但湖北省及武漢市衛健委、疾控中心接到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報告後,立即委派武漢市疾控中心、金銀潭醫院和江漢區疾控中心對7名患者開始流行病調研。

12月29日晚,金銀潭醫院的黃朝林院長和ICU主任吳文娟接走了6位病人,其中有3人已經在短短兩天之內演變成了危重症。由於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定點傳染病醫院,出於內心的忌諱,那對老夫婦的兒子堅決不去,就留在張繼先那裡治療,後於1月7日治癒出院。那一家三口的兒子堅決不去金銀潭醫院,留在張繼先這裡繼續治療,今年元月7日病癒出院,成為武漢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較早治癒出院的患者之一。

雖然無法判斷是何種病毒感染,張繼先在收治老夫婦一家三口住院時,還是在有限條件下,在呼吸科的普通病房內,開闢出一個與其他區域獨立的隔離病房,共有9張床,專門用來收治擁有類似病症的肺炎患者。

前列腺“天敵”竟是它!有了這個,前列腺疾病永不發作!

這些隔離衣,一直等到鍾南山院士公佈新冠狀病毒“確定人傳染人”,院裡為他們專門配備了三級防護服之後,他們才脫下。

元旦過後,因為發燒、咳嗽來呼吸科看病的患者猛增,其中大多數人的肺部CT均顯示可能被這一未知病毒感染。張繼先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擔心對普通患者有交叉感染,於是積極勸說普通患者出院。

什麼叫專業和敏銳?這才是專業醫生該有的職業素養。比那些對著媒體鏡頭說新冠狀病毒“可防可控”的專家強多了!

正是由於張繼先的謹慎,在中西醫結合醫院,張繼先負責的重症呼吸科沒有醫護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也沒有出現病人交叉感染的症狀。

從現在來看,在新型冠狀病毒未查明的情況下,張繼先的這些做法是多麼難能可貴!

後面的態勢發展,讓張繼先傷感不已,1月22日以後門診患者暴增,很多重症患者呼吸困難,但呼吸科230多張床位全部滿員,科室內有限的幾個醫護人員連續兩週沒有休息連軸轉,可即便是這樣,還是解決不了那麼多病人的問題。缺少有效治療藥品,缺少物資,沒有床位。疫情發生後,張繼先便住進了醫院旁邊的賓館。她每天要負責上百位病人,查房瞭解病情,制定診療方案,遇到危重病人,還要帶領團隊通宵達旦搶救。“從12月底到現在,我們幾乎都沒有休息過。每天從睜眼忙到天黑,已經沒有什麼時間概念了,下班倒頭就睡。”張繼先說。

睡眠嚴重不足,體力嚴重透支,這樣的日子,張繼先已經熬了一個月。她對團隊說,以前大家是“白衣天使”,現在是“白衣戰士”。病房就是戰場,必須爭分奪秒,全力以赴!

很多次,張繼先只能眼睜睜看著一些患者帶著失望和絕望的眼神離去。

張繼先說,“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從來沒見過這麼強的;也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病人擠爆醫院;我們的醫護人員太苦了,我們的患者太可憐了!”

很多次,重壓之下,她嚎啕大哭。然而哭過之後,她又重新投入到對患者的診治戰鬥中去。

醫者仁心,這場疫情過後,我們應該學會感激醫生

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發現,我們首先要感謝張繼先醫生。要不是她出於一個專業醫生的敏銳,在一個流感季敏銳地檢測到這種不明病毒性肺炎,按照新冠狀病毒的傳染性,適逢春運,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如果國家對醫護人員嘉獎,張繼先應該記特等功!

這次疫情被張繼先最先發現,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多數十年的從醫生涯中,她對待患者向來十分有愛心。

而且,與一般主任醫生的“高冷”不同,張繼先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也不拒接陌生號碼。

她說,“呼吸道疾病患者多是老年人,留個電話號碼可方便和他們及時聯繫。”

如此和諧的醫患關係,可見一斑。因為太難了,太苦了,張繼先哭了好幾場,“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病人太多,醫護人員太苦,而她自己這一個月以來,睡眠嚴重不足,體力極度透支,張繼先在病房崩潰大哭。

她的淚水,為患者而流,也為戰友和自己。新聞中的一線工作人員,是被抽象過的英雄,我們只看到他們的勇敢堅定,而張繼先的痛哭,讓人看到了英雄的真實、柔軟與大愛。

疫情還在繼續,張繼先們哭完還要轉身回病房,那裡是戰場,他們是戰士,更是這個春天的希望。

必須記住她!張繼先,英雄響亮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